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頁
我爹是一個相當敬業的人,他當鐵匠時就秉承精益求精的追求,做主簿後又保持盡職盡責的操守,所以當他被派去修墳時,也發揮了任勞任怨的精神。
我爹的任勞任怨得到了洪德陛下的讚賞,將他提拔為鴻臚寺序班。
洪德陛下駕崩後,我爹又繼續為永穆陛下修墳。
當時由於連日暴雨,致使陵地周圍不同程度的積水,我爹對此相當重視,他帶著手下的工人及時處理了這些積水,並苦思冥想如何才能永訣後患。
經過詳細的地形勘察後,他決定挖掘數條狹長的壕溝,在暴雨天氣能夠及時將水排向山下的河流。
說干就干。
因此當彭城伯被挾持到皇陵時,我爹正帶著人連夜施工,意外地聽到了伯常兄的聲音。
我爹和手下的工人立馬抄起傢伙,與小分隊打了起來,打鬥聲驚動了皇陵的守軍,小分隊很快被擊潰,彭城伯也順利被營救,我爹卻在打鬥過程中,失足跌落山崖,而山崖之下就是滾滾激流。
大家非常痛惜,因為沒有人能夠在水勢如此迅猛的激流中存活下來。
魏業昭派了很多人在下游尋找我的父親,直到他離京,仍舊一無所獲。
我一面悲傷地等待父親的消息,一面焦急地關注丈夫的情況。
魏業昭率兵出征前,寧王已勢同破竹地取得了多個關隘與城池,正準備進攻下一個目標,平城。
當魏業昭帶著先鋒隊星夜兼程抵達平城時,守城的老將軍正領著區區數千士兵在苦苦防守,魏業昭的到來,讓他激動萬分。
然而嚴峻的情形並未得到太大的改善,因為即便是魏業昭的先鋒隊加上守城的士兵,總共也不過兩萬餘人,無法與外面如狼似虎的八萬北軍相抗衡,而大部隊押著糧草輜重,還在前來的途中。
必須拖延戰況。
魏業昭登上了城樓,對面的二叔大吃一驚,他沒想到魏業昭這個神出鬼沒的男人,本應該出現在計劃二,卻出現在了計劃一,本應該在皇陵束手就擒,卻出現在前線指揮戰爭。
魏業昭率先控訴了寧王的不忠不孝,然後拿出了洪德陛下留給他的手書密詔,二叔這才知道,這個小鬼頭竟然沒有守陵,而是帶著媳婦兒去了臨濠。
但老辣的二叔立馬反應過來,大聲質問他私自矯詔忠孝何在!
魏業昭沒有生氣,他掩面痛哭了片刻,回憶小時候二叔曾抱過他,還讓他在脖子上騎馬。
然後他對二叔進行了勸說,說自己帶來了二十萬大軍,但他並不希望看到骨肉相殘的局面,所以他會給二叔幾天的時間,希望二叔回頭是岸。
二叔當即就表示絕不回頭。
於是魏業昭嘆一口氣,不得不沉痛宣布,只要有人能將他二叔帶到他面前,他一定重賞,生則千金,死則減半。
最重要的是,這些話全程都用了蒙語翻譯。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二叔當天就遇到了數次幫他回頭是岸的刺殺。
但二叔畢竟是二叔,砍掉幾個具有代表性的刺殺者後,大聲在軍中宣布,能助他成就偉業者,來日必封萬戶侯,世襲罔替。
然後他重整軍容軍紀,在次日對魏業昭發動了猛攻,猛攻才剛開始,他們卻發現,城樓爬不上去。
好好一座平城,一夜之間變成了蜜雪冰城。
原來魏業昭趁著二叔被回頭是岸的時機,命人不斷用水潑向城牆,北地嚴寒的氣候,很快就讓牆面凝結成冰。
彪悍的蒙古騎兵茫然地看著這堵厚厚的冰牆。
二叔氣得臉色發青。
在二叔思考新的戰略規劃時,魏業昭又命城內守軍,兵分四路,趁夜從後門出了城,繞到寧王駐紮的營地周圍,不進行正面交鋒,而是大聲呼喊:「回頭是岸!」營造他已經被包圍的假象。
寧王的軍隊裡,很多人的想法發生了變化,他們認為這極有可能是真的包圍,因為畢竟皇帝本人都到了這裡,而史上沒有不帶大軍就敢跑到前線的皇帝。
但寧王畢竟鐵骨錚錚,他認為此番入京本就會經歷殘酷的戰鬥,於是他再次整頓軍容軍紀,不再跟魏業昭繞圈子,下令不惜代價攻克城門。
於是他們集中兵力沖向了城門,城門這時卻自己開了。
真正的大軍吶喊著蜂蛹而出。
魏業昭立在城頭,再沒有絲毫悲戚,只有無盡的肅穆和威嚴。
這是我們收到的前線最後的消息,我的婆婆晝夜跪在佛前祈禱,而我也不斷在心中重複:
平安,一定要平安。
這個時候,我卻得到了另外一則喜訊,我的父親李康,他還活著,並且已經被找到了。
找到他的人,正是彭城伯。
外祖父在遭遇被綁架以及小李兄弟墜河身亡的打擊後,大病了一場,等身體稍微恢復一些,他就無法克制對小李兄弟的緬懷,決定要給小李兄弟召魂。
於是他來到我爹墜落的河邊,對著滔滔之水,悲痛地吟誦了我爹的作品《牢騷》:
「吾父打鐵兮!
吾亦打鐵!」
這時從旁邊的樹林裡,突然走出一個野人。
野人蓬頭亂髮,衣不蔽體,卻邁著沉穩的方步,一步步向他靠近,用深長的語調,接上了他的吟誦:
「朝也打鐵兮,
暮也打鐵!」
彭城伯激動得嘴唇顫抖。
沒錯,這就是他的小李兄弟。
彭城伯和小李兄弟含淚凝望,共同吟誦著詩句:
「余身之困於打鐵兮,
非余心之所囿!
豈蜉蝣於天地兮,
願鯤鵬以南遊!」
他們緊緊擁抱在一起。
據我爹後來回憶,他墜落山崖後,湍急的洪流瞬間席捲了他,而他幾乎毫無招架之力,隨著意識的混沌,恐懼和慌張褪去,強烈的求生欲讓他開始不斷揮動起手臂。
是的。
他游回來了。
我爹耗盡了之力,終於游回了岸邊,這時的他渾身虛脫,就這麼昏了過去。
等他再度醒來時,發現自己失去了記憶,他不記得自己是誰,這裡又是哪裡?但他恍惚覺得,自己應該是一個高人。
他徘徊河邊,見此處風水俱佳,於是在樹林裡搭建了一個草棚,開始了屬於一個高人的隱居。
所以當我們為他的「死亡」悲傷欲絕時,當所有人都在焦急地尋找他的「屍體」時,他在靜靜等待一朵花開,認真欣賞一枚紅葉,聆聽鳥兒的清唱,感受生命的美妙。
直到他聽到了《牢騷》。
我爹奇蹟生還後,前方也傳來了消息。
魏業昭大獲全勝,打敗了造反的寧王,已經拔營回京。
第12章(終章)
魏業昭踐行了自己的承諾,用自己的勇氣,避免了牽連更多無辜的人。
在戰事最為兇險的時刻,他命人組織城中百姓朝後方有序撤離,而他面對二叔老練的布陣,面對朵顏三衛恐怖的殺傷力,始終保持著堅毅,沒有後退一步,也沒有讓北軍再前進一步。
戰爭結束後,他去見了被捕的二叔,問二叔是皇位重要,還是天下重要?
二叔沒有回答他,只冷漠道,成王敗寇。然後選擇了自盡。
寧王死後,魏業昭寬容對待了他的家人,除了幾個幫助寧王謀反的年長的兒子,其餘人等都保全了性命。魏業昭只是剝奪了他們身上尊貴的特權,將他們降為平民,分給他們幾畝薄田,像我們當初在臨濠那樣,讓他們從此自力更生。
魏業昭回京的途中,春風過麥田,四野皆青青。
山河清寧,人事安閒。
他看到百姓在埋頭勞作,有牧童騎在牛背,好奇觀望著路過的大軍。
這是屬於他的景和元年春。
在入京之前,他去了一趟皇陵,於洪德陛下陵前獨坐一宿,沒有人知道他和祖父說了什麼。
魏業昭雖然勝利了,但這份勝利是片面的,人們普遍還是懷疑他沒有生育能力。
大家看他的眼神,首先是尊敬,其次是同情,最後又升華為更高層次的尊敬,宛若仰望一位身殘志堅的偉人。
魏業昭對此唯有隱忍。
但他每回看向我時,我都感覺他希望我主動站出來,對著所有人大聲疾呼:我丈夫有生育能力!
事實上當別人認為你沒有能力時,你再如何大聲疾呼都沒有用,你只能用成果來證明。
魏業昭迫切需要一個成果。
他白天非常勤政,夜裡也非常勤奮。
很多時候我眼皮都打架了,他還搖著我的手臂問:「柱子,你困嗎?不困我又好了。」
這種辛勞一直持續到這年秋天。
我在某夜臨睡前,告訴了他即將當爹的喜訊。
魏業昭當時呆了一會兒,突然衝過來把我高高舉起,又小心翼翼放下,然後自己搓著手原地轉起了圈。
他的這些反應讓我擔心他會做出什麼過激行為,比如拉著我在夜風中狂奔,然後登上皇城之巔,對著天下宣布:「是的,我們有一個孩子!」<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我爹的任勞任怨得到了洪德陛下的讚賞,將他提拔為鴻臚寺序班。
洪德陛下駕崩後,我爹又繼續為永穆陛下修墳。
當時由於連日暴雨,致使陵地周圍不同程度的積水,我爹對此相當重視,他帶著手下的工人及時處理了這些積水,並苦思冥想如何才能永訣後患。
經過詳細的地形勘察後,他決定挖掘數條狹長的壕溝,在暴雨天氣能夠及時將水排向山下的河流。
說干就干。
因此當彭城伯被挾持到皇陵時,我爹正帶著人連夜施工,意外地聽到了伯常兄的聲音。
我爹和手下的工人立馬抄起傢伙,與小分隊打了起來,打鬥聲驚動了皇陵的守軍,小分隊很快被擊潰,彭城伯也順利被營救,我爹卻在打鬥過程中,失足跌落山崖,而山崖之下就是滾滾激流。
大家非常痛惜,因為沒有人能夠在水勢如此迅猛的激流中存活下來。
魏業昭派了很多人在下游尋找我的父親,直到他離京,仍舊一無所獲。
我一面悲傷地等待父親的消息,一面焦急地關注丈夫的情況。
魏業昭率兵出征前,寧王已勢同破竹地取得了多個關隘與城池,正準備進攻下一個目標,平城。
當魏業昭帶著先鋒隊星夜兼程抵達平城時,守城的老將軍正領著區區數千士兵在苦苦防守,魏業昭的到來,讓他激動萬分。
然而嚴峻的情形並未得到太大的改善,因為即便是魏業昭的先鋒隊加上守城的士兵,總共也不過兩萬餘人,無法與外面如狼似虎的八萬北軍相抗衡,而大部隊押著糧草輜重,還在前來的途中。
必須拖延戰況。
魏業昭登上了城樓,對面的二叔大吃一驚,他沒想到魏業昭這個神出鬼沒的男人,本應該出現在計劃二,卻出現在了計劃一,本應該在皇陵束手就擒,卻出現在前線指揮戰爭。
魏業昭率先控訴了寧王的不忠不孝,然後拿出了洪德陛下留給他的手書密詔,二叔這才知道,這個小鬼頭竟然沒有守陵,而是帶著媳婦兒去了臨濠。
但老辣的二叔立馬反應過來,大聲質問他私自矯詔忠孝何在!
魏業昭沒有生氣,他掩面痛哭了片刻,回憶小時候二叔曾抱過他,還讓他在脖子上騎馬。
然後他對二叔進行了勸說,說自己帶來了二十萬大軍,但他並不希望看到骨肉相殘的局面,所以他會給二叔幾天的時間,希望二叔回頭是岸。
二叔當即就表示絕不回頭。
於是魏業昭嘆一口氣,不得不沉痛宣布,只要有人能將他二叔帶到他面前,他一定重賞,生則千金,死則減半。
最重要的是,這些話全程都用了蒙語翻譯。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二叔當天就遇到了數次幫他回頭是岸的刺殺。
但二叔畢竟是二叔,砍掉幾個具有代表性的刺殺者後,大聲在軍中宣布,能助他成就偉業者,來日必封萬戶侯,世襲罔替。
然後他重整軍容軍紀,在次日對魏業昭發動了猛攻,猛攻才剛開始,他們卻發現,城樓爬不上去。
好好一座平城,一夜之間變成了蜜雪冰城。
原來魏業昭趁著二叔被回頭是岸的時機,命人不斷用水潑向城牆,北地嚴寒的氣候,很快就讓牆面凝結成冰。
彪悍的蒙古騎兵茫然地看著這堵厚厚的冰牆。
二叔氣得臉色發青。
在二叔思考新的戰略規劃時,魏業昭又命城內守軍,兵分四路,趁夜從後門出了城,繞到寧王駐紮的營地周圍,不進行正面交鋒,而是大聲呼喊:「回頭是岸!」營造他已經被包圍的假象。
寧王的軍隊裡,很多人的想法發生了變化,他們認為這極有可能是真的包圍,因為畢竟皇帝本人都到了這裡,而史上沒有不帶大軍就敢跑到前線的皇帝。
但寧王畢竟鐵骨錚錚,他認為此番入京本就會經歷殘酷的戰鬥,於是他再次整頓軍容軍紀,不再跟魏業昭繞圈子,下令不惜代價攻克城門。
於是他們集中兵力沖向了城門,城門這時卻自己開了。
真正的大軍吶喊著蜂蛹而出。
魏業昭立在城頭,再沒有絲毫悲戚,只有無盡的肅穆和威嚴。
這是我們收到的前線最後的消息,我的婆婆晝夜跪在佛前祈禱,而我也不斷在心中重複:
平安,一定要平安。
這個時候,我卻得到了另外一則喜訊,我的父親李康,他還活著,並且已經被找到了。
找到他的人,正是彭城伯。
外祖父在遭遇被綁架以及小李兄弟墜河身亡的打擊後,大病了一場,等身體稍微恢復一些,他就無法克制對小李兄弟的緬懷,決定要給小李兄弟召魂。
於是他來到我爹墜落的河邊,對著滔滔之水,悲痛地吟誦了我爹的作品《牢騷》:
「吾父打鐵兮!
吾亦打鐵!」
這時從旁邊的樹林裡,突然走出一個野人。
野人蓬頭亂髮,衣不蔽體,卻邁著沉穩的方步,一步步向他靠近,用深長的語調,接上了他的吟誦:
「朝也打鐵兮,
暮也打鐵!」
彭城伯激動得嘴唇顫抖。
沒錯,這就是他的小李兄弟。
彭城伯和小李兄弟含淚凝望,共同吟誦著詩句:
「余身之困於打鐵兮,
非余心之所囿!
豈蜉蝣於天地兮,
願鯤鵬以南遊!」
他們緊緊擁抱在一起。
據我爹後來回憶,他墜落山崖後,湍急的洪流瞬間席捲了他,而他幾乎毫無招架之力,隨著意識的混沌,恐懼和慌張褪去,強烈的求生欲讓他開始不斷揮動起手臂。
是的。
他游回來了。
我爹耗盡了之力,終於游回了岸邊,這時的他渾身虛脫,就這麼昏了過去。
等他再度醒來時,發現自己失去了記憶,他不記得自己是誰,這裡又是哪裡?但他恍惚覺得,自己應該是一個高人。
他徘徊河邊,見此處風水俱佳,於是在樹林裡搭建了一個草棚,開始了屬於一個高人的隱居。
所以當我們為他的「死亡」悲傷欲絕時,當所有人都在焦急地尋找他的「屍體」時,他在靜靜等待一朵花開,認真欣賞一枚紅葉,聆聽鳥兒的清唱,感受生命的美妙。
直到他聽到了《牢騷》。
我爹奇蹟生還後,前方也傳來了消息。
魏業昭大獲全勝,打敗了造反的寧王,已經拔營回京。
第12章(終章)
魏業昭踐行了自己的承諾,用自己的勇氣,避免了牽連更多無辜的人。
在戰事最為兇險的時刻,他命人組織城中百姓朝後方有序撤離,而他面對二叔老練的布陣,面對朵顏三衛恐怖的殺傷力,始終保持著堅毅,沒有後退一步,也沒有讓北軍再前進一步。
戰爭結束後,他去見了被捕的二叔,問二叔是皇位重要,還是天下重要?
二叔沒有回答他,只冷漠道,成王敗寇。然後選擇了自盡。
寧王死後,魏業昭寬容對待了他的家人,除了幾個幫助寧王謀反的年長的兒子,其餘人等都保全了性命。魏業昭只是剝奪了他們身上尊貴的特權,將他們降為平民,分給他們幾畝薄田,像我們當初在臨濠那樣,讓他們從此自力更生。
魏業昭回京的途中,春風過麥田,四野皆青青。
山河清寧,人事安閒。
他看到百姓在埋頭勞作,有牧童騎在牛背,好奇觀望著路過的大軍。
這是屬於他的景和元年春。
在入京之前,他去了一趟皇陵,於洪德陛下陵前獨坐一宿,沒有人知道他和祖父說了什麼。
魏業昭雖然勝利了,但這份勝利是片面的,人們普遍還是懷疑他沒有生育能力。
大家看他的眼神,首先是尊敬,其次是同情,最後又升華為更高層次的尊敬,宛若仰望一位身殘志堅的偉人。
魏業昭對此唯有隱忍。
但他每回看向我時,我都感覺他希望我主動站出來,對著所有人大聲疾呼:我丈夫有生育能力!
事實上當別人認為你沒有能力時,你再如何大聲疾呼都沒有用,你只能用成果來證明。
魏業昭迫切需要一個成果。
他白天非常勤政,夜裡也非常勤奮。
很多時候我眼皮都打架了,他還搖著我的手臂問:「柱子,你困嗎?不困我又好了。」
這種辛勞一直持續到這年秋天。
我在某夜臨睡前,告訴了他即將當爹的喜訊。
魏業昭當時呆了一會兒,突然衝過來把我高高舉起,又小心翼翼放下,然後自己搓著手原地轉起了圈。
他的這些反應讓我擔心他會做出什麼過激行為,比如拉著我在夜風中狂奔,然後登上皇城之巔,對著天下宣布:「是的,我們有一個孩子!」<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