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2頁
伯顏選擇從漢口突破,夏貴擋住了;伯顏選擇從沙蕪口(今湖北黃陂縣東南)入江,夏貴擋住了;伯顏選擇從漢陽突破,夏貴火速調沙蕪口守軍沖了過去。漢陽很安靜,半個元軍都沒有。沙蕪口空了,元軍不戰而勝。
這是必然的結果,久守必破,誰也禁不住沒完沒了地調動。
陽邏堡之戰時值寒冬,滿天飛舞著鵝毛大雪,元軍趁夜溯流而上四十里,出陽邏堡之後,前後夾擊,陽邏堡陷落。
夏貴立即跑路,敗還廬州。
京湖段長江流域空了,元軍水師挾裹俘獲的大量宋軍戰船施施然渡江。陽城立即投降。鄂州要麻煩一些,他們先是把三千餘艘宋軍戰船燒了,江面上“煙焰蔽天”,之後派呂文煥到城下喊話招降。
鄂州投降。
呂文煥隨之成為了元軍最強大的攻城武器。被賈似道信任的呂氏集團都按插在沿江所在的重要城鎮裡,如呂文德的兒子呂師夔守江州、呂文德的女婿守安慶府,蘄州守將呂師道等,這些人都第一時間降元。呂氏集團,漢jian集團!
這時仁德寬厚的謝太皇太后、英明神武的賈權臣才如夢初醒,傳檄天下,聲討呂氏之罪。可有什麼用呢,這時元軍已經在呂氏集團的指引下迅速向臨安進軍了。
南宋拼死一搏,派出了他們的大殺器,十餘年裡無所不能的賈似道上戰場。公元1274年十二月二十一日,賈似道奉謝道清之命,出任都督天下各路軍馬抗元。聲勢浩大,都督府卻設在了臨安。至於為什麼,他非常忌憚劉整。
這個漢jian對南宋知根知底,知梢知葉。南宋現有人才哪個對上去都沒有把握。偏偏劉整居然及時地死了。劉漢jian是這個時代某種人的代表,絕大多數投降了元朝的南宋將軍在南宋時都很懶很滑很沒用,但只要投降過去,也不知怎麼搞的,立即洗心革面勤奮工作,不讓幹活兒能鬱悶出病來。
劉漢jian一直建議伯顏由他領軍,直襲臨安。伯顏不聽,非要穩步前進,這時傳來消息說呂文煥招降了鄂州,這讓他無論如何也接受不了。他大叫一聲:“統帥制約我,不得首功。善做者不必善成,果然也!”不一會兒就氣死了。
賈似道一聽喜出望外,立即調集十三萬大軍出征。師出臨安,盛況空前,“金帛輜重,舳艫相銜百餘里”。一路浩浩蕩蕩向北,走到安吉州時,賈似道本人乘坐的超豪華指揮巨艦忽然擱淺,一千多名士兵拖纖,紋絲不動。賈似道只好悻悻然換乘普通船繼續前進。
大軍進至蕪湖,與元軍主力遙遙相望,看似大戰一觸即發。可惜的是,賈似道不再是從前的一方主帥了,現在他是位政府官員,提倡爭端要和平解決。
他派人去找已經投降元朝的呂師夔,托呂漢jian走關係與元朝議和。再找來一個受傷被俘的元朝小兵,好吃好喝金銀款待,派該兵帶著荔枝、黃柑等土特產去元軍大營饋贈伯顏,提出建議,只要議和,條款按當年在鄂州時談的來。
伯顏回了八個字:“宋人無信,唯當進兵。”
賈似道絕望了,他比誰都清楚彼此的實力差距,而汪立信的到來更加重了這一認識。汪立信重新被起用為江淮招討使,賈似道與之相見,痛悔不用其言。汪立信慘然一笑,說:“瞎賊今天再說一句,我去尋一片趙家地上死,只要死得分明!”
汪立信啟程去建康(今江蘇南京),他將在那一片區域裡等待命運的結局。在他身後,賈似道有過短暫的清醒。
“……死矣,惜不光明俊偉爾!”十年之前的話突然響在耳邊,他也曾經是汪立信這樣的人,是什麼讓他改變,到了今天這一步的?
時間不允許他沉思,戰局立即開啟,元軍攻破了池州繼續東進,逼迫賈似道作出反應。賈似道派孫虎臣率領七萬精銳進駐池州下游的丁家洲(今安徽銅陵東北),夏貴率領兩千五百艘戰船封鎖江面,他本人統領後軍屯駐魯港(今安徽蕪湖西南)。
這個布置讓宋軍再次陷入混亂。
夏貴怒了。
孫虎臣只是當年護送賈似道去黃州的一介中下層武官,只因為救了賈似道一命,才平步青雲。這時讓夏貴給孫虎臣打下手,作為南宋老牌名將,夏貴覺得對他是空前羞辱,無法容忍。
丁家洲之戰爆發。這是南宋最後一次集結兵團級戰力的戰鬥,任何有理智的人類都會在絕境中盡一切可能奮力掙扎。
而南宋,居然平靜地等待著元軍來進攻。至於原因,只是一隻放滿了木柴火具的竹筏。元軍聲稱要用這個去燒南宋的水軍,於是南宋軍隊提高了全部的注意力來關注這隻竹筏什麼時候點火、什麼時刻起航。直到伯顏覺得元軍休整已畢,可以進攻了。
元軍步騎混雜沿江夾岸而進,阿術率戰艦對壘孫虎臣部。壓制半個世界的元軍武器充足豐富,他們把西域炮都用到了水陸戰場上來了。重一百五十餘斤、落地能砸出兩三尺深坑的巨石從天而降,宋軍的輜重營帳等中堅地帶被瞬間摧毀大半。
其中受創最重的是孫虎臣。
這位步軍主帥被嚇傻了,不知道有多少塊巨石砸到了他的腳邊,他在惶恐中迅速失去了理智。阿術開始了衝鋒,數千艘元軍小船“乘風直進,呼聲動天地”。孫虎臣的前鋒姜才挺槍接戰,毫無懼色。他是南宋危亡期間最英勇的一個人。
可在他背後,孫虎臣奮力從恐懼中掙扎了出來,什麼國家、民族、危亡、職責統統都被他拋在腦後。他的心裡只剩下了最重要的兩件東西——生命、小妾。這兩件東西離他不遠,只要跳上一條載著他小妾的船。步軍統帥再不遲疑,想到就做了。
主帥的一舉一動都被全軍看著,這時激烈交鋒的戰場上出現一片喊聲:“步帥逃了!”七萬大軍頓時混亂,跟著統帥一起逃。
水面上的戰鬥宋軍本來是占優勢的。元軍多是小船,宋軍的戰艦既高且重,雙方數千艘戰船混戰,勝負絕不會在短時間內產生。
心情抑鬱中的夏貴同樣跳上一隻小船逃跑了。
夏貴身邊一名老水兵,划船速度非常快,搶在元宋雙方的前面最先到達了魯港,途經賈似道的坐艦,夏水兵向上面高喊:“敵眾我寡,勢不支矣!”
賈似道非常感謝提醒,立即鳴金收兵準備後撤。現場一片忙亂,沒有任何人敢於迎敵,而元軍的戰船緊跟著就到了。
局面是災難性的,十三萬宋軍狼奔豕突各自逃命,軍械輜重全都扔掉,當天長江的水都是紅的,漂滿了屍體。賈似道本人亡命逃跑,逃出一百多里之後才終於脫險。
夏貴隨後趕到,賈似道連忙召上船來議事,沒說幾句,孫虎臣也到了,這人捶胸頓足大哭大叫:“我軍無一人用命抵敵!”
好像他玩命廝殺了一樣。
夏貴見狀哈哈大笑,心情變好:“我可是血戰了一場,打了好大一會兒。”
賈似道此時再沒了權威感,甚至不敢責問兩人的戰敗責任,只是連連發問此後怎麼辦。夏貴哈哈一笑:“軍隊都這樣了還打什麼,您召集潰兵退守揚州,保著皇上去海上避難吧,俺去死守淮西。”說完揚長而去。賈、孫兩人面面相覷,無可奈何,只好駕船去揚州。
這是必然的結果,久守必破,誰也禁不住沒完沒了地調動。
陽邏堡之戰時值寒冬,滿天飛舞著鵝毛大雪,元軍趁夜溯流而上四十里,出陽邏堡之後,前後夾擊,陽邏堡陷落。
夏貴立即跑路,敗還廬州。
京湖段長江流域空了,元軍水師挾裹俘獲的大量宋軍戰船施施然渡江。陽城立即投降。鄂州要麻煩一些,他們先是把三千餘艘宋軍戰船燒了,江面上“煙焰蔽天”,之後派呂文煥到城下喊話招降。
鄂州投降。
呂文煥隨之成為了元軍最強大的攻城武器。被賈似道信任的呂氏集團都按插在沿江所在的重要城鎮裡,如呂文德的兒子呂師夔守江州、呂文德的女婿守安慶府,蘄州守將呂師道等,這些人都第一時間降元。呂氏集團,漢jian集團!
這時仁德寬厚的謝太皇太后、英明神武的賈權臣才如夢初醒,傳檄天下,聲討呂氏之罪。可有什麼用呢,這時元軍已經在呂氏集團的指引下迅速向臨安進軍了。
南宋拼死一搏,派出了他們的大殺器,十餘年裡無所不能的賈似道上戰場。公元1274年十二月二十一日,賈似道奉謝道清之命,出任都督天下各路軍馬抗元。聲勢浩大,都督府卻設在了臨安。至於為什麼,他非常忌憚劉整。
這個漢jian對南宋知根知底,知梢知葉。南宋現有人才哪個對上去都沒有把握。偏偏劉整居然及時地死了。劉漢jian是這個時代某種人的代表,絕大多數投降了元朝的南宋將軍在南宋時都很懶很滑很沒用,但只要投降過去,也不知怎麼搞的,立即洗心革面勤奮工作,不讓幹活兒能鬱悶出病來。
劉漢jian一直建議伯顏由他領軍,直襲臨安。伯顏不聽,非要穩步前進,這時傳來消息說呂文煥招降了鄂州,這讓他無論如何也接受不了。他大叫一聲:“統帥制約我,不得首功。善做者不必善成,果然也!”不一會兒就氣死了。
賈似道一聽喜出望外,立即調集十三萬大軍出征。師出臨安,盛況空前,“金帛輜重,舳艫相銜百餘里”。一路浩浩蕩蕩向北,走到安吉州時,賈似道本人乘坐的超豪華指揮巨艦忽然擱淺,一千多名士兵拖纖,紋絲不動。賈似道只好悻悻然換乘普通船繼續前進。
大軍進至蕪湖,與元軍主力遙遙相望,看似大戰一觸即發。可惜的是,賈似道不再是從前的一方主帥了,現在他是位政府官員,提倡爭端要和平解決。
他派人去找已經投降元朝的呂師夔,托呂漢jian走關係與元朝議和。再找來一個受傷被俘的元朝小兵,好吃好喝金銀款待,派該兵帶著荔枝、黃柑等土特產去元軍大營饋贈伯顏,提出建議,只要議和,條款按當年在鄂州時談的來。
伯顏回了八個字:“宋人無信,唯當進兵。”
賈似道絕望了,他比誰都清楚彼此的實力差距,而汪立信的到來更加重了這一認識。汪立信重新被起用為江淮招討使,賈似道與之相見,痛悔不用其言。汪立信慘然一笑,說:“瞎賊今天再說一句,我去尋一片趙家地上死,只要死得分明!”
汪立信啟程去建康(今江蘇南京),他將在那一片區域裡等待命運的結局。在他身後,賈似道有過短暫的清醒。
“……死矣,惜不光明俊偉爾!”十年之前的話突然響在耳邊,他也曾經是汪立信這樣的人,是什麼讓他改變,到了今天這一步的?
時間不允許他沉思,戰局立即開啟,元軍攻破了池州繼續東進,逼迫賈似道作出反應。賈似道派孫虎臣率領七萬精銳進駐池州下游的丁家洲(今安徽銅陵東北),夏貴率領兩千五百艘戰船封鎖江面,他本人統領後軍屯駐魯港(今安徽蕪湖西南)。
這個布置讓宋軍再次陷入混亂。
夏貴怒了。
孫虎臣只是當年護送賈似道去黃州的一介中下層武官,只因為救了賈似道一命,才平步青雲。這時讓夏貴給孫虎臣打下手,作為南宋老牌名將,夏貴覺得對他是空前羞辱,無法容忍。
丁家洲之戰爆發。這是南宋最後一次集結兵團級戰力的戰鬥,任何有理智的人類都會在絕境中盡一切可能奮力掙扎。
而南宋,居然平靜地等待著元軍來進攻。至於原因,只是一隻放滿了木柴火具的竹筏。元軍聲稱要用這個去燒南宋的水軍,於是南宋軍隊提高了全部的注意力來關注這隻竹筏什麼時候點火、什麼時刻起航。直到伯顏覺得元軍休整已畢,可以進攻了。
元軍步騎混雜沿江夾岸而進,阿術率戰艦對壘孫虎臣部。壓制半個世界的元軍武器充足豐富,他們把西域炮都用到了水陸戰場上來了。重一百五十餘斤、落地能砸出兩三尺深坑的巨石從天而降,宋軍的輜重營帳等中堅地帶被瞬間摧毀大半。
其中受創最重的是孫虎臣。
這位步軍主帥被嚇傻了,不知道有多少塊巨石砸到了他的腳邊,他在惶恐中迅速失去了理智。阿術開始了衝鋒,數千艘元軍小船“乘風直進,呼聲動天地”。孫虎臣的前鋒姜才挺槍接戰,毫無懼色。他是南宋危亡期間最英勇的一個人。
可在他背後,孫虎臣奮力從恐懼中掙扎了出來,什麼國家、民族、危亡、職責統統都被他拋在腦後。他的心裡只剩下了最重要的兩件東西——生命、小妾。這兩件東西離他不遠,只要跳上一條載著他小妾的船。步軍統帥再不遲疑,想到就做了。
主帥的一舉一動都被全軍看著,這時激烈交鋒的戰場上出現一片喊聲:“步帥逃了!”七萬大軍頓時混亂,跟著統帥一起逃。
水面上的戰鬥宋軍本來是占優勢的。元軍多是小船,宋軍的戰艦既高且重,雙方數千艘戰船混戰,勝負絕不會在短時間內產生。
心情抑鬱中的夏貴同樣跳上一隻小船逃跑了。
夏貴身邊一名老水兵,划船速度非常快,搶在元宋雙方的前面最先到達了魯港,途經賈似道的坐艦,夏水兵向上面高喊:“敵眾我寡,勢不支矣!”
賈似道非常感謝提醒,立即鳴金收兵準備後撤。現場一片忙亂,沒有任何人敢於迎敵,而元軍的戰船緊跟著就到了。
局面是災難性的,十三萬宋軍狼奔豕突各自逃命,軍械輜重全都扔掉,當天長江的水都是紅的,漂滿了屍體。賈似道本人亡命逃跑,逃出一百多里之後才終於脫險。
夏貴隨後趕到,賈似道連忙召上船來議事,沒說幾句,孫虎臣也到了,這人捶胸頓足大哭大叫:“我軍無一人用命抵敵!”
好像他玩命廝殺了一樣。
夏貴見狀哈哈大笑,心情變好:“我可是血戰了一場,打了好大一會兒。”
賈似道此時再沒了權威感,甚至不敢責問兩人的戰敗責任,只是連連發問此後怎麼辦。夏貴哈哈一笑:“軍隊都這樣了還打什麼,您召集潰兵退守揚州,保著皇上去海上避難吧,俺去死守淮西。”說完揚長而去。賈、孫兩人面面相覷,無可奈何,只好駕船去揚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