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頁
直到天蒙蒙亮才睡著的林苒這會兒將將醒來尚未起身。
「太子妃病著,不必拘禮。」大步走到床榻旁的蕭照先行開口免她請安。
林苒笑一笑:「多謝殿**恤。」便安心靠坐在床頭。
春鳶宜雪互相看看,相攜無聲退到外間。
蕭照沒有坐,立在床榻旁看著林苒:「聽陳安說太子妃半夜不好好休息,竟跑去小書房尋孤?」
林苒如今窺探到那個秘密,心中有數,曉得太子有意言語試探。她已然打定主意,不慌不忙:「夜半醒來,發現太子殿下連續兩夜不曾回來休息,難道不應該去瞧一瞧嗎?若對殿下不聞不問,不知落在外人眼中,妾身這個太子妃如何失職,又如何不得太子殿下寵愛。」
「殿下當真不覺得不舒服麼?」
「那樣的一張小榻,如何能休息得好?」
蕭照凝視靠坐在床榻上的小娘子,無論表情或語氣,均無異樣。他道:「雖說太子妃向來睡得沉,但你人在病中,擾你休息總歸不妥,因而昨夜仍宿在書房。」
林苒說:「到底委屈了太子殿下。」
「不如今天回東宮罷。」她沉吟中問一句,「沈家的事應是有著落了?」
那個時候蕭照說陪她回定遠侯府省親,其中也有避一避沈妃的用意。
過得這麼幾日,沈妃想來已經有所動作。
林苒沒有刻意去打聽。
不過,她知道太子不會不清楚。
「去鳳鸞宮求過母后,被母后勸了回去。」蕭照不瞞她,「這兩日倒也安分,不曾求見父皇,應是明白這一次的事情單憑她回天無力。」
林苒輕唔一聲:「沈家……太子殿下打算如何處置?」
「太子妃希望怎麼處置?」蕭照反問道。
她希望怎麼處置?
林苒品著蕭照的話笑問:「殿下這是允妾身干涉朝中事務嗎?」
蕭照理所當然:「有何不可?」
「殿下既這樣說,那妾身便直言了。」林苒說,「單論長公主府行刺一事,沈家恐怕遭人誣陷,罪不至死。但若與沈家往日罪行一併處罰,則另當別論。沈家女眷多受牽連,如何處置又是一樁問題。」
蕭照不語,她又道:「妾身信口胡言,請殿下見諒。」
「如何處置沈家自有朝廷章法。」
蕭照卻笑:「太子妃說得在理,孤如何會怪罪?沈世才已死,沈新私下肆意斂財,大多上供給了孤的父皇,若論罪行,究竟是誰罪孽深重姑且要仔細論一論。」
但怎可能定皇帝陛下的罪?
林苒聽出太子話中辛酸,不由得寬慰:「陛下和殿下,終究是兩個人。」
皇帝是皇帝,太子是太子。
林苒內心從不將他們做的事情混在一處評判。
「太子妃能這樣想,孤甚是欣慰。」蕭照伸手輕拍了下她的發頂,而後說,「待案子審理完畢,沈家會被抄家,沈家眾人流放嶺南,女眷隨行,至少他們家人能在一處,互有照應。」
「他們還不能有事。」
林苒聽罷,點點頭幫蕭照補上一句。
第45章 第45章平安喜樂,順心順意。
林苒雖尚在病中,但同在京中,回東宮十分便宜,不至於路途顛簸。
因而待與父兄用罷午膳,他們便啟程回去了。
蕭照送林苒回承鸞殿。
直到她歇下,他才從殿內出來。
林苒知道,在她病癒之前,太子是不會宿在承鸞殿的。
她無什麼所謂,反而以他們眼下的情況,少見面對彼此都不是壞事。
人在
病中的林苒回來後先安心將養身體。
一如她所想,之後的幾日太子偶爾會過來陪她一起用晚膳,但太子未曾有一夜留宿承鸞殿。
只是每次見到蕭照,林苒便要回想起那天夜裡在定遠侯府在她的小書房所見所知。她時而感到事事虛幻,那個無意之間窺探到的秘密如此不真切,與此同時,卻又知曉那些不是假的。
糾結無益,不如認真考慮往後究竟該怎麼辦。
太子與太子妃和離從無先例……但太子允諾過她便會言出必行。
和離之後重新開啟新生活才更重要。
她對東宮的一切、對太子妃之位並無留戀,對將來的皇后之位亦無想法。
細想想,當真沒有什麼值得專程帶走的。
事事不過身外物。
午憩醒來的林苒坐在梳妝檯前,心下想著這些,餘光卻瞥見妝奩里的一支鴛鴦海棠紋白玉簪,與這支白雲簪擱在一處的還有一支海棠木簪——是七夕出遊那日蕭照為她買的,那一日被買下來的不止這支海棠木簪而是那小攤上的所有首飾。第二日,蕭照命人送來更多華麗精緻的首飾。
她伸手將海棠木簪取出來拿在手中端詳片刻。
當初太子是什麼心情?
「太子妃怎對著這木簪子發呆?」
春鳶見林苒愣神,大大咧咧道,「莫不是太子殿下這幾日少來承鸞殿,太子妃想念得緊?」
思緒被春鳶驚悚的話語拉回來。
林苒回神,手裡那支海棠木簪立時被她放回匣子裡:「多嘴!」
春鳶以為自己說中林苒心思,不禁偷笑。
「太子殿下愛重太子妃,得閒定會過來陪太子妃的。」
林苒自不會去爭辯太子是否愛重她。她扯了下嘴角,只道:「今兒有些想吃芙蓉肉和雪花糕……再添一道魚圓,讓人去典膳所說一聲。」
「是,奴婢親自去一趟。」
這幾日將養身子,吃得比往日裡清淡,故而林苒一開口,春鳶當即應聲。
蕭照今天沒有過來陪林苒用膳。
但當典膳所備下的晚膳送至承鸞殿時,王溪月過來了。
林苒有些時日沒見她。長公主府遇刺後回了定遠侯府,這幾日因著生病也未進宮請安。不想今日一見,卻是王溪月聳拉著一張臉,一雙眼睛紅紅的,分明哭過。
「表嫂……」
王溪月入得殿內,見到林苒,一開始便帶著哭腔,眼淚在眼眶裡打起轉。
宜雪不動聲色多添上一副乾淨碗筷。
林苒直接拉著她落座:「這個時辰來尋我,阿月定不曾用膳,來得正好,我們一塊兒吃。」
沒有被問發生什麼事,反而惹得王溪月落淚。她低下頭,眼淚撲簌簌止不住,見狀,林苒接過宜雪遞來的帕子,隻眼神示意她們先退下。
「怎麼突然哭成這個樣子?」林苒一面用帕子替王溪月擦著淚一面問她。
王溪月泣不成聲,唯有眼淚變得越發的洶湧。
林苒噤聲,收起那方帕子,站起身把人攬入懷中給王溪月一點安慰。靠在她身前的人「嗚哇」一聲,徹底崩潰,一張臉埋在她身前,乾脆抱著她痛哭起來。
王溪月哭得止不住,像恨不能把滿腹的委屈痛快哭盡。
林苒手掌輕拍她的後背,不免暗暗猜測她如此傷心難過的緣由。
皇后娘娘在宮裡,她的三哥也尚在京中。
想來不是家裡出了事。
她是樂安縣主,輕易不會叫人欺負,當真被欺負,反而不必來尋她,自有皇后娘娘會為她做主主持公道。這樣想來,能令她這般傷心難過的便是那一人了。
徐明盛。
林苒記得王溪月曾經與她傾訴害怕嫁做人婦。
她那時以為王溪月與徐大人有不愉快,試探之下知曉並非如此。
但今日恐怕當真是有什麼不愉快。
徐大人……她隱約記得,長公主生辰宴那一日,徐大人應是去保護了阿月,怎麼反倒鬧成這樣?
王溪月哭得許久,慢慢止住淚,也哭濕林苒身前的一大片衣裙。抬頭瞧見那片水漬,王溪月臉紅了紅,林苒只遞給她帕子擦臉,又替她倒一杯茶水,藉故離開:「我去換身衣裳,等我。」讓王溪月一個人靜一靜,重新平復心情。
林苒去得約一刻鐘才回來。
心緒變得比之前平靜的王溪月依舊乖巧坐在桌邊,臉頰的紅暈暫未消退。
「表嫂,我又丟人了。」王溪月垂眼,小聲對林苒說。
林苒笑:「什麼丟人不丟人不清楚,這會兒實在餓得慌卻是真的。」
王溪月更加羞愧,埋下頭。
林苒摸一摸她的臉:「我讓人把飯菜熱一熱,再讓人送熱水進來,阿月待會兒正好梳洗一番。」
臉頰被淚水沖刷過後有種黏膩感。
王溪月默許林苒安排,去梳洗過才回來見她。
之後她們用晚膳。
待填飽肚子,王溪月的情緒也徹底平復,她便同林苒說起心事。
去長公主府赴生辰宴那一日,一場意外刺殺與徐明盛的保護讓她心亂如麻,不知徐大人究竟在乎她還是不在乎。尋得機會,她去道謝,想著趁機問個清楚。
她不想再猜,想要確認他心意。
她以為不管得到什麼樣的答案自己都能接受。<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太子妃病著,不必拘禮。」大步走到床榻旁的蕭照先行開口免她請安。
林苒笑一笑:「多謝殿**恤。」便安心靠坐在床頭。
春鳶宜雪互相看看,相攜無聲退到外間。
蕭照沒有坐,立在床榻旁看著林苒:「聽陳安說太子妃半夜不好好休息,竟跑去小書房尋孤?」
林苒如今窺探到那個秘密,心中有數,曉得太子有意言語試探。她已然打定主意,不慌不忙:「夜半醒來,發現太子殿下連續兩夜不曾回來休息,難道不應該去瞧一瞧嗎?若對殿下不聞不問,不知落在外人眼中,妾身這個太子妃如何失職,又如何不得太子殿下寵愛。」
「殿下當真不覺得不舒服麼?」
「那樣的一張小榻,如何能休息得好?」
蕭照凝視靠坐在床榻上的小娘子,無論表情或語氣,均無異樣。他道:「雖說太子妃向來睡得沉,但你人在病中,擾你休息總歸不妥,因而昨夜仍宿在書房。」
林苒說:「到底委屈了太子殿下。」
「不如今天回東宮罷。」她沉吟中問一句,「沈家的事應是有著落了?」
那個時候蕭照說陪她回定遠侯府省親,其中也有避一避沈妃的用意。
過得這麼幾日,沈妃想來已經有所動作。
林苒沒有刻意去打聽。
不過,她知道太子不會不清楚。
「去鳳鸞宮求過母后,被母后勸了回去。」蕭照不瞞她,「這兩日倒也安分,不曾求見父皇,應是明白這一次的事情單憑她回天無力。」
林苒輕唔一聲:「沈家……太子殿下打算如何處置?」
「太子妃希望怎麼處置?」蕭照反問道。
她希望怎麼處置?
林苒品著蕭照的話笑問:「殿下這是允妾身干涉朝中事務嗎?」
蕭照理所當然:「有何不可?」
「殿下既這樣說,那妾身便直言了。」林苒說,「單論長公主府行刺一事,沈家恐怕遭人誣陷,罪不至死。但若與沈家往日罪行一併處罰,則另當別論。沈家女眷多受牽連,如何處置又是一樁問題。」
蕭照不語,她又道:「妾身信口胡言,請殿下見諒。」
「如何處置沈家自有朝廷章法。」
蕭照卻笑:「太子妃說得在理,孤如何會怪罪?沈世才已死,沈新私下肆意斂財,大多上供給了孤的父皇,若論罪行,究竟是誰罪孽深重姑且要仔細論一論。」
但怎可能定皇帝陛下的罪?
林苒聽出太子話中辛酸,不由得寬慰:「陛下和殿下,終究是兩個人。」
皇帝是皇帝,太子是太子。
林苒內心從不將他們做的事情混在一處評判。
「太子妃能這樣想,孤甚是欣慰。」蕭照伸手輕拍了下她的發頂,而後說,「待案子審理完畢,沈家會被抄家,沈家眾人流放嶺南,女眷隨行,至少他們家人能在一處,互有照應。」
「他們還不能有事。」
林苒聽罷,點點頭幫蕭照補上一句。
第45章 第45章平安喜樂,順心順意。
林苒雖尚在病中,但同在京中,回東宮十分便宜,不至於路途顛簸。
因而待與父兄用罷午膳,他們便啟程回去了。
蕭照送林苒回承鸞殿。
直到她歇下,他才從殿內出來。
林苒知道,在她病癒之前,太子是不會宿在承鸞殿的。
她無什麼所謂,反而以他們眼下的情況,少見面對彼此都不是壞事。
人在
病中的林苒回來後先安心將養身體。
一如她所想,之後的幾日太子偶爾會過來陪她一起用晚膳,但太子未曾有一夜留宿承鸞殿。
只是每次見到蕭照,林苒便要回想起那天夜裡在定遠侯府在她的小書房所見所知。她時而感到事事虛幻,那個無意之間窺探到的秘密如此不真切,與此同時,卻又知曉那些不是假的。
糾結無益,不如認真考慮往後究竟該怎麼辦。
太子與太子妃和離從無先例……但太子允諾過她便會言出必行。
和離之後重新開啟新生活才更重要。
她對東宮的一切、對太子妃之位並無留戀,對將來的皇后之位亦無想法。
細想想,當真沒有什麼值得專程帶走的。
事事不過身外物。
午憩醒來的林苒坐在梳妝檯前,心下想著這些,餘光卻瞥見妝奩里的一支鴛鴦海棠紋白玉簪,與這支白雲簪擱在一處的還有一支海棠木簪——是七夕出遊那日蕭照為她買的,那一日被買下來的不止這支海棠木簪而是那小攤上的所有首飾。第二日,蕭照命人送來更多華麗精緻的首飾。
她伸手將海棠木簪取出來拿在手中端詳片刻。
當初太子是什麼心情?
「太子妃怎對著這木簪子發呆?」
春鳶見林苒愣神,大大咧咧道,「莫不是太子殿下這幾日少來承鸞殿,太子妃想念得緊?」
思緒被春鳶驚悚的話語拉回來。
林苒回神,手裡那支海棠木簪立時被她放回匣子裡:「多嘴!」
春鳶以為自己說中林苒心思,不禁偷笑。
「太子殿下愛重太子妃,得閒定會過來陪太子妃的。」
林苒自不會去爭辯太子是否愛重她。她扯了下嘴角,只道:「今兒有些想吃芙蓉肉和雪花糕……再添一道魚圓,讓人去典膳所說一聲。」
「是,奴婢親自去一趟。」
這幾日將養身子,吃得比往日裡清淡,故而林苒一開口,春鳶當即應聲。
蕭照今天沒有過來陪林苒用膳。
但當典膳所備下的晚膳送至承鸞殿時,王溪月過來了。
林苒有些時日沒見她。長公主府遇刺後回了定遠侯府,這幾日因著生病也未進宮請安。不想今日一見,卻是王溪月聳拉著一張臉,一雙眼睛紅紅的,分明哭過。
「表嫂……」
王溪月入得殿內,見到林苒,一開始便帶著哭腔,眼淚在眼眶裡打起轉。
宜雪不動聲色多添上一副乾淨碗筷。
林苒直接拉著她落座:「這個時辰來尋我,阿月定不曾用膳,來得正好,我們一塊兒吃。」
沒有被問發生什麼事,反而惹得王溪月落淚。她低下頭,眼淚撲簌簌止不住,見狀,林苒接過宜雪遞來的帕子,隻眼神示意她們先退下。
「怎麼突然哭成這個樣子?」林苒一面用帕子替王溪月擦著淚一面問她。
王溪月泣不成聲,唯有眼淚變得越發的洶湧。
林苒噤聲,收起那方帕子,站起身把人攬入懷中給王溪月一點安慰。靠在她身前的人「嗚哇」一聲,徹底崩潰,一張臉埋在她身前,乾脆抱著她痛哭起來。
王溪月哭得止不住,像恨不能把滿腹的委屈痛快哭盡。
林苒手掌輕拍她的後背,不免暗暗猜測她如此傷心難過的緣由。
皇后娘娘在宮裡,她的三哥也尚在京中。
想來不是家裡出了事。
她是樂安縣主,輕易不會叫人欺負,當真被欺負,反而不必來尋她,自有皇后娘娘會為她做主主持公道。這樣想來,能令她這般傷心難過的便是那一人了。
徐明盛。
林苒記得王溪月曾經與她傾訴害怕嫁做人婦。
她那時以為王溪月與徐大人有不愉快,試探之下知曉並非如此。
但今日恐怕當真是有什麼不愉快。
徐大人……她隱約記得,長公主生辰宴那一日,徐大人應是去保護了阿月,怎麼反倒鬧成這樣?
王溪月哭得許久,慢慢止住淚,也哭濕林苒身前的一大片衣裙。抬頭瞧見那片水漬,王溪月臉紅了紅,林苒只遞給她帕子擦臉,又替她倒一杯茶水,藉故離開:「我去換身衣裳,等我。」讓王溪月一個人靜一靜,重新平復心情。
林苒去得約一刻鐘才回來。
心緒變得比之前平靜的王溪月依舊乖巧坐在桌邊,臉頰的紅暈暫未消退。
「表嫂,我又丟人了。」王溪月垂眼,小聲對林苒說。
林苒笑:「什麼丟人不丟人不清楚,這會兒實在餓得慌卻是真的。」
王溪月更加羞愧,埋下頭。
林苒摸一摸她的臉:「我讓人把飯菜熱一熱,再讓人送熱水進來,阿月待會兒正好梳洗一番。」
臉頰被淚水沖刷過後有種黏膩感。
王溪月默許林苒安排,去梳洗過才回來見她。
之後她們用晚膳。
待填飽肚子,王溪月的情緒也徹底平復,她便同林苒說起心事。
去長公主府赴生辰宴那一日,一場意外刺殺與徐明盛的保護讓她心亂如麻,不知徐大人究竟在乎她還是不在乎。尋得機會,她去道謝,想著趁機問個清楚。
她不想再猜,想要確認他心意。
她以為不管得到什麼樣的答案自己都能接受。<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