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白情!」景蓮生低喝一聲,聲音中帶著罕見的慌亂。

  他伸手想要再次抓住白情,卻已經來不及了。

  白情的身體在這一瞬間失去了支撐,迅速被黑泥吞沒。

  黑泥如洶湧的洪流猛然間將白情徹底淹沒,他的眼眸中閃過一絲清明,隨即緊緊閉上。

  危機時刻,熟悉的穿越感如同潮水般湧來,再次將他包裹。

  他運轉靈力,想像前幾次那樣掌握穿越的主動權,然而掌心處卻傳來一陣黏膩的觸感——那是方才他情急之下,用靈力劃破了景蓮生的手掌,景蓮生掌心湧出的鮮血,此刻正沾染在他的手上。

  大厲血跡未乾,與黑泥中的陰氣相互交織,竟如同宿命的絲線般相互纏繞,迸發出一種詭異而神秘的共鳴。

  剎那間,殘血與陰氣形成了一個無形的漩渦,將他的魂體捲入其中,無法掙脫。

  他猛然睜眼,是千年前。

  但是……

  這一回,他不是辭迎。

  他看到的……

  是景蓮生的過去。

  他微微皺眉,迅速在腦海中梳理著一切。

  很快,他便意識到,穿越發生時,他啟用了聖子溝通天地的靈力,而當時,他手中沾染了大厲殘血。

  在靈力與殘血的交互作用下下,他穿越茫茫時空,一頭扎進了蓮生太子那早已塵封的過去。

  ——

  十六歲的景蓮生,執筆的手懸在宣紙上方,墨汁在宣紙上洇出黑印。

  父皇又在蓮池前誦經了。

  他記得五歲生辰那日,母后攥著他被戒尺打腫的手,指甲掐進掌心:「蓮生,定要爭氣!」

  策論終於送到皇帝面前,字字珠璣,振聾發聵。

  皇帝是很欣賞的,但欣賞的不是景蓮生的勤奮好學,而是:「古蓮庇佑,我兒聰慧。」

  敵軍來襲,景蓮生主動請纓,率軍出征。

  戰場上,他身先士卒,幾次陷入絕境,卻總能以驚人的毅力死裡逃生。戰功傳遍蓮國,百姓紛紛稱頌他為「護國戰神」。他的名字在街頭巷尾被傳唱,就連孩童們也揮舞木劍,模仿他的英姿。

  然而,班師回朝那日,父皇撫過他鎧甲上的箭痕,感謝的是:「古蓮庇佑,我軍必勝。」

  那一刻,景蓮生的心被什麼東西狠狠刺了一下。

  他目光低垂,唇角抿起。

  看著全無喜色的太子,父皇不覺得有什麼問題。

  畢竟,景蓮生懂事之後,就沒有在父皇面前笑過了。

  父皇便只當他是一個不愛笑的悶葫蘆。

  他揮了揮手,語氣隨意:「下去吧,好好休息。」

  景蓮生躬身行禮,轉身離去,唇角依舊抿著,眼中卻閃過一絲自嘲。

  原來,他拼盡一切換來的,不過是父皇的一句「古蓮庇佑」。

  後來,他暗中查探蓮教的底細,終於揭開了光鮮表象下的污穢。

  景蓮生手握鐵證,連夜趕往京城,途中卻遭到下毒,以及蓮教高手埋伏,死裡逃生。

  太極殿金磚上,景蓮生跪得筆直。

  染血的繃帶從蟒袍領口露出邊緣,父皇卻視而不見,冷聲訓斥道:「逆子!你竟敢無事生非,蔑視國教!蓮教乃我蓮國根本,豈容你肆意污衊!」

  景蓮生沉默不語,垂首如待戮的羔羊。

  這份溫馴讓父皇火氣消散了些許。

  他揮了揮手,決定不重罰他,只是小懲大誡罷了:「你去閉門思過,精心修德,每日抄寫蓮教經文,好好反省一下!」

  景蓮生緩緩叩首,額頭碰觸冰冷的金磚,聲音沙啞平靜:「兒臣遵旨。」

  景蓮生被禁足宮中,長夜寂寂,總是思索良多。

  借著溝通天地之力穿越回來白情只能化成一雙看不見的眼睛觀察景蓮生,而不知他內心到底在想什麼。

  景蓮生枯坐在東宮偏殿的窗欞下,大概因為不見人了,也懶得梳洗,白情記憶中總是束得一絲不苟的長髮此刻逶迤在肩。

  白情飄在月影斑駁的屏風旁,望著他垂落的烏髮。

  他伸手想替對方撩開遮住眉眼的碎發,半透明的指尖穿過髮絲,卻只能勾起一縷浸著沉香的夜風。

  這具由天地靈氣凝聚的軀體,終究觸碰不到隔世之物。

  白情恍惚,收回透明的指尖,仍痴痴看著景蓮生:蓮生,你到底經歷了什麼呢?

  景蓮生到底是陛下唯一的子嗣,當朝的太子,被禁足一個月之後又得解封。

  可惜,景蓮生還來不及慶幸這得來不易的自由,就聽得少將軍來報:「蓬國又侵擾我國邊境,然而,陛下卻說古蓮開放在即,不宜妄動……」

  得聞此訊,景蓮生再次跪倒在皇帝面前,自請領兵出征。

  皇帝一臉恨鐵不成鋼:「只要古蓮開花,我誠心許願,蓮國自然國運昌隆,小小蓬國又有何足懼?何必費錢費力費神去打仗?這其中的利弊,你都不懂,那你這個太子也太讓父皇失望了!」

  景蓮生抬眸:「陛下之意,是要放任敵軍長驅直入,燒殺搶掠?」

  皇帝指尖捻著蓮心念珠,聲音沉穩:「只要古蓮賜福,我國自然國運昌隆,百姓安居樂業,何須你這般憂心忡忡?天數已定,非人力所能為。」

  景蓮生膝行兩步,朗聲問道:「兒臣斗膽一問,古蓮賜福,會如何補償那些因戰亂流離失所、甚至被鐵蹄踐踏而死的平民?」

  皇帝的臉色驟然一沉,目光如刀,眼中閃過大抵是惱羞而成的怒意:「放肆!」

  景蓮生毫不退讓,依舊直視著皇帝:「兒臣不敢質疑陛下,只是心中疑惑,古蓮賜福,是否真能護佑那些無辜的百姓?」

  皇帝的臉色愈發陰沉,眼中怒火翻湧。

  這個問題的答案顯而易見,但誰也不可以宣之於口。

  皇帝猛地一拍龍椅扶手,聲音如雷霆般炸響:「朕是太縱容你了,以至於你如此驕傲自滿,無法無天!朕命你罰跪於殿外,直到你明白何為君臣之禮,何為天命不可違!」

  景蓮生聞言,神色未變,不再發問,不再求戰,也不再辯解,只是默默起身,轉身向殿外走去。

  景蓮生跪在冰冷的大理石地面上,微微抬頭,目光掃過眼前金碧輝煌的宮殿,雕樑畫棟刷著硃砂金漆,琉璃瓦在陽光下折射璀璨光線。

  滿目繁華,他卻只覺荊棘滿地,無人並肩。

  偏在此時,他突然感覺到一陣視線從背後掃來。

  他武功高強,又懂玄術,五感自然敏銳,幾乎能確認是有人從宮門縫隙看自己。

  他甚至可以確認,是聖子辭迎。

  辭迎……總是用這種接近鬼祟,卻又不帶攻擊性的目光看自己。

  可能因為辭迎這位所謂的聖子太有欺騙性了,景蓮生竟然有些習慣這樣粘膩陰暗的目光了。

  就像他是無情冰冷的石像,對於幽暗潮濕的青苔,不在乎,也不介意,甚至……甚至視作當然。

  景蓮生依舊平靜如水,並未回頭,連一絲多餘的情緒都未曾流露。

  景蓮生約莫是跪到了掌燈時分。

  姍姍來遲的皇后打圓場,裝模作樣地呵斥了幾句:「你這孩子,怎的如此不懂事?陛下日理萬機,你竟敢這般頂撞,還不快回去好好思過!」她一邊說著,一邊使眼色,示意景蓮生趕緊離開。

  皇帝也並未阻攔,只是冷哼一聲:「逆子!去吧。」

  回到東宮不久,景蓮生想躺下休息,卻感到夜色中有一道身影閃入。

  景蓮生拔劍而起,刺向來人。

  那人揮劍格擋。

  即便是一室幽暗無光,光是從這區區閃電似的一招,景蓮生也已經準確地認出來人:「辭迎。」

  辭迎收劍回鞘,站在窗邊,悠悠月色落在他的臉上,像是灑在雪地上一樣微微發著清白的光。

  也許是因為辭迎有這樣的容貌氣質,讓景蓮生一而再再而三地相信他心存善意。

  然而,景蓮生對蓮教中人的戒備是無法放下的,他的手仍搭在劍柄上:「蓮教無人了?竟要聖子出動來刺殺我?」

  辭迎沒有辯解,只是看著他:「驛站一事,還不足以令你看清形勢嗎?」

  「驛站之事,畢生難忘。」景蓮生想起自己幾乎命喪於當時,冷眼瞥向辭迎。

  辭迎並未因他的譏諷而動怒,反而勾起唇角,露出一抹若有似無的笑意:「對我而言,也是畢生難忘。」

  景蓮生看著辭迎那抹神秘的微笑,心中起疑。

  從驛站之後,景蓮生也總覺得哪裡不對,仿佛自己身上多了一種看不見的牽絆。那牽絆若有若無,像是無形的絲線,纏繞在他的心頭,卻又無法抓住……

  此刻,他突然驚覺,這牽絆似有若無地繚繞著眼前這位神秘的聖子。

  辭迎卻面容平靜,只是說道:「太子,過剛易折的道理你自然是知道的。一味的跟君父硬碰硬,絕非上策,非但不能讓你得到你所想要的,反而會讓你把自己也折進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