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晉父喊道:「快攔住他!」

  幾個身強力壯的漢子忙去按齊山民,齊山民掙了齊母跑到墳另一側,揮著鏟子雙眼猩紅:「你們想幹嘛?!也想殺了我嗎?」

  齊母捶胸哭道:「山民啊……」

  晉父咬牙怒道:「是我問你,我兒子生前遭你害死,死後你還要擾他清靜嗎?讓他安安靜靜的走不行嗎?」

  李寶福登時一怔,牽住趙莊生的手,低聲道:「山民哥?」

  趙莊生堅定道:「怎麼可能。」

  此時墳邊,齊山民悲愴道:「我什麼都依了你們,你們要什麼我給什麼,如今我竟還是沒有留住他。我只想跟他在一起,哪怕他娶別人我也想,我以為這樣委曲求全,你們就會滿意就會讓我們永遠在一起,是你們逼死他的……」

  晉父怒道:「胡說八道!就是你逼死了我兒子。」

  齊山民哈哈大笑:「我?哈哈哈——」

  「若我是他逼死他的最後一把刀,那你們,」他指著晉、齊家的宗親叔伯,說:「你們就是最先往他身上捅刀子的人,契兄弟!哈哈哈——!這樣有違天理的俚俗為什麼會存在啊?既讓互相喜歡的男人在一起,又何必避他們娶妻生子?世人不生子難不成這天子貴戚就都活不成了嗎?」

  「為什麼沒有女兒家嫁人?因為你們殺了太多,晉生原有個姐姐,死在床邊,我也有兩個姐姐,丟進了河裡。你們這般想要兒子,那又為何殺他的姐妹?」

  「我只想跟我的晉郎在一起一輩子,你們為什麼要阻止我們?逼迫我們?」

  說到最後齊山民抱著鏟子歪頭喃喃自語,不知在說什麼,神情呆滯。趁此時,齊家叔公吩咐道:「快幫他綁起來帶回去。」

  齊家小輩頓時上前按住,可齊山民不知是哪裡來的力氣,掙脫了幾人,繼續趴在墳堆上刨土,邊刨邊哭喊晉生的字:「藎卿,藎卿……你快出來啊!出來告訴他們,我沒有逼死你,是這宗法天道逼死了我們。你為什麼……為什麼要那麼想不開,為什麼不跟我說,就投了江啊……」

  「為什麼不把我一起帶走?」

  齊家叔公喝道:「堵住他的嘴!」

  齊家小輩點頭正要做,李寶福再也看不下去,撥開小輩跑到齊山民身邊,齊家小輩要上卻被趙莊生抓住。

  李寶福說:「死者還未安定,你們就這樣對他生前待如珠寶的人?」

  此話落,齊山民望向李寶福,指著他笑:「寶兄弟,你怎麼來了?」

  李寶福看齊山民這樣,把他從墳堆上扶起來,哽咽道:「我來看看你們。」

  齊山民繼續笑:「好啊,今天晉生買了你和晉寶最喜歡的糕點,正在家裡等我們呢。」他挽住李寶福的手,往人群里走,「晉寶你知道的,他是晉生弟弟,今天也回來了。你們長得可像了……」

  齊山民力氣大得很,李寶福掙不脫,只好跟著他走,齊母哭著挽住兒子的手臂。

  明眼人都看得出,齊山民精神有些不正常了。

  晉父臉色不太好看,問晉母:「明兒什麼日子?」

  晉母:「冬月十四啊。」

  晉父搖頭,踉蹌著離開:「晉寶還在,該二十一歲了。」

  然沒走兩步,晉父就倒地不起。

  這齣殯終以混亂結束。

  回到齊家,齊山民拉著李寶福從廚房走到臥房,齊母跟他在身邊不住掉眼淚,趙莊生沉默地跟著三人。

  床邊,齊山民說了好大一通話後外加幾天幾夜沒睡好,吃過李寶福餵的午飯抱著一件晉生衣服睡著了。

  李寶福安慰齊母:「大娘,節哀。」

  齊母搖頭哭道:「我的山民,怎麼就變成這樣了?」她錘著胸口,歪在侄女身上慟哭:「我的兒啊!」

  李寶福輕聲道:「大娘,晉生哥好好的為什麼會想不開呢?」

  齊母擦了眼淚,瞅著跟兒子交好的李寶福,將事情原委道出。

  李寶福坐在齊家院裡,腦中浮現出晉生兩人曾在院中招呼他和趙莊生吃飯的場景。他深深地嘆了口氣,想著要是那天自己多跟晉生說說話,他或許就不會想不開了。

  趙莊生只默默牽著李寶福的手,李寶福去哪兒他去哪兒。

  「哥,以後我要是死了,」李寶福說,「你會怎麼辦?」

  趙莊生想也不想地說:「跟你一起死,這樣辦一場葬禮省錢。」

  李寶福被這個答案逗笑,他感受著趙莊生的手心溫度,說:「以後我們死了也要埋在一起。」

  趙莊生:「好。哥生陪你,死也陪你。」

  私語時,齊山民的聲音忽而在身後響起。

  「寶兄弟。」

  李寶福起身,輕聲道:「山民哥。」

  齊山民面色蒼白,昔日的意氣風發早已不見,說:「勞你來送藎卿最後一程。」

  李寶福說:「山民哥,人生不能復生,你得保重。」

  齊山民默了須臾,說:「是我對不起他,我把他害死的。」

  「哥你千萬別這樣想,」李寶福說。

  「不然還能怎麼想?」齊山民苦澀一笑,「藎卿父母逼他娶妻他為了我數年不應,而我……因為母親的話,」他喉結滾動,啞著聲音說:「居然勸他為我想想,是我對不起他。」

  晉家父母想晉生娶妻生子日後好有孩子幫襯家裡,晉生沒有答應。但齊山民因為齊母數年念叨,終在晉生投江前兩日鬆了口,答應齊母娶妻。

  當夜晉生應下後並無異樣,但翌日起來齊山民就發現晉生不見了,他在家中、晉家找了好幾遍都不見人。終在午後想起李寶福家,可陰差陽錯的他跟晉生錯開了。

  齊山民最後在晉生外祖家的東溪邊上找到了晉生的遺書和外袍,這衣服是當年他買給晉生的。晉生很喜歡不常穿,但在最後那天他穿上了這件衣服離開。

  遺書寥寥幾字,字跡蒼勁。

  「吾媚元軒,祝卿恩好百年。若來生有緣,願再遇卿。」

  屍身是過往漁船打撈上來的,齊山民捏著遺書,看著那被泡白的面容。驀然想起最後一次齊母鬧時,他心力交瘁,晉生抓著他的手哀求:「元軒,我求你不要娶別人好嗎?」

  「藎卿,可我娘也在求我,她就我一個兒子。」

  晉生鬆開了齊山民的手,說:「我也只有你一個。」

  諸多話語皆在昨天,齊山民喝了許多酒,跟李寶福和趙莊生說了很多話,說到最後他自己都不知道在說什麼,但最多的就是:「千萬別辜負對方的感情。」

  李寶福和趙莊生默默聽著,最後看天色不早,齊山民才起身將兩人送到村口,說:「勞煩寶福兄弟你來了,日後你若還記著晉生就來多看看他燒個香。」

  李寶福勸齊山民注意身體千萬節哀,齊山民笑著應下。

  李寶福在離開時,回首見齊山民獨自站在風裡,身形單薄。

  趙莊生握緊李寶福的手,說:「有空我們再來看看山民。」

  李寶福點頭,但不知那是他最後一次見齊山民。

  自此餘生,他再未見過齊山民。

  第42章

  晉生離開後, 李寶福蔫了好幾天,做什麼都沒興趣,為此李多福常來陪他說話。

  還說起張武回來的消息在村里掀起水花,只因張武年近三十還沒成婚, 雖說有軍功可離家這麼多年早不會種地, 手有殘疾腿也跛了。

  縱朝廷分給他五畝良田, 但這麼個下地費力的人,婚事自不好說。

  李嬸也道:「大武就比多福你大一歲,這你又要生了, 他還單著, 整天在家裡說他不著急不著急。可他不著急我著急啊,他是為朝廷立功回鄉的, 分了田地和錢的, 婚事怎麼找不到?但他就不著急,氣得我喲……」

  廚房裡李嬸喋喋不休念著,李多福剝了個柑:「哎呀李嬸,武哥他有自己的想法。你別催嘛, 都當祖母的人了,等得起。」

  李寶福跟和兒、李嬸孫子翻花繩玩,趙莊生在院裡舂米。

  「我哪裡等得起?」李嬸悵然道,「你說他去河西、漠北那幾萬里外的地方打那麼多年仗。這大半個國土都走遍了,回到家裡連個知冷知熱的人都沒有,我這當娘的心裡難受。」

  李多福安慰李嬸,問及想要個什麼樣的, 自己回去看看陳璋家有沒有合適的。

  怎料李嬸聽了這話,說:「陳璋是好,但我覺著多福你這日子難過。」

  此言也不假, 這兩年陳璋在外跑生意忙,十天半月不在家。

  陳父陳母心疼陳榮這個大孫子,更莫說去年陳大嫂又生了對雙胞胎兒子。樂得陳父陳母當即跟族裡請了遺訓,日後這六成家業都給陳大一家。

  當時陳璋不在家,李多福這個二兒媳氣也沒用。

  只因這陳家沒分家,家裡產業怎麼算都算不開,茶地是陳家祖輩傳的,只是在陳璋手裡發揚了些。

  陳璋回來後,聽說這事也只一句:「大哥三個兒子,養著費錢,爹娘高興就好。」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