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頁
巡撫大人心慈面軟,是有佛性之人。卑職深恐遼丁不諳王法、不遵軍律,有損大人威名
張大人好意,我領受了。遼東官兵家園祖墳淪於敵手,如今背井離鄉來守登州,同仇敵愾之勇當倍於關內諸軍,況且生性淳樸憨厚、上陣剽悍威猛,此次海戰可見一斑。如今國家危難之際,正堪大用啊!
大人所言極是。只是 孔有德此人不免有跋扈之嫌,遼東營官兵也多蠻橫無禮,望大人明鑑。可用而不可重用,此乃卑職一孔之見,不知大人以為如何?
孫元化和藹地微笑著,把話題岔開: 新秋將至,天氣涼慡,各營練兵練陣又將開始,要張大人費心勞累了。
張可大輕嘆一聲,道: 這是卑職的分內事,何言勞累二字! 說罷,拱手告辭,轉身而去。
孫元化望著他匆匆背影,陷入沉思。陸奇一清亮的童聲把他喚醒: 帥爺,王監軍和張參將在小花廳等候。
兩位老友見孫元化進廳,都迎了上來。
初陽,不料如此爭鬧!後患無窮啊。 張燾眉頭皺得很緊,很是憂慮。
我想,要儘早彌合才好,日深月久,嫌隙愈難消除。 王征不安地眨動著細眼,一張圓圓的紅臉膛仍很慈和。
孫元化示意大家一同坐下,然後說: 此事雙方都有責任。遼東兵逞強跋扈是有的,但登州人排外也太過分。
要論起來,遼東漢人大多祖籍山東。 張燾明顯地傾向遼丁, 人家落難,竟無一毫親情!
唉,原來二人分食一個肉蒸餅,一人一半;冷不丁擠進一個人來強分,每人只能分得三分之一,不怪登州人心下不平。 王征說得也很實在。
孫元化苦笑道: 這筆帳誰不明白?是金虜占遼東逼出來的。登、遼兩方本該同仇敵愾才對,互相鬥什麼!其實金虜一日不滅、遼東一日不復,登州乃至山東與外來遼東人的爭鬥一日不得解!還得把此中利害向雙方反覆講清。
張燾道: 講道理各個點頭,遇事又各個爭鬧,把道理忘個一乾二淨!
孫元化也皺眉了: 是啊,就算營官哨官明白事理,互相謙讓,兵丁們無知無識,依然渾鬧,一點小事還會引發互斗。
張燾想了想: 著軍官們向屬下宣講。
嗯,是個辦法。不日練兵,就把這個內容加進去,專講同仇敵愾!王征,你說呢? 孫元化轉向王征。
王征點點頭,又搖搖頭: 好是好,但兵丁多半愚魯,長篇大論,他們未必聽得明白,聽了也未必記在心上。
這是事實。孫元化沉吟不語。
張燾道: 有勝於無。
王征邊飲茶邊尋思,放下茶盞,說: 初陽,我想,依照此地四季小唱節律,編上幾段小曲兒,把勸諭的意思寫進去,叫各營弟兄傳唱,或可收教化之效。
哦?好哇! 孫元化神色一振,很高興, 這個辦法好!快叫文案師爺,著他們即刻編起來!
王征笑道: 不必了,我已經謅了幾段,請初陽過目。 說著他已走到桌案邊鋪紙選筆舔墨,孫元化和張燾趕忙上前觀看,只見他筆下如飛,墨跡縱橫:
春季里來百花香,
大明海上打勝仗。
登、遼兄弟殺金虜,
立功受賞喜洋洋。
夏季里來柳條青,
遼東兄弟多苦情。
家破人亡恨金虜,
妻離子散痛在心。
秋季里來jú花新,
登州遼東本同根。
同仇敵愾抗金虜,
衛國保家興大明。
冬季里來雪茫茫,
登、遼兄弟練兵忙。
收回四州逐金虜,
恢復遼東返故鄉!
王征寫罷,擱筆,仰頭笑吟吟地問: 如何?
孫元化大喜鼓掌: 好!好!不料你文思敏捷如此!又朗朗上口,頗有民間小曲韻味,難得!
張燾也一展愁容,猛地一拍王征的圓肩頭: 好你個笑彌陀,真才子!
孫元化想了想,道: 各營弟兄多半稱金韃,虜字是否太文了?
王征道: 好,改虜為韃,聲韻更嘹亮。
孫元化笑著說: 不日登州滿城傳唱,王征就可以與貴同宗王之渙的《旗亭宴聽歌》古今輝映、前後媲美了!
王征揉揉圓鼻頭,細眼笑成一條fèng,連連說: 不敢當,不敢當!
送走王征、張燾,孫元化臉上的笑意慢慢消逝了,耳邊又響起張可大那句刺耳的話: 可用而不可重用。 他咀嚼著這句話的意味,慢慢踱回後院。
他居官遼地日久,帶領手下遼丁轉戰數年,屢建奇勳。他們是他花了許多心血,親手訓練出來的,猶如自家子弟一般,他們也敬愛尊崇他有如父兄。一個個忠誠可靠,戰場上更是與他生死相依。可用而不可重用?那不成了笑話! 恃功而驕,為非作歹,乃是所有駐防官兵的通病,登州各營也不例外,為何苛求於遼丁呢?
這次海戰雖然告捷,但也破碎了孫元化收復金、海、蓋、復四州的雄心。登州兵與遼東兵之間的嫌隙因戰事而格外突出,使他不能冒險行動。海戰之後,他的全副精力都花在彌合裂痕上了,不料又出了個回龍糙,宣告他的一切努力無效!在這種情勢下,還談什麼渡海作戰!
雄圖壯志,因這些雞毛蒜皮的內鬥的牽掣而不得施展,真如同威震山林的猛虎無法對付可惡的蚊蠅跳蚤一樣,叫人窩火憋氣,滿心憤懣!孫元化回到後堂,坐在那裡靜靜喝茶,似在解酒,心裡其實非常沉重,甚至有幾分悽惶。一杯熱茶已在手中端涼了,身上的官服也忘了脫換。
上房使女來稟: 夫人請老爺去書房。
孫元化從沉思中驚覺,奇怪夫人不在後堂,來傳話的也不是夫人最寵信的銀翹。她被差去哪裡了?近日總是她服侍孫元化更衣洗臉用茶,沉靜溫柔,動作輕盈,時時透出似有若無的幽香,不知來自肌膚還是來自柔發。這團溫馨常能使他在勞頓疲累之後得到舒放,但有時也撩得他心緒不寧,要費一番按捺心性的氣力。
出了後堂門,兩名提了大紅燈籠的使女便走向前領路,孫元化這才發覺天已擦黑,面前有如兩團紅霧,顯得喜氣洋洋。
夫人有什麼事嗎? 孫元化感到幾分疑惑。
老爺到了書房,夫人自會說明。 使女恭敬地回答。
在迴廊的石板路上走了片刻,進月洞門是西跨院,院牆和太湖石上爬滿了長春藤,石邊矮叢竹依著兩株古松,濃密的松針團掩映著檐下一塊孫元化手書的木匾,上面三個端正的松石綠顏體大字:松竹軒。這就是孫元化心愛的書房。奇怪的是,檐下廊柱間竟結著紅綢彩花,正門兩邊各懸一個直徑三尺的大紅燈籠,上面還貼了金箔剪成的 囍 字!夫人沈氏穿了大紅的暗蝙蝠紋軟緞吉服,鬢邊插了一朵紅絨花,笑嘻嘻地在門口相迎。
夫人,什麼喜事?我怎麼一點不知道? 孫元化一邊問著,一邊同夫人一起走進了書房。書房裡也洋溢著喜氣:牆上、窗上、書櫥上都貼了 囍 字;新的紅緞繡花桌袱椅墊替換了舊的;桌燈壁燈也添了帶 囍 字的紅燈籠罩;正中八仙桌上一對大紅喜燭燒得正明亮,連東側臥室的門帘也換成了繡八寶花樣的紅緞。
沈氏並不回答丈夫的問話,只不住地吩咐使女:服侍老爺盥洗、給老爺更衣換吉服、給書房備茶備酒、給老爺夫人在八仙桌邊安置座位,下設跪墊
夫人,究竟是怎麼回事? 孫元化忍不住又問。
噯呀,我這裡螺螄殼裡做道場 正施展不開呢,你就勿要多問了,聽我擺布 話未說完,她又急急忙忙跑去支使婢女往淨瓶插荷花,在門邊擺兩盆石榴樹。樹上大大小小的果實,在紅燭照耀下像寶珠一樣閃亮。她顯得異乎尋常地忙,忙得有些過分。這叫孫元化感到不安,又沒辦法,只得安坐八仙桌邊。
悠揚的細樂吹打由遠而近,直響到跨院來了。兩名使女撥開松竹軒的珠簾,走進三個人來:兩個喜娘模樣的僕婦攙著一個紅衫紅裙紅雲肩、滿頭珠翠絹花的女子。儘管她粉面低垂、行動拘謹,孫元化還是一眼就認出,是銀翹,心裡 咯噔 一跳,不由得發慌。這一身新娘子的裝束,這一切辦喜事的布置,顯然是嫁娶之儀。莫非他未能掩飾住對銀翹的特別興趣?莫非那幾次夢中歡會由夢話泄露春光,因而夫人要將她遣嫁出去以絕他的邪念?
銀翹已跪在孫元化夫婦膝前一拜再拜,哽咽著低聲說: 夫人恩義,奴才此生此世永不敢忘
這告別的感謝詞,竟令孫元化鼻中一酸。想到從此再見不到這個面目姣美、溫柔體貼、善解人意的女子,他突然感到難言的惆悵,一時竟有幾分悔恨:當初夫人勸納她為妾,若自己首肯,如今早是床頭人了;還有,許多次夫人遣她來書房服侍到深夜,原也是良機
沈氏扶起銀翹,看一眼默默無言的孫元化,笑道: 老爺,雖是納妾收小,你也該還人一禮呀!樑上的麻雀 好大架子!
什 麼? 孫元化回過味來,吃了一驚。
這事我做主了!省得你又推三阻四! 沈氏抬臉揚眉,頗有幾分男子豪慡,話說得很快活, 今天七月七,牛郎會織女,正是良辰吉日。這書齋就是洞房,你們就 她臉上笑著,嗓子眼裡不知怎的一哆嗦,打個磕絆,有點說不下去了。
夫人,你這是做什麼! 孫元化真的發急了, 早跟你說過:不納妾不收房不置家姬!你這不是壞我清名嗎?
什麼清名!誰家裡不是三妻四妾?你這樣才迂得惹人笑話哩!再說,收了銀翹,她就是半個主子,掌管家事、調教奴婢也就名正言順,沒人敢不服,我也好享享清福了。 說著她起身就要出門,孫元化一把拽住她的衣袖:
夫人,我們都信奉天主,你真要違背主的十誡,陷我於罪惡,讓我的靈魂墮入地獄嗎?
沈氏甩脫丈夫的手: 這是按了禮數規矩娶妾,也好算jianyín罪的嗎?瞎說!那麼皇帝老倌三宮六院七十二妃,可就要萬世不得超生了!
夫人不可信口胡說! 孫元化連忙制止。
沈氏快步走到門口,一手扶著丫頭,一手扶著門框,舉步要出門檻,這一剎那她停住腳,回身對丈夫笑笑,笑容裡帶著某種憤慨和難以言說的無可奈何的酸楚: 我不願意頂著個不賢婦的惡名,也不要你落個怕老婆的笑柄!不然,怎好為官,怎麼做人呀! 她聲音有些沙啞,趕忙跨出門檻。兩名僕婦一左一右關了書房門,照夫人吩咐,在外面落了鎖。
夫人!夫人! 門裡孫元化還在喊,沈氏不敢回頭,急急忙忙出跨院回後堂。她抬袖要拭拭額上的汗,半道卻搵住眼鼻,淚水 呼 地湧出來,軟緞大紅吉服的袖子頃刻便濕了一片
嘉定府的孔廟建於南宋嘉定年,青瓦粉牆,飛檐戧角,雅致古樸,巍峨壯觀,古有 吳中第一 之稱。孔廟之南有魁星閣、應奎山。登上應奎山凌雲閣,遠望可見 雨中春樹萬人家 的繁華城中街市,俯瞰山下,一潭碧水環繞,便是有名的匯龍潭。
匯龍潭碧波漣漪,深不可測,有五條進水河道。都說每條河底有五眼大井,其中一眼直通東海,即使天下亢旱,此潭也不乾涸。水由五條河道入潭,潭中又坐落著綠樹蔥蘢的應奎山,恰成五龍搶珠之勢,註定了嘉定好風水。每年端午節,四鄉百姓各自裝飾出一條條生動逼真、威風凜凜的龍船,有喧天的鑼鼓助威,有飛揚的彩旗點染,有劃手和觀眾的吶喊歡呼,五條水道五條長龍,同時飛槳競渡爭先搶劃,沖入匯龍潭,那才是真正的五龍搶珠哩!
張大人好意,我領受了。遼東官兵家園祖墳淪於敵手,如今背井離鄉來守登州,同仇敵愾之勇當倍於關內諸軍,況且生性淳樸憨厚、上陣剽悍威猛,此次海戰可見一斑。如今國家危難之際,正堪大用啊!
大人所言極是。只是 孔有德此人不免有跋扈之嫌,遼東營官兵也多蠻橫無禮,望大人明鑑。可用而不可重用,此乃卑職一孔之見,不知大人以為如何?
孫元化和藹地微笑著,把話題岔開: 新秋將至,天氣涼慡,各營練兵練陣又將開始,要張大人費心勞累了。
張可大輕嘆一聲,道: 這是卑職的分內事,何言勞累二字! 說罷,拱手告辭,轉身而去。
孫元化望著他匆匆背影,陷入沉思。陸奇一清亮的童聲把他喚醒: 帥爺,王監軍和張參將在小花廳等候。
兩位老友見孫元化進廳,都迎了上來。
初陽,不料如此爭鬧!後患無窮啊。 張燾眉頭皺得很緊,很是憂慮。
我想,要儘早彌合才好,日深月久,嫌隙愈難消除。 王征不安地眨動著細眼,一張圓圓的紅臉膛仍很慈和。
孫元化示意大家一同坐下,然後說: 此事雙方都有責任。遼東兵逞強跋扈是有的,但登州人排外也太過分。
要論起來,遼東漢人大多祖籍山東。 張燾明顯地傾向遼丁, 人家落難,竟無一毫親情!
唉,原來二人分食一個肉蒸餅,一人一半;冷不丁擠進一個人來強分,每人只能分得三分之一,不怪登州人心下不平。 王征說得也很實在。
孫元化苦笑道: 這筆帳誰不明白?是金虜占遼東逼出來的。登、遼兩方本該同仇敵愾才對,互相鬥什麼!其實金虜一日不滅、遼東一日不復,登州乃至山東與外來遼東人的爭鬥一日不得解!還得把此中利害向雙方反覆講清。
張燾道: 講道理各個點頭,遇事又各個爭鬧,把道理忘個一乾二淨!
孫元化也皺眉了: 是啊,就算營官哨官明白事理,互相謙讓,兵丁們無知無識,依然渾鬧,一點小事還會引發互斗。
張燾想了想: 著軍官們向屬下宣講。
嗯,是個辦法。不日練兵,就把這個內容加進去,專講同仇敵愾!王征,你說呢? 孫元化轉向王征。
王征點點頭,又搖搖頭: 好是好,但兵丁多半愚魯,長篇大論,他們未必聽得明白,聽了也未必記在心上。
這是事實。孫元化沉吟不語。
張燾道: 有勝於無。
王征邊飲茶邊尋思,放下茶盞,說: 初陽,我想,依照此地四季小唱節律,編上幾段小曲兒,把勸諭的意思寫進去,叫各營弟兄傳唱,或可收教化之效。
哦?好哇! 孫元化神色一振,很高興, 這個辦法好!快叫文案師爺,著他們即刻編起來!
王征笑道: 不必了,我已經謅了幾段,請初陽過目。 說著他已走到桌案邊鋪紙選筆舔墨,孫元化和張燾趕忙上前觀看,只見他筆下如飛,墨跡縱橫:
春季里來百花香,
大明海上打勝仗。
登、遼兄弟殺金虜,
立功受賞喜洋洋。
夏季里來柳條青,
遼東兄弟多苦情。
家破人亡恨金虜,
妻離子散痛在心。
秋季里來jú花新,
登州遼東本同根。
同仇敵愾抗金虜,
衛國保家興大明。
冬季里來雪茫茫,
登、遼兄弟練兵忙。
收回四州逐金虜,
恢復遼東返故鄉!
王征寫罷,擱筆,仰頭笑吟吟地問: 如何?
孫元化大喜鼓掌: 好!好!不料你文思敏捷如此!又朗朗上口,頗有民間小曲韻味,難得!
張燾也一展愁容,猛地一拍王征的圓肩頭: 好你個笑彌陀,真才子!
孫元化想了想,道: 各營弟兄多半稱金韃,虜字是否太文了?
王征道: 好,改虜為韃,聲韻更嘹亮。
孫元化笑著說: 不日登州滿城傳唱,王征就可以與貴同宗王之渙的《旗亭宴聽歌》古今輝映、前後媲美了!
王征揉揉圓鼻頭,細眼笑成一條fèng,連連說: 不敢當,不敢當!
送走王征、張燾,孫元化臉上的笑意慢慢消逝了,耳邊又響起張可大那句刺耳的話: 可用而不可重用。 他咀嚼著這句話的意味,慢慢踱回後院。
他居官遼地日久,帶領手下遼丁轉戰數年,屢建奇勳。他們是他花了許多心血,親手訓練出來的,猶如自家子弟一般,他們也敬愛尊崇他有如父兄。一個個忠誠可靠,戰場上更是與他生死相依。可用而不可重用?那不成了笑話! 恃功而驕,為非作歹,乃是所有駐防官兵的通病,登州各營也不例外,為何苛求於遼丁呢?
這次海戰雖然告捷,但也破碎了孫元化收復金、海、蓋、復四州的雄心。登州兵與遼東兵之間的嫌隙因戰事而格外突出,使他不能冒險行動。海戰之後,他的全副精力都花在彌合裂痕上了,不料又出了個回龍糙,宣告他的一切努力無效!在這種情勢下,還談什麼渡海作戰!
雄圖壯志,因這些雞毛蒜皮的內鬥的牽掣而不得施展,真如同威震山林的猛虎無法對付可惡的蚊蠅跳蚤一樣,叫人窩火憋氣,滿心憤懣!孫元化回到後堂,坐在那裡靜靜喝茶,似在解酒,心裡其實非常沉重,甚至有幾分悽惶。一杯熱茶已在手中端涼了,身上的官服也忘了脫換。
上房使女來稟: 夫人請老爺去書房。
孫元化從沉思中驚覺,奇怪夫人不在後堂,來傳話的也不是夫人最寵信的銀翹。她被差去哪裡了?近日總是她服侍孫元化更衣洗臉用茶,沉靜溫柔,動作輕盈,時時透出似有若無的幽香,不知來自肌膚還是來自柔發。這團溫馨常能使他在勞頓疲累之後得到舒放,但有時也撩得他心緒不寧,要費一番按捺心性的氣力。
出了後堂門,兩名提了大紅燈籠的使女便走向前領路,孫元化這才發覺天已擦黑,面前有如兩團紅霧,顯得喜氣洋洋。
夫人有什麼事嗎? 孫元化感到幾分疑惑。
老爺到了書房,夫人自會說明。 使女恭敬地回答。
在迴廊的石板路上走了片刻,進月洞門是西跨院,院牆和太湖石上爬滿了長春藤,石邊矮叢竹依著兩株古松,濃密的松針團掩映著檐下一塊孫元化手書的木匾,上面三個端正的松石綠顏體大字:松竹軒。這就是孫元化心愛的書房。奇怪的是,檐下廊柱間竟結著紅綢彩花,正門兩邊各懸一個直徑三尺的大紅燈籠,上面還貼了金箔剪成的 囍 字!夫人沈氏穿了大紅的暗蝙蝠紋軟緞吉服,鬢邊插了一朵紅絨花,笑嘻嘻地在門口相迎。
夫人,什麼喜事?我怎麼一點不知道? 孫元化一邊問著,一邊同夫人一起走進了書房。書房裡也洋溢著喜氣:牆上、窗上、書櫥上都貼了 囍 字;新的紅緞繡花桌袱椅墊替換了舊的;桌燈壁燈也添了帶 囍 字的紅燈籠罩;正中八仙桌上一對大紅喜燭燒得正明亮,連東側臥室的門帘也換成了繡八寶花樣的紅緞。
沈氏並不回答丈夫的問話,只不住地吩咐使女:服侍老爺盥洗、給老爺更衣換吉服、給書房備茶備酒、給老爺夫人在八仙桌邊安置座位,下設跪墊
夫人,究竟是怎麼回事? 孫元化忍不住又問。
噯呀,我這裡螺螄殼裡做道場 正施展不開呢,你就勿要多問了,聽我擺布 話未說完,她又急急忙忙跑去支使婢女往淨瓶插荷花,在門邊擺兩盆石榴樹。樹上大大小小的果實,在紅燭照耀下像寶珠一樣閃亮。她顯得異乎尋常地忙,忙得有些過分。這叫孫元化感到不安,又沒辦法,只得安坐八仙桌邊。
悠揚的細樂吹打由遠而近,直響到跨院來了。兩名使女撥開松竹軒的珠簾,走進三個人來:兩個喜娘模樣的僕婦攙著一個紅衫紅裙紅雲肩、滿頭珠翠絹花的女子。儘管她粉面低垂、行動拘謹,孫元化還是一眼就認出,是銀翹,心裡 咯噔 一跳,不由得發慌。這一身新娘子的裝束,這一切辦喜事的布置,顯然是嫁娶之儀。莫非他未能掩飾住對銀翹的特別興趣?莫非那幾次夢中歡會由夢話泄露春光,因而夫人要將她遣嫁出去以絕他的邪念?
銀翹已跪在孫元化夫婦膝前一拜再拜,哽咽著低聲說: 夫人恩義,奴才此生此世永不敢忘
這告別的感謝詞,竟令孫元化鼻中一酸。想到從此再見不到這個面目姣美、溫柔體貼、善解人意的女子,他突然感到難言的惆悵,一時竟有幾分悔恨:當初夫人勸納她為妾,若自己首肯,如今早是床頭人了;還有,許多次夫人遣她來書房服侍到深夜,原也是良機
沈氏扶起銀翹,看一眼默默無言的孫元化,笑道: 老爺,雖是納妾收小,你也該還人一禮呀!樑上的麻雀 好大架子!
什 麼? 孫元化回過味來,吃了一驚。
這事我做主了!省得你又推三阻四! 沈氏抬臉揚眉,頗有幾分男子豪慡,話說得很快活, 今天七月七,牛郎會織女,正是良辰吉日。這書齋就是洞房,你們就 她臉上笑著,嗓子眼裡不知怎的一哆嗦,打個磕絆,有點說不下去了。
夫人,你這是做什麼! 孫元化真的發急了, 早跟你說過:不納妾不收房不置家姬!你這不是壞我清名嗎?
什麼清名!誰家裡不是三妻四妾?你這樣才迂得惹人笑話哩!再說,收了銀翹,她就是半個主子,掌管家事、調教奴婢也就名正言順,沒人敢不服,我也好享享清福了。 說著她起身就要出門,孫元化一把拽住她的衣袖:
夫人,我們都信奉天主,你真要違背主的十誡,陷我於罪惡,讓我的靈魂墮入地獄嗎?
沈氏甩脫丈夫的手: 這是按了禮數規矩娶妾,也好算jianyín罪的嗎?瞎說!那麼皇帝老倌三宮六院七十二妃,可就要萬世不得超生了!
夫人不可信口胡說! 孫元化連忙制止。
沈氏快步走到門口,一手扶著丫頭,一手扶著門框,舉步要出門檻,這一剎那她停住腳,回身對丈夫笑笑,笑容裡帶著某種憤慨和難以言說的無可奈何的酸楚: 我不願意頂著個不賢婦的惡名,也不要你落個怕老婆的笑柄!不然,怎好為官,怎麼做人呀! 她聲音有些沙啞,趕忙跨出門檻。兩名僕婦一左一右關了書房門,照夫人吩咐,在外面落了鎖。
夫人!夫人! 門裡孫元化還在喊,沈氏不敢回頭,急急忙忙出跨院回後堂。她抬袖要拭拭額上的汗,半道卻搵住眼鼻,淚水 呼 地湧出來,軟緞大紅吉服的袖子頃刻便濕了一片
嘉定府的孔廟建於南宋嘉定年,青瓦粉牆,飛檐戧角,雅致古樸,巍峨壯觀,古有 吳中第一 之稱。孔廟之南有魁星閣、應奎山。登上應奎山凌雲閣,遠望可見 雨中春樹萬人家 的繁華城中街市,俯瞰山下,一潭碧水環繞,便是有名的匯龍潭。
匯龍潭碧波漣漪,深不可測,有五條進水河道。都說每條河底有五眼大井,其中一眼直通東海,即使天下亢旱,此潭也不乾涸。水由五條河道入潭,潭中又坐落著綠樹蔥蘢的應奎山,恰成五龍搶珠之勢,註定了嘉定好風水。每年端午節,四鄉百姓各自裝飾出一條條生動逼真、威風凜凜的龍船,有喧天的鑼鼓助威,有飛揚的彩旗點染,有劃手和觀眾的吶喊歡呼,五條水道五條長龍,同時飛槳競渡爭先搶劃,沖入匯龍潭,那才是真正的五龍搶珠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