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頁
長孫清明點頭:「還是你想的周全,那便依你而言。」
周疏寧道:「剛好我也好久沒見太后了,給她備了點小禮物,明日去她那裡住上一晚。」
於是第二天,周疏寧便帶了一箱子的禮物,去了太后所在的鳳台寺。
他猜想,太后之所以久居鳳台寺,除了想對自己早年的所做所為贖罪外,應該還有別的原因,會是什麼原因呢?
帶著這個疑問,他掛上一臉笑意,迎上了一早便等在山腳下的太后。
太后一見到他便開始擔憂的數落:「你這個死丫頭啊,想我了便和我說一聲,我自會下山去看你。」
周疏寧輕聲笑道:「哪敢勞煩太后親自下山呀!自然是要當小輩的上山來看您了。」
太后立刻上前扶住他道:「難得孫媳婦有心了,你這麼孝順,老婆子我以後可要享輕福嘍。」
周疏寧和太后聊著閒話家常,但是他不能忘了自己此行的目的,他可是帶著任務來看太后的,便開始尋找契機,和太后聊起了當年的話題。
第321章 太后失去了腹中的孩子
周疏寧扶上太后的胳膊,有些羞澀的說道:「太后,我初為人母,太后可否傳授我一些經驗?畢竟我還年輕,有些事不是很懂。」
太后輕聲的安慰著他:「第一次是這樣的,當年我……」
太后的聲音倏然而止,仿佛想到了不好的回憶,眼神里的悲傷油然而生。
當初她懷胎七月,眼看就要生了,卻被那個賤婦使計推入蓮花池裡。
孩子生出來的時候一身青紫,是個成了形的男胎。
見太后狀態不佳,周疏寧瞬間便換了個話題:「早前一直聽說太后喜歡點檀香,今日我便給太后帶了個香爐過來,您要不要賞玩一下?」
太后也強自從剛剛的傷感中抽離出來,牽了牽嘴角道:「我這裡香爐都能堆成小山了,你不用特意給我帶。帶著身子,還是少操些別的心。」
周疏寧撒嬌道:「帶都帶來了,太后不看看,可是嫌我買的不夠合心意?」
太后無奈的點了點他的鼻子:「你這個死丫頭,我這老婆子可要被你拿捏死了。誰讓我喜歡你呢?罷了罷了,拿出來讓我看看吧!」
太后喜歡周疏寧不是無憑無據,主要還是因為按照他說的那套法子生活以後就再也未失眠過,整個人的狀態肉眼可見的好。
甚至從前一直花白的頭髮,近日竟有長出黑茬兒的勢頭,老人家更高興了。
而且周疏寧每來看她一次,她的心情都肉眼可見的好起來,身體狀態也會好很多,這可能就是佛家所說的正向影響。
周疏寧吩咐微雨把他特意給太后訂製的香爐給捧了出來,香爐拿出來的時候,太后便對他造型奇特的香爐產生了好奇,竟是一隻通體白玉雕成,煙道鑲金,煙座陶瓷的蓮花寶座。
太后好奇的摸了摸那香爐,搖頭道:「這爐鼎是否小了些?插不住香吧?精緻是精緻,倒是不實用了。」
周疏寧朝微雨眨了眨眼,又對太后說道:「太后別急,我來給您變個戲法。」
說著他從微雨手中接過為太后訂製的檀香,又用火摺子點燃,便見裊裊青煙先是向上打了個旋兒,而後徐徐順著金制的煙道湧出,在蓮花玉座里集聚,形成了一汪若隱若現的煙溏。
太后驚的下巴都快要掉了,開口道:「這……這是,佛祖顯靈了嗎?為什麼煙會往下流?像水一樣,也太好看了!」
太后終年不下山,還不知道山下周疏寧的倒流香已經賣瘋了。
不過周疏寧親自為太后設計的這款可是孤品,單是玉的成色便價值不菲,裡面還鑲嵌了好幾顆鑽石當蓮蓬子,在煙底泛著若隱若現的微光。
周疏寧笑道:「太后您不要動不動就佛祖顯靈,佛祖是有大事要管的,人的這點小事都要管,那他還忙得過來嗎?這其實就是個虹吸原理,焚香的煙顆粒又比較重,這才流到了池底。您就說您喜不喜歡吧?」
太后點了三次頭:「喜歡,喜歡,真真喜歡。你這個丫頭,還是你會拿捏我這老婆子的心啊!」
她上前左看看,右看看,又聞著那檀香的味道,很顯然喜歡的不得了。
周疏寧又趁機介紹:「這個檀香的味道是經過改良的,不會像普通檀香衝撞人的肺腑,但也不能一天到晚點著,最好早起點一支便熄了,室內通風換氣。尤其不能一天到晚燃香,對老人家的肺不好。」
太后應了:「從前你說的時候我還沒注意到,只當是佛祖不原諒我的過失,讓我贖罪呢。依你之言停了些時日,倒真的不咳了,肺腑通暢了,精神也好了。唉,果然求佛不如求己。」
周疏寧見她不是那種說不通的老頑固,這就挺好的,如果在新世紀,老太太應該也是個非常開明的大家長。
他又將給太后準備的小禮物全都拿了出來,哄的太后眉開眼笑,讓後廚做了一大堆好吃的招待他。
多數都是從他的寧安酒樓學來的,後又經過改良,清淡適口了很多,很適合老人家。
周疏寧吃過飯,又陪太后在院子裡的涼亭里下了會兒棋。
此時京城已入夏,但山里十分涼爽,尤其是山頂,山風吹來時周疏寧整個人都舒服了。
他連贏了太后三局,太后把子一扔生氣了:「你這死丫頭,就不能讓讓我?」
周疏寧笑的眼睛都眯成了一條線:「太后,這世界上能讓你的人多了,如果連我都讓著您,那您還怎麼認清自己?」
太后無奈的笑了笑:「我還能說什麼?你這丫頭永遠都把我拿捏的死死的。」
周疏寧上前乖巧的給太后捏著肩頸,手上的力道讓太后瞬間放鬆了下來。
就著徐徐的晚風,周疏寧終於把話頭打開了:「您今日看著心情不太好,是我的錯覺嗎?太后,您是不是有心事?」
太后強制牽笑的嘴角終於落了下來,抬手拍了拍周疏寧的手背:「你別多心,不是因為你,都是陳年往事了。」
周疏寧給太后倒了一杯花露奶羹,加入了自己帶來的蔗糖,這也是安達給他帶回來的,可惜數量稀少,只能自己留用。
太后嘗了一口花露奶羹,表情瞬間不一樣了:「這個味道好,清甜清甜的。」
周疏寧把剩下的蔗糖全都塞進了太后的手中,太后有些不好意思的收下了,口中卻在埋怨:「你不要什麼都給我,只要有一點我表現出喜歡的東西就全都給了我,你自己不留的嗎?」
周疏寧淡笑:「這點東西,我還能沒辦法弄來嗎?您就安心留著,我可是無所不能的寧安公主啊!」
太后無奈的笑了起來,笑完又嘆了口氣,終於還是忍不住開了口:「當年,我懷著茜兒,被妖妃設計推進湖裡,導致胎死腹中。正是今日,荷花漫天盛開,我一時貪戀美景,便釀成了大禍。」
周疏寧驚訝的微張開嘴,心想要不要這麼巧,偏偏是今日,太后失去了腹中的孩子,也是因此而再也不能生育。
第322章 太后講述的陳年往事
太后說到這裡的時候只是傷感,接下來的話卻讓她無比憤怒:「最讓我傷心的卻不是失去茜兒和再擁有孩子的能力,而是先帝的態度。他明知這件事是妖妃在作亂,卻只是罰她禁足半月,從未對我有過半點愧疚。甚至在她解了禁足後連續三天宿在她的宮裡,全然不顧剛剛失去孩子的我,也不顧那日是十五,他忘了我還在等他。」
每月初一十五,皇帝必須要去皇后殿裡,哪怕只是坐坐。
這是祖訓,也是規矩,哪怕今上厭煩了當今皇后,這個規矩也從未壞過。
至少不會在初一十五去其他妃子的宮中,這分明就是打皇后的臉,還不如把她廢了來的痛快。
周疏寧滿是心疼的看著太后,問道:「所以,您後來才會將當今皇上認作義子,領回宮中嗎?」
太后卻微微怔住,搖了搖頭道:「不,不是我的主意,是有人給我的建議。其實宮裡的人都忘了那個孩子的存在,如果不是我去查起居注,也忘了皇上曾經寵幸過一個小宮女,而那個小宮女出宮的時候就已經懷有三個月的身孕。她當初可能是出於僥倖心理,想獨自一人把這個孩子養大。雖然我不明白,分明她如果告訴皇上就能擁有潑天的富貴,誕下皇子至少也能封個嬪位,她卻選擇了什麼也不說。如果不是後來有太監來報,他可能這輩子也不知道自己在宮外有個兒子。可惜後面狀況百出,他始終也沒有機會把孩子接回來。直到朝局穩定下來,國事繁忙的他也一直沒想起這件事。至於其他人,人人皆以貴妃馬首是瞻,她的兒子也已被封為太子,又有誰會在這個時候提那個宮外的皇子。畢竟那個皇子和貴妃的孩子差不多大,聽說讀書和明事理都優於常人,那會是個強有力的對手。」
聽到這裡,周疏寧的心裡產生了些許懷疑:「哦?那是誰給太后出的主意?」
周疏寧道:「剛好我也好久沒見太后了,給她備了點小禮物,明日去她那裡住上一晚。」
於是第二天,周疏寧便帶了一箱子的禮物,去了太后所在的鳳台寺。
他猜想,太后之所以久居鳳台寺,除了想對自己早年的所做所為贖罪外,應該還有別的原因,會是什麼原因呢?
帶著這個疑問,他掛上一臉笑意,迎上了一早便等在山腳下的太后。
太后一見到他便開始擔憂的數落:「你這個死丫頭啊,想我了便和我說一聲,我自會下山去看你。」
周疏寧輕聲笑道:「哪敢勞煩太后親自下山呀!自然是要當小輩的上山來看您了。」
太后立刻上前扶住他道:「難得孫媳婦有心了,你這麼孝順,老婆子我以後可要享輕福嘍。」
周疏寧和太后聊著閒話家常,但是他不能忘了自己此行的目的,他可是帶著任務來看太后的,便開始尋找契機,和太后聊起了當年的話題。
第321章 太后失去了腹中的孩子
周疏寧扶上太后的胳膊,有些羞澀的說道:「太后,我初為人母,太后可否傳授我一些經驗?畢竟我還年輕,有些事不是很懂。」
太后輕聲的安慰著他:「第一次是這樣的,當年我……」
太后的聲音倏然而止,仿佛想到了不好的回憶,眼神里的悲傷油然而生。
當初她懷胎七月,眼看就要生了,卻被那個賤婦使計推入蓮花池裡。
孩子生出來的時候一身青紫,是個成了形的男胎。
見太后狀態不佳,周疏寧瞬間便換了個話題:「早前一直聽說太后喜歡點檀香,今日我便給太后帶了個香爐過來,您要不要賞玩一下?」
太后也強自從剛剛的傷感中抽離出來,牽了牽嘴角道:「我這裡香爐都能堆成小山了,你不用特意給我帶。帶著身子,還是少操些別的心。」
周疏寧撒嬌道:「帶都帶來了,太后不看看,可是嫌我買的不夠合心意?」
太后無奈的點了點他的鼻子:「你這個死丫頭,我這老婆子可要被你拿捏死了。誰讓我喜歡你呢?罷了罷了,拿出來讓我看看吧!」
太后喜歡周疏寧不是無憑無據,主要還是因為按照他說的那套法子生活以後就再也未失眠過,整個人的狀態肉眼可見的好。
甚至從前一直花白的頭髮,近日竟有長出黑茬兒的勢頭,老人家更高興了。
而且周疏寧每來看她一次,她的心情都肉眼可見的好起來,身體狀態也會好很多,這可能就是佛家所說的正向影響。
周疏寧吩咐微雨把他特意給太后訂製的香爐給捧了出來,香爐拿出來的時候,太后便對他造型奇特的香爐產生了好奇,竟是一隻通體白玉雕成,煙道鑲金,煙座陶瓷的蓮花寶座。
太后好奇的摸了摸那香爐,搖頭道:「這爐鼎是否小了些?插不住香吧?精緻是精緻,倒是不實用了。」
周疏寧朝微雨眨了眨眼,又對太后說道:「太后別急,我來給您變個戲法。」
說著他從微雨手中接過為太后訂製的檀香,又用火摺子點燃,便見裊裊青煙先是向上打了個旋兒,而後徐徐順著金制的煙道湧出,在蓮花玉座里集聚,形成了一汪若隱若現的煙溏。
太后驚的下巴都快要掉了,開口道:「這……這是,佛祖顯靈了嗎?為什麼煙會往下流?像水一樣,也太好看了!」
太后終年不下山,還不知道山下周疏寧的倒流香已經賣瘋了。
不過周疏寧親自為太后設計的這款可是孤品,單是玉的成色便價值不菲,裡面還鑲嵌了好幾顆鑽石當蓮蓬子,在煙底泛著若隱若現的微光。
周疏寧笑道:「太后您不要動不動就佛祖顯靈,佛祖是有大事要管的,人的這點小事都要管,那他還忙得過來嗎?這其實就是個虹吸原理,焚香的煙顆粒又比較重,這才流到了池底。您就說您喜不喜歡吧?」
太后點了三次頭:「喜歡,喜歡,真真喜歡。你這個丫頭,還是你會拿捏我這老婆子的心啊!」
她上前左看看,右看看,又聞著那檀香的味道,很顯然喜歡的不得了。
周疏寧又趁機介紹:「這個檀香的味道是經過改良的,不會像普通檀香衝撞人的肺腑,但也不能一天到晚點著,最好早起點一支便熄了,室內通風換氣。尤其不能一天到晚燃香,對老人家的肺不好。」
太后應了:「從前你說的時候我還沒注意到,只當是佛祖不原諒我的過失,讓我贖罪呢。依你之言停了些時日,倒真的不咳了,肺腑通暢了,精神也好了。唉,果然求佛不如求己。」
周疏寧見她不是那種說不通的老頑固,這就挺好的,如果在新世紀,老太太應該也是個非常開明的大家長。
他又將給太后準備的小禮物全都拿了出來,哄的太后眉開眼笑,讓後廚做了一大堆好吃的招待他。
多數都是從他的寧安酒樓學來的,後又經過改良,清淡適口了很多,很適合老人家。
周疏寧吃過飯,又陪太后在院子裡的涼亭里下了會兒棋。
此時京城已入夏,但山里十分涼爽,尤其是山頂,山風吹來時周疏寧整個人都舒服了。
他連贏了太后三局,太后把子一扔生氣了:「你這死丫頭,就不能讓讓我?」
周疏寧笑的眼睛都眯成了一條線:「太后,這世界上能讓你的人多了,如果連我都讓著您,那您還怎麼認清自己?」
太后無奈的笑了笑:「我還能說什麼?你這丫頭永遠都把我拿捏的死死的。」
周疏寧上前乖巧的給太后捏著肩頸,手上的力道讓太后瞬間放鬆了下來。
就著徐徐的晚風,周疏寧終於把話頭打開了:「您今日看著心情不太好,是我的錯覺嗎?太后,您是不是有心事?」
太后強制牽笑的嘴角終於落了下來,抬手拍了拍周疏寧的手背:「你別多心,不是因為你,都是陳年往事了。」
周疏寧給太后倒了一杯花露奶羹,加入了自己帶來的蔗糖,這也是安達給他帶回來的,可惜數量稀少,只能自己留用。
太后嘗了一口花露奶羹,表情瞬間不一樣了:「這個味道好,清甜清甜的。」
周疏寧把剩下的蔗糖全都塞進了太后的手中,太后有些不好意思的收下了,口中卻在埋怨:「你不要什麼都給我,只要有一點我表現出喜歡的東西就全都給了我,你自己不留的嗎?」
周疏寧淡笑:「這點東西,我還能沒辦法弄來嗎?您就安心留著,我可是無所不能的寧安公主啊!」
太后無奈的笑了起來,笑完又嘆了口氣,終於還是忍不住開了口:「當年,我懷著茜兒,被妖妃設計推進湖裡,導致胎死腹中。正是今日,荷花漫天盛開,我一時貪戀美景,便釀成了大禍。」
周疏寧驚訝的微張開嘴,心想要不要這麼巧,偏偏是今日,太后失去了腹中的孩子,也是因此而再也不能生育。
第322章 太后講述的陳年往事
太后說到這裡的時候只是傷感,接下來的話卻讓她無比憤怒:「最讓我傷心的卻不是失去茜兒和再擁有孩子的能力,而是先帝的態度。他明知這件事是妖妃在作亂,卻只是罰她禁足半月,從未對我有過半點愧疚。甚至在她解了禁足後連續三天宿在她的宮裡,全然不顧剛剛失去孩子的我,也不顧那日是十五,他忘了我還在等他。」
每月初一十五,皇帝必須要去皇后殿裡,哪怕只是坐坐。
這是祖訓,也是規矩,哪怕今上厭煩了當今皇后,這個規矩也從未壞過。
至少不會在初一十五去其他妃子的宮中,這分明就是打皇后的臉,還不如把她廢了來的痛快。
周疏寧滿是心疼的看著太后,問道:「所以,您後來才會將當今皇上認作義子,領回宮中嗎?」
太后卻微微怔住,搖了搖頭道:「不,不是我的主意,是有人給我的建議。其實宮裡的人都忘了那個孩子的存在,如果不是我去查起居注,也忘了皇上曾經寵幸過一個小宮女,而那個小宮女出宮的時候就已經懷有三個月的身孕。她當初可能是出於僥倖心理,想獨自一人把這個孩子養大。雖然我不明白,分明她如果告訴皇上就能擁有潑天的富貴,誕下皇子至少也能封個嬪位,她卻選擇了什麼也不說。如果不是後來有太監來報,他可能這輩子也不知道自己在宮外有個兒子。可惜後面狀況百出,他始終也沒有機會把孩子接回來。直到朝局穩定下來,國事繁忙的他也一直沒想起這件事。至於其他人,人人皆以貴妃馬首是瞻,她的兒子也已被封為太子,又有誰會在這個時候提那個宮外的皇子。畢竟那個皇子和貴妃的孩子差不多大,聽說讀書和明事理都優於常人,那會是個強有力的對手。」
聽到這裡,周疏寧的心裡產生了些許懷疑:「哦?那是誰給太后出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