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頁
康熙起身,背著雙手踱著步,蹙眉思索著,稍許後,他似乎有了決定,緩緩的轉過身來,嚴肅的面對著眾人。
“直取台灣本土,一鼓破之,駐紮在澎湖的劉國軒進退維谷,必會不戰而降,可渡海作戰,勝負難決,風險太大;攻澎湖。扼敵軍咽喉,台灣定會更加亂至無心應戰,但需只勝不敗,施琅、姚啟聖,你二人對風向和兵力等可有把握?”
施琅性格直爽,自己戰略籌謀不周在先,本已深感愧疚,眼下卻有個初次謀面的通議大夫,提出個應時的策略,他頗為意外,也分外高興,如果自己中軍大帳之內,能有這樣個心思縝密之人,這對他來說,簡直就是如虎添翼,皇上讓打哪兒他都不怕了!
“皇上請放心,為將之人,不識天文,不明地理,不辨風候,那是庸才,更別說敢在海上打仗,碩大夫說的對。夏季季風以南風最多,臣操練水軍這麼久,鄭家的兵,臣也曾當過,他們有多大本事,臣也清楚的很;
取澎湖的確是上上之策,先扼住敵軍之咽喉,他若負隅頑抗,臣就派大兵艦泊在台灣港口重炮轟擊,另出騎兵襲擊,台灣那幾萬兵。分散數百裏海域島嶼,還要守本土,不難各個擊破。”
姚啟聖一旁手捋鬍鬚,慢吞吞的跟著頷首,“請皇上放心,臣等絕不會拿眾弟兄的性命,去往大海里投就是,沒實足的把握,我二人怎敢領命。”
康熙面色終於鬆緩下來,眼中放著期望之光,但仍舊強調道:“此戰朕雖已期望良久,可打仗的事,兵凶戰危,沒有絕對的把握,不操全勝之道,不可草率進兵,你二人先迅速調整作戰方案,明日將備戰詳情奏來,待備戰完畢,即可伺機下海作戰。”
“嗻!”施琅和姚啟聖鄭重領命。
在康熙、碩海等人的共謀之下,施琅和姚啟聖連夜重新調整戰略,重新規劃戰局布署,各項籌備工作進展的十分順手,戰爭的硝煙,濃濃的瀰漫在福建沿海上空。
當夜,海關附近州縣,就已聽聞皇上御駕已親臨督軍府,第二日一大早,便都紛紛送來武器、糧餉、豬、羊、米、面,還有千壇美酒,能出資的出資,能出力的出力,關鍵時刻,大家都積極的響應著這場收復失地的戰爭,有餉有糧,又有聖上,士氣頓時比平常還振作百倍。軍營里從早到晚,喊殺練兵之聲不絕於耳。
康熙、于成龍等人看到這情景,不覺暗自興奮不已,施琅和姚啟聖更加笑的合不攏嘴,碩海還是第一次親見這陣勢,精神頭足的如同打了雞血一般,練兵場上,他手持利劍,上下翻飛,一會兒讓士兵教他招式,一會兒又讓人給他在陣形中留個位置,也不顧自己是多礙事。
康熙背著雙手站在點兵台上看的是膽戰心驚,生怕不長眼睛的刀槍不小心碰到碩海,幾次三番的讓梁九功喚他回來。
可碩海卻一邊呼哧帶喘的揮舞著手中的寶劍,一邊回道:“皇上與施提督、姚總督治軍有方,臣也不能落了下風,臣可不是膽小鬼,胸有必勝之志,皇上就讓臣也隨軍征戰吧。”
康熙無奈的笑道:“不可,萬萬不可,雖然愛卿心存報國之念很可貴,可咱們是以戰致太平,以戰求一統,不是拿人性命去捨身成仁啊,愛卿是文臣,你有你要發揮的作用,就不要跟武將摻和了,快回來。”
康熙這兒正急著大費唇舌的勸著碩海,正在操練的士兵們,卻感觸頗高的呼出了口號:“捨身成仁,建功立業,忠君報國!”
碩海莞爾,陽光直射著他那燦爛的笑容,康熙怔怔的不知該如何相勸了。
這時,施琅手持海圖笑著走到康熙身邊,眼望著練兵場上的碩海道:“皇上,臣看這碩大夫是個將才,不如就給了臣吧,倘若有他與臣同征,臣就如虎添翼,此仗更會打的酣暢淋漓。”
康熙聞聽施琅之言,白了他一眼,沒好氣的道:“給了你,那朕呢?”
眾人頓時憨笑起來。
【……【下冊 宮闈沉浮】 第七十五章 調整戰略……】@!!
第120-180章 【下冊 宮闈沉浮】 第七十六章 水師出征
第七十六章水師出征
萬事俱備。只欠南風,是的,眼下大軍戰前籌備完畢,戰船、火炮、弓弩箭矢……包括後勤儲備都一應俱全,只等戰機。
這個戰機也就是南風,只要南風大起,戰船便可出海,海上行船沒風是不行的,雖然福建一帶是四面來風,春有和風,夏有薰風,秋有金風,冬有朔風,可以說是四風俱全,天天有風,可並不是什麼風都能用的。
海上風向,變幻不定,絕非兒戲,攻澎湖,渡海作戰,沒有南風。時機不成熟,絕對不能下海。
康熙費勁唇舌,最後碩海才答應不下海,同康熙一同站在岸邊,為將士們擂鼓助威。
八月正值季風活動頻繁時期,想得到這個如意的風向,其實並不難,只要能耐住性子,等下去。
這日清早,天還未亮,施琅就按往常的老習慣,騎著馬出了城,片刻後,便來到了一處峰頂,施琅登高遙望著海面,只見那蒼茫的海平線上,灰濛濛的雲團之中,徐徐的湧出了一輪血紅色的朝陽。
那輪火紅的朝陽,不緊不慢的緩緩升起,將南邊一帶崢嶸的海面,鍍上了一層紫紅的顏色,排空峙立的浪濤,泛著白沫,如萬馬奔馳般的喧囂著,涌動著,一次比一次更加猛烈的撞擊著礁石,撲向沙灘。
“直取台灣本土,一鼓破之,駐紮在澎湖的劉國軒進退維谷,必會不戰而降,可渡海作戰,勝負難決,風險太大;攻澎湖。扼敵軍咽喉,台灣定會更加亂至無心應戰,但需只勝不敗,施琅、姚啟聖,你二人對風向和兵力等可有把握?”
施琅性格直爽,自己戰略籌謀不周在先,本已深感愧疚,眼下卻有個初次謀面的通議大夫,提出個應時的策略,他頗為意外,也分外高興,如果自己中軍大帳之內,能有這樣個心思縝密之人,這對他來說,簡直就是如虎添翼,皇上讓打哪兒他都不怕了!
“皇上請放心,為將之人,不識天文,不明地理,不辨風候,那是庸才,更別說敢在海上打仗,碩大夫說的對。夏季季風以南風最多,臣操練水軍這麼久,鄭家的兵,臣也曾當過,他們有多大本事,臣也清楚的很;
取澎湖的確是上上之策,先扼住敵軍之咽喉,他若負隅頑抗,臣就派大兵艦泊在台灣港口重炮轟擊,另出騎兵襲擊,台灣那幾萬兵。分散數百裏海域島嶼,還要守本土,不難各個擊破。”
姚啟聖一旁手捋鬍鬚,慢吞吞的跟著頷首,“請皇上放心,臣等絕不會拿眾弟兄的性命,去往大海里投就是,沒實足的把握,我二人怎敢領命。”
康熙面色終於鬆緩下來,眼中放著期望之光,但仍舊強調道:“此戰朕雖已期望良久,可打仗的事,兵凶戰危,沒有絕對的把握,不操全勝之道,不可草率進兵,你二人先迅速調整作戰方案,明日將備戰詳情奏來,待備戰完畢,即可伺機下海作戰。”
“嗻!”施琅和姚啟聖鄭重領命。
在康熙、碩海等人的共謀之下,施琅和姚啟聖連夜重新調整戰略,重新規劃戰局布署,各項籌備工作進展的十分順手,戰爭的硝煙,濃濃的瀰漫在福建沿海上空。
當夜,海關附近州縣,就已聽聞皇上御駕已親臨督軍府,第二日一大早,便都紛紛送來武器、糧餉、豬、羊、米、面,還有千壇美酒,能出資的出資,能出力的出力,關鍵時刻,大家都積極的響應著這場收復失地的戰爭,有餉有糧,又有聖上,士氣頓時比平常還振作百倍。軍營里從早到晚,喊殺練兵之聲不絕於耳。
康熙、于成龍等人看到這情景,不覺暗自興奮不已,施琅和姚啟聖更加笑的合不攏嘴,碩海還是第一次親見這陣勢,精神頭足的如同打了雞血一般,練兵場上,他手持利劍,上下翻飛,一會兒讓士兵教他招式,一會兒又讓人給他在陣形中留個位置,也不顧自己是多礙事。
康熙背著雙手站在點兵台上看的是膽戰心驚,生怕不長眼睛的刀槍不小心碰到碩海,幾次三番的讓梁九功喚他回來。
可碩海卻一邊呼哧帶喘的揮舞著手中的寶劍,一邊回道:“皇上與施提督、姚總督治軍有方,臣也不能落了下風,臣可不是膽小鬼,胸有必勝之志,皇上就讓臣也隨軍征戰吧。”
康熙無奈的笑道:“不可,萬萬不可,雖然愛卿心存報國之念很可貴,可咱們是以戰致太平,以戰求一統,不是拿人性命去捨身成仁啊,愛卿是文臣,你有你要發揮的作用,就不要跟武將摻和了,快回來。”
康熙這兒正急著大費唇舌的勸著碩海,正在操練的士兵們,卻感觸頗高的呼出了口號:“捨身成仁,建功立業,忠君報國!”
碩海莞爾,陽光直射著他那燦爛的笑容,康熙怔怔的不知該如何相勸了。
這時,施琅手持海圖笑著走到康熙身邊,眼望著練兵場上的碩海道:“皇上,臣看這碩大夫是個將才,不如就給了臣吧,倘若有他與臣同征,臣就如虎添翼,此仗更會打的酣暢淋漓。”
康熙聞聽施琅之言,白了他一眼,沒好氣的道:“給了你,那朕呢?”
眾人頓時憨笑起來。
【……【下冊 宮闈沉浮】 第七十五章 調整戰略……】@!!
第120-180章 【下冊 宮闈沉浮】 第七十六章 水師出征
第七十六章水師出征
萬事俱備。只欠南風,是的,眼下大軍戰前籌備完畢,戰船、火炮、弓弩箭矢……包括後勤儲備都一應俱全,只等戰機。
這個戰機也就是南風,只要南風大起,戰船便可出海,海上行船沒風是不行的,雖然福建一帶是四面來風,春有和風,夏有薰風,秋有金風,冬有朔風,可以說是四風俱全,天天有風,可並不是什麼風都能用的。
海上風向,變幻不定,絕非兒戲,攻澎湖,渡海作戰,沒有南風。時機不成熟,絕對不能下海。
康熙費勁唇舌,最後碩海才答應不下海,同康熙一同站在岸邊,為將士們擂鼓助威。
八月正值季風活動頻繁時期,想得到這個如意的風向,其實並不難,只要能耐住性子,等下去。
這日清早,天還未亮,施琅就按往常的老習慣,騎著馬出了城,片刻後,便來到了一處峰頂,施琅登高遙望著海面,只見那蒼茫的海平線上,灰濛濛的雲團之中,徐徐的湧出了一輪血紅色的朝陽。
那輪火紅的朝陽,不緊不慢的緩緩升起,將南邊一帶崢嶸的海面,鍍上了一層紫紅的顏色,排空峙立的浪濤,泛著白沫,如萬馬奔馳般的喧囂著,涌動著,一次比一次更加猛烈的撞擊著礁石,撲向沙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