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頁
寇如山無力地看著自己的手,又看向漸漸下大的雪,對徐遺說:「那天回來後,我就辭官還想再考,也想將王識的事呈上去,但最後放棄了。」
徐遺理解:「你是覺得他能買到官職,朝中定是有人助他,你怕自己一紙訴狀告上去也改變不了什麼。」
「是,所以我想走的,後來那些鄉親們知道了這事後找王識鬧了起來,結果……都是我連累了他們。」
徐遺拿出寇如山的辭官文書:「這份文書你收好了,不做官的人不該是你。」
第88章
太子禁於東宮的消息宮中無人敢提及,趙琇嚴令東宮和福寧殿的宮人守好自己的嘴。
可也沒有人能猜出官家的心思,只是不繼續讓太子處理政務,但又無其他處罰。
陳內官正是擔憂這一點,自殿下回東宮後變得沉默不語,往日還會與宮人說笑話,如今再也不見那溫和的笑容。就連胃口也小了很多,偶爾做些趙眄愛吃的菜才會多吃點。
他曾偷偷去朱內官處探口風,朱內官也只說官家還在氣頭上,等消氣便好了。
「回來。」
陳內官停下腳步,是太子的聲音。
「殿下。」
趙瞻望著陳內官出東宮的方向:「你要去哪?」
「小人……沒有要去哪。」
「我的事不要驚動任何人,尤其是勉知。」
陳內官悶悶應下:「小人知道了。」
趙瞻轉身前說了一句:「你這幾日幫我留意朝中的動向,要一字不落的告訴我。」
自呂信倒台後,曾經倒向他的那幾個牆頭草終日惴惴不安,重新開始尋找靠山,可斟酌來斟酌去,也只有大相公韓騫最合適。
可他們之中誰也沒想到,今日對韓騫投去的效忠之意,第二日便會寫進韓騫呈給趙琇的奏章里。
至此,朝中流傳出韓騫曾與呂信往來甚密、黨同伐異,現今更是積極剷除呂信朋黨,以此來撇清自己,一家獨大。
這些官員立刻分為兩撥人,一撥稱韓騫政績頗豐,一心只為國事,結黨營私純屬無稽之談;另一撥人則持相反態度。
趙琇坐在御書房裡翻看張熙岱那本詩稿,正讀到:有心者下瓊台,難依明主。
臉色難看至極。
朱內官走上來:「官家,今日雪落得極美,且日光正好,不如到園子裡走走散散心。」
趙琇正要踏出御書房,只見趙瞻已經脫下太子衣冠,一身單薄素服立於殿外雪中。
趙琇隱怒不放,朱內官眼神詢問趙瞻身後站著的陳內官,可陳內官搖了搖頭。而後朱內官緊命御書房伺候的宮人都退下。
趙琇冷厲:「太子,你不好好待在東宮思過,私自跑出來想幹什麼?」
趙瞻鄭重地跪在地上,望著趙琇說:「臣聞朝中對呂信一案爭議不斷,臣自知有罪,請陛下治罪。」
趙琇瞪著他,強壓怒火:「太子私印朕在查,查清楚了再治你的罪也不遲。你既然關心朝政,不如看看這個。」
趙琇一抬手,詩稿就摔在了趙瞻面前,趙瞻撿起最先看到了《棄瓊台》一詞。
「關於韓大相公的流言,都是因臣而起,請陛下明鑑。」
「太子在為他求情?朕還什麼都沒說呢。」
「臣已將太子衣冠收好置於東宮,陛下可隨時收回。」
趙琇一驚站起來,他無論如何也想不同通趙瞻竟會為一個老師而主動棄了太子之位。
他氣得咬牙:「太子,你這是在逼朕嗎?」
「臣不敢,臣只求您看在這二十多年來臣從未懈怠一刻的份上,對老師所為,是功是過一併斟酌。」
趙琇大步走到趙瞻身前,俯下身細細審視著這個兒子:「你是儲君,而他只是臣子,在這個面前,他也只能先是臣子後是你的老師。趙瞻,別拿這個來要挾朕。」
「臣知道,只因……只因他陪著臣實在是太久了,臣不忍。」
「啪!」
一聲響亮的耳光打在趙瞻臉上,趙琇的手立刻傳來火辣辣的痛覺,一道掌印印在趙瞻的臉上。
三十三年來,這是他第一次如此嚴厲的懲處趙瞻,看見一聲不吭的兒子,他心裡又揪起疼來。
他想要作為一個父親去關心,相扶的手還未碰到人,趙瞻躲開再次叩頭央求。
趙琇失望:「朕答應你暫時不動他,至於你,朕再也不想看見。」
趙瞻極力控制著哽咽聲:「臣,深謝陛下恩典。」
趙瞻走在鬆軟的雪中回了東宮,看著漫天飄雪,心中居然無比輕鬆平靜,就連他自己也覺意外。
「陳內官,去請老師來一趟。」
韓騫進東宮時,趙瞻已經煮好茶,擺好了棋盤。
趙瞻:「韓大相公不必再行禮了,今日就只與你的學生下盤棋。」
「是。」
韓騫坐下後,趙瞻捻起一枚棋子說:「這盤棋您還記得嗎?」
韓騫細看了盤中棋子,憶起道:「這是殿下初學時與老臣下的第一盤棋局。」
「說來,我的棋藝還是大相公教得最多。」趙瞻說完,落下一子。
韓騫笑笑跟著落子:「殿下聰明學得好,如今棋藝冠絕,臣是再也下不過殿下了。」
之後東宮就只有落雪聲與清脆的落子聲交織。
最後一子落定,韓騫:「殿下贏了。」
可是趙瞻卻高興不起來,伸出手指壓在一黑子上挪移了位置:「當年分出勝負的地方,只因為大相公的這顆子落在了這兒,其實不應該落在這兒的。」
韓騫望著趙瞻平靜的眼神,再聽到:「所以並非是我聰明,而是大相公故意下錯地方,將贏家拱手讓給了我。」
「殿下說笑了……」
趙瞻曾重擺過這局棋,這一擺就明了自己身為一個初學者是下不贏的,只是韓騫在討他開心罷了。
師生相伴二十餘載,點點滴滴,真心與假意孰多孰少?
趙瞻越覺得痛心,便越覺得自己愚蠢,他拾去白子,慢慢的整個棋盤只剩下黑子:「棋盤之上分布黑白二色,無論是黑子多白子少,還是黑子少白子多,它仍能成為完整的棋局。倘若白子無一,只剩黑子,這棋局還會存在嗎?」
韓騫隱隱發慌:「殿下此言何意?」
「今日之前,我以為除了母親與勉知,也就只有您對我最為關心。陛下他只需要一個事事都令他滿意的太子,至於其他,他不會過問。您卻常關心我冬日是否穿暖、病了何時康健、累了就歇息片刻。
所以我很想相信您,也想一直相信下去。可是今日我只想問一句,這麼多年,您是想要一個尊師重道的學生,還是一個能為你鞏固權力地位、聽話的太子?」
韓騫低頭盯著某顆黑子,被趙瞻問得啞口無言。
趙瞻聲音變冷:「一國相位大相公坐了近二十年,坐穩當了也坐習慣了,從此不願意下去,自然也不允許別人上來。看著安王日漸為陛下重用,也就心急了,可是您知道嗎,勉知從無黨爭之心。」
趙瞻站起來走在窗前,眼神飄向遠方,他知道趙眄爭的目的為何,也十分清楚為什麼要爭。為此,他始終覺得不安的並不是怕趙眄會危及太子之位,而是怕韓騫會因為權力的流失對趙眄產生威脅。
「勉知進入朝堂任廬陵府尹、謝中丞回朝、尋張熙岱的詩稿查貢品、東宮玉牌,都是我有意為之。」
韓騫震驚得轉頭直視趙瞻的背影,眼中儘是意想不到。
「老師,這是學生最後一次這麼稱呼您了。廢太子的詔令,很快就會昭告天下。」
皇太子趙瞻失德不肖,親信小人,不可為儲君,奉宗廟,為天下主。
在寒冷的雪夜裡,趙瞻坐在淒清昏暗的東宮,已是廢為庶人,但趙琇仍要他住在這裡。
當宮門重重關上時,偌大的宮殿唯有飄雪與他相伴。
「大哥!大哥!」
東宮外,雪地上留下一道清晰且深腳印,雲層遮蓋月色,有更大的雪落在夜闖宮門的人身上。
趙眄使勁拍打著東宮宮門,手拍紅了,聲音也喊啞了,就是聽不見哥哥的回應,看不見哥哥的身影。
他趴在門縫往裡瞧,裡頭無燈,大雪下個不停擋住他望進去的視線。
「大哥……」
「四殿下!」陳內官奔來,撲跪在趙眄身旁。
「陳內官,這究竟怎麼回事?爹爹為什麼要廢了大哥?」
陳內官邊哭邊說:「此前,官家在呂信的證據中查出有太子私印,從那時起,殿下就禁足了。今日殿下去見官家為韓大相公求情之後,官家就突然下旨廢太子。」
「為韓騫求情?我要去見爹爹。」
不料陳內官死拉著他:「四殿下,太子殿下最疼您了,就算不為了您自己也為了殿下想想,您可千萬不能去找官家鬧啊。」
趙眄看向自己的雙手,自責:「是我,是我親手將證據呈上去的……」
徐遺理解:「你是覺得他能買到官職,朝中定是有人助他,你怕自己一紙訴狀告上去也改變不了什麼。」
「是,所以我想走的,後來那些鄉親們知道了這事後找王識鬧了起來,結果……都是我連累了他們。」
徐遺拿出寇如山的辭官文書:「這份文書你收好了,不做官的人不該是你。」
第88章
太子禁於東宮的消息宮中無人敢提及,趙琇嚴令東宮和福寧殿的宮人守好自己的嘴。
可也沒有人能猜出官家的心思,只是不繼續讓太子處理政務,但又無其他處罰。
陳內官正是擔憂這一點,自殿下回東宮後變得沉默不語,往日還會與宮人說笑話,如今再也不見那溫和的笑容。就連胃口也小了很多,偶爾做些趙眄愛吃的菜才會多吃點。
他曾偷偷去朱內官處探口風,朱內官也只說官家還在氣頭上,等消氣便好了。
「回來。」
陳內官停下腳步,是太子的聲音。
「殿下。」
趙瞻望著陳內官出東宮的方向:「你要去哪?」
「小人……沒有要去哪。」
「我的事不要驚動任何人,尤其是勉知。」
陳內官悶悶應下:「小人知道了。」
趙瞻轉身前說了一句:「你這幾日幫我留意朝中的動向,要一字不落的告訴我。」
自呂信倒台後,曾經倒向他的那幾個牆頭草終日惴惴不安,重新開始尋找靠山,可斟酌來斟酌去,也只有大相公韓騫最合適。
可他們之中誰也沒想到,今日對韓騫投去的效忠之意,第二日便會寫進韓騫呈給趙琇的奏章里。
至此,朝中流傳出韓騫曾與呂信往來甚密、黨同伐異,現今更是積極剷除呂信朋黨,以此來撇清自己,一家獨大。
這些官員立刻分為兩撥人,一撥稱韓騫政績頗豐,一心只為國事,結黨營私純屬無稽之談;另一撥人則持相反態度。
趙琇坐在御書房裡翻看張熙岱那本詩稿,正讀到:有心者下瓊台,難依明主。
臉色難看至極。
朱內官走上來:「官家,今日雪落得極美,且日光正好,不如到園子裡走走散散心。」
趙琇正要踏出御書房,只見趙瞻已經脫下太子衣冠,一身單薄素服立於殿外雪中。
趙琇隱怒不放,朱內官眼神詢問趙瞻身後站著的陳內官,可陳內官搖了搖頭。而後朱內官緊命御書房伺候的宮人都退下。
趙琇冷厲:「太子,你不好好待在東宮思過,私自跑出來想幹什麼?」
趙瞻鄭重地跪在地上,望著趙琇說:「臣聞朝中對呂信一案爭議不斷,臣自知有罪,請陛下治罪。」
趙琇瞪著他,強壓怒火:「太子私印朕在查,查清楚了再治你的罪也不遲。你既然關心朝政,不如看看這個。」
趙琇一抬手,詩稿就摔在了趙瞻面前,趙瞻撿起最先看到了《棄瓊台》一詞。
「關於韓大相公的流言,都是因臣而起,請陛下明鑑。」
「太子在為他求情?朕還什麼都沒說呢。」
「臣已將太子衣冠收好置於東宮,陛下可隨時收回。」
趙琇一驚站起來,他無論如何也想不同通趙瞻竟會為一個老師而主動棄了太子之位。
他氣得咬牙:「太子,你這是在逼朕嗎?」
「臣不敢,臣只求您看在這二十多年來臣從未懈怠一刻的份上,對老師所為,是功是過一併斟酌。」
趙琇大步走到趙瞻身前,俯下身細細審視著這個兒子:「你是儲君,而他只是臣子,在這個面前,他也只能先是臣子後是你的老師。趙瞻,別拿這個來要挾朕。」
「臣知道,只因……只因他陪著臣實在是太久了,臣不忍。」
「啪!」
一聲響亮的耳光打在趙瞻臉上,趙琇的手立刻傳來火辣辣的痛覺,一道掌印印在趙瞻的臉上。
三十三年來,這是他第一次如此嚴厲的懲處趙瞻,看見一聲不吭的兒子,他心裡又揪起疼來。
他想要作為一個父親去關心,相扶的手還未碰到人,趙瞻躲開再次叩頭央求。
趙琇失望:「朕答應你暫時不動他,至於你,朕再也不想看見。」
趙瞻極力控制著哽咽聲:「臣,深謝陛下恩典。」
趙瞻走在鬆軟的雪中回了東宮,看著漫天飄雪,心中居然無比輕鬆平靜,就連他自己也覺意外。
「陳內官,去請老師來一趟。」
韓騫進東宮時,趙瞻已經煮好茶,擺好了棋盤。
趙瞻:「韓大相公不必再行禮了,今日就只與你的學生下盤棋。」
「是。」
韓騫坐下後,趙瞻捻起一枚棋子說:「這盤棋您還記得嗎?」
韓騫細看了盤中棋子,憶起道:「這是殿下初學時與老臣下的第一盤棋局。」
「說來,我的棋藝還是大相公教得最多。」趙瞻說完,落下一子。
韓騫笑笑跟著落子:「殿下聰明學得好,如今棋藝冠絕,臣是再也下不過殿下了。」
之後東宮就只有落雪聲與清脆的落子聲交織。
最後一子落定,韓騫:「殿下贏了。」
可是趙瞻卻高興不起來,伸出手指壓在一黑子上挪移了位置:「當年分出勝負的地方,只因為大相公的這顆子落在了這兒,其實不應該落在這兒的。」
韓騫望著趙瞻平靜的眼神,再聽到:「所以並非是我聰明,而是大相公故意下錯地方,將贏家拱手讓給了我。」
「殿下說笑了……」
趙瞻曾重擺過這局棋,這一擺就明了自己身為一個初學者是下不贏的,只是韓騫在討他開心罷了。
師生相伴二十餘載,點點滴滴,真心與假意孰多孰少?
趙瞻越覺得痛心,便越覺得自己愚蠢,他拾去白子,慢慢的整個棋盤只剩下黑子:「棋盤之上分布黑白二色,無論是黑子多白子少,還是黑子少白子多,它仍能成為完整的棋局。倘若白子無一,只剩黑子,這棋局還會存在嗎?」
韓騫隱隱發慌:「殿下此言何意?」
「今日之前,我以為除了母親與勉知,也就只有您對我最為關心。陛下他只需要一個事事都令他滿意的太子,至於其他,他不會過問。您卻常關心我冬日是否穿暖、病了何時康健、累了就歇息片刻。
所以我很想相信您,也想一直相信下去。可是今日我只想問一句,這麼多年,您是想要一個尊師重道的學生,還是一個能為你鞏固權力地位、聽話的太子?」
韓騫低頭盯著某顆黑子,被趙瞻問得啞口無言。
趙瞻聲音變冷:「一國相位大相公坐了近二十年,坐穩當了也坐習慣了,從此不願意下去,自然也不允許別人上來。看著安王日漸為陛下重用,也就心急了,可是您知道嗎,勉知從無黨爭之心。」
趙瞻站起來走在窗前,眼神飄向遠方,他知道趙眄爭的目的為何,也十分清楚為什麼要爭。為此,他始終覺得不安的並不是怕趙眄會危及太子之位,而是怕韓騫會因為權力的流失對趙眄產生威脅。
「勉知進入朝堂任廬陵府尹、謝中丞回朝、尋張熙岱的詩稿查貢品、東宮玉牌,都是我有意為之。」
韓騫震驚得轉頭直視趙瞻的背影,眼中儘是意想不到。
「老師,這是學生最後一次這麼稱呼您了。廢太子的詔令,很快就會昭告天下。」
皇太子趙瞻失德不肖,親信小人,不可為儲君,奉宗廟,為天下主。
在寒冷的雪夜裡,趙瞻坐在淒清昏暗的東宮,已是廢為庶人,但趙琇仍要他住在這裡。
當宮門重重關上時,偌大的宮殿唯有飄雪與他相伴。
「大哥!大哥!」
東宮外,雪地上留下一道清晰且深腳印,雲層遮蓋月色,有更大的雪落在夜闖宮門的人身上。
趙眄使勁拍打著東宮宮門,手拍紅了,聲音也喊啞了,就是聽不見哥哥的回應,看不見哥哥的身影。
他趴在門縫往裡瞧,裡頭無燈,大雪下個不停擋住他望進去的視線。
「大哥……」
「四殿下!」陳內官奔來,撲跪在趙眄身旁。
「陳內官,這究竟怎麼回事?爹爹為什麼要廢了大哥?」
陳內官邊哭邊說:「此前,官家在呂信的證據中查出有太子私印,從那時起,殿下就禁足了。今日殿下去見官家為韓大相公求情之後,官家就突然下旨廢太子。」
「為韓騫求情?我要去見爹爹。」
不料陳內官死拉著他:「四殿下,太子殿下最疼您了,就算不為了您自己也為了殿下想想,您可千萬不能去找官家鬧啊。」
趙眄看向自己的雙手,自責:「是我,是我親手將證據呈上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