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事發突然,江璟雲沒反應過來,被三弟扯得步伐踉踉蹌蹌,「哎,拉我去哪?我這還有事呢,別鬧。」

  「大好事,」江璟風喜氣洋洋道,「哥,你還記得今天是什麼日子麼?」

  「什麼日子?」江璟雲一頭霧水,最近家裡也沒人要過生辰啊,難道還有什麼他不知道的喜事。

  他疑惑看向江璟風,但三弟沒有回答,只一臉神秘道:「跟我走,一會兒到地方,你自然就曉得了。」

  「故弄玄虛。」嘴上嘟囔,身體倒是誠實地坐上馬車。

  待走到郊外,看見窗外連綿不絕的金色稻浪時,江璟雲才忽地反應過來:「已經是秋收的時候了?這是要帶我去田裡?」

  每天東一榔頭西一棒槌,忙得昏天暗地,他早已將試驗田的事拋到九霄雲外。

  好在,江璟風和老縣丞十分靠譜。兩人領著當初尋來的那兩個百姓,勤勤懇懇伺候這幾畝田地,如今也到驗收成果的時候了。

  不過,就算不清楚稻田那邊的情況,光看江璟風那笑開花的臉,江璟雲就知道今年的收成定是不錯的。

  果不其然,等到田間時,已經有不少百姓圍在那裡,正對著稻田指指點點,滿臉驚奇。

  見江璟雲過來,眾人紛紛行禮,老縣丞更是直接笑著迎上來。

  上面遲遲沒有派人來接替,一把年紀的老人只能繼續操勞,但人逢喜事精神爽,今日老縣丞的腳步看起來格外輕盈,幾步走到江璟雲面前,笑問道:「大人,下官想請示一下,是先收魚還是先收稻穀?」

  「先收魚吧,」江璟雲看了眼稻田直接道,「待到冬季時,可嘗試下先收稻穗,留下稻稈肥水繼續養魚。」

  「欸,好。」老縣丞忙不迭應下。

  以前對於江璟雲的吩咐,老縣丞興許還會猶豫一下,但幾次嘗試下來,他現在對這位新上任的知縣大人是會完全的心悅誠服,唯命是從。

  老縣丞揚手,大聲招呼道:「來幾個人,下田撈魚!」

  「我來!」

  「俺也來幫忙!」

  百姓們紛紛響應,他們早就想下田瞧瞧了,只是老縣丞十分看重這幾畝田地,平日一直命人看得死死的,不讓人靠近。如今機會難得,也不等人吩咐,擼起褲腳就往下跳。

  「唉喲,你們小心些,莫要踩壞咯。」看見村民如同下餃子般,全部擠在田裡,老縣丞頓時心疼地不行,忙走過去阻攔。

  「俺們曉得,您莫擔心。」都是慣常下地的農人,自然知道糧食的珍貴,下腳時都有仔細避開稻穀。

  人多幹活快,不出一會兒,田裡的魚便被全部打撈出來,放在竹簍里稱了下,足足有千斤余。

  頓時,田間就像水入油鍋,炸開了。

  「這……這……」老縣丞激動地舌頭都在打結,「這樣大的魚,竟……能有如此之多?」

  以往農人一年忙到頭,家裡都未必能割幾斤肉吃。如今只十畝水田,平均每畝就能產出一百斤,隨手抓起一條魚掂量,也有八兩到一斤左右重。

  這放在普通農家,已經是潑天的財富。

  「唔……作為額外收穫,產量還算可以。」江璟雲滿意點點頭,抬眼看向面前金黃一片的稻田,「接下來就看它的表現了。」

  炎炎夏日,也蓋不住農人們高漲的熱情。

  豆大的汗水順著鬢角滴落在泥土,衣衫浸濕,還沾滿泥土和稻屑,但每個人的臉上都揚著笑意。

  百姓自發動手,分工合作,很快便將十畝稻穀收割完畢。

  瞧著那一擔擔裝的滿滿當當,飽滿滾圓的稻穗,眾人再也按耐不住,一湧上前,激動詢問道:「大人,這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只要在田裡養魚就可以了嗎?此法我們是否可以效仿?」

  眾人七嘴八舌,都急迫地想從江璟雲口中知道確切答案。

  場面一時有些混亂,為防慌亂間發生踩踏,江璟雲不得不站出來,示意躁動的百姓安靜下來:「此法叫稻田養魚,因只是初次嘗試,所以當初未曾告知大家。」

  「所幸,結果不負所望,今日收穫頗豐。」

  「關於稻田養殖的具體方法,稍後縣衙會整理出來,屆時會統一傳授下去,大家只需靜心等待便可。」

  百姓聽聞,俱是激動萬分。

  更有甚者,直接跪拜在地,感激地連聲稱讚:「大人真是救苦救難的活菩薩,您的大恩大德,草民永生難忘,請受草民一拜。」說完,就重重地給江璟雲連磕三個響頭。

  其餘人見狀,也跟著跪下叩首。

  江璟雲連忙上前,將最前面的半百老人扶起,「在其位,謀其事,不過職責所在,諸位不必如此。」

  「我們這些村野莽夫,只會下地種田,不曉得您那些大道理,」老人擦擦眼角的眼淚,一臉誠懇道,「但我們心裡清楚,大人您是位好官。」

  福縣苦糧食久矣。

  自新縣令上任後,一樁樁,一件件,做的全是解決民生的好事,能有這樣一心為民的父母官,也不知是福縣幾代人修來的福氣。

  一眼望不到頭的苦日子,終於迎來終結。

  何其幸也!

  第79章

  「大人,有南方來信。」

  下午,散值回來的人剛踏進家門,就有家僕來稟。

  「估計是應星那孩子,將信呈上來吧。」捏捏緊蹙的眉心,一臉疲憊的趙學士展開書信,直接略過開頭那百來字無用的問候語,只看後面的正文。

  信中,江璟雲簡單說明福縣的現況,以及自赴任後,針對縣內實際情況,實行的一系列措施,看的趙學士連連點頭稱讚:「就算困於淺灘,有才之人一樣能過得如魚得水。」

  「只是……」繼續往下看,趙學士不禁蹙眉,「似乎仍有不少攔路石。」

  江璟雲沒有打腫臉充胖子,在信的末尾,老老實實交待自己現在的困境,以及向老師求助的內容,其中語氣之誠懇,仿佛人就站在趙學士面前,正眼巴巴地祈求他能出手相助。

  趙學士手裡拿著信,一臉似笑非笑:「這臉皮倒是越發的厚,都使喚起我來了。」

  話雖如此,伺候的家僕卻未在主子的臉上瞧出半分不滿,反倒從語氣中,探查到一絲縱容和愉悅。

  果不其然,隨後就聽到上頭問道:「隨信的帶回來的東西在哪呢,都拿上來,讓我瞧瞧。」

  僕從領命下去。

  三日後,乾清宮內。

  老皇帝揚揚手中的奏摺,不滿地抱怨:「每日上奏都是千篇一律的內容,難道朕偌大的天下,就沒有一兩件新鮮事發生?」

  今日,正巧是趙學士殿內當值。

  見皇帝如此說,他接話道:「新鮮事沒有,新鮮物件的話,臣這倒是有一樣,不知陛下可有興趣一觀?」

  「哦,是什麼?」皇帝饒有興致的問道,批奏摺累得慌,他正好休息一會。

  「此物名為『水泥』,遇水可塑形,晾乾後會硬化成一體,堅不可摧,可用於建房、造橋、修路等用處。」趙學士介紹道,「是臣的學生在福縣發現後,特地送來的。」

  「又是他,」聽見是江璟雲,老皇帝語氣意味深長,「被派去那麼偏遠的地方,難為他還念著你這老師,一點小玩意兒,大老遠的路,還巴巴地特意給你送來。」

  那酸溜溜的意味,昭然欲揭。

  趙學士卻似毫無察覺,面色如常道:「此事福縣應已上奏稟告,許是您公務繁忙,還未曾看到。」

  說完,他抬頭看了一眼桌案上堆積如山的奏摺,其中意思,顯而易見。

  「咳嗯,」老皇帝掩唇輕咳,「替朕將奏摺翻出來,看看上面都說了些什麼。」

  好不容易才從最底下抽出福縣的奏摺,老皇帝展開一看。

  果然,關於江璟雲近期所做的工作,包括開墾梯田、稻田養魚以及水泥開採等問題,都有在奏摺中一一說清楚,並且貼心的附上示意圖。

  皇帝盯著那兩張圖許久,半晌,還是沒忍住吐槽道:「你這學生,字不咋滴,畫工怎也如此差。」

  畫面歪歪扭扭,毫無美感可言,但總算內容沒有遺漏,依稀能從其中辨認出畫要表達的意思。

  「技不如人,也不曉得找個畫師替他。」皇帝搖頭,將紙遞給趙學士。

  「那孩子實誠,許是覺得親手所畫,更能表明他的誠意。」趙學士為江璟雲辯解,可待自己看清畫上的內容,也不禁笑了。

  這畫工,跟稚子有甚區別?

  他忙向皇帝保證道,「臣回去就給福縣送信,定督促他將字畫練好。」

  「罷了,隨他去吧。」老皇帝不在意地擺擺手,「所幸是個能辦實事的,那些花里胡哨的表面功夫,不會也罷。」

  畢竟朝廷里,最不缺的就是這類人,他每天看,都膩歪了。

  老皇帝問道:「他末尾提到,隨奏摺一同送來的,還有當地的一些物件,呈上來讓朕瞧瞧,有甚新鮮玩意兒。」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