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頁
“阿波丸”,真相才能大白於天下。
這個打撈工程的確有些遺憾,因為還留下個尾巴,沒有全部撈上“阿波丸”…
…
6.向深水龍潭進軍
打撈“阿波丸”的工程告一段落後,許多海軍潛水員立功受獎,指戰員們經受
了一次很好的鍛鍊,水下作業的能力大大提高。
但是,打撈“阿波丸”工程也使海軍領導機關看到了存在問題的嚴重性。,空
氣潛水到了極限,萬一潛水艇在100 米以下遇險不能浮起,防險救生部隊如何去援
救呢?大陸架的水深多數在100 米以上,那裡的礦產石油資源很豐富,中國人如何
去開採去利用呢?無論從軍事和經濟上看,中國急需突破300 米的深水大關,必須
尋求新的潛水技術。
70 年代末,世界很多國家都在向經濟、實用的飽和潛水技術發展,中國對此
還比較陌生,必須學習國外的先進技術,迅速改變落後局面。
1980 年,海軍和石油部挑選一部分最優秀潛水員,到法國馬賽潛水學校學習
飽和潛水技術,並引進一套深水潛水裝備。中國海軍潛水員車躍進、張寧、王民山、
殷曉寶、趙軍健、房英畏,不但在法國全部拿到三級潛水員的畢業證書,並於10
月22 日在地中海維爾費朗海灣與法國潛水員一起創造了氦氧飽和潛水實潛205 米
出入潛水器的世界紀錄。1981 年4 月14 日,中國海軍潛水員范興祿、秦紹雙、
隋小寧又與法國潛水員一起創造了206 米的世界紀錄。他們為中華兒女爭了光彩。
常人在陸地上生活,只處在一個大氣壓下,可是到200 米以下的深海去,就要
承受21 個大氣壓。這意味著人體上每平方厘米麵積要有21 公斤的壓力。
人要是突然置身於這樣的壓力下,身體就會象一枚炸彈拉響了引信,五臟六腑
立即爆裂。難怪乎“水下禁區”是這樣森嚴。要適應這種環境,就需在高壓艙內逐
漸向人體內壓進一種特殊氣體,使之內外壓力平衡,這就是飽和潛水的科學依據。
潛水員在200 米的水下到底是一種什麼感覺呢?中國海軍潛水員們游著游著,
突然感到一股寒氣透入骨髓,全身關節發出咯咯的響聲,好象骨頭變脆了。而且在
海底泥濘里走一步哄一聲,“火星”四濺,腳後像節日的焰火。
他們能在海底回遊16 分鐘。這是世界上前人從來沒有經受過的16 分鐘。地
中海海底第一次印上了中華兒女的足跡。
法國三家電視台連夜播放了這一大新聞。第二天《尼斯晨報》以頭版頭條位置
報導了此消息,並把中國潛水員出減壓艙的彩色照片和美國當選總統里根的照片並
列在一起。
法國轟動了!中國潛水健兒的壯舉引起了世界的注意。
中國潛水員從法國學習回來轉眼十多年過去了,人們一定關心中國飽和潛水技
術到底進展到何種程度?
1989 年1 月25 日,海軍潛水員在水下深潛22 晝夜後,從350 米深的“海
底”順利返回“水面”,這是一次高壓艙內實驗。中國模擬飽和潛水已經跨入世界
先進行列,創造了亞洲最高紀錄。中國建立了亞洲最大最先進的飽和潛水實驗艙,
為潛水醫學、潛水裝備的研究和探索,創造了攀登的“天梯”……
潛水技術、潛水裝備、潛水醫學,中國都走進了世界先進行列,這是海軍防救
部隊海上和水下援救實力的標誌。
1.74號海洋觀測站
人民海軍在完成國家交給的許多任務中,數在南沙建立海洋氣象觀測站最為艱
巨。它遠離海南榆林港有560 余海里,工程規模很大,是海軍第一次到如此遠的藍
色國土上施工,又遇越南當局挑釁,政治鬥爭和工程技術都相當複雜,對中國海軍
的實力是一次嚴峻考驗。
本來這次施工,完全是和平之舉,是為世界航海氣象事業作貢獻。中國到南沙
建站是受世界教科文海洋氣象組織的委託。
1987 年2 月,來自世界100 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在巴黎聯合國教科文組
織總部,召開第十四屆海洋委員會年會會。21 日這一天,與會國一致通過《全球
平面聯測計劃》,並決定由各國負責建設本國境內的觀測站,共同享用測量資料。
要求中國建立5 個海洋觀察站,其中大陸沿海3 個,西沙群島、南沙群島各建1 個。
為貫徹第十四屆國際海洋委員會年會精神,海委會設在西太平洋的機構,在菲
律賓首都馬尼拉舉行了第五次會議。與會各國代表經過權衡之後,把在南沙群島建
立海洋觀測站的任務交給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表決時,越南代表和菲律賓代表也在
場,而且都同意將建立74 號海洋觀測站的任務交給中國的決定。
我國政府決定派出“向陽紅”5 號科學考察船到南沙群島選址。這時越南當局
突然反悔,並宣稱:“要對中國在南沙群島建立海洋觀測站進行干預。”此刻,中
這個打撈工程的確有些遺憾,因為還留下個尾巴,沒有全部撈上“阿波丸”…
…
6.向深水龍潭進軍
打撈“阿波丸”的工程告一段落後,許多海軍潛水員立功受獎,指戰員們經受
了一次很好的鍛鍊,水下作業的能力大大提高。
但是,打撈“阿波丸”工程也使海軍領導機關看到了存在問題的嚴重性。,空
氣潛水到了極限,萬一潛水艇在100 米以下遇險不能浮起,防險救生部隊如何去援
救呢?大陸架的水深多數在100 米以上,那裡的礦產石油資源很豐富,中國人如何
去開採去利用呢?無論從軍事和經濟上看,中國急需突破300 米的深水大關,必須
尋求新的潛水技術。
70 年代末,世界很多國家都在向經濟、實用的飽和潛水技術發展,中國對此
還比較陌生,必須學習國外的先進技術,迅速改變落後局面。
1980 年,海軍和石油部挑選一部分最優秀潛水員,到法國馬賽潛水學校學習
飽和潛水技術,並引進一套深水潛水裝備。中國海軍潛水員車躍進、張寧、王民山、
殷曉寶、趙軍健、房英畏,不但在法國全部拿到三級潛水員的畢業證書,並於10
月22 日在地中海維爾費朗海灣與法國潛水員一起創造了氦氧飽和潛水實潛205 米
出入潛水器的世界紀錄。1981 年4 月14 日,中國海軍潛水員范興祿、秦紹雙、
隋小寧又與法國潛水員一起創造了206 米的世界紀錄。他們為中華兒女爭了光彩。
常人在陸地上生活,只處在一個大氣壓下,可是到200 米以下的深海去,就要
承受21 個大氣壓。這意味著人體上每平方厘米麵積要有21 公斤的壓力。
人要是突然置身於這樣的壓力下,身體就會象一枚炸彈拉響了引信,五臟六腑
立即爆裂。難怪乎“水下禁區”是這樣森嚴。要適應這種環境,就需在高壓艙內逐
漸向人體內壓進一種特殊氣體,使之內外壓力平衡,這就是飽和潛水的科學依據。
潛水員在200 米的水下到底是一種什麼感覺呢?中國海軍潛水員們游著游著,
突然感到一股寒氣透入骨髓,全身關節發出咯咯的響聲,好象骨頭變脆了。而且在
海底泥濘里走一步哄一聲,“火星”四濺,腳後像節日的焰火。
他們能在海底回遊16 分鐘。這是世界上前人從來沒有經受過的16 分鐘。地
中海海底第一次印上了中華兒女的足跡。
法國三家電視台連夜播放了這一大新聞。第二天《尼斯晨報》以頭版頭條位置
報導了此消息,並把中國潛水員出減壓艙的彩色照片和美國當選總統里根的照片並
列在一起。
法國轟動了!中國潛水健兒的壯舉引起了世界的注意。
中國潛水員從法國學習回來轉眼十多年過去了,人們一定關心中國飽和潛水技
術到底進展到何種程度?
1989 年1 月25 日,海軍潛水員在水下深潛22 晝夜後,從350 米深的“海
底”順利返回“水面”,這是一次高壓艙內實驗。中國模擬飽和潛水已經跨入世界
先進行列,創造了亞洲最高紀錄。中國建立了亞洲最大最先進的飽和潛水實驗艙,
為潛水醫學、潛水裝備的研究和探索,創造了攀登的“天梯”……
潛水技術、潛水裝備、潛水醫學,中國都走進了世界先進行列,這是海軍防救
部隊海上和水下援救實力的標誌。
1.74號海洋觀測站
人民海軍在完成國家交給的許多任務中,數在南沙建立海洋氣象觀測站最為艱
巨。它遠離海南榆林港有560 余海里,工程規模很大,是海軍第一次到如此遠的藍
色國土上施工,又遇越南當局挑釁,政治鬥爭和工程技術都相當複雜,對中國海軍
的實力是一次嚴峻考驗。
本來這次施工,完全是和平之舉,是為世界航海氣象事業作貢獻。中國到南沙
建站是受世界教科文海洋氣象組織的委託。
1987 年2 月,來自世界100 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在巴黎聯合國教科文組
織總部,召開第十四屆海洋委員會年會會。21 日這一天,與會國一致通過《全球
平面聯測計劃》,並決定由各國負責建設本國境內的觀測站,共同享用測量資料。
要求中國建立5 個海洋觀察站,其中大陸沿海3 個,西沙群島、南沙群島各建1 個。
為貫徹第十四屆國際海洋委員會年會精神,海委會設在西太平洋的機構,在菲
律賓首都馬尼拉舉行了第五次會議。與會各國代表經過權衡之後,把在南沙群島建
立海洋觀測站的任務交給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表決時,越南代表和菲律賓代表也在
場,而且都同意將建立74 號海洋觀測站的任務交給中國的決定。
我國政府決定派出“向陽紅”5 號科學考察船到南沙群島選址。這時越南當局
突然反悔,並宣稱:“要對中國在南沙群島建立海洋觀測站進行干預。”此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