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對海峽水域的測量,那怕差之毫厘也會失之千里的!他不分白天黑夜,親自操

  縱儀器測量、驗潮。當時又逢颱風逼近,補給船無法上島補給,他和3 名戰士連續

  吃了3 天冷醬油炒米飯,終於拿下了一串數據。他們在瓊洲海峽奮戰了4 個多月,

  為航海者順利通過這一海域掃清了障礙。

  改革開放之後,我國跟外國交往越來越多,過去有些海圖殘缺不全,留下許多

  空白點。這些空白點,常常是一些“死亡海區”、“航海家墳墓”,要抹掉一個空

  白點,常常都是一場驚險的搏鬥。1974 年夏天,吳步雲帶著一個測量小組,劃著名

  一條小木船從西沙永興島向浪花礁進發,對浪花礁進行測量。他們剛剛涉水登上礁

  盤,只見百米遠處細浪翻滾,並不時豎起沖天水柱。“不好!我們遭到鯊魚的襲擊

  了!”吳步雲話音未落,只見一群剽悍的鯊魚,張著血盆大口,已逼近礁盤!這個

  漲潮後露出水面只有幾十平方米的礁盤使得他們無路可退,三五個人哪裡是這群鯊

  魚的對手!在這萬分危急的關頭,吳步雲端起衝鋒鎗向鯊魚猛烈掃射,身旁的幾名

  戰士也都端起槍來一齊開火。不一會,這群鯊魚鑽到水下逃跑了。後來,吳步雲把

  隨身帶來的幾塊紅布綁在竹杆上插到礁周圍,鯊魚見到紅色就再不敢接近了。然而,

  他們趕走了鯊魚,並未安寧,又遭到了數百條海蛇和海螞蝗的襲擊。他們剛剛下到

  水裡作業,一群海蛇立即聚圍過來,一條條又粗又長的海螞蝗直往他們腿上鑽,…

  …吳步雲讓戰士們上礁測量,他自己穿一條長褲,連腳裹扎在一起,隻身下海作業。

  晚上,當吳步雲脫下長褲時,新戰士小李幾乎嚇昏過去。只見在大隊長的兩條腿上,

  十幾條足有3 寸多長的海螞蝗已鑽進他腿上肌肉里;鮮血直往外滲,咬破的雙腿血

  跡斑斑。他的下身幾乎麻木了。吳步雲咬著顫抖的牙齒,把螞蝗一條一條拔出來,

  然後貼上傷濕止痛膏。就是在這樣的惡劣環境中,他和戰士一起堅持了23 天,直

  到測量任務完成才撤離。

  在遠離祖國大陸的南中國海,吳步雲和他的測量大隊又何止於與生禽猛獸搏鬥

  呢!在測量作業中,他遇到過多少危險,又有誰能說得清呢?

  1986 年4 月,吳步雲帶領測量分隊開赴廣西北部灣白龍尾海區進行複測。在

  這裡可以清楚地看到越南軍隊的火炮陣地。越南特工人員要把我海軍測量大隊長吳

  步雲和工程師杜世泉兩個人活捉過去,我廣西邊防情報部門通報他們迅速撤離此地。

  然而,吳步雲和杜世泉沒有考慮個人的安危,更沒有被越南人的陰謀所嚇倒,他們

  繼續率領部隊測量。在3 個多月的時間裡,他們與越南特工船展開了針鋒相對的斗

  爭,勝利完成了領海線邊緣的複測任務。

  這樣一位不怕艱險、有強烈責任心的老海測兵,看到南沙群島海圖是空白,他

  能不焦急嗎?他主動請戰承擔測繪任務,這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他率領工作船出發了。南沙海區的一張張海圖,在這位老海測兵的指導下,依

  靠共和國培養出來的測量大學生們的共同奮鬥,終於誕生了。

  3.永署礁的“守護神”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海軍司令員張連忠估計越南當局很可能先下手搶占我

  南沙永暑礁,使中國建站工程處在被動地位。下令南海艦隊一邊組織海測和施工部

  隊,一邊組織502 先遣編隊,提前往南沙巡邏,主要是保衛永暑礁海域安全,防止

  越南搗亂。

  1988 年1 月初,榆林基地新任參謀長陳偉文剛好在家休假,第三天就接到火

  速歸隊的電話。回到基地一聽說要組織502 編隊去南沙,他可沉不住氣了,一個勁

  地要求率編隊出海。基地首長說:“你剛來,暫不參加編隊吧!”陳偉文一聽急了,

  馬上申訴一串理由:“我是基地老兵,在南海巡邏20 多年,參加過4 次海上戰鬥,

  其中2 次是在西沙對付越南入侵者。我對南海海區和鬥爭對手熟悉,這次率編隊巡

  邏還是讓我去吧!”經過上級研究,終於批准了陳偉文率編隊先行南沙。

  臨行前,艦隊副司令員劉喜中跟他進行了一次交談。劉喜中講了南沙鬥爭形勢,

  交待了任務,特別提醒他不要再吃當年西沙海戰準備不足的苦頭……

  陳偉文年輕力壯,有人稱他“少壯派”。他畢業於大連海校,曾參加過4 次海

  戰,在和平時期這樣的指揮官實在不多。更重要的是他對建設強大海軍有著一腔熱

  血。西沙海戰使他看到中國海軍深層次的問題。衝到敵人跟前扔手榴彈,這種勇敢

  精神要保持,要發揚,但今天已經是電子化、飛彈化的時代了。面對不斷發展中的

  新科技和高技術,他覺得作為一個海軍軍官,再也不能墨守成規,在現代科學技術

  城堡外盤桓。整個民族,包括海軍在內,在動亂中渾渾噩噩地耗費了十年,足夠一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