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陳家食品廠也開始收糧,價格比糧食站高了5分錢,但是對品質要求比較高。

  三奶奶拿下了在縣城開店的機會。她召集了自己的三個女兒跟她一起干,把小吃店打造成了後世便利店的模樣,既賣雜貨,又賣成品食物,還賣現制食品。

  可心還給他們做了個大牌子,上面寫著「食品老字號『陳記』獨家代理」。大家不知道陳記,但是看著「老字號」這三個字,再看看「獨家」,莫名的就有一種很高檔的感覺,紛紛買一點回去嘗試,然後就成了回頭客。

  小吃店的生意好得不得了。

  四個女人都很勤快利落,把店打掃的窗明几淨、纖塵不染,非常拉好感。

  三爺爺就負責給她們進貨。

  二爺一家專門負責銷售工作,爺倆都口才了得,幹這個最合適不過。

  娜娜真的成了廠里的產品研發師。

  之前提到的那本講廚藝的書,雖然沒了,但是可心貼心的給她弄了個手抄本,娜娜捧著書如獲至寶,每天認真研究,沒多久就給自己弄了副眼鏡戴。

  二嬸看著這個四年級沒上完卻戴著眼鏡的崽,非常的發愁。苦口婆心的勸道:「戴上眼鏡,看起來就像個文化人,但是人家要是一問,你啥學歷啊,你回答說,小學四年級,這不太合適啊。要不,你努努力,最起碼把初中畢業證拿到吧?」

  娜娜也覺得,為了自己的食品大業,是得提高一下自己。於是,她重新拿起了小學四年級的課本。元方和元柏給她當了老師,可心也會抽空教她。

  娜娜總是擺擺手,說:「你忙你的去。你又要上學又要寫小說,就別在我這兒浪費時間了,讓他倆教我就行。」

  可心已經發表了好幾篇小說,連環畫都出版了好幾本,拿到的稿費非常可觀。她現在是被全家人供著捧著的「高級知識分子」,連高中生陳元松也比不了。

  太爺爺甚至還拿著可心的小說通過大隊部的大喇叭進行全村廣播,可心第一次聽到的時候,險些摔個狗吃屎。

  全世界只有她一個人尷尬的成就達成了。

  其他人都是誇誇夸,還有小朋友來向她請教如何寫作文。

  大概是在實踐中體會到了知識的重要性。娜娜再次看書,感覺就和之前在學校不一樣了,她學的很認真。

  可心專門寫了一篇文章,講述這些已經失學的年輕人的再教育問題,她拿娜娜舉例,像這樣有上進心、有求知慾的年輕人,是不是應該給他們一個可以靈活的接受教育的機會?讓他們重返校園明顯不太現實,年齡不合適,而且很多人參加了工作,怎麼去學校?

  她還給教育部寫了信,專門反映這個問題。

  效果是很好的。

  教育部門專門組織人手,針對已經離開學校又有學習需求的各界人士編寫了相應的成人教材,還有相應的結業考試,一旦通過,就可以獲得相應等級的畢業證書。

  娜娜成了第一批受益者。她後來不但拿到了初中畢業證,還一路高歌猛進,拿到了高中畢業證、大學畢業證。

  二叔和二嬸因為心大,看起來都很年輕,但是他倆笑太多了,笑紋直接變成了皺紋,倆人臉上褶子都有點多。但也不顯老就是了。

  第701章 戀愛腦扎堆了(全文完)

  可心在早期承擔了陳記食品廠的宣傳工作。

  食品包裝是她設計的,商標是她設計的,在媒體上寫小作文發軟GG的事更是沒少干。

  後來,太爺爺就出師了。

  可心覺得他老人家完全青出於藍。

  他提議組建了「公共關係部」,不光在報紙上、電視上打起了GG,甚至請來了明星代言。

  不僅如此,他還給各類重大活動搞贊助,本省每年的春節聯歡晚會上,都會出現陳記食品的影子。

  營銷這回事,被老人家玩的明明白白。

  後來,有不少媒體來採訪陳記,重點就關注了「公共關係」這一塊,幾年以後,太爺甚至還有機會走進大學教室,給「公共關係」專業的學生們上課,專門講述陳記的公關案例。

  春去秋來,眨眼就是幾個寒暑。

  這些年,不光陳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整個陳家莊都煥然一新,變化可以用日新月異來形容。很多年輕人離開了土地,選擇進廠工作。但也有年輕人發現了新的機遇,承包了很多土地開始搞規模化的經濟作物種植。

  全村,只有陳紅燕一個人保持了原來的節奏,每天守著自己的田地過活,沒有親人,也沒有朋友,日常就是下地,回家,憋在自己的小院裡,活的焦躁又麻木。

  隨著村民們的房子陸續翻新,她的房子也漸漸地變成了全村最破敗的地方。就好像大家都邁入了新社會,只有她還守著過去不肯離開。

  日子一天天的過。

  直到有一天,她拖著疲憊的身體從地里回來,路上遇見了張愛軍和孫玲玲夫妻,兩個人有說有笑的領著孩子拎著東西走在路上,這樣幸福的畫面,深深地刺痛了她的眼。

  尤其讓她不能接受的是,張愛軍壓根就沒有認出她來,連一個眼神都沒有給她。

  張愛軍愛了她很多年,為了她多年不娶,這些陳紅燕都是知道的。雖然她並沒有故意釣著他,但是也難免為了一個男人的深情而洋洋自得。

  但是現在,她的愛慕者轉投別人的懷抱,這也就算了,她又不愛他,但讓她不能接受的是,他竟然沒有認出她?

  陳紅燕回到家,久違的照了照鏡子,卻被裡面的人嚇了一跳。

  鏡子裡的人皮膚暗沉發黃,眼角額頭都是深深的皺紋,整個面相愁苦異常,頭上已經有了很多白髮,她還不到四十歲,怎麼就變成這樣了呢?

  她和這兒的所有人,似乎生活的不是同一個世界。

  突然之間,她就覺得沒意思了,好像冥冥之中,她和這個世界最後的聯結斷掉了。

  陳紅燕拿出自己為數不多的錢,去了一趟醫院,開了一些安眠藥。這個時候,對藥品的管制還沒有那麼嚴格,安眠藥還能多開一些。

  回到家以後,她認認真真的打理了自己,換上了自己當年結婚時的那身紅衣服,吞下了所有的安眠藥,再也沒有醒來。

  最先發現不對勁的是二奶奶。她兩天沒見陳紅燕出門了。把這事和二爺一說,二爺就決定上門去看看。雖說全家人都決定不管她了,但要是真出了什麼事,那也不會完全不管。

  只是沒想到,他們上門的時候,陳紅燕已經涼了。

  陳家人幫她操辦了後事。還給她和趙長泰都立了碑,在碑文上,他們依舊是夫妻。墳墓里埋葬的,除了陳紅燕的骨灰,還有她和趙長泰當年的結婚證,是陳紅燕珍藏的。

  既然那麼愛他,那就讓他們死後繼續在一起吧。

  借著全國經濟整體飛速發展的東風,陳記食品廠一路扶搖直上,產品種類不斷增加,規模不斷擴大,名聲也越發響亮。

  原來在村里修建的工廠再一次進行了擴張,占地面積達到了3萬多平米。

  陳記的發展,不光得到了鎮上的幫扶,也得到了縣裡的幫扶。

  家族小作坊,已經成了初具規模的現代化大企業,帶動了全縣經濟的發展。

  全國各地的人紛紛湧來,希望可以拿到陳記在當地的代理權。

  1991年,第一屆「全國馳名商標」評選,陳記食品赫然在列。這一方面是因為陳記食品的品質確實過硬,另一方面就是因為它的營銷工作做的太好了。

  舉個簡單的例子。

  1990年,可心以省狀元的身份考上大學,太爺抓住機會搞了一次促銷:為了慶祝陳記廠長陳紹宗的長女以省狀元的身份考上大學,所有陳記產品9折銷售,為期10天,打折期間所有產品10%的利潤捐獻給希望工程,用於支持教育事業的發展。捐款過程還請來了媒體全程監督。

  這一舉動,不光引爆了銷售熱潮,還為陳記爭取到了良好的口碑。

  當然了,這事他事先徵求過可心的意見。畢竟這次出名的範圍有點大,孩子要是不同意,他是不會做的。

  傷仲永的例子有很多,萬一孩子後勁不足了,以後只是普通優秀,都可能會有人拿這事來嘲笑她,那該如何是好?

  他雖然相信自家孩子,但這種情況也不能不考慮。

  所幸可心無所畏懼!

  她讓太爺放心大膽的干,她以後會為陳家爭來更多榮光。

  「再說了,就算我只是普通優秀又怎麼樣呢?我也還是優秀啊!我們要接受一個普通人能逆襲,當然也要接受一個優秀的人變得平凡。我不在乎別人怎麼說。」

  太爺看她的眼神,真的欣慰極了。

  當然,後遺症也是有的。她上了大學以後,每次成績排名第一,同學們就要調侃她:這回打折嗎?每一次她獲得榮譽,大家都會吆喝著讓陳記打折。

  這就成了陳記的一項傳統。

  後來,她成了陳博士、陳教授、陳院士,大家對陳記的熱愛有增無減。而陳記,為了不墮她的名聲,也更加注重產品的品質和企業形象。在企業社會責任方面的表現可以說是一騎絕塵,給很多後來者塑造了榜樣。<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