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頁
申辯。那怕這些詩人的作品多麼低級趣味,為了表示對循規蹈矩的詩人的厭
惡,他仍然把這些面容陌生、鬼頭鬼腦的詩人搜尋出來。
戈蒂葉雖然作為抒情詩人而初露鋒芒,但他最早的作品卻是1835年發表
的小說《莫班小姐》。這部小說也像雨果的《克倫威爾》那樣,由於其序言
而受到世人的讚賞,作品本身倒無足輕重了。戈蒂葉在這部小說的序言中提
出了「為藝術而藝術」的口號。這是戈蒂葉的座右銘。他認為藝術本身就是
終點和目的。他將為藝術本身而愛藝術。換言之,藝術可以不顧及任何道德,
他認為人生和藝術對於道德是處於截然不同的關係之中。他慷慨激昂地向那
些功利主義的批評家大聲疾呼:「不,傻瓜,不!你們這些白痴和患甲狀腺
腫的病夫,一本書決不是一碗濃湯,一部小說不是一雙沒有縫好的鞋子,一
首十四行詩不是不斷噴水的噴射器,一齣戲劇不是一條鐵道,一切東西本質
上都是使人得到教養的。」
在這之前,他還寫有《年輕的法蘭西》和《可笑的女才子》。1852年出
版的《琺瑯與雕玉》這卷短詩集為他奠定了抒情詩人的地位。他在這首詩中
歌唱人生的歡樂,讚頌色彩、歌曲和詩文,如《放蕩》一詩。他也再現情侶
們的親密接觸所能產生的那種樸素、近乎肉感的幸福感覺,如《五月的曙光》。
《自命不凡》表現了青春力量和尋歡作樂的氣焰。前兩節寫道:
我年輕:我的血管里充滿鮮紅的血。
我的頭髮是黑玉,我的目光是火焰。
我深深的胸腔里沒有砂礫,沒有濃痰,
我深深地呼吸著天空的氣息,上帝的氣息。
隨著從波希米亞吹來的變幻莫測的風,
沒有計算,我度過了多少日日夜夜,
臉色蒼白的曙光常常發現我,
揭開天鵝絨的假面,躺在酒瓶中間。
《藝術》是這本詩集的最後一首詩。就語言而論,這是一篇足令後世稱羨
的藝術珍品;其中體現了他那精雕細琢的藝術見解,他置藝術於一切之上,
是唯一的不受時間腐蝕的東西:
一切消逝了。——雄偉的藝術
巍然而獨存。
半身雕像
比城市更長生。
……
神祗們自己也將消亡,
----------------------- 頁面 76-----------------------
然而至高無上的詩篇,
永留人間,
比青銅更有力量。
他曾對泰納說:「詩中的感情……那是無關宏旨的東西。絢麗輝煌的詞句、
音韻和節奏——這些才是詩,詩不證明什麼,也不敘述什麼……除了詞藻而
外,沒有別的。」戈蒂葉愛好的只有形式而非思想內容。而這本詩集無非是
他早在《莫班小姐》的序言中所闡述的為藝術而藝術理論的體現。
《弗拉卡斯船長》是戈帶葉青年時代開始構思、上了年紀後才動手寫的
一部小說。第一章題名為《悲慘宅第》,第二章題名為 《雪的印象》。這是
寫的一批游泳藝人的生活,他們在路易十三時代的房子裡進行晚餐,以及驅
車穿過雪原的經歷。這部小說擁有廣泛的讀者。
無論在詩歌方面還是在散文方面,戈蒂葉的影響都是巨大的。後世的許
多文人都是他的追隨者,其中有我們熟悉的波德萊爾,也有我們不太熟悉的
聖維克多、李斯爾等。他們不是繼承了他的形式感和色彩感,就是繼承了他
對熱情的偏愛或他那無懈可擊的韻律和節奏。他對語言的運用甚至受到同時
代人的稱讚,聖佩甫說:「自從有了戈蒂葉,法國語言中就再也不存在『不
可表達』這個單詞了。」
----------------------- 頁面 77-----------------------
第十個文藝女神——聖佩甫
迄今,我們介紹的作家不是詩人,就是小說家。或是戲劇家。最後我將
以聖佩甫這位法國批評家結束這一章的介紹。這是個劃時代的批評家,由他
開創了一個體系,奠定了一門新的藝術。因為現代文藝批評在他以前是並不
存在的。他完全改造了文藝批評。
這個後來被德國歷史學家稱為一代宗師的聖佩甫 (插iles Augustin
Sainte—Beuve)出生於 1804年 12月 23日。其父親是個精明的政府官員。
是個很有教養的紳士,當他父親與母親結婚時,前者已經進入不惑之年了,
其母親當時也近40了。父親在他來到這個世界的前兩個月就去世了。老聖佩
甫對各種文學都感興趣,而對於詩的興趣尤濃。他遺留下來的書本上寫滿了
注釋和評語。可見,聖佩甫的批評性的沉思性格顯然是從他父親那兒繼承了
下來的。他的母親是英國人,從小就教他學習英語,為他對英國文學產生興
趣打下了基礎。
這個從未見過自己父親的青年生性鬱鬱寡歡,少年老成。由於家庭的影
響,他從十幾歲起就有一種令人吃驚的宗教虔誠,時刻思考著宗教上的疑問
惡,他仍然把這些面容陌生、鬼頭鬼腦的詩人搜尋出來。
戈蒂葉雖然作為抒情詩人而初露鋒芒,但他最早的作品卻是1835年發表
的小說《莫班小姐》。這部小說也像雨果的《克倫威爾》那樣,由於其序言
而受到世人的讚賞,作品本身倒無足輕重了。戈蒂葉在這部小說的序言中提
出了「為藝術而藝術」的口號。這是戈蒂葉的座右銘。他認為藝術本身就是
終點和目的。他將為藝術本身而愛藝術。換言之,藝術可以不顧及任何道德,
他認為人生和藝術對於道德是處於截然不同的關係之中。他慷慨激昂地向那
些功利主義的批評家大聲疾呼:「不,傻瓜,不!你們這些白痴和患甲狀腺
腫的病夫,一本書決不是一碗濃湯,一部小說不是一雙沒有縫好的鞋子,一
首十四行詩不是不斷噴水的噴射器,一齣戲劇不是一條鐵道,一切東西本質
上都是使人得到教養的。」
在這之前,他還寫有《年輕的法蘭西》和《可笑的女才子》。1852年出
版的《琺瑯與雕玉》這卷短詩集為他奠定了抒情詩人的地位。他在這首詩中
歌唱人生的歡樂,讚頌色彩、歌曲和詩文,如《放蕩》一詩。他也再現情侶
們的親密接觸所能產生的那種樸素、近乎肉感的幸福感覺,如《五月的曙光》。
《自命不凡》表現了青春力量和尋歡作樂的氣焰。前兩節寫道:
我年輕:我的血管里充滿鮮紅的血。
我的頭髮是黑玉,我的目光是火焰。
我深深的胸腔里沒有砂礫,沒有濃痰,
我深深地呼吸著天空的氣息,上帝的氣息。
隨著從波希米亞吹來的變幻莫測的風,
沒有計算,我度過了多少日日夜夜,
臉色蒼白的曙光常常發現我,
揭開天鵝絨的假面,躺在酒瓶中間。
《藝術》是這本詩集的最後一首詩。就語言而論,這是一篇足令後世稱羨
的藝術珍品;其中體現了他那精雕細琢的藝術見解,他置藝術於一切之上,
是唯一的不受時間腐蝕的東西:
一切消逝了。——雄偉的藝術
巍然而獨存。
半身雕像
比城市更長生。
……
神祗們自己也將消亡,
----------------------- 頁面 76-----------------------
然而至高無上的詩篇,
永留人間,
比青銅更有力量。
他曾對泰納說:「詩中的感情……那是無關宏旨的東西。絢麗輝煌的詞句、
音韻和節奏——這些才是詩,詩不證明什麼,也不敘述什麼……除了詞藻而
外,沒有別的。」戈蒂葉愛好的只有形式而非思想內容。而這本詩集無非是
他早在《莫班小姐》的序言中所闡述的為藝術而藝術理論的體現。
《弗拉卡斯船長》是戈帶葉青年時代開始構思、上了年紀後才動手寫的
一部小說。第一章題名為《悲慘宅第》,第二章題名為 《雪的印象》。這是
寫的一批游泳藝人的生活,他們在路易十三時代的房子裡進行晚餐,以及驅
車穿過雪原的經歷。這部小說擁有廣泛的讀者。
無論在詩歌方面還是在散文方面,戈蒂葉的影響都是巨大的。後世的許
多文人都是他的追隨者,其中有我們熟悉的波德萊爾,也有我們不太熟悉的
聖維克多、李斯爾等。他們不是繼承了他的形式感和色彩感,就是繼承了他
對熱情的偏愛或他那無懈可擊的韻律和節奏。他對語言的運用甚至受到同時
代人的稱讚,聖佩甫說:「自從有了戈蒂葉,法國語言中就再也不存在『不
可表達』這個單詞了。」
----------------------- 頁面 77-----------------------
第十個文藝女神——聖佩甫
迄今,我們介紹的作家不是詩人,就是小說家。或是戲劇家。最後我將
以聖佩甫這位法國批評家結束這一章的介紹。這是個劃時代的批評家,由他
開創了一個體系,奠定了一門新的藝術。因為現代文藝批評在他以前是並不
存在的。他完全改造了文藝批評。
這個後來被德國歷史學家稱為一代宗師的聖佩甫 (插iles Augustin
Sainte—Beuve)出生於 1804年 12月 23日。其父親是個精明的政府官員。
是個很有教養的紳士,當他父親與母親結婚時,前者已經進入不惑之年了,
其母親當時也近40了。父親在他來到這個世界的前兩個月就去世了。老聖佩
甫對各種文學都感興趣,而對於詩的興趣尤濃。他遺留下來的書本上寫滿了
注釋和評語。可見,聖佩甫的批評性的沉思性格顯然是從他父親那兒繼承了
下來的。他的母親是英國人,從小就教他學習英語,為他對英國文學產生興
趣打下了基礎。
這個從未見過自己父親的青年生性鬱鬱寡歡,少年老成。由於家庭的影
響,他從十幾歲起就有一種令人吃驚的宗教虔誠,時刻思考著宗教上的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