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郎中第一反應便是要報官。

  牛蘭兒忙沖了上來。

  她一個十五六歲,手無縛雞之力的姑娘。好言好語,終於勸住了將信將疑的郎中。

  顧況這才把已經出鞘的匕首放了回去。

  「頸部呼吸滯澀,供氣不足,以致昏迷。」郎中三言兩語點出問題所在,在顧況與古擇兩個大男人的注視下,言語間有些顫抖。他拿來一包銀針,幾針下去,梅夫人眼皮一動。

  眾人皆屏息凝神,目光集中在患者的身上。

  梅夫人眼睫顫了顫,整個人如同從水裡被撈出來一樣,悠悠轉醒。

  「你們是誰?這是哪裡?」

  顧況眼神示意,牛蘭兒點頭,拉著郎中出去了。

  顧況自己則半蹲下來,表明身份:「我是將軍府的小公子,顧況。這是古擇,我們都是虎賁軍中的。」

  梅夫人的眼神依舊犀利而警惕。

  顧況撥開領子,露出裡頭的白玉兕,加了一句:「虎賁左軍的,程遙青副將帳下。」

  不知是他的白玉兕子信物起了作用,還是師姐的名字起了作用。梅夫人那股冷冰冰的神情終於溫和了下來,甚至有意無意多打量了顧況幾眼:「你便是顧況?」

  她有一把好嗓子,可惜因為長時間的壓迫而失去了水靈的聲調,說了一句話,便要小小咳嗽一聲。

  顧況不明所以,實話實話:「在下正是。」

  「在我窗外潛伏的,就是你吧。」

  「……是。」雖然不知道梅夫人是怎麼認出自己的,顧況還是決定不出虛言。

  好在梅夫人也沒讓他猜:「我們梅家,是冀州城有名的香料世家。你身上的味道,我隔十步便能聞到。」說著,她皺了皺鼻子,「很熟悉,在程妹妹身上聞到過。」

  顧況的臉刷地一下,紅了。

  古擇看看梅夫人,看看顧況,好半天,「噢」了一聲。

  梅夫人倒不討厭這個憨大個。她招招手,把剛進門的牛蘭兒,古擇,和顧況聚集到面前:「你們偷偷把我運出秦宅,有什麼事?」

  顧況道:「我聽得,秦將軍是要……起事?」

  梅夫人一斂方才輕鬆愉悅的神情:「你知道了。」

  「放心,我們並非要阻攔。」

  「我知道。」梅夫人打斷他們,「說是起事,實際就是譁變。虎賁左軍之人不滿新任監軍常清鴻許久,心中有反意之人不在少數。老秦他……被奪了權,可是左軍的弟兄們都認他,常監軍接手虎賁軍的第二天,就有幾個兄弟悄悄從軍營里摸出來,與他夤夜長談。」

  「他們談了什麼?可是要推翻那個常清鴻?」顧況急切問道。

  梅夫人卻搖搖頭:「說實話,我並不知道。第二天老秦就請我遣散府中僕役,並給了我一封休書。」

  「啊?」牛蘭兒不解,「梅夫人,您和秦將軍伉儷多年,他怎麼會……怎麼會……」

  小姑娘家說不出「休妻下堂」的話,梅夫人卻不甚在意,微微一笑:「我和他幾十年的夫妻,風裡來雨里去。我知道,他的本意不是休妻,而是要去干一樣事關重大、足以殺頭的大事——」

  眼前三個毛茸茸的小腦袋隨著梅夫人的講述,眼光聚精會神,呼吸屏起。

  「抗旨譁變。」

  四個大字,如同重重的鐵錘,落到每一個人的心中。

  顧況早就隱隱約約猜到了真相,此時梅夫人直言不諱,他的心中又豁然開朗,又不免沉重。

  「這可是大不逆!」古擇也有些慌張。

  「所以,你們幾個小朋友,盡數逃命去吧。你們救了我,我可感激,可是你們也知道,若是老秦他失敗……」梅夫人說到這裡,眼中盈盈淚光閃爍,「天子一怒,伏屍百里,我們幾個都逃不過人頭點地。」

  牛蘭兒的身子猛地一抖。古擇從背後伸出手,抱柱她的肩頭。牛蘭兒有些僵硬地倚靠在古擇懷裡,一雙鳳眼眨動迷茫神色。

  顧況卻搖搖頭:「我們不會逃的。」

  見梅夫人似是不信,他又加了一句:「不僅不會拋下您不管,我還要去找秦將軍,將事情問個明白。」

  說到這裡,顧況的話越說越順:「我聽說常清鴻帶來聖旨,要求大夏與北狄之間立刻停戰止戈。別人都說這聖旨是真的,我卻有疑問,咱們虎賁軍的主將,我的爺爺,分明被北狄人捉了去,難道皇帝竟不顧惜君臣之義?札答蘭部明明屠殺了石泉鎮老小百口百姓,難道這能在皇帝的旨意下被輕輕揭過?」

  他愈說愈憤怒,星亮的眸子裡似乎要噴出火焰:「皇帝不是李家的皇帝,而是天下人的皇帝。他說的話,要順應萬民之心。倘若他以一人之意而悖天下萬民之心……」

  「人人得以誅之!」

  此話一落,其餘三人俱悚然無聲。

  【作者有話說】

  小顧的炫酷時刻>=

  第77章

  豈曰無衣

  ◎與子同袍◎

  顧況一番高論震懾住了眾人。他從梅夫人口中問出了秦將軍可能的所在,騎上駿馬急匆匆出發。古擇在牛蘭兒與追隨顧況之間猶豫了一下,牛蘭兒抱著還未完全康復的梅夫人,給了古擇一個肯定的眼神。古擇會意,撒開腿追趕出去。

  烏雲踏雪在軍中被牛蘭兒照顧得極為妥當,鬃毛油光發亮,四蹄撒了歡跑,又輕又穩當。

  人伏在馬背上,獵獵風聲從耳邊刮過。

  街景,城門,郊外,牧草。

  顧況緊緊抓住韁繩,一吁聲,一人一馬停了下來。

  遠遠的,人聲鼎沸,火光沖天。

  古擇趕了上來:「顧老弟,我們現在應該怎麼辦?」

  他分明比顧況年長,但是此時卻下意識把這位他一直看作弟弟的少年,當成了主心骨。

  風把少年額前的鬢髮拂亂,顧況的神色在遠處火光的映照下晦暗難明。

  顧況內心思忖一番,下了決定:「咱們先悄悄地摸進去,看看情況。」

  兩人悄悄走近人群外圍。外圍的士兵穿著虎賁軍的鎧甲,顧況和古擇很容易就混了進去。顧況越過人群仔細觀察,發現人群中央躺著幾個血跡斑駁的人,面孔陌生。而另一側,站著的就是秦將軍所帶的譁變軍了,他們雖然也穿著虎頭標識的甲冑,左臂上卻綁著土黃色的布帶。兩方對峙,神情嚴肅。

  忽然,眾人的眼神都向左偏去。

  四位身如高塔的力士扛著一頂軟轎,緩緩步入。人群自發撥開一條通道。對面臂綁黃巾之人都憤憤盯著轎子上的人。

  原來是常清鴻。

  顧況第一次好好打量這位小常大人。

  常清鴻或許也知道今日危險,所以穿得分外隆重。

  御賜的袞袍,原先是賜給有才的翰林學士的,不知道什麼時候到了他的身上。衣袍之下,鼓鼓囊囊,顯然是穿了貼身軟甲,以防被冷箭所傷。

  顧況和古擇隱在人群之中,與常清鴻相距甚遠,更何況常監軍穿得如此保守,一時間,也想不到直接刺殺的方法。

  不過顧況知道,比常清鴻取性命更重要的,是搞清楚他為什麼能夠控制顧家掌控多年的虎賁軍。

  很快他便知道了答案。

  常清鴻先是從袖口拿出明晃晃的聖旨,再從懷中拿出了一個小盒子。打開盒蓋,裡頭有一樣薄薄的物事。他舉起那樣物事,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這上面。

  是虎符!

  原來如此。

  顧況終於心下瞭然。果然,關鍵還是在常清鴻手頭那一塊虎符上面。

  據他所知,虎符一分為二,一塊在京城皇帝手裡,一塊在軍隊主將手中。他分明記得,爺爺總是將虎符貼身攜帶,而他也能有七八分確定,古擇交給自己的虎符是真。那麼,常清鴻手裡的虎符又是從哪裡來的呢?

  顧況凝眸:首要的事情,是驗證常清鴻虎符真假。

  他眼睛一轉,立刻想出了主意。顧況轉過頭與古擇耳語了幾句,古擇初時有些為難,顧況卻看著他眼睛道:「古兄弟,此事事關重大,干係虎賁軍一半兄弟的性命。你可千萬不能在此時退下。」

  古擇被委以重任,只好硬著頭皮點點頭。

  顧況則如游魚般溜出了人群。

  那廂邊,常清鴻再次宣讀了聖旨,亮出虎符:「聖意昭昭,止戈止矛。秦敬堯,你枉有忠君之名,沒有忠君之實。軍中譁變,視為大逆,你可知罪?」

  黑臉的秦將軍沒有理會常清鴻的說辭,反而轉身對著立在常清鴻一邊的士兵喊話:「顧家鎮守邊疆,已歷五代。顧老將軍戎馬半生,他的兒子沙場裹屍,孫子也投筆從戎。數年來,老將軍對虎賁軍的大恩大德,某不敢忘!」

  黃巾叛軍立刻爆發出叫號之聲。

  另一邊,常清鴻治下的虎賁軍卻寂寂無聲。

  秦將軍顯而易見有些失望:「你們之中多少人,曾經是戰場上的孤兒,和我們在石泉鎮發現的嬰兒一般,親人被北狄斬殺。你們不恨那些北方蠻夷麼?你們不想讓親人不痛,仇者不快麼?」<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