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頁
吉普加快車速,沿著他倆熟悉的草原遷場古道朝邊防公路飛馳。陳陣開始尋找山包上的旱獺,微微突起的古老獺洞平台依然散布在山包上,獺洞旁邊的草也比較高。然而,跑了幾十里,卻一隻獺子也沒有發現。楊克說:連小孩都有了小口徑步槍,你還能找到獺子嗎?陳陣只好收回目光。
吉普路過幾家有人住的房子,但是,衝出來的狗卻又少又小,一般只有兩三條,而狗的體格竟比北京別墅區裡的“黑背”狼狗還要小。從前吉普路過蒙古包,被七八條十幾條毛茸茸巨狗包圍追咬的嚇人場面見不到了,狗的吼聲再也沒有了以前能嚇住草原狼的那種兇狠氣概。楊克說:狼沒了以後就是狗,狗沒了以後就是戰鬥,戰鬥沒了以後就只剩下懶散和萎靡了……草原狗可能比北京城裡的狗更早成為人們的寵物。
陳陣嘆道:我真想二郎啊,要是它還活著,這些苗條的狗還能叫做狗嗎?
楊克說:草原沒了狼,其它各個環節全松扣了。沒有狼,猛狗變成了寵物,戰馬變成了旅遊腳力和留影道具。
陳陣揉了揉吹進眼裡的沙子,說:漢人對草原一無所知,現在的政策對草原功能的定位還是沒定準,重經濟,輕生態。內蒙草原是華夏的生態和生命的屏障,應該把內蒙草原定為生態特區,給予生態財政補貼,實行特別通行證制度,嚴禁農業、工業和流民進入草原。
吉普進入原來二隊的黃金寶地——春季接羔草場,可眼前一片斑駁。禿地與沙草一色,硝粉與黃塵齊飛。陳陣滿目乾澀,望著草甸東北邊遠遠的黑石山,他真想讓楊克把車直接開到那裡的山腳下。
楊克說:我在電視裡看了20年的《動物世界》,越看我就越想罵你和罵我自己。要不是你,我也不會欠草原那麼重的債。內蒙草原腹地七條最棒的小狼崽,個個都是珍稀品種,全死在你的手裡了。我成為你的最大幫凶。現在我兒子一提起這件事,就罵我愚昧!農民!殘忍!唉,從現代法律上講,我的法律責任也不小,是我支持你去掏狼窩的。要是我不去,你肯定不敢一個人半夜上狼山的。上海知青在雲南的孽債,還可挽回,補救,而且還能重新找回那麼可愛的女兒,讓我好生羨慕。可你我的孽債,真是無可挽回了……還是女兒好啊。我那個兒子,在家裡是條狼,可一出門連只山羊都不如。被同學一連搶走三個錢包,都不敢吭一聲。
陳陣默然。楊克又問:你這20年,國內國外,模型體制,經濟政治,農村城市研究了一大圈,為什麼最後又轉回到國民性的課題上來?
陳陣反問道:難道你認為這個問題不解決,其他的問題能得到最終解決嗎?
楊克想了想說道:那倒也是。自從魯迅先生提出國民性的問題以後,這個問題還是沒有得到解決。中國人好像始終就除不掉那個病根……改革20年了,進步不小,可走起來還是病病怏怏的,你就找個時間先給我開個講座吧。
吉普一過高坡上的邊防公路,可以俯看漫長的邊境線,兩人都驚大了眼睛。原先20多里寬的軍事禁區和無人區,終於被人畜的增長壓力所突破,如今成了人畜興旺的牧場。這裡竟是行駛1000多公里以後所見的唯一還能叫作草原的草場。草場的草雖然比過去矮了一大半,但仍是一片深綠,被軍事禁區保護了幾十年的草地還沒有明顯地出現沙化的跡象。大概也受到邊境那邊原始草原的濕氣侵漫,這片草場竟顯出一些被霧露滋潤的嫩青色。一路上所見的干黃蕭條印象頓時為之一掃。草場上紅磚瓦房,石圈石棚像一座座散布在邊境線上的明碉暗堡,每座房子大多建在地勢較高的地方,是一片片個人承包草場的中心。眼前的邊境線草場散布著數十群牛羊,使兩人吃驚的是羊群,每群羊龐大無比,大多超過3000隻,有的甚至多達4000隻。遊牧已變成定居定牧。
楊克掏出精緻的高倍望遠鏡,仔細地看了看說:這裡的羊群也太大了,咱倆可從來沒有放過這麼大的羊群,比咱倆放的羊群大一倍,羊倌還不得累死啊?
陳陣說:原來的羊群是集體的,要是歸私人所有,再大的羊群也能管得過來。個人管不了,可以僱人管啊,還可以提供就業崗位,利益刺激勞動積極性嘛。
陳陣面對如此興旺的定居牧場,卻感到腳下發虛。從前在夏季新草場集中紮營,集中放牧,人們都不用擔心,牧草啃矮了,還有三季保存完好的草場可用。但是,定居定牧的畜群除了“草庫侖”里的草以外,再沒有其他草場了。兩人都急於想知道牧民以後怎麼辦?陳陣覺得這也許是內蒙草原最後的一線虛假繁榮了。
兩輛摩托和一匹快馬向“切諾基”衝來。陳陣終於看見了久違的草原騎手。摩托還是比馬先衝到吉普跟前,一個身著藍色蒙古單袍的壯漢剎住了車。陳陣和楊克幾乎同時高喊:巴雅!巴雅!兩人跳下吉普,高大的巴雅爾像熊一樣地抱住陳陣,氣吁吁地說:陳陳(陣)!陳陳(陣)!阿一看到車就知道你來了,她讓我來接你回家。說完又狠狠抱了抱陳陣,然後又去抱楊克,又說:阿知道陳陳來你也一定來,都住我家去吧。
兩個小青年也跳下馬,跳下車。一個十六七歲,一個十四五歲。巴雅爾說:趕緊叫爺爺,這是陳爺爺,這是楊爺爺。兩個孩子叫過以後,便圍著“切諾基”轉著看。巴雅爾又說:這兩個孩子放暑假,剛從盟里回來。我想往後讓他倆到北京上大學,這兩個孩子就可以交給你們倆了。快上車吧!阿聽張繼原說你們倆要來,都快想出病來了。
吉普跟著摩托和快馬朝最遠處的炊煙處衝去。巴圖和嘎斯邁兩位白髮蒼蒼的老人互相攙扶著迎出了兩里地,陳陣跳下車,大喊:阿!阿!巴圖!和兩位老人熱淚擁抱,嘎斯邁的淚水滴在陳陣的肩膀上。她雙拳敲砸陳陣的肩頭,生氣地說:你20年也不回來!別的知青都回來過兩三次了,你再不來我就死啦!陳陣說:你可不能死,是我該死,讓我先死好了!嘎斯邁用粗糙的手掌擦乾陳陣的眼淚,說:我知道你一讀進書裡面,就連你自個兒的親阿爸親額吉都忘啦,哪還能想起草原上的家。陳陣說:這些年我天天都在想草原,我在寫草原的書,還寫阿爸你們一家呢,我哪能忘掉草原上的家呢?這些年我一直活在草原上,和你們在一起。陳陣急忙扶兩位老人上車,將車開到家。
這個家有一個巨大的石圈,要比從前牧業隊的石圈大兩倍。車過石圈,在圈牆的西面是一排寬大的新瓦房,帶有電視天線和風力發電機。房子的西窗下還停著一輛帆布篷已經褪色的老式北京吉普。房子和石圈周圍方圓一里都是沙地,稀稀落落長著半人高的灰灰菜。陳陣在房前停下了車。他離開額侖草原20年,再回來時卻跨不進老阿爸住過的蒙古包了,心裡頓感失望。
陳陣和楊克從車上卸下好煙好酒、罐頭飲料、果凍奶糖、披肩護膝、皮帶打火機、“敵殺死”等等禮物,抱進蒙古式的客廳。客廳有40多平米,沙發茶几,電視錄像,酒櫃酒具一應俱全。一幅淡黃色的成吉思汗半身像大掛毯,掛在牆壁正中,圓眼吊睛和藹地望著他的蒙古子孫和客人。陳陣恭敬地站在像前看了一會兒。
吉普路過幾家有人住的房子,但是,衝出來的狗卻又少又小,一般只有兩三條,而狗的體格竟比北京別墅區裡的“黑背”狼狗還要小。從前吉普路過蒙古包,被七八條十幾條毛茸茸巨狗包圍追咬的嚇人場面見不到了,狗的吼聲再也沒有了以前能嚇住草原狼的那種兇狠氣概。楊克說:狼沒了以後就是狗,狗沒了以後就是戰鬥,戰鬥沒了以後就只剩下懶散和萎靡了……草原狗可能比北京城裡的狗更早成為人們的寵物。
陳陣嘆道:我真想二郎啊,要是它還活著,這些苗條的狗還能叫做狗嗎?
楊克說:草原沒了狼,其它各個環節全松扣了。沒有狼,猛狗變成了寵物,戰馬變成了旅遊腳力和留影道具。
陳陣揉了揉吹進眼裡的沙子,說:漢人對草原一無所知,現在的政策對草原功能的定位還是沒定準,重經濟,輕生態。內蒙草原是華夏的生態和生命的屏障,應該把內蒙草原定為生態特區,給予生態財政補貼,實行特別通行證制度,嚴禁農業、工業和流民進入草原。
吉普進入原來二隊的黃金寶地——春季接羔草場,可眼前一片斑駁。禿地與沙草一色,硝粉與黃塵齊飛。陳陣滿目乾澀,望著草甸東北邊遠遠的黑石山,他真想讓楊克把車直接開到那裡的山腳下。
楊克說:我在電視裡看了20年的《動物世界》,越看我就越想罵你和罵我自己。要不是你,我也不會欠草原那麼重的債。內蒙草原腹地七條最棒的小狼崽,個個都是珍稀品種,全死在你的手裡了。我成為你的最大幫凶。現在我兒子一提起這件事,就罵我愚昧!農民!殘忍!唉,從現代法律上講,我的法律責任也不小,是我支持你去掏狼窩的。要是我不去,你肯定不敢一個人半夜上狼山的。上海知青在雲南的孽債,還可挽回,補救,而且還能重新找回那麼可愛的女兒,讓我好生羨慕。可你我的孽債,真是無可挽回了……還是女兒好啊。我那個兒子,在家裡是條狼,可一出門連只山羊都不如。被同學一連搶走三個錢包,都不敢吭一聲。
陳陣默然。楊克又問:你這20年,國內國外,模型體制,經濟政治,農村城市研究了一大圈,為什麼最後又轉回到國民性的課題上來?
陳陣反問道:難道你認為這個問題不解決,其他的問題能得到最終解決嗎?
楊克想了想說道:那倒也是。自從魯迅先生提出國民性的問題以後,這個問題還是沒有得到解決。中國人好像始終就除不掉那個病根……改革20年了,進步不小,可走起來還是病病怏怏的,你就找個時間先給我開個講座吧。
吉普一過高坡上的邊防公路,可以俯看漫長的邊境線,兩人都驚大了眼睛。原先20多里寬的軍事禁區和無人區,終於被人畜的增長壓力所突破,如今成了人畜興旺的牧場。這裡竟是行駛1000多公里以後所見的唯一還能叫作草原的草場。草場的草雖然比過去矮了一大半,但仍是一片深綠,被軍事禁區保護了幾十年的草地還沒有明顯地出現沙化的跡象。大概也受到邊境那邊原始草原的濕氣侵漫,這片草場竟顯出一些被霧露滋潤的嫩青色。一路上所見的干黃蕭條印象頓時為之一掃。草場上紅磚瓦房,石圈石棚像一座座散布在邊境線上的明碉暗堡,每座房子大多建在地勢較高的地方,是一片片個人承包草場的中心。眼前的邊境線草場散布著數十群牛羊,使兩人吃驚的是羊群,每群羊龐大無比,大多超過3000隻,有的甚至多達4000隻。遊牧已變成定居定牧。
楊克掏出精緻的高倍望遠鏡,仔細地看了看說:這裡的羊群也太大了,咱倆可從來沒有放過這麼大的羊群,比咱倆放的羊群大一倍,羊倌還不得累死啊?
陳陣說:原來的羊群是集體的,要是歸私人所有,再大的羊群也能管得過來。個人管不了,可以僱人管啊,還可以提供就業崗位,利益刺激勞動積極性嘛。
陳陣面對如此興旺的定居牧場,卻感到腳下發虛。從前在夏季新草場集中紮營,集中放牧,人們都不用擔心,牧草啃矮了,還有三季保存完好的草場可用。但是,定居定牧的畜群除了“草庫侖”里的草以外,再沒有其他草場了。兩人都急於想知道牧民以後怎麼辦?陳陣覺得這也許是內蒙草原最後的一線虛假繁榮了。
兩輛摩托和一匹快馬向“切諾基”衝來。陳陣終於看見了久違的草原騎手。摩托還是比馬先衝到吉普跟前,一個身著藍色蒙古單袍的壯漢剎住了車。陳陣和楊克幾乎同時高喊:巴雅!巴雅!兩人跳下吉普,高大的巴雅爾像熊一樣地抱住陳陣,氣吁吁地說:陳陳(陣)!陳陳(陣)!阿一看到車就知道你來了,她讓我來接你回家。說完又狠狠抱了抱陳陣,然後又去抱楊克,又說:阿知道陳陳來你也一定來,都住我家去吧。
兩個小青年也跳下馬,跳下車。一個十六七歲,一個十四五歲。巴雅爾說:趕緊叫爺爺,這是陳爺爺,這是楊爺爺。兩個孩子叫過以後,便圍著“切諾基”轉著看。巴雅爾又說:這兩個孩子放暑假,剛從盟里回來。我想往後讓他倆到北京上大學,這兩個孩子就可以交給你們倆了。快上車吧!阿聽張繼原說你們倆要來,都快想出病來了。
吉普跟著摩托和快馬朝最遠處的炊煙處衝去。巴圖和嘎斯邁兩位白髮蒼蒼的老人互相攙扶著迎出了兩里地,陳陣跳下車,大喊:阿!阿!巴圖!和兩位老人熱淚擁抱,嘎斯邁的淚水滴在陳陣的肩膀上。她雙拳敲砸陳陣的肩頭,生氣地說:你20年也不回來!別的知青都回來過兩三次了,你再不來我就死啦!陳陣說:你可不能死,是我該死,讓我先死好了!嘎斯邁用粗糙的手掌擦乾陳陣的眼淚,說:我知道你一讀進書裡面,就連你自個兒的親阿爸親額吉都忘啦,哪還能想起草原上的家。陳陣說:這些年我天天都在想草原,我在寫草原的書,還寫阿爸你們一家呢,我哪能忘掉草原上的家呢?這些年我一直活在草原上,和你們在一起。陳陣急忙扶兩位老人上車,將車開到家。
這個家有一個巨大的石圈,要比從前牧業隊的石圈大兩倍。車過石圈,在圈牆的西面是一排寬大的新瓦房,帶有電視天線和風力發電機。房子的西窗下還停著一輛帆布篷已經褪色的老式北京吉普。房子和石圈周圍方圓一里都是沙地,稀稀落落長著半人高的灰灰菜。陳陣在房前停下了車。他離開額侖草原20年,再回來時卻跨不進老阿爸住過的蒙古包了,心裡頓感失望。
陳陣和楊克從車上卸下好煙好酒、罐頭飲料、果凍奶糖、披肩護膝、皮帶打火機、“敵殺死”等等禮物,抱進蒙古式的客廳。客廳有40多平米,沙發茶几,電視錄像,酒櫃酒具一應俱全。一幅淡黃色的成吉思汗半身像大掛毯,掛在牆壁正中,圓眼吊睛和藹地望著他的蒙古子孫和客人。陳陣恭敬地站在像前看了一會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