第68頁
這一天倒是如前一日那樣風平浪靜,她和蕭照一道獵回來許多野山雞、野兔子,還有一頭獐子。
他們滿載而歸,組隊去山林狩獵的小娘子亦收穫頗豐。
林苒特地帶來玉華行宮的彩頭最後則叫徐明盛的妹妹徐靜淑得了去。
晚膳是讓小廚房用帶回來的戰利品燉湯烤肉。
用過膳,蕭照又去忙了,累得一日的林苒沐浴梳洗後依舊沒有等著他回來,一覺睡得香甜。
及至第三日。
延興帝依舊如前兩日露個面便要回行宮,只是這一回他對太子提出要求。
「朕聽他們稟報,說昨日發現玉華山中有白狐出沒。」
「白狐現身乃祥瑞之兆,太子今日便去將這隻白狐帶回來吧!」
天子有令,莫敢不從。
當著一眾大臣的面,蕭照自應下延興帝的話。
延興帝便又點了個將士出來,據說是昨日發現白狐蹤跡之人,且命其為太子引路,蕭照無有不應。不一時,由此人帶路,一行人出發去山中尋所謂的白狐。
林苒毫無疑問陪著蕭照一起去。
若不知那些事,她或許不會對皇帝陛下的舉動太起疑。
至多以為是非要折騰太子。
然而,有前兩日的襯托與對比,林苒只覺察到延興帝的不對勁。
山林狩獵、替父尋白狐,作為太子,孝敬自己父皇、滿足自己父皇的些許要求,無可挑剔。
正因無可挑剔,更顯得延興帝別有用意。
林苒相信蕭照對此不會無知無覺。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無外乎是因為當皇帝陛下起了心思,他們父子之間遲早會有這一日。
這不是能躲得過去的。
既然如此,直面帝王心思亦是一種應對之法。
林苒和蕭照如前一日騎馬進山林。
太子出行,身邊自然是有侍衛追隨保護安全的,但若太多人動靜太大,難免影響狩獵,因此,跟隨蕭照與林苒進山的不過四十精銳侍衛。
馬蹄聲不斷在山道迴蕩著。
在那名將士的領路下,林苒與蕭照一行人直奔玉華山的最深處。
是最深處亦是往年秋狩圍獵所不及之處。
漸漸地,從別處傳來的馬蹄聲一一消失再聽不見分毫,取而代之的是飛禽走獸的鳴叫低吼。
「太子殿下,昨日卑職最後一次尋見那隻白狐便是在這附近。」在放慢速度騎馬走得一陣後,負責引路的那名將士終于勒停馬匹,向蕭照稟報導。
白狐昨日消失在這個地方,現下在何處已無人知曉,唯有細細搜尋。
便也無人再能引路了。
蕭照聽罷此人稟報,沉默頷首,環顧四周,隨即下令命其中三十名侍衛分散開來尋找白狐蹤跡。將士見使命完成,道須得回去向皇帝陛下復命,面上態度恭敬與蕭照、林苒行禮告退。蕭照不強留他,一派雲淡風輕允他騎馬離開。
有外人在,林苒一路上始終保持安靜與緘默。
直到這名將士策馬而去,她看一看蕭照,終於似是而非問得一句:「殿下有幾分的把握?」
蕭照偏頭看她,笑容淡淡應聲:「不成功,便成仁。」
林苒聞言輕挑了下眉。
短短几字道出太子此番的決心。
可見這一次絕非之前她所見任何一次狀況與形勢可比。
太子卻未令她感知到太多危險與風波的逼近。
對她可謂僅有的安排,便是將她放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好好看著。
也對。說到底他們如今性命相連,倘若她有事,他將難以倖免,倘若她無事而他有事,在他出事之後不管發生什麼,他也無能為力,無法相護。至多不外乎是提前為她做些安排,讓人護她遠離京城,從此隱姓埋名重新生活罷了,那時縱使有心為她做得更多也是不能了。
這一次他不需要她做什麼。
如是情況下,一時之間的確也沒有什麼她能做的事情。
林苒與蕭照騎馬而行,沿著山道慢慢往前走。
山風吹過,卷著絲絲的涼意,山林里一股莫名的寂靜悄然襲來。
在這寂靜之中,其後一切均如意料。
暗處飛射而來一支支利箭直指他們身下的馬匹,馬兒或受驚或受傷,陣陣嘶鳴、四下亂竄。
提前潛伏在附近的黑衣人幾是從四面八方一波又一波逼近他們。
縱然四散的侍衛迅速折回,依舊擋不住黑衣人的攻勢。
林苒此番秋狩出行捎上蕭照贈她的袖箭,這幾日她一直將袖箭隨身帶著。今日狩獵的弓箭她也背在身上,當她從馬背上下來後,立刻抽出一支箭,隨後彎弓搭箭瞄準,射傷一名離得近些的黑衣人。
當廝殺出現的時候,她比自己預想中更冷靜。
只是眼看著黑衣人越來越多、侍衛們一個接一個倒下,想到這些人許是皇帝派來的,她心底由衷生出些惱恨。
所謂虎毒不食子此刻不值一提。
這些黑衣人無不是奔著要他們性命而來。
混亂之際,也早有侍衛發射鳴鏑以通知其他人有異樣。
蕭照提前做下安排,負責支援的侍衛很快趕到,加入這一場搏殺中。
「走。」
趁著侍衛抵抗住黑衣人的衝擊,蕭照偏頭看一眼身側的林苒,拽住她的手腕,帶她先離開。
這些黑衣人原本便衝著他們來的。
唯有迅速離開這個地方,得到更好的保護才可能讓這些人放棄追殺。
林苒聽見蕭照的話,沒有猶豫跟著他一起走。
幾名侍衛擺脫黑衣人的糾纏,隨他們一道、護送他們去到更安全的地方。
山道被堵住,他們只能先從山林中穿過。山林中草木茂盛,頭頂松樹枝葉葳蕤,腳下灌木野草叢生,步步皆是崎嶇不平,不可不謂行路艱難,卻不能停下。
利刃搏擊、刀劍碰撞的動靜始終在他們身後不停不休。
不必回頭也知追殺沒有停止,然而,一時半會,再難有更多的支援。
鳴鏑信號發出,不會無人在意。
只怕有其他異動與示下,將他們引去別處,無從立刻趕來救人——雖則這也是料想得到的狀況。
林苒今日也如前兩日那樣穿的騎馬裝,行動尚算方便。太子始終拽著她的手腕,沒有鬆開,她亦未在意,埋頭跟上太子步伐。逃離追殺難免狼狽,直到這會兒她才抬起頭看一看走在自己前面的這個人。
剎那分神,腳下便踩中一塊大石頭。
險些崴腳的林苒一個踉蹌,蕭照回身穩穩扶住她:「沒事吧?」
林苒正欲沖他搖頭,利箭破空的響動已至耳邊,躲閃之下,那支箭擦著他們而過,暗處更多支箭已飛射而來,也讓人根本無瑕顧及腳踝傳來的疼。
只周遭處處有樹木遮擋,暗箭失去準頭,兼之有幾名侍衛的保護,這些箭矢未能傷及他們。
不妙的是,有更多黑衣人追了上來。
「徐明盛會在前面接應。」
蕭照沉聲對林苒說道,手上用力越發握緊她的手腕,帶她繼續往前。
林苒一點頭,回身借袖箭又射傷一名黑衣人。
但這次未能走出去幾步遠,在他們前面已再冒出來一批黑衣人。
前路、後路頓時被堵了個嚴嚴實實。
與之前那些黑衣人不同,略同這些人交手,林苒便發現,這些人的路數與在長公主府的黑衣人一脈相承。
今日圍堵太子的,是兩路人馬。
「是另一批人。」
林苒出聲提醒蕭照,見蕭照全無訝異,明白他其實也看出來了。
不僅看出來了,而且不見驚訝。
想來明知今日皇帝陛下要對他不利依舊走這一步險棋……實則正是為了這一刻的引蛇出洞。
是了。皇帝忽然派人去江南尋人,本便有人暗中作祟,如今皇帝正因此事欲對太子痛下殺手,那背後之人不可能無動於衷,定也是要藉此機會,做自己要做的事,以達成自己的目的。
他們必須得活著回去。
唯有活著回去,才可能與之對抗,才可能知道究竟是誰一直在背後生事。
遠遠有獵犬咆哮的聲音與凌亂腳步聲傳來,隱隱約約亦能辨認得出一道道身穿甲冑的身影。林苒定一定心神,知道是蕭照所說的徐明盛帶著人前來接應了。
「殿下,我可以。」
林苒反握了下蕭照的手,隨即掙脫他的手掌。
單論眼下他們被兩面夾擊的形勢,實則難以一心二用。
太子要顧及她畢竟處處掣肘,她被這樣「照顧」一樣多少限制行動。
伴隨著林苒的話傳入耳中,蕭照掌下一空,立時看她一眼。林苒也在看他,四目相對,不必多言,蕭照了悟她心中所想,又見遠處徐明盛已經帶著人來了,一頷首,認同林苒的決定。
不再受到約束的林苒行動更加自如。
射傷一名黑衣人後,她奪走對方手裡的長刀,毫不猶豫,反手砍向逼近她的另一名黑衣人。<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他們滿載而歸,組隊去山林狩獵的小娘子亦收穫頗豐。
林苒特地帶來玉華行宮的彩頭最後則叫徐明盛的妹妹徐靜淑得了去。
晚膳是讓小廚房用帶回來的戰利品燉湯烤肉。
用過膳,蕭照又去忙了,累得一日的林苒沐浴梳洗後依舊沒有等著他回來,一覺睡得香甜。
及至第三日。
延興帝依舊如前兩日露個面便要回行宮,只是這一回他對太子提出要求。
「朕聽他們稟報,說昨日發現玉華山中有白狐出沒。」
「白狐現身乃祥瑞之兆,太子今日便去將這隻白狐帶回來吧!」
天子有令,莫敢不從。
當著一眾大臣的面,蕭照自應下延興帝的話。
延興帝便又點了個將士出來,據說是昨日發現白狐蹤跡之人,且命其為太子引路,蕭照無有不應。不一時,由此人帶路,一行人出發去山中尋所謂的白狐。
林苒毫無疑問陪著蕭照一起去。
若不知那些事,她或許不會對皇帝陛下的舉動太起疑。
至多以為是非要折騰太子。
然而,有前兩日的襯托與對比,林苒只覺察到延興帝的不對勁。
山林狩獵、替父尋白狐,作為太子,孝敬自己父皇、滿足自己父皇的些許要求,無可挑剔。
正因無可挑剔,更顯得延興帝別有用意。
林苒相信蕭照對此不會無知無覺。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無外乎是因為當皇帝陛下起了心思,他們父子之間遲早會有這一日。
這不是能躲得過去的。
既然如此,直面帝王心思亦是一種應對之法。
林苒和蕭照如前一日騎馬進山林。
太子出行,身邊自然是有侍衛追隨保護安全的,但若太多人動靜太大,難免影響狩獵,因此,跟隨蕭照與林苒進山的不過四十精銳侍衛。
馬蹄聲不斷在山道迴蕩著。
在那名將士的領路下,林苒與蕭照一行人直奔玉華山的最深處。
是最深處亦是往年秋狩圍獵所不及之處。
漸漸地,從別處傳來的馬蹄聲一一消失再聽不見分毫,取而代之的是飛禽走獸的鳴叫低吼。
「太子殿下,昨日卑職最後一次尋見那隻白狐便是在這附近。」在放慢速度騎馬走得一陣後,負責引路的那名將士終于勒停馬匹,向蕭照稟報導。
白狐昨日消失在這個地方,現下在何處已無人知曉,唯有細細搜尋。
便也無人再能引路了。
蕭照聽罷此人稟報,沉默頷首,環顧四周,隨即下令命其中三十名侍衛分散開來尋找白狐蹤跡。將士見使命完成,道須得回去向皇帝陛下復命,面上態度恭敬與蕭照、林苒行禮告退。蕭照不強留他,一派雲淡風輕允他騎馬離開。
有外人在,林苒一路上始終保持安靜與緘默。
直到這名將士策馬而去,她看一看蕭照,終於似是而非問得一句:「殿下有幾分的把握?」
蕭照偏頭看她,笑容淡淡應聲:「不成功,便成仁。」
林苒聞言輕挑了下眉。
短短几字道出太子此番的決心。
可見這一次絕非之前她所見任何一次狀況與形勢可比。
太子卻未令她感知到太多危險與風波的逼近。
對她可謂僅有的安排,便是將她放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好好看著。
也對。說到底他們如今性命相連,倘若她有事,他將難以倖免,倘若她無事而他有事,在他出事之後不管發生什麼,他也無能為力,無法相護。至多不外乎是提前為她做些安排,讓人護她遠離京城,從此隱姓埋名重新生活罷了,那時縱使有心為她做得更多也是不能了。
這一次他不需要她做什麼。
如是情況下,一時之間的確也沒有什麼她能做的事情。
林苒與蕭照騎馬而行,沿著山道慢慢往前走。
山風吹過,卷著絲絲的涼意,山林里一股莫名的寂靜悄然襲來。
在這寂靜之中,其後一切均如意料。
暗處飛射而來一支支利箭直指他們身下的馬匹,馬兒或受驚或受傷,陣陣嘶鳴、四下亂竄。
提前潛伏在附近的黑衣人幾是從四面八方一波又一波逼近他們。
縱然四散的侍衛迅速折回,依舊擋不住黑衣人的攻勢。
林苒此番秋狩出行捎上蕭照贈她的袖箭,這幾日她一直將袖箭隨身帶著。今日狩獵的弓箭她也背在身上,當她從馬背上下來後,立刻抽出一支箭,隨後彎弓搭箭瞄準,射傷一名離得近些的黑衣人。
當廝殺出現的時候,她比自己預想中更冷靜。
只是眼看著黑衣人越來越多、侍衛們一個接一個倒下,想到這些人許是皇帝派來的,她心底由衷生出些惱恨。
所謂虎毒不食子此刻不值一提。
這些黑衣人無不是奔著要他們性命而來。
混亂之際,也早有侍衛發射鳴鏑以通知其他人有異樣。
蕭照提前做下安排,負責支援的侍衛很快趕到,加入這一場搏殺中。
「走。」
趁著侍衛抵抗住黑衣人的衝擊,蕭照偏頭看一眼身側的林苒,拽住她的手腕,帶她先離開。
這些黑衣人原本便衝著他們來的。
唯有迅速離開這個地方,得到更好的保護才可能讓這些人放棄追殺。
林苒聽見蕭照的話,沒有猶豫跟著他一起走。
幾名侍衛擺脫黑衣人的糾纏,隨他們一道、護送他們去到更安全的地方。
山道被堵住,他們只能先從山林中穿過。山林中草木茂盛,頭頂松樹枝葉葳蕤,腳下灌木野草叢生,步步皆是崎嶇不平,不可不謂行路艱難,卻不能停下。
利刃搏擊、刀劍碰撞的動靜始終在他們身後不停不休。
不必回頭也知追殺沒有停止,然而,一時半會,再難有更多的支援。
鳴鏑信號發出,不會無人在意。
只怕有其他異動與示下,將他們引去別處,無從立刻趕來救人——雖則這也是料想得到的狀況。
林苒今日也如前兩日那樣穿的騎馬裝,行動尚算方便。太子始終拽著她的手腕,沒有鬆開,她亦未在意,埋頭跟上太子步伐。逃離追殺難免狼狽,直到這會兒她才抬起頭看一看走在自己前面的這個人。
剎那分神,腳下便踩中一塊大石頭。
險些崴腳的林苒一個踉蹌,蕭照回身穩穩扶住她:「沒事吧?」
林苒正欲沖他搖頭,利箭破空的響動已至耳邊,躲閃之下,那支箭擦著他們而過,暗處更多支箭已飛射而來,也讓人根本無瑕顧及腳踝傳來的疼。
只周遭處處有樹木遮擋,暗箭失去準頭,兼之有幾名侍衛的保護,這些箭矢未能傷及他們。
不妙的是,有更多黑衣人追了上來。
「徐明盛會在前面接應。」
蕭照沉聲對林苒說道,手上用力越發握緊她的手腕,帶她繼續往前。
林苒一點頭,回身借袖箭又射傷一名黑衣人。
但這次未能走出去幾步遠,在他們前面已再冒出來一批黑衣人。
前路、後路頓時被堵了個嚴嚴實實。
與之前那些黑衣人不同,略同這些人交手,林苒便發現,這些人的路數與在長公主府的黑衣人一脈相承。
今日圍堵太子的,是兩路人馬。
「是另一批人。」
林苒出聲提醒蕭照,見蕭照全無訝異,明白他其實也看出來了。
不僅看出來了,而且不見驚訝。
想來明知今日皇帝陛下要對他不利依舊走這一步險棋……實則正是為了這一刻的引蛇出洞。
是了。皇帝忽然派人去江南尋人,本便有人暗中作祟,如今皇帝正因此事欲對太子痛下殺手,那背後之人不可能無動於衷,定也是要藉此機會,做自己要做的事,以達成自己的目的。
他們必須得活著回去。
唯有活著回去,才可能與之對抗,才可能知道究竟是誰一直在背後生事。
遠遠有獵犬咆哮的聲音與凌亂腳步聲傳來,隱隱約約亦能辨認得出一道道身穿甲冑的身影。林苒定一定心神,知道是蕭照所說的徐明盛帶著人前來接應了。
「殿下,我可以。」
林苒反握了下蕭照的手,隨即掙脫他的手掌。
單論眼下他們被兩面夾擊的形勢,實則難以一心二用。
太子要顧及她畢竟處處掣肘,她被這樣「照顧」一樣多少限制行動。
伴隨著林苒的話傳入耳中,蕭照掌下一空,立時看她一眼。林苒也在看他,四目相對,不必多言,蕭照了悟她心中所想,又見遠處徐明盛已經帶著人來了,一頷首,認同林苒的決定。
不再受到約束的林苒行動更加自如。
射傷一名黑衣人後,她奪走對方手裡的長刀,毫不猶豫,反手砍向逼近她的另一名黑衣人。<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