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頁
蕭珩反問, 「你傷好了?」
段雲楓親了下蕭珩的嘴唇,試圖矇混過關, 「我覺得好了。」
誰想蕭珩一點不領情, 徑直掀開他衣擺看了一眼, 「沒好。」
段雲楓不服地想要辯駁, 但剛一張口,就對上了蕭珩那不容人質疑的威懾目光, 本已到唇邊的話又咽了回去。
他心想不就再等幾天嗎?
他自從成親以後, 那麼久都等下來了,再等幾天又何妨?
這麼想著, 他不顧蕭珩異樣的目光,伸手在對方臉上肆意地摸了一把,反正早晚要到手的東西又跑不了。
……
汴州, 皇宮。
「朕的二十萬大軍竟然敗了?」李冀昌晃晃悠悠地從案幾前起身, 當了皇帝之後的沉溺聲色讓他的身軀肥胖了許多,「洛陽也淪陷了?怎麼可能!啊——」
他一怒之下將案幾踹翻在地,隨即整個人忽然僵住, 身軀搖晃了兩下, 兩眼抽搐似的一翻白, 整個便直挺挺地往下倒。
「陛下?陛下!」 周邊的一堆文官與太監驚慌地一擁而上。
「快……」 就在眾人急著叫御醫時,李冀昌的中書侍郎黃文堅扭頭,朝身側的太監使了個眼色, 「快去傳六皇子!」
那太監遠遠地瞥了眼仍舊不省人事的李冀昌,手裡揣著拂塵急匆匆地跑了。
片刻後,被人從親王府中召來侍疾的六皇子李愉看著躺在床榻上口吐白沫,被幾個宮女輪流侍候湯藥但連連吞咽都有些困難的老頭,一時間有些不知所措。
「黃侍郎,這……」
黃文堅扭頭看向把守在門口的禁軍,那禁軍統領當即大步走了進來,「陛下事先已傳位與六殿下,我與將軍皆親耳所聞,還望殿下早做準備!」
「呃——」
病榻上的李冀昌忽然發出抽搐似的吼聲,艱難地轉頭看向正在自己榻邊大聲謀逆的兩人,但無論是身邊的太監還是禁軍侍衛都置若罔聞。
李愉轉頭看向已癱瘓在床的李冀昌,眸中閃過一抹不加掩飾的野心。
他上頭還有幾個手握兵權的兄長,若李冀昌正常傳位,這皇帝是絕對輪不到他來當的
他躊躇道:「我那幾位哥哥……」
黃文堅:「殿下無需擔心,殿下應即刻封鎖皇宮,秘不發喪,隨後以先帝的名義將幾位藩王召入宮中。」
「是……」 李愉的目光由先前的躊躇逐漸轉為堅定,「是,你說的對,就這麼辦!」
「呃呃呃呃!」
床榻上的李冀昌憤怒地轉動著眼珠,不斷地發出意義不明的音節。
「陛下,該吃藥了。」
他身邊的太監將一勺漆黑的藥汁強行灌入李冀昌口中,沒過多久,床上的人便在自己的嘔吐物中徹底沒了氣息。
隨後,李冀昌的屍體被人用竹蓆包裹起來,潦草地在床榻下挖了個洞,就這麼掩埋了起來。
六皇子李愉與中書侍郎黃文堅為首的一眾大臣聯合禁軍統領,實際上掌控了汴州皇宮,他們將幾個手握兵權的藩王召入宮中一一誅殺,直到李冀昌的屍體都腐爛發臭了,才將其匆匆下葬,隨後李愉在汴州登基稱帝。
登基後他日日沉溺享樂、流連後宮,將一切政務都交由黃文堅處理。
……
洛陽。
李冀昌的死訊很快便穿到了燕軍軍營。
洛陽府衙中,蕭珩召集了一干文臣武將商討後續的伐楚事宜。
劉峻道:「聽聞如今那新帝正忙著對付各鎮藩王,楚國的各地藩鎮必然布防空虛,依我看陛下不如趁此機會揮師向東,先奪取楚國東邊的各鎮,穩固我軍在河北河南的根基,隨後再一舉進攻楚國都城汴州,以保萬無一失。」
段雲楓卻是笑道:「洛陽到汴州不過兩百里,先前楚軍虎牢關大敗,士氣大挫,李冀昌這個老賊剛死,此時正是一舉進攻京師的最佳時機,兵貴神速,何必彎彎繞繞來那麼一圈,陛下給我五萬人,不出十日我定攻下汴州!」
段雲楓說完,眾人皆看向蕭珩,等著蕭珩拍案,做最後的決定。
當日,蕭珩任命段雲楓為先鋒大將,領一萬騎兵殺向汴州。
……
汴州。
李愉聽說段雲楓率一萬漠北鐵騎大敗滎陽守將、如今已兵臨汴州城下這個噩耗時,他大驚失色地離開了剛修建的後宮庭院,自登基以來,第一次召集群臣開會。
先前虎牢關一役已耗盡了楚軍的精銳部隊,皇城禁軍也在一次次與各地藩王的內鬥中損耗殆盡,如今只剩下不到五千人,這五千人又如何能抵擋得住兇悍的漠北鐵騎?
所有人臉上都掛著惶恐、悲痛的神情。
李愉趕緊讓眾臣想想辦法。
有人提議道:「不如挖開黃河,用洪水阻攔燕軍鐵騎?」
李愉反問:「那汴州不是也得被淹了嗎?再說了,燕軍先鋒已度過滎陽,你現在挖開黃河又有什麼用?」
那人當即沉默了。
最後尚書左僕射提議道:「如今之計,唯有死戰,不如召集京城的守備軍拼死一搏。」
李愉思慮再三後應下,旋即他在汴州發布詔令,緊急徵招男丁入伍,最後湊集了一萬人的隊伍,交由禁軍統領劉充,命其守衛汴州城。
次日清晨,段雲楓率燕軍先鋒部隊抵達汴州城外,向城北的封丘門發起進攻。
兩個時辰後,段雲楓攻破汴州城門,楚國的禁軍統領劉充被殺,開封府尹率殘部棄甲歸降。
段雲楓的軍隊順利進入汴州成。
猶在皇宮的楚帝李愉聽聞這一噩耗後,急忙去找黃文堅商量對策,但來到勤政殿時卻發現黃文堅已連夜收拾細軟、攜親信逃出了汴州。
望著逼近皇宮的滾滾燕軍鐵騎,絕望之下,李愉先是下令處死了一眾后妃皇嗣,最後讓貼身太監在橫樑上掛了根白綾,於皇宮自縊而死。
當段雲楓身披玄甲、手握金刀,率領先鋒部隊進入勤政殿時,跪在他面前的是顫/栗不已的楚國宰相,對方脫掉了官帽,身著素服、披髮請罪,惶恐地向他獻上了先前被李冀昌從洛陽皇宮奪走的傳國玉璽。
數個時辰後,蕭珩率領中軍部隊進入了汴州城。
當最後一抹殘陽的餘暉灑落在白玉階上,蕭珩握著佩劍,緩步登上金鑾殿,身後跟著氣勢凜然、鐵甲林立的禁軍部隊。
大殿中,李冀昌的臣子們皆已褪去了紫袍玉帶,素衣跪伏在地,額頭緊貼著冰冷的金磚,無人敢抬頭。
為首的宰相向蕭珩獻上降表,「罪臣……恭迎陛下。」
他聲淚俱下道:「臣等為形勢所迫,不幸淪陷於偽廷、效忠逆賊,實在罪該萬死!然臣心中始終心系光復大燕,如今終於盼得王師凱旋,也算是得償夙願、死而無憾了!」
說完這番話,他便惶恐地望向蕭珩,眼前人冷峻的面容上並無甚表情,只是不咸不淡地抿了下了唇角,上揚的鳳眸中卻透著股說不出的譏諷意味。
那宰相的腦門當即滲出了汗,手也開始抖。
默了片刻,蕭珩伸出手,接過降表,垂眸掃過跪伏的眾人,「平身吧。」
那宰相這才如釋重負地鬆了一口氣,隨即感激涕零道:「罪臣謝陛下恩典,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他身後眾人齊身叩首道:「臣等叩謝陛下恩典,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蕭珩在山呼萬歲聲中越過楚國眾臣,來到大殿正前方,他一路走至身披鐵甲的段雲楓身邊,段雲楓微微垂眸,雙手獻上玉璽道;「臣恭賀陛下收復故土、一統山河。」
蕭珩伸出手,卻沒有接過玉璽,而是搭上了段雲楓的手背,後者身軀微微一頓,目光不由自主地瞟向眼前的帝王。
在眾人看不見的視線下,蕭珩的指腹若有似無地摩挲他的手背,含笑的目光好似片羽毛,忽遠忽近地落在段雲楓身上,勾得他有些癢,「朕能收復故土,朕的驃騎將軍功不可沒,你想要什麼賞賜,朕都答應你。」
段雲楓呼吸微微有些快,「臣,謝陛下恩典。」
……
當天,蕭珩接管了楚國六部的政務,他以天子身份下了道政令,楚國疆域的藩鎮如若歸降燕廷,皆可無罪赦免。
楚國雖亡,但河南河北兩地的地方殘存勢力仍在,這些軍隊統帥自李冀昌死後,對楚國已然沒有什麼忠心,若蕭珩執意清算楚國舊臣,這些地方勢力勢必會就地起義,屆時大半個中原又將陷入兵連禍結的處境。
當然,這道赦令只是暫時的。
眼下,蜀地與江南還未收復,各地藩鎮割據問題仍舊存在,燕廷的統治仍不穩固,還未到蕭珩與這些人清算舊怨的時候。
蕭珩處理完楚國舊臣的獻降事宜,已是夜半三更。
等他沐浴更衣完,段雲楓已困得有些睡眼惺忪,忍不住打了個哈欠,「陛下如今……還真是大忙人,還以為你要睡在書房呢。」
蕭珩穿著一身玄色、絲質的裡衣,走向床榻,「為何不先睡?」
段雲楓親了下蕭珩的嘴唇,試圖矇混過關, 「我覺得好了。」
誰想蕭珩一點不領情, 徑直掀開他衣擺看了一眼, 「沒好。」
段雲楓不服地想要辯駁, 但剛一張口,就對上了蕭珩那不容人質疑的威懾目光, 本已到唇邊的話又咽了回去。
他心想不就再等幾天嗎?
他自從成親以後, 那麼久都等下來了,再等幾天又何妨?
這麼想著, 他不顧蕭珩異樣的目光,伸手在對方臉上肆意地摸了一把,反正早晚要到手的東西又跑不了。
……
汴州, 皇宮。
「朕的二十萬大軍竟然敗了?」李冀昌晃晃悠悠地從案幾前起身, 當了皇帝之後的沉溺聲色讓他的身軀肥胖了許多,「洛陽也淪陷了?怎麼可能!啊——」
他一怒之下將案幾踹翻在地,隨即整個人忽然僵住, 身軀搖晃了兩下, 兩眼抽搐似的一翻白, 整個便直挺挺地往下倒。
「陛下?陛下!」 周邊的一堆文官與太監驚慌地一擁而上。
「快……」 就在眾人急著叫御醫時,李冀昌的中書侍郎黃文堅扭頭,朝身側的太監使了個眼色, 「快去傳六皇子!」
那太監遠遠地瞥了眼仍舊不省人事的李冀昌,手裡揣著拂塵急匆匆地跑了。
片刻後,被人從親王府中召來侍疾的六皇子李愉看著躺在床榻上口吐白沫,被幾個宮女輪流侍候湯藥但連連吞咽都有些困難的老頭,一時間有些不知所措。
「黃侍郎,這……」
黃文堅扭頭看向把守在門口的禁軍,那禁軍統領當即大步走了進來,「陛下事先已傳位與六殿下,我與將軍皆親耳所聞,還望殿下早做準備!」
「呃——」
病榻上的李冀昌忽然發出抽搐似的吼聲,艱難地轉頭看向正在自己榻邊大聲謀逆的兩人,但無論是身邊的太監還是禁軍侍衛都置若罔聞。
李愉轉頭看向已癱瘓在床的李冀昌,眸中閃過一抹不加掩飾的野心。
他上頭還有幾個手握兵權的兄長,若李冀昌正常傳位,這皇帝是絕對輪不到他來當的
他躊躇道:「我那幾位哥哥……」
黃文堅:「殿下無需擔心,殿下應即刻封鎖皇宮,秘不發喪,隨後以先帝的名義將幾位藩王召入宮中。」
「是……」 李愉的目光由先前的躊躇逐漸轉為堅定,「是,你說的對,就這麼辦!」
「呃呃呃呃!」
床榻上的李冀昌憤怒地轉動著眼珠,不斷地發出意義不明的音節。
「陛下,該吃藥了。」
他身邊的太監將一勺漆黑的藥汁強行灌入李冀昌口中,沒過多久,床上的人便在自己的嘔吐物中徹底沒了氣息。
隨後,李冀昌的屍體被人用竹蓆包裹起來,潦草地在床榻下挖了個洞,就這麼掩埋了起來。
六皇子李愉與中書侍郎黃文堅為首的一眾大臣聯合禁軍統領,實際上掌控了汴州皇宮,他們將幾個手握兵權的藩王召入宮中一一誅殺,直到李冀昌的屍體都腐爛發臭了,才將其匆匆下葬,隨後李愉在汴州登基稱帝。
登基後他日日沉溺享樂、流連後宮,將一切政務都交由黃文堅處理。
……
洛陽。
李冀昌的死訊很快便穿到了燕軍軍營。
洛陽府衙中,蕭珩召集了一干文臣武將商討後續的伐楚事宜。
劉峻道:「聽聞如今那新帝正忙著對付各鎮藩王,楚國的各地藩鎮必然布防空虛,依我看陛下不如趁此機會揮師向東,先奪取楚國東邊的各鎮,穩固我軍在河北河南的根基,隨後再一舉進攻楚國都城汴州,以保萬無一失。」
段雲楓卻是笑道:「洛陽到汴州不過兩百里,先前楚軍虎牢關大敗,士氣大挫,李冀昌這個老賊剛死,此時正是一舉進攻京師的最佳時機,兵貴神速,何必彎彎繞繞來那麼一圈,陛下給我五萬人,不出十日我定攻下汴州!」
段雲楓說完,眾人皆看向蕭珩,等著蕭珩拍案,做最後的決定。
當日,蕭珩任命段雲楓為先鋒大將,領一萬騎兵殺向汴州。
……
汴州。
李愉聽說段雲楓率一萬漠北鐵騎大敗滎陽守將、如今已兵臨汴州城下這個噩耗時,他大驚失色地離開了剛修建的後宮庭院,自登基以來,第一次召集群臣開會。
先前虎牢關一役已耗盡了楚軍的精銳部隊,皇城禁軍也在一次次與各地藩王的內鬥中損耗殆盡,如今只剩下不到五千人,這五千人又如何能抵擋得住兇悍的漠北鐵騎?
所有人臉上都掛著惶恐、悲痛的神情。
李愉趕緊讓眾臣想想辦法。
有人提議道:「不如挖開黃河,用洪水阻攔燕軍鐵騎?」
李愉反問:「那汴州不是也得被淹了嗎?再說了,燕軍先鋒已度過滎陽,你現在挖開黃河又有什麼用?」
那人當即沉默了。
最後尚書左僕射提議道:「如今之計,唯有死戰,不如召集京城的守備軍拼死一搏。」
李愉思慮再三後應下,旋即他在汴州發布詔令,緊急徵招男丁入伍,最後湊集了一萬人的隊伍,交由禁軍統領劉充,命其守衛汴州城。
次日清晨,段雲楓率燕軍先鋒部隊抵達汴州城外,向城北的封丘門發起進攻。
兩個時辰後,段雲楓攻破汴州城門,楚國的禁軍統領劉充被殺,開封府尹率殘部棄甲歸降。
段雲楓的軍隊順利進入汴州成。
猶在皇宮的楚帝李愉聽聞這一噩耗後,急忙去找黃文堅商量對策,但來到勤政殿時卻發現黃文堅已連夜收拾細軟、攜親信逃出了汴州。
望著逼近皇宮的滾滾燕軍鐵騎,絕望之下,李愉先是下令處死了一眾后妃皇嗣,最後讓貼身太監在橫樑上掛了根白綾,於皇宮自縊而死。
當段雲楓身披玄甲、手握金刀,率領先鋒部隊進入勤政殿時,跪在他面前的是顫/栗不已的楚國宰相,對方脫掉了官帽,身著素服、披髮請罪,惶恐地向他獻上了先前被李冀昌從洛陽皇宮奪走的傳國玉璽。
數個時辰後,蕭珩率領中軍部隊進入了汴州城。
當最後一抹殘陽的餘暉灑落在白玉階上,蕭珩握著佩劍,緩步登上金鑾殿,身後跟著氣勢凜然、鐵甲林立的禁軍部隊。
大殿中,李冀昌的臣子們皆已褪去了紫袍玉帶,素衣跪伏在地,額頭緊貼著冰冷的金磚,無人敢抬頭。
為首的宰相向蕭珩獻上降表,「罪臣……恭迎陛下。」
他聲淚俱下道:「臣等為形勢所迫,不幸淪陷於偽廷、效忠逆賊,實在罪該萬死!然臣心中始終心系光復大燕,如今終於盼得王師凱旋,也算是得償夙願、死而無憾了!」
說完這番話,他便惶恐地望向蕭珩,眼前人冷峻的面容上並無甚表情,只是不咸不淡地抿了下了唇角,上揚的鳳眸中卻透著股說不出的譏諷意味。
那宰相的腦門當即滲出了汗,手也開始抖。
默了片刻,蕭珩伸出手,接過降表,垂眸掃過跪伏的眾人,「平身吧。」
那宰相這才如釋重負地鬆了一口氣,隨即感激涕零道:「罪臣謝陛下恩典,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他身後眾人齊身叩首道:「臣等叩謝陛下恩典,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蕭珩在山呼萬歲聲中越過楚國眾臣,來到大殿正前方,他一路走至身披鐵甲的段雲楓身邊,段雲楓微微垂眸,雙手獻上玉璽道;「臣恭賀陛下收復故土、一統山河。」
蕭珩伸出手,卻沒有接過玉璽,而是搭上了段雲楓的手背,後者身軀微微一頓,目光不由自主地瞟向眼前的帝王。
在眾人看不見的視線下,蕭珩的指腹若有似無地摩挲他的手背,含笑的目光好似片羽毛,忽遠忽近地落在段雲楓身上,勾得他有些癢,「朕能收復故土,朕的驃騎將軍功不可沒,你想要什麼賞賜,朕都答應你。」
段雲楓呼吸微微有些快,「臣,謝陛下恩典。」
……
當天,蕭珩接管了楚國六部的政務,他以天子身份下了道政令,楚國疆域的藩鎮如若歸降燕廷,皆可無罪赦免。
楚國雖亡,但河南河北兩地的地方殘存勢力仍在,這些軍隊統帥自李冀昌死後,對楚國已然沒有什麼忠心,若蕭珩執意清算楚國舊臣,這些地方勢力勢必會就地起義,屆時大半個中原又將陷入兵連禍結的處境。
當然,這道赦令只是暫時的。
眼下,蜀地與江南還未收復,各地藩鎮割據問題仍舊存在,燕廷的統治仍不穩固,還未到蕭珩與這些人清算舊怨的時候。
蕭珩處理完楚國舊臣的獻降事宜,已是夜半三更。
等他沐浴更衣完,段雲楓已困得有些睡眼惺忪,忍不住打了個哈欠,「陛下如今……還真是大忙人,還以為你要睡在書房呢。」
蕭珩穿著一身玄色、絲質的裡衣,走向床榻,「為何不先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