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魏業昭好好抱了我很久才鬆手,耳廓還殘留著嫣紅的羞澀。

  此後一整天,他都顯得極其穩重,看我的眼神也在平靜中透出幾分無所謂,仿佛我喜不喜歡他這件事其實他看得比較淡。

  但半夜我睡得正熟時,他把我搖醒了,央求我把白天說的話再說一遍,他說如果我說了,他就可以說他也喜歡我,不然他睡不著。

  我看著他興奮得發光的眼睛。

  只想叫他去死。

  陛下在最寒冷的隆冬駕崩了,他走得很平靜,帶著微笑喊了一聲「翠花」,就閉上了眼睛。

  相比生前的冷酷,他的遺詔顯得非常溫柔。

  他囑咐喪儀從簡,三日釋服,不禁婚嫁,不驚擾百姓。

  諸妃有子者,從子就藩為王太妃;有女者,加公主俸以供終老;無子女者宮中設觀給養。

  他還讓魏業昭帶著我,去給他守一年的皇陵。

  此後我公公太子殿下繼承了皇位,在新年到來之際,改年號為永穆,魏業昭也正式升級成為了皇太子。

  在永穆元年的初春,我和魏業昭坐著一輛青壁小車,緩緩離開了京城。

  按照陛下的遺詔,去給他守皇陵。

  但車子前進的方向,卻並不是通往皇陵,而是通往了陛下的出身地,臨濠。

  魏業昭在車中含淚閱讀了洪德陛下的密詔。

  陛下說,業昭,祖父大限將至矣。爾父體弱,常恐壽不及我。大昭之未來,祖父之期望,系爾一身。爾慧且仁,然生長富貴,未嘗人間艱辛。著爾歸於臨濠,期年之內,自食爾力。睹爾所睹,聞爾所聞,歸來告於祖父之靈。

  我們到達臨濠時,已是春事爛漫。

  車夫將我們丟在一座小村外,就同隨行的人員一起,向我們告辭離開。

  我和魏業昭站在村口,他負手朝遠處眺望。

  那是祖陵的方向。

  洪德陛下少年時期的命運十分不幸,那時天下在異族手中,百姓們宛若蟲豸,不斷的天災又讓他們原本就艱難的生活雪上加霜。

  命運並不會因為不幸而減少它的嚴威,陛下在短短一月之內,經歷了父母兄弟皆餓死的痛苦,而他甚至沒有一塊地可以安葬自己的親人。

  所以他在得到天下後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在家鄉臨濠為死去的親人們修建陵墓,告慰他們可憐的靈魂。

  魏業昭久久凝目,目光中透著深沉和堅毅。

  我的眼眶漸漸濕潤。

  他此刻的內心一定很不平靜。

  他一定想到了陛下當年的苦痛。

  他一定回憶了父祖創業的艱辛。

  他一定在暗自下定決心,要好好肩負起大昭的未來,努力完成自己的使命。

  我為我的男人驕傲。

  過了許久,我驕傲的男人,這位肩負著大昭未來的皇太子,意味深長地說:

  「春天到了,該插秧了。」

  第9章

  我們在小村住下的第一天,魏業昭井井有條地安排了接下來我們將進行的農業生產。

  他說目前這個季節,首先應該插秧,盛夏之時我們就可以收穫糧食,同時我們還可以種植一些蔬菜瓜果,生活可以說很沒有問題。秋天時我們要種麥子,這樣在來年的春日,就可以用自己種的麥子和麵包餃子。

  看得出來魏業昭對未來躊躇滿志,他不無炫耀地告訴我,他曾拿著鋤頭親手給地松過土。

  而我在打掃屋子、劈柴、用陛下安排好的預備糧燒飯的同時,還必須時不時停下來,向我的丈夫投去景仰的目光。

  魏業昭很滿足,仿佛他已經完全可以養活我了,飯後他表示自己也可以做一點事,於是他去洗了一次碗,從而我們失去了全部的餐具,以後不得不用手捧著飯吃。

  魏業昭沒有因為自己的小失誤而喪失信心,第二天清晨我們信心十足地站在我們的土地前,遭遇了第一個困難。

  我們是來插秧的,但我們沒有秧。

  按魏業昭的構思,此刻應該有人主動送上秧苗,然後他挽起褲腿,手執秧苗,辛勤地在田地里勞作。

  可是沒有秧。

  魏業昭盯著地思考了很久。

  旁邊地里的老農也停下活計盯著我們很久。

  最後他主動走過來,神秘兮兮地打聽,這塊地到底有什麼玄虛?

  魏業昭趁機向他詢問了關於插秧的疑惑,老農表現出極大的失望,他原以為我們是來看風水或者捉妖的,結果竟在思考如此愚蠢的問題。

  他說插秧首先要有秧,秧苗首先要播種,播種首先要犁地。

  也就說,首先我們要有一頭牛。

  然後我們發現我們果然有一頭牛。

  在屋子後面的牛棚看到這頭屬於我們的牛時,它已經餓得有氣無力,臥在地上散發著濃濃的怨氣,因此在後面的團隊協作中,也表現得相當不配合。

  魏業昭不得不在每天工作前,先跟它談談心,交流交流感情,表示對它的尊重和理解,並承諾離開之前會給它找一頭年輕漂亮的小母牛當媳婦。

  牛勉強有了動力,但艱苦的日子才剛剛開始。

  任何事情都是如此,一開始躊躇滿志,接下來就困難重重。

  我一開始其實很擔心魏業昭無法克服這些困難,他每天回家都很疲憊,有時候洗漱吃飯都沒有力氣,白皙細緻的肌膚也變得日益粗糙黝黑。

  在去給他送飯的路上,我無數次幻想他坐在田埂上大哭,我一邊想一邊加快了步伐,結果看到的卻是一派其樂融融。

  他赤著足,一身是泥,和鄰地的老伯在樹蔭下席地而坐,喝著人家的漿,啃著人家的饃,笑嘻嘻問:「老伯,我媳婦兒怕蛇,這天兒一熱有沒有法子避蛇?」

  然後他扛著鋤頭,在屋子外種了一圈荊棘。

  我們在臨濠的日子,平淡而充實,雖然遇到許多困難,魏業昭都不順利但堅強地克服著,整體算得上很快樂。

  唯一不快的事,就是村子裡關於我們的傳聞。

  我們在這個小村子住下時,引起了當地百姓廣泛的關注,大家閒暇時候喜歡聚集村口,對著我們的屋子議論紛紛,不斷發散著思維,猜測我們的身份。

  最終敲定的版本是,魏業昭是一個富戶子孫,由於不孝被逐出了家門,他為人很不上進,只愛花錢玩女人,最後卻只有我這個不受待見的結髮妻,不離不棄,陪他來鄉下種地。

  人們以魏業昭為例,警示兒孫要孝順上進,告誡自己的丈夫,只有糟糠妻才會不離不棄。

  我不禁驚訝於人們的胡說八道,往往具有某種奇特的合理性。

  我一度非常生氣,想衝上前找他們理論,但魏業昭這個「只愛花錢玩女人的不孝子孫」本人卻比較雲淡風輕,他說「八卦」其實是人們在衣足食飽後的一種娛樂項目,豐富人們的精神生活,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而我們應該對此抱有寬容之心。

  我告訴他,她們說他耕地都沒有力氣,除了漂亮毫無出息,搞不好一身髒病,對我相當同情,如果我要改嫁,可以介紹鄰村她三舅姥爺的外甥。

  魏業昭提起斧頭,怒不可遏道:「在哪裡!是誰在亂嚼舌根!」

  為了避免再有人勸我改嫁,魏業昭決定挽救一下自己的名聲。

  他想教村子裡的孩童們識字。

  我們挨家挨戶進行了走訪調查,哪家有孩子,有幾個孩子,孩子分別幾歲,可曾啟蒙識過字。

  得到的答案是,幾乎所有的孩子都沒有識過字,並且也沒那個閒錢讓孩子們識字。

  我們再三表示,我們是義務辦學,保證分文不取,家長們才勉強同意。

  魏業昭思考了三個晚上,決定用《三字經》進行入門教學,並且他誠摯邀請我加入助教行列。

  即我先用快板表演一段《三字經》的內容,引起孩子們的學習興趣,然後他再教孩子們學會讀和寫以及對內容的理解。

  於是每個傍晚,我們結束白天的勞作,我就在村頭開始打快板,在清脆的快板聲中,我聲情並茂地唱著:「哎,哎,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那個習相遠。」

  孩子們圍著我一起「哎,哎」。

  大人們就圍在最外面「哎,哎」。

  這種教學模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魏業昭很快從一個「毫無出息的不孝子孫」變成了葉先生,我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因為總有人送來許多新鮮的蔬菜和水果。

  在天氣最炎熱的時候,我們終於吃上了自己親手種的糧食,魏業昭在沉默地吃完一碗白花花的米飯後,獨自去到屋後的山坡上。

  我跟過去的時候,他正看著連綿的田野和星落的人家出神。

  他指著眼前晚照煙村的景象對我說:「柱子,百姓們想過的日子,其實就這麼簡單。」

  是的,百姓們想過的日子,其實就這麼簡單。

  夕陽無限,處處炊煙。

  我毫不懷疑我的丈夫未來會成為一位明君,他像祖父叮囑的那樣,認真地觀察和感受著百姓們的生活。<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