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頁
早上,燭火昏暗時,妻子把考籃準備好了,據說這是岳父當年用過的,也是取一個好彩頭。他走到門口時,又轉回來看了妻子一眼,「筠兒,你好好地。」
筠姐兒含笑點頭,不知怎麼又有些心酸,丈夫可能覺得他這輩子都沒這麼努力過,可她知道全家人都為他付出,可他們不是真的為他,是為了自己。
這種幫忙是不求任何回報的,他們又得不到任何好處,只是都為她殫精竭慮罷了。
好在魏七郎背水一戰,終於省試過了,東華唱名三甲第一名。
錦娘看著別人抄錄出來的進士登科錄上寫著,三甲第一人魏駿,字神驥,小名七郎,具慶下,年二十六,六月初八戌時生,外氏曾。治賦一舉,兄騏,永州知州,兄馳,大理寺評寺。娶蔣氏。曾祖奉安憑孫璧贈中書令,祖父鶴齡禮部侍郎贈太保,父璧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本貫河北大名府父為戶。
第157章 大結局
「讓姑爺先寫信回大名府給你公婆報喜, 我讓你弟妹替你張羅,你也好生受用幾日。」錦娘對女兒道。
筠姐兒拿著這張抄錄出來的進士登科錄,心才落到實處:「女兒都不知曉怎麼說了, 跟做夢似的。」
錦娘笑道:「都是這般過來的, 當年你爹中了開封府府元,我整個人都覺得浮在水裡似的,都不知曉什麼是真, 什麼是假。你可能不知道我那個時候因為長期做針線, 有一日眼睛流了特別多的眼淚,下眼瞼嘴角間歇的跳動, 我怕我自己面癱,所以很無奈, 但是又不得不做, 否則你爹爹若是再下一科, 也得拿錢出來交際。所以,我得知那個消息之後,實在是久旱逢甘霖。」
「姑爺人聰明, 性情又隨和, 對你自不必說。他們魏家即便不做官,也是豪富之家,將來你們分家肯定也能分一大筆錢,可是我想一個人如果自己沒有能力,恐怕坐擁金山銀山, 也未必能夠護得住。好在你爹聽我的, 不怕得罪姑爺,逼著他讀書,現下也算苦盡甘來, 娘為你高興。」
筠姐兒含淚抱住自己的娘。
對門的孟家三郎也中了,他名次比魏七郎差點,但也都在三甲。孫世琛幫自己的姑爺運作了一個好位置,臨安府司戶參軍,即日上任。
因魏七郎和孟三郎如今是鄰居又是同科,筠姐兒和孫大姑娘也在一處說話。
「你家郎君不知官職分派到哪裡?」孫大姑娘喜滋滋的,她現在也算是熬出頭了,什麼都不怕了。
筠姐兒道:「吳縣縣令。」
魏七郎身上本就有太常寺的官職,如今又以進士及第,出任便是一方父母官。這也是極巧的事情,蔣羨曾經在吳縣做過縣尉,深知吳縣富庶非常,原本想著能不能安排平江軍的職務,但錦娘說愛之不能害之,鍛鍊人還得從父母官做起。
即便是寧哥兒,一開始都是從推官做起。
如果沒有外任的經歷,大家也不會完全了解百姓的疾苦,也不會歷練的愈發成熟。
孫大姑娘笑道:「這敢情好,咱們還順路呢。」
筠姐兒也笑著應是。
她們各自都有爹娘叮嚀,錦娘是告訴她道:「顧家是本地鄉紳之首,現在雖然不如以前,但和我們老交情了,還有……」
她把自己的關係都告訴女兒,還寫了幾封信,讓女兒幫忙帶過去。
筠姐兒自然聽的出神,又聽她娘道:「我還有一件事情交給你,我在吳縣有莊子和鋪面,這你以前在娘家的時候就知曉,你幫我去看看那邸店,若是那姚掌柜不好,就寫信告訴我,記住,一定要如實說。」
范莊頭還好,他兒子雖然沒有范四能幹,但為人老實。姚掌柜那邊將來怕自己鞭長莫及,不如趁著現在權勢正盛,就處理了。
筠姐兒點頭,她又回去打點行李,卻見丈夫呆呆的坐在屋裡,不由得道:「你在房裡也不出個聲,想嚇誰啊?」
魏七郎有些唏噓:「我沒想過我會考中的,考前岳母還特地把她繡的文昌帝君掛在我房裡,雖然我也很開心,但是這麼一離開,還有點捨不得……」
他在姑母家住著,真的跟自己家一樣,姑母還每年悄悄塞零花錢給他,還幫他裝修恭房,唉!
「原來為這個,你這人還婆媽起來。你好好在任上 辦事不就好了,你也做番功績出來,將來和寧哥兒一起在朝中互為犄角,豈不是兩全?」筠姐兒笑道。
魏七郎這才緩緩點頭。
且不說錦娘送走女兒女婿,又親自拿私房請自家人去會仙樓用飯,這兩年蔣羨和寧哥兒為了魏七郎可是耗費不少心力。
到了六月錦娘生辰,寧哥兒和呂瓊華送了她一對水晶靈芝簪,一座紫檀插屏,這水晶簪難得,紫檀插屏上的粉彩更是極為漂亮,恐怕這些是呂瓊華準備的,錦娘微微點頭,這兒媳婦也沒白枉費她對她平日的照拂。
魏夫人知曉魏七郎中了進士後,為了感謝錦娘,也特地在她壽辰這日,送了一對香木做的細紗櫥,裡面裝著一盞琉璃燈,下面是兩盒精美的首飾,一盒金鑲貓兒石的 ,一盒是白玉珍珠的。
更別提還有不少人借著祝壽行賄的,錦娘全部退回去,她收也只收親戚們有往來的,不認識的人的貴重物件,她可不要,她現在又不缺錢。
錦娘去年洛陽賣的宅子還有存貨一共四千貫,索性她拿了三千貫出來,三間大門面,到底兩進,置辦了一處婚慶一條龍的鋪子,無論是新娘子的嫁衣,還是床上龍鳳被,還有鋪房的用品,甚至連喜糖都備下。彩緞巧作自不必說。
她以前是嘗過開喜鋪的甜頭的,那可真是暴利,還能夠和本地媒婆合作。
想到這裡,她找來憫芝,「這個鋪子我想讓你做女掌柜,不知道你願不願意?」
現如今阿盈管家,青蓉管著她的院子,憫芝雖說是針線人,但用處不大了。所以,錦娘有此一問,當然,憫芝不願意,她也有替手。
憫芝立馬答應下來,錦娘就做了一份所謂的「企劃書」,怎麼招繡娘,怎麼安排住宿,做什麼主題,全部都有規定。
本錢給了她兩百貫雇繡娘進絲線布料,讓她平日一定要記帳。
主僕二人合計了半個月,憫芝找中人招募了各自兩名蘇繡和蜀繡的師傅,再招了四名學徒,買了兩個僕從專門伺候這些繡娘,不讓她們做粗活。
憫芝按照錦娘以前的布置,先陳設家俬,鋪上她們的繡活,架子上掛著嫁衣等等。
原本憫芝只是做針線人和丫頭,如今娘子說了,鋪子裡賺的利潤分一成給她,她勇於踏出去,喜糖也是一樣買一些過來讓錦娘嘗,說買哪種,她再和人講價,這是她頭一次這般,但又覺得其實走出來阻力也沒有想像中大。
陳小郎還打趣道:「娘子就是做繡活發家的,她最精於此道,如今交給你,你可不能胡亂敷衍。」
「這還不知道嗎?陳大管事。」憫芝冷哼一聲。
這鋪子差不多八月開張,錦娘親自去看了一次,指點了一二,還道:「明年我聽說是龍年,許多人打算今年成婚明年生龍娃,所以你們連小孩子的百衲衣和童衣也備下些,其餘的倒還好。」
錦娘反正花鳥那部分她是有底稿的,龍鳳被的師傅也是老手藝人了。
大師傅們一人一個月二兩,做滿三年漲一兩,做滿十年漲成五兩,學徒們前期先包吃住,一個月二錢 ,到時候循序漸進的漲錢。
別小看這樣的喜鋪,這是可以一直做下去的,且成本很低。
蔣羨道:「娘子,你去年剛折本四千兩,今年又拿這麼一筆錢出來,我還以為你會攢著呢。」
「錢這個東西,少的時候得攢著,如果多的時候就得在不動根本的情況下,可以試試。況且我開的都是我本行啊,怎麼著都不會虧的。」錦娘笑道。
綢絨鋪的生意將來若是不能做了,賃出去也不錯,到底在繁華的地帶。
所以,她也不愁。
魏揚那邊好歹今年擢升了從六品的工部水都司郎中,就這當然也有看在他姐夫的面子上,否則官員升遷一級都不容易,蔣羨都熬了二十年才成翰林學士。
張平君請親戚們慶賀一番,蔣羨不好去,錦娘帶著寧哥兒夫婦和定哥兒一道過去,她們夫妻的宅子從兩進,換成了三進的宅子,還把羅玉娥夫婦接了過來。
不過,羅玉娥和魏雄這幾年把莊院修繕了一番,連錦娘這裡都少來,都是住莊院,愜意的很 。
「姐姐來了,寧哥兒媳婦,快進來坐。」張平君招待著,又讓女兒梓怡過來。
呂瓊華跟在錦娘身邊伺候,在家的時候錦娘不必讓兒媳婦站規矩,還讓她們獨門獨戶的過,外面還是得做做樣子的,否則人家倒是不會說錦娘,只說呂氏不伺候婆母。
因為錦娘過來,魏揚的上峰還讓人送了賀禮過來。
飯菜果蔬都備的很豐盛,張平君還要留客,錦娘笑道:「大伯家的女兒這幾日準備出嫁,我們還得過去。」
<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筠姐兒含笑點頭,不知怎麼又有些心酸,丈夫可能覺得他這輩子都沒這麼努力過,可她知道全家人都為他付出,可他們不是真的為他,是為了自己。
這種幫忙是不求任何回報的,他們又得不到任何好處,只是都為她殫精竭慮罷了。
好在魏七郎背水一戰,終於省試過了,東華唱名三甲第一名。
錦娘看著別人抄錄出來的進士登科錄上寫著,三甲第一人魏駿,字神驥,小名七郎,具慶下,年二十六,六月初八戌時生,外氏曾。治賦一舉,兄騏,永州知州,兄馳,大理寺評寺。娶蔣氏。曾祖奉安憑孫璧贈中書令,祖父鶴齡禮部侍郎贈太保,父璧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本貫河北大名府父為戶。
第157章 大結局
「讓姑爺先寫信回大名府給你公婆報喜, 我讓你弟妹替你張羅,你也好生受用幾日。」錦娘對女兒道。
筠姐兒拿著這張抄錄出來的進士登科錄,心才落到實處:「女兒都不知曉怎麼說了, 跟做夢似的。」
錦娘笑道:「都是這般過來的, 當年你爹中了開封府府元,我整個人都覺得浮在水裡似的,都不知曉什麼是真, 什麼是假。你可能不知道我那個時候因為長期做針線, 有一日眼睛流了特別多的眼淚,下眼瞼嘴角間歇的跳動, 我怕我自己面癱,所以很無奈, 但是又不得不做, 否則你爹爹若是再下一科, 也得拿錢出來交際。所以,我得知那個消息之後,實在是久旱逢甘霖。」
「姑爺人聰明, 性情又隨和, 對你自不必說。他們魏家即便不做官,也是豪富之家,將來你們分家肯定也能分一大筆錢,可是我想一個人如果自己沒有能力,恐怕坐擁金山銀山, 也未必能夠護得住。好在你爹聽我的, 不怕得罪姑爺,逼著他讀書,現下也算苦盡甘來, 娘為你高興。」
筠姐兒含淚抱住自己的娘。
對門的孟家三郎也中了,他名次比魏七郎差點,但也都在三甲。孫世琛幫自己的姑爺運作了一個好位置,臨安府司戶參軍,即日上任。
因魏七郎和孟三郎如今是鄰居又是同科,筠姐兒和孫大姑娘也在一處說話。
「你家郎君不知官職分派到哪裡?」孫大姑娘喜滋滋的,她現在也算是熬出頭了,什麼都不怕了。
筠姐兒道:「吳縣縣令。」
魏七郎身上本就有太常寺的官職,如今又以進士及第,出任便是一方父母官。這也是極巧的事情,蔣羨曾經在吳縣做過縣尉,深知吳縣富庶非常,原本想著能不能安排平江軍的職務,但錦娘說愛之不能害之,鍛鍊人還得從父母官做起。
即便是寧哥兒,一開始都是從推官做起。
如果沒有外任的經歷,大家也不會完全了解百姓的疾苦,也不會歷練的愈發成熟。
孫大姑娘笑道:「這敢情好,咱們還順路呢。」
筠姐兒也笑著應是。
她們各自都有爹娘叮嚀,錦娘是告訴她道:「顧家是本地鄉紳之首,現在雖然不如以前,但和我們老交情了,還有……」
她把自己的關係都告訴女兒,還寫了幾封信,讓女兒幫忙帶過去。
筠姐兒自然聽的出神,又聽她娘道:「我還有一件事情交給你,我在吳縣有莊子和鋪面,這你以前在娘家的時候就知曉,你幫我去看看那邸店,若是那姚掌柜不好,就寫信告訴我,記住,一定要如實說。」
范莊頭還好,他兒子雖然沒有范四能幹,但為人老實。姚掌柜那邊將來怕自己鞭長莫及,不如趁著現在權勢正盛,就處理了。
筠姐兒點頭,她又回去打點行李,卻見丈夫呆呆的坐在屋裡,不由得道:「你在房裡也不出個聲,想嚇誰啊?」
魏七郎有些唏噓:「我沒想過我會考中的,考前岳母還特地把她繡的文昌帝君掛在我房裡,雖然我也很開心,但是這麼一離開,還有點捨不得……」
他在姑母家住著,真的跟自己家一樣,姑母還每年悄悄塞零花錢給他,還幫他裝修恭房,唉!
「原來為這個,你這人還婆媽起來。你好好在任上 辦事不就好了,你也做番功績出來,將來和寧哥兒一起在朝中互為犄角,豈不是兩全?」筠姐兒笑道。
魏七郎這才緩緩點頭。
且不說錦娘送走女兒女婿,又親自拿私房請自家人去會仙樓用飯,這兩年蔣羨和寧哥兒為了魏七郎可是耗費不少心力。
到了六月錦娘生辰,寧哥兒和呂瓊華送了她一對水晶靈芝簪,一座紫檀插屏,這水晶簪難得,紫檀插屏上的粉彩更是極為漂亮,恐怕這些是呂瓊華準備的,錦娘微微點頭,這兒媳婦也沒白枉費她對她平日的照拂。
魏夫人知曉魏七郎中了進士後,為了感謝錦娘,也特地在她壽辰這日,送了一對香木做的細紗櫥,裡面裝著一盞琉璃燈,下面是兩盒精美的首飾,一盒金鑲貓兒石的 ,一盒是白玉珍珠的。
更別提還有不少人借著祝壽行賄的,錦娘全部退回去,她收也只收親戚們有往來的,不認識的人的貴重物件,她可不要,她現在又不缺錢。
錦娘去年洛陽賣的宅子還有存貨一共四千貫,索性她拿了三千貫出來,三間大門面,到底兩進,置辦了一處婚慶一條龍的鋪子,無論是新娘子的嫁衣,還是床上龍鳳被,還有鋪房的用品,甚至連喜糖都備下。彩緞巧作自不必說。
她以前是嘗過開喜鋪的甜頭的,那可真是暴利,還能夠和本地媒婆合作。
想到這裡,她找來憫芝,「這個鋪子我想讓你做女掌柜,不知道你願不願意?」
現如今阿盈管家,青蓉管著她的院子,憫芝雖說是針線人,但用處不大了。所以,錦娘有此一問,當然,憫芝不願意,她也有替手。
憫芝立馬答應下來,錦娘就做了一份所謂的「企劃書」,怎麼招繡娘,怎麼安排住宿,做什麼主題,全部都有規定。
本錢給了她兩百貫雇繡娘進絲線布料,讓她平日一定要記帳。
主僕二人合計了半個月,憫芝找中人招募了各自兩名蘇繡和蜀繡的師傅,再招了四名學徒,買了兩個僕從專門伺候這些繡娘,不讓她們做粗活。
憫芝按照錦娘以前的布置,先陳設家俬,鋪上她們的繡活,架子上掛著嫁衣等等。
原本憫芝只是做針線人和丫頭,如今娘子說了,鋪子裡賺的利潤分一成給她,她勇於踏出去,喜糖也是一樣買一些過來讓錦娘嘗,說買哪種,她再和人講價,這是她頭一次這般,但又覺得其實走出來阻力也沒有想像中大。
陳小郎還打趣道:「娘子就是做繡活發家的,她最精於此道,如今交給你,你可不能胡亂敷衍。」
「這還不知道嗎?陳大管事。」憫芝冷哼一聲。
這鋪子差不多八月開張,錦娘親自去看了一次,指點了一二,還道:「明年我聽說是龍年,許多人打算今年成婚明年生龍娃,所以你們連小孩子的百衲衣和童衣也備下些,其餘的倒還好。」
錦娘反正花鳥那部分她是有底稿的,龍鳳被的師傅也是老手藝人了。
大師傅們一人一個月二兩,做滿三年漲一兩,做滿十年漲成五兩,學徒們前期先包吃住,一個月二錢 ,到時候循序漸進的漲錢。
別小看這樣的喜鋪,這是可以一直做下去的,且成本很低。
蔣羨道:「娘子,你去年剛折本四千兩,今年又拿這麼一筆錢出來,我還以為你會攢著呢。」
「錢這個東西,少的時候得攢著,如果多的時候就得在不動根本的情況下,可以試試。況且我開的都是我本行啊,怎麼著都不會虧的。」錦娘笑道。
綢絨鋪的生意將來若是不能做了,賃出去也不錯,到底在繁華的地帶。
所以,她也不愁。
魏揚那邊好歹今年擢升了從六品的工部水都司郎中,就這當然也有看在他姐夫的面子上,否則官員升遷一級都不容易,蔣羨都熬了二十年才成翰林學士。
張平君請親戚們慶賀一番,蔣羨不好去,錦娘帶著寧哥兒夫婦和定哥兒一道過去,她們夫妻的宅子從兩進,換成了三進的宅子,還把羅玉娥夫婦接了過來。
不過,羅玉娥和魏雄這幾年把莊院修繕了一番,連錦娘這裡都少來,都是住莊院,愜意的很 。
「姐姐來了,寧哥兒媳婦,快進來坐。」張平君招待著,又讓女兒梓怡過來。
呂瓊華跟在錦娘身邊伺候,在家的時候錦娘不必讓兒媳婦站規矩,還讓她們獨門獨戶的過,外面還是得做做樣子的,否則人家倒是不會說錦娘,只說呂氏不伺候婆母。
因為錦娘過來,魏揚的上峰還讓人送了賀禮過來。
飯菜果蔬都備的很豐盛,張平君還要留客,錦娘笑道:「大伯家的女兒這幾日準備出嫁,我們還得過去。」
<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