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林青穎有時候還調侃她,說她們當初那批留學生互為人脈,都在重要領域工作,以後想找誰幫點忙輕輕鬆鬆。

  「你也來了呀。」看到成玉,姜沅也笑意吟吟。

  確實是很久沒有見到她了。

  此時,外國的科學家也紛紛入場,他們都是統一在巴黎集合轉機過來的。

  「姜。」查爾斯見面就送了她一個禮物,裡面沉甸甸的。

  「米諾和路易讓我帶給你孩子的禮物。」

  姜沅笑著接過,還不忘道謝。

  視線隨意一瞥,在看到他身後湛藍眸子的男人後,不免驚訝道:「盧卡斯?」

  她知道查爾斯會來,作為理論物理研究所的接班人,他在理論推導和模型構建等方面十分出色,對於前沿理論的研究和運用也十分得心應手,不過還是缺乏一些高級實驗的操作經驗。

  老埃弗也希望他能過來鍛鍊一下。

  除了這個原因,最主要的還是這個科研基地以年輕人為主,而姜沅正好是國內科研年輕一輩的領頭人。

  同為伯納赫一脈的人,查爾斯必須要過來替她站台。

  這樣一來,某些原本處於觀望狀態的科學家,也會因此下定決心來到華國。

  伯納赫在科研界的號召力是極為強大的。

  可盧卡斯會過來,姜沅卻是真的沒想到。

  國際科研基地目前還並不成熟,盧卡斯在奧萊斯的物理實驗室可以跟隨導師霍夫曼一起進行高級實驗,甚至可以進高能物理實驗室。

  他完全沒必要來國內。

  看到盧卡斯,梁慧琳和于洋以及周誠也有些發怵。

  這個物理天才向來不愛搭理人,除了姜沅,所有人在他眼裡都一樣,而且有些瞧不起人。

  所以三人都不敢主動和他打招呼,對上他看過來的視線,也不自覺目光閃躲。

  淡淡瞥了眼幾人,盧卡斯朝姜沅頷首。

  「我們會是最合拍的搭檔,姜。」他

  語氣平靜,像是陳述,對於梁慧琳三人也有些漠視。

  姜沅離開奧萊斯之後,他確實有看在她的面子上,問過梁慧琳幾人要不要加入他的團隊,但這三人拒絕了,他也沒有再提。

  甚至還有些如釋重負。

  他從來沒有覺得,梁慧琳幾人和他在一個層次。

  得知自己有機會再次和姜沅搭檔後,和導師說了一下,他就和物理實驗室申請,要了一個名額。

  弗蘭克目前手裡有個非常重要的研究項目,所以他只能放棄了。

  查爾斯對於盧卡斯的自大不置可否,眼底也沒有絲毫波瀾。

  他們不是競爭對手,多餘的話沒必要說。

  姜沅聽完他的話,眨了眨眼睛,旋即笑出聲來。

  「好呀。」她說,「我想我們會合作愉快的。」

  十二月中旬,所有人員到位,國際科研基地開始了長達半年之久的封閉期。

  在這期間,所有人聯繫不到科研基地里的人,也不清楚他們目前有什麼專業領域方面的進展,甚至國外有報社開始嘲諷——

  【神秘的東方實驗基地?我想應該稱為國際笑話才對,所謂的國際天才們在這半年內毫無產出,請問這些科學家們是天天在裡面度假嗎?哦,也許還是帶薪休假呢。】

  【不要再讓這場鬧劇繼續下去了,純粹是浪費資源而已。華國還想靠這個科研基地拉攏人才超越我們?真是天方夜譚!】

  國際上各種聲音頻出,噓聲一片,就連國內的老百姓們也有些坐不住了。

  「那些科學家不會真的天天在浪費時間吧?為什麼一直沒動靜?」

  「半年的時間太短了,大家不用這麼急躁嘛。」

  「我早就說了這個想法不可靠!外國佬終究是外國佬,哪裡會盡心盡力幫我們搞科研哦~」

  「……」

  各種聲音層出不窮,社會各界對科研基地都頗為關注,不因為別的,大家都捐了錢,所以期待值高。

  哪怕他們也知道,半年內很難有什麼成果。

  可這些人不都是天才嗎?

  五十個天才聚在一起,就這樣?

  太讓人失望了!

  而國內各種報紙電台卻對這件事同時處於靜默狀態,不只是他們,就連中央科委會也對這件事閉口不談。

  直到六月中旬,塵封已久的科研基地大門終於打開。

  與此同時,基地公布了多項研究成果和論文——

  《論常溫常壓下關於可控核聚變模擬理論與關鍵技術的初步進展》

  《基於量子隧穿效應的超微型傳感器》

  《關於非平衡態統計物理的複雜系統動力學研究》

  《新型拓撲絕緣體的發現與特性研究》

  《一種基於核反應的新型暗物質探測技術以及初步結果》

  《基於半導體量子點的高穩定性量子邏輯門陣列的構建與性能研究》

  國際科研基地直接創辦了自己的期刊,這些論文以中英德意法五種語言同時發布,在研究基地開放當天,同步售賣。

  當天中午,科研基地的研究成果和論文就出現在國際新聞上,人民日報等權威媒體紛紛發布相關新聞報刊,占據整個版面。

  一連串的研究成果讓國際上那些質疑他們的人紛紛失聲,啞口無言。

  某些國外報刊一改之前嘲諷奚落的嘴臉,轉而恭喜這支國際科研團隊。

  而國內同胞也被巨大的驚喜震驚到了,聽到新聞和收音機里的內容後,家家戶戶爆發出強烈的歡呼聲。

  他們並不知道這些科研成果在國際上代表了什麼,也不清楚科研基地創辦自己的期刊會給以後中國在國際社會上的科研地位帶來怎樣的飛躍,他們只知道,這個科研基地對得起人民捐的錢!

  同樣高興的還有海外的同胞,一開始他們確實因為國外的媒體報導有些失落,可突如其來的轉變讓他們猝不及防。

  梁母喜上眉梢,大手一揮,梁慧琳家的中餐館直接放假三天,與國內一同歡慶。

  中央科委會沒想到科研基地在短時間內能交出這麼完美的答卷,真是讓中國在國際上狠狠揚眉吐氣了一把。

  說我們不行?

  那就讓你們看看,到底行不行!

  老一輩的科學家甚至老淚縱橫起來,科技興國有望,他們老懷大慰啊!

  科研基地的期刊一經發售,瞬間被搶空,其中有一部分是這些國外科學家們接到跨國電話,讓他們寄去國外的。

  原本姜沅在建議開創科研基地自己的期刊時,有考慮過要不要只以中文發表論文,但是不管是從語言影響力還是基地成員來自各個國家這幾點,都讓她打消了這個念頭。

  既然是國際科研基地,就不能只用中文發表,而且功勞也不屬於某個人的,而是來自不同國家的科學家們共同努力的結果。

  她沒資格這樣做。

  所以經過慎重決定,最終還是以多語言方式發表,同時也是為了打開國際科研基地論文期刊在國外的市場以及影響力。

  她相信,終有一天,國際科研基地推行的期刊將不會遜色國外的主流科學期刊。

  奧萊斯大學的物理實驗室向來是第一時間收集世界各地各個研究所和實驗基地的期刊,在看到這些研究成果後,所有人都沉默了。

  這些都是全世界最年輕的新鮮血液,也是專業領域內的天才後輩。

  他們有理想抱負也有對科研事業的一腔熱忱,他們敬畏科學,但同時也具有創新精神。

  未來,他們也將成為科研領域的領航人。

  看到論文署名最前面的名字,物理實驗室的老萊德苦笑道:「我有些後悔讓姜回國了。」

  霍夫曼對此不置一詞,只有發自內心的驕傲以及對姜沅還有盧卡斯這兩位得意門生的喜愛。

  姜沅留在美國與否,霍夫曼教授都不在意。

  只是慶幸自己當初放下了傲慢與偏見,衷心接納了這位頂級天才。

  七月初,就是奧萊斯大學新的畢業季。

  在這次校會上,老校長提起姜沅的名字,鼓勵在座的學生——

  「不久前,我站在這裡,親自為一位來自古老東方大國的學生撥穗,並且懇切希望她架起東西方文化學術友好溝通的橋樑,推動世界各國在科研領域攜手共進,為人類科技進步貢獻更大力量。」

  「她已經做到了。」

  「這位物理學院的姜,沒有辜負母校對她的期望,成為了我們奧萊斯大學的驕傲。」

  「她是我們奧萊斯大學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非本國籍傑出校友。」

  看著台下比以前更多的華人面孔,金髮碧眼的老校長露出微笑:「希望你們能像姜一樣,在

  專業領域大放光彩,將學術旗幟插在世界科研的每一處高地。」

  台下掌聲如同雷鳴,不少華人學生就是因為姜沅才報考奧萊斯大學的。

  因為他們知道,姜沅早已用她的實力,打破了學校以及實驗室長久以來的偏見,在這裡替他們闖出了一條路。<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