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陳記食品對外的廠長是陳紹宗,太爺只是背後的掌權人。用他老人家的話說,他太老了,出去和小年輕們談生意不太合適。他就出個主意,具體的都讓年輕人去執行。

  後來,他老人家也就慢慢的不管事了。

  自從家裡買了小轎車,太爺就熱衷於帶著太奶奶到處去走走看看,家裡專門請了個司機給他們開車。後來,可心覺得小轎車不方便,就自己動手給他們改裝了一輛房車。讓太爺和太奶成了早期的自駕游一族。

  一直到後來,太奶身體不行了,倆人才停下腳步。

  前面有一個這麼優秀的老人家頂著,後輩們壓力也不小。反正陳爸和二叔堂叔他們,一下子就成了學習愛好者。除了工作,就是學習。

  87年就考上了大學的陳元松,成了家裡的購書工具人,定期往家裡郵寄經營管理方面的書籍。但是這時候,此類書籍並不太多,他無奈之下弄了一套經濟學系的教材寄回來,看的家長們頭禿。

  可心在上大學之前,充當了他們的老師,給大家講課。

  陳家的產業後來發展出了不同的方向。陳爸這一支主營食品,二爺一家在早期給食品廠跑業務的過程中慢慢找到了方向,新開了家物流公司,三爺一家主營超市和快餐業,大家都能互相支持和幫助,推動整個陳氏集團健康發展。

  元方小弟後來也考上了不錯的大學,畢業以後回來繼承家業。

  在他前面大學畢業的陳元松對經營企業興趣不大,他選擇了出國留學,回來以後在大學任教。

  可心這輩子選擇當一個數學家。

  想當年她上高中的時候,大家都以為她會選文科,以後上大學去讀文學系,畢業以後去報社或者作協工作,但是小孩姐不走尋常路,選了理科。

  太爺率先表示了支持:「選理科好。俗話說,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咱們可心文理雙修,是個全才。」

  在老一輩人的眼裡,哪怕文學能帶來的名氣再大,也不如理科研究帶來的好處更實在。他老人家就盼著可心能為國家的進步做貢獻。

  可心後來選數學系,他也積極支持。

  「數學是一切研究的基礎。數學研究好了,別的才能進步。」

  也不知道他老人家是從哪兒學來的這些理論。

  可心當然沒有讓他失望。她後來攻克不少數學難題,享譽全世界。

  這裡重點提一下元柏小弟,因為愛好體育,他後來選擇成為一名職業足球運動員。可心看他的眼神那叫一個同情,此後餘生,他就要成為全國人民激情怒罵和調侃的對象了。

  這些年跟著可心一起生活,全家人的身體素質是沒的說,元柏因為有意往體育方面發展,更是注重鍛鍊。後來他表達出了想要踢球的意願,球迷二叔二話沒說就同意了,還積極幫他找門路,讓他進入青訓隊,又通過選拔進入職業隊。還指望他能為國爭光呢。

  每次他的比賽,全家人都聚在一起看。為他鼓勁加油!很多時候還去看現場。

  支持他是真支持,罵也是真罵。

  後來,元柏被二叔埋汰了一輩子。誰讓後來他退役了,也不肯離開足球圈,又跑去當教練呢。

  他沒有抑鬱,全靠自己心大。

  這輩子,可心依舊沒有結婚,她的精力都奉獻給了數學事業。

  全家人都支持她的一切決定。事實上,在太爺這個開明的大家長的帶領下,長輩們都很開明隨和,家裡的孩子們都能按照自己的意願生活。

  (完)

  ——————————

  這個小世界結束之後,長寧就返回了源世界,她的度假之旅結束了。

  年代小世界任務難度不高,但是選擇做年代任務的人卻很少,理由很簡單,任務難度低,給的積分就很少。

  而年代世界又普遍窮苦,想過的舒心點,可能還得自己往裡倒貼物資。再加上人心不古,隨時可能被人下黑手,說不定啥時候就被人噶了,導致任務失敗,還得倒扣積分。

  所謂的低難度,對於缺少手段的新人來說,也不見得是真的低。

  所以,年代小世界的任務積壓了很多。

  長寧選擇這樣的小世界去度假,掙積分是其次,主要是為局裡排憂解難。

  接下來,她要在源世界修整一段時間,然後開始新的任務。

  【全文完】

  第702章 後記

  最初開這本書,是一時衝動。

  前年,有一段時間,在和一位長輩聊天的時候,他總是跟我提起第一個故事裡的那位渣爹和渣後媽。

  「今天那倆人又去單位鬧了,逼著領導開除那孩子。」

  「全單位沒有一個人理他們,那倆人就跟沒事人一樣,那臉皮厚的喲!」

  這件事持續了一段時間,和長輩再聊起來的時候,那個孩子已經和單位解除勞動關係了。渣爹和渣後媽取得了最後的勝利!

  說是孩子,其實也快40了,人到中年突然失業,誰聽了不嘆息一聲呢?

  這個真實的事件刷新了我對於極品的認知。

  我就一直追問:「他爸為什麼要這麼做?這麼做對他有什麼好處?他爸都那樣對他了,他為什麼還要聽他的話隨叫隨到?」

  我的長輩說:「我也不知道啊。別說你想不明白,我活了快六十歲了也沒見過這樣的。」

  單位給了他十萬塊補償款,看著挺多的,但說真的,十萬塊根本不經花。在北京,如果還要租房子,十萬塊能花一年就不錯了。

  後來,我一直追問事情的進展,但是我的長輩也不太清楚了。那個人從單位離職後就沒再出現。

  然後我一時衝動,就開了這本書。

  我決定把我四十年人生中遇到的極品人和極品事都寫一寫。

  其實不能說是我遇到的,應該說是我聽說的。

  我的成長環境和後來的生活環境都比較簡單,幾乎沒和極品直接打過交道。

  但多少還是聽說了一些。

  這本書說是【架空】,但大部分的角色都是有【現實原型】的。

  寫到【超生】那個故事的時候,我第一次想要申請完結。

  因為我絞盡腦汁想了又想,發現我知道的極品實在太少了。我此前聽說的所有的極品都在前六個故事裡出場完畢了!

  平生第一次為見識的極品少而感到遺憾。

  但是我又有點不甘心,只寫六個故事,實在太少了。於是我決定主動出擊,尋找素材。我就和身邊的長輩們聊天,試圖在他們的人生經歷、他們聽說的故事中找到靈感。

  葉海波就是一位長輩跟我講的故事。去山裡修仙是真的,餓了兩天就回來也是真的。我覺得這個人物特別好玩,就寫了【棄嬰】那個故事。

  後面的一系列故事,差不多都是這麼來的。

  我還曾經問我妹:「咱們村有沒有發生過什麼奇葩事件?」

  我妹說:「那可太多了!」

  我說:「你給我講講。」

  我妹:「就那個誰,長得挺丑,個子挺矮,家裡挺窮,但是一心想生兒子。他媳婦身體不行,生不了,他就帶了個女的回家,懷孕生娃都讓他媳婦伺候,後來生了兒子也是他媳婦養著。」

  我:「!!!她就養了?」

  我妹:「養了啊。後來那個男的死了,你猜他媳婦對那個孩子好不好?」

  我:「還有嗎?」

  我妹:「還有一個女的,先是生了兩個女兒,後來又生了個兒子,疼得眼珠子似的。但是你知道嗎?那個兒子不是她生的,是她老公在外面的私生子,抱回來給他養。」

  我:「!!!」

  我妹:「更離譜的是這個,有個男的,長得不太好看,一直娶不上媳婦,後來他叔給他介紹了一個帶娃的,倆人結婚了。那個女的對他也不好。結果你猜怎麼著?那個女的是他叔的小情人,孩子是他叔的私生子。」

  我:「!!!離了嗎?」

  我妹:「離啥啊,湊合過唄。」

  聽完這些,我整個人都裂了!

  我問我妹:「你怎麼知道的,怎麼沒人跟我說過呢?」

  我妹表示:「大姐,誰敢跟你說啊?萬一你缺心眼,直接到人家面前去問,給老公養私生子是什麼感覺,繼子變成了堂弟是什麼體會,你們為什麼不離婚,這誰能頂得住啊!咱爸媽可能也保護不了你了!」

  我:「……」

  我妹說:「你可別說你干不出來這種事!」

  我摸著良心想了想,18歲之前,我可能確實會找機會探究一下。18歲以後的我,應該不會這麼幹了。

  但我摸著良心又想了想,也不一定。

  在我二十多歲的時候,身邊一位女士懷孕了。她是外地來京務工人員,和老公一起做點小生意,她有個女兒,一直帶在身邊。當時她肚子挺大了,我就跟她閒聊:「你這二胎快生了吧?」

  她說:「不是,我這是老三。」<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