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碧螺姑娘為報答阿祥救命之恩,親自煎藥,照料阿祥,可阿祥的傷勢太重,生命垂危;

  一天,碧螺尋草藥,來到阿祥與惡龍博斗之地,忽然發現那兒長出一株枝繁葉茂的小茶樹,這可是阿祥與惡龍博斗的見證,應該把它好生培育啊,到清明前後時,小茶樹長出了嫩綠的芽葉,碧螺便以口銜茶牙,回家泡給阿祥喝;

  說也奇怪,阿祥喝了這茶,病居然大有起色,阿祥得救,姑娘滿心歡喜,便將採摘‘仙茗’之事告知了阿祥,碧螺每日清晨上山,將飽含晶瑩lou珠的新茶芽以口銜回,揉搓焙乾,泡成香茶,以飲阿祥;

  二人憧憬著未來美好的生活,阿祥的身體漸漸復原。可碧螺卻因天天銜茶,以至情相報阿祥,漸漸失去了原氣,身體再也支撐不住,終於憔悴而死;

  阿祥萬萬沒想到,自己得救,卻失去了善良的碧螺姑娘,他悲痛欲絕,將姑娘埋在了洞庭山的茶樹之下,以告慰碧螺的芳魂,並把這株奇異的茶樹稱之為碧螺茶;

  從此,阿祥努力培育茶樹,採制名茶,便有了這後來名貴的碧螺春。”

  碩海講完,端著茶碗,凝視著杯中已完全泡開的碧螺春,他竟被自己所講的傳說給感動了,人世間什麼最美?是善良?是真愛?亦或是其他?

  康熙蹙眉思索著,片刻後正色道:“人之大善勝於大惡,這是千古不變的事實,作惡多端遺臭萬年,仁慈善良流傳百世,只可惜那碧螺姑娘,沒能和她心愛之人有個善終,不過這碧螺春茶卻是茶之極品,‘從來佳茗似佳人’,這話說的一點兒都不假。”

  于成龍望著茶碗,沉默不語,此時他在想什麼,怕是只有他自己知道,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三人不約而同的再飲了一口茶。

  【……【下冊 宮闈沉浮】 第七十三章 嚇煞人香……】@!!

  第120-180章 【下冊 宮闈沉浮】 第七十四章 共商大計

  第七十四章共商大計

  康熙此次出征。真可謂是一路順暢,從京城出發至金陵,再從金陵至福州,一路無驚無險,即使海上偶遇大雨,卻也並未激起難以抵擋的風浪,船行依舊。

  這日清早,碩海、康熙等人終於到了福州,休息片刻,便又從福州馬不停蹄的前往了金門。

  金門位於福建東南海域,與台灣島隔海峽相望,施琅水師早已從銅山集結於此,只待康熙聖駕到來,便可揮軍攻台。

  遠在福建的水師提督施琅,自接到康熙皇上決定攻打台灣的詔書後,便同姚啟聖二人,日以繼夜,廢寢忘食,一面整船,一面練兵,兼工製造器械。歷時數月,使原來全無頭緒的水師,船堅兵練,此時,已是萬事全備,只等令牌令箭。

  康熙御駕一到,簡單的用了點兒膳食,小憩了一會兒,便連夜急著與施琅和姚啟聖商議戰事,攻取台灣,康熙已是籌謀已久,此時身臨其境,更感覺刻不容緩,。

  福建、台灣海峽一帶均屬ya熱帶海洋氣候,全年降雨多集中於四至八月,颱風多生於七、八月,眼下正值八月,用兵是否有利,如何實施戰術等等問題,作為旱鴨子的康熙和碩海等人都不是十分了解,好在有施琅和姚啟聖二人對此頗通。

  大堂上,康熙正襟危坐,碩海與于成龍二人坐在下首,一邊飲茶,一邊等著施琅和姚啟聖前來議事。

  片刻後,施琅與姚啟聖先後而入。

  按說,姚啟聖是福建總督。應走在施琅這個水師提督之前的,提督一職是正二品,比總督低一級,可施琅這個水師提督是以欽差身份駐防於此,而且康熙先前已下旨,命姚啟聖的人馬,統歸施琅調遣,姚啟聖主要負責後勤儲備,所以姚啟聖也不敢托大,跟在施琅身後走了進來。

  二人行了跪拜禮後,施琅便急忙展開海輿圖,要向康熙做戰術匯報,康熙一抬頭,阻止了施琅,注視著二人,真誠的道:“二位愛卿,辛苦了。”

  施琅和姚啟聖先是一怔,隨後,連忙跪地道:“皇上……。”

  話還未講出,康熙語重心長的道:“快起來,快起來。姚啟聖,朕聽聞先前你病了,不知現在好些了沒?能否參加此次戰役?不成的話,就歇歇吧,年紀大了,要格外注意身子才是。”

  姚啟聖頓時熱淚盈眶,自任福建總督這些年來,付出的艱辛自是不少,可所有的付出,能夠得到皇上當面如此貼己的關心,足夠了。

  “皇上,謝皇上體恤,讓皇上為臣分心,臣真是萬死,臣已無大礙,為大清統一和安定而戰,臣萬死不辭。”

  康熙再次禮讓二位大人平身,凝重的道:“朕在京師,幾次聽聞邊疆告急,心急萬分,我大清南部邊陲防守,有賴二位大人不辭勞苦,尤其是聖公,竟拿家產救國、救民,如今自己卻落個一貧如洗,朕真不知該給你個什麼賞賜,才能彌補你為我大清所作出的貢獻。”

  姚啟聖以衣袖抹了把眼睛,又要跪拜,康熙連忙阻止。高聲道:“姚啟聖,從今日起,聖駕前免你跪拜之禮,再跪來跪去的,朕可就生氣了。”

  姚啟聖感激的杵在那兒,一個勁兒的抹眼淚,半晌才哽咽的道:“臣不要任何賞賜,只要我大清能夠早日實現一統,就是臣完成了最大的心愿之時,就是給臣最好的賞賜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