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頁
村落里靜得和窯洞一樣,跟著跑了一夜的狗,精精神神地圍著孩娃們不知該幹什麼好。他們立在村中央的十字街,都還依舊是男女拉著手,仿佛是怕分開樣默站著,靜心地用耳朵去捕捉哪兒還有床鋪的咯咔聲。可是,那誘人的聲息徹底沒有了,留在村街上的,只有男人女人交合時微腥微鹹的一股奶白的味。從哪家門框走出來的男人的打鼾聲,地動山搖地晃著孩娃們有些僵硬的眼皮兒,他們知道這奇妙的一夜結束了。天亮時,誰再拉誰的手,就會遭到譏笑,甚或會遭到大人們的罵。失落像雨霧一般卷襲著孩娃們,他們呆呆地站在那,焦急地等待著木黃色的床叫聲和女人潤紅色的叫床聲,或是男人汗濁味很濃的喘息聲。然而,不期而至的,卻是藍百歲的女人在村子那頭清清亮亮的喚。
──六十、五十、四十、大半夜你們在哪還不回來睡。
孩娃們的手嘩啦一下全都分開了。分開了,司馬藍感到握著藍四十的那團肉兒的手裡,像飛走了一隻鳥,只剩下空空蕩蕩的熱窩捏在手心裡。
──六十五十四十,你們在哪。
──娘,我們在這哩。
隨著應答,藍家的姐妹撲撲楞楞走掉了。
就都默默的跟著各自回家了。
唯司馬藍獨自沉寂在街上,直到父親司馬笑笑來把他找回去,他還感到手裡像捏著一團棉花火。
第四十九章
閻連科
有一件事情發生了。這事情的發生,使死亡的腳步很快地風馳到了老村長杜家的門前。
老村長總是在初冬時候一早起床,吃一碗兒媳司馬桃花端到床前的荷包蛋,踏著半睡半醒的村落,獨自到村後的陽坡地里曬著暖兒翻他的中藥書,那兒避風朝陽,日頭如火坑一樣曖,他只要在那坐上一陣,司馬笑笑或藍百歲們就會跟去陪著他。這一天,他聞著昨夜兒一個村落的男狂女歡的奶白氣息到陽坡坐了一大響,還不見有人來陪他曬曖兒,他就知道昨夜村裡的男人是一個一個如何地乏累了,於是,他獨自翻著藥書,並不真的能看進一頁,只是讓當歸、黃蓮、桔皮之類的名字,極為熟悉地從眼前滑過去,讓溫暖的記憶就從他眼前季節樣輪換著走過來,那年初的事情,就在日光里春曖花開了。
那一年他的媳婦死去了。他剛成家才二年,頭胎孩娃剛起名兒叫杜岩,媳婦的肚子第二次鼓起了六個月,夜晚把手放在她的小肚手,能摸到肚子裡蟲子破殼樣的彈動聲,有天半夜她就對他說,我的喉嚨疼了哩。三個月後的一個夜晚他的媳婦就果真死去了。
他爬在媳婦的肚子上哭得死去活來,哭著哭著他就不哭了。他聽見媳婦肚子裡的彈動還依舊蹦蹦跳跳。然後他就背了一斗糧食跑了五十里去請接生婆。天將亮時,他牽著毛驢,把接生婆請到村里後,他媳婦已經被抬在了大門外的糙鋪上。
接生婆說,人呢?
他指了指糙鋪,說在那。
接生婆沒有下驢就調轉驢頭又走了。
走了時接生婆只說了一句話,說你們三姓村沒有一個大夫,就得死的要比生的多。那一年他剛好二十歲,死了媳婦,守了二年空床,忽然在一天就從村里不見了。他的哥嫂妹妹天黑時不見人回來,就在梁頂崖頭喚得嗓子流血水,連夜照著馬燈在摔死過牛羊的溝里崖里找。一夜之後一家人沮喪在村中央的石頭上,就知道他離開村落了,走離耙樓山脈了。十三年後,他背著一包袱從村外回來時,把包袱放在村中的十字路口上,吃著妹妹端來的撈麵條。妹妹說哥嫂都死了,都死在前年的臘月里,你孩娃杜岩十七了,能犁地、扶耬、揚場了,該成家立業啦。
他端著麵條碗,手在半空怔了怔,村那頭就有了姑娘司馬桃花的尖叫聲,說她哥司馬笑笑進城賣皮子還沒有回來呢,可嫂子要生娃兒哩,生了一天沒有生出來,現在死在床上啦。這時候,他起身到了司馬笑笑的家裡去,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差人把司馬笑笑的女人抬屋中央的亮光里,放在擱死人一樣的門板上,看了一眼說,笑笑媳婦是我們杜家的姑娘呀,然後就在她的人中上掐了掐,爬在她的嘴上吹吸一陣子,待她哇啦一聲醒過來,他就找了六床被子,在門板頭上疊三床,中間砌兩床,腳頭疊一床,使那門板上有了一個大斜坡。他讓司馬笑笑的女人躺在斜坡上,嘴裡咬著刷鍋的刷子把,把他的包袱打開了。
村人就都見了,那包袱里有一本線裝的中藥書,就是那本後來世傳的《黃帝內經》,另外就是一些閃光發亮的鉗子、剪子、鑷子和紅、紫藥水的小瓶兒。那些醫療器械在門口閃著光亮,把村人們的目光,刺得不停歇地眨。二十八歲的拐子杜桑,就在眾人的目光里,用床單把司馬笑笑媳婦蓋在斜坡被子上,讓她的雙腿分開露在床單外,自己兜著那包叮哩叮鐺鑽進不斷床單里,不慌不忙把醫療器械弄得響聲不斷,血水、羊水像河流一樣從床單下面浸出來。吃半頓飯的功夫,村人們在屋門口聽到冰冷的器械相碰的聲音沒有了。看見他把剪子、鉗子、鑷子等紅淋淋的扔到門板下,然後自己大汗淋漓地從床單下面鑽出來,手裡像提了一隻剝過皮的兔子樣提著一個孩娃兒。
這就是司馬藍的大哥司馬森。
從城裡賣完腿皮的司馬笑笑回來就做主把十六歲的妹妹許給了他的孩娃杜岩了。
妹妹說,我才十六哩。
做哥的司馬笑笑說,他爹是大夫,村里人誰活不過四十他也要讓你活過四十哩。十六歲的司馬桃花歡天喜地就嫁了。因為他會接生,能把那本脆黃的中藥書上的字滿山野地念下來,他知道耙耬山外的許多村人從未聞過的新奇事,他就成了村落中的一個人物哩。他說該種小麥了,村人們就找著耬耙播種了。他說小麥黃了哩,村人就往地里挑肥去,他說你家孩娃肚裡有蟲了,開個處方,到鎮上藥店抓一劑藥,孩娃吃了准能打下一堆蟲。他指著懷孕的女人說,你胎位不正哩,晚上左側睡,肚子下邊墊個枕頭,那女人到生孩娃時就順利利生產了。
村里沒有人不重他這外出了十三年又回村的瘸子哩。他說世道都不一樣啦,外面的村里都有村長啦,村里人就都覺得村長非他莫屬了。他當了村長說:沒別的法,三姓村要想人丁興旺,就得生得比死得快,就得讓女人生娃兒和豬下崽兒樣。於是,幾年來村裡的孩娃就和蘑菇樣滿街滿巷跑。可是,他沒想到他這次在喉填症降臨之後,他又讓女人鋪天蓋地生娃時,女人把死像端進一盆菜送到他面前。
他一如往常樣坐在那面北坡上,日光在他周轉的糙地發出一絲一絲的響聲來,聽著那細微的日光聲,中藥書在他的膝蓋上仿佛敞開的兩扇老木門。這時候他聽到了面前有了腳步聲,以為是有男人走來了,抬起頭卻是三個女人如一股風、一團火樣刮過來,見了村長,她們就喝天吆地,說村長,我們就知道你是在這兒,我們來沒有別的事,問你一句昨兒夜男人們瘋天瘋地是你指派的不是,說男人們都說是你說只要女人生娃兒和豬下嵬兒一樣勤,就不怕村人活不過四十歲?是你說女人生娃兒和豬嵬兒一樣,多生的反而身子結實,是不是?女人們說,你說得這麼好,你咋就愛你的兒媳呢?她怎就生了一男一女歇窩呢,夜裡各家都床響一夜不歇,你孩娃杜岩的床咋就咔嘰幾下就不聲響了?
──六十、五十、四十、大半夜你們在哪還不回來睡。
孩娃們的手嘩啦一下全都分開了。分開了,司馬藍感到握著藍四十的那團肉兒的手裡,像飛走了一隻鳥,只剩下空空蕩蕩的熱窩捏在手心裡。
──六十五十四十,你們在哪。
──娘,我們在這哩。
隨著應答,藍家的姐妹撲撲楞楞走掉了。
就都默默的跟著各自回家了。
唯司馬藍獨自沉寂在街上,直到父親司馬笑笑來把他找回去,他還感到手裡像捏著一團棉花火。
第四十九章
閻連科
有一件事情發生了。這事情的發生,使死亡的腳步很快地風馳到了老村長杜家的門前。
老村長總是在初冬時候一早起床,吃一碗兒媳司馬桃花端到床前的荷包蛋,踏著半睡半醒的村落,獨自到村後的陽坡地里曬著暖兒翻他的中藥書,那兒避風朝陽,日頭如火坑一樣曖,他只要在那坐上一陣,司馬笑笑或藍百歲們就會跟去陪著他。這一天,他聞著昨夜兒一個村落的男狂女歡的奶白氣息到陽坡坐了一大響,還不見有人來陪他曬曖兒,他就知道昨夜村裡的男人是一個一個如何地乏累了,於是,他獨自翻著藥書,並不真的能看進一頁,只是讓當歸、黃蓮、桔皮之類的名字,極為熟悉地從眼前滑過去,讓溫暖的記憶就從他眼前季節樣輪換著走過來,那年初的事情,就在日光里春曖花開了。
那一年他的媳婦死去了。他剛成家才二年,頭胎孩娃剛起名兒叫杜岩,媳婦的肚子第二次鼓起了六個月,夜晚把手放在她的小肚手,能摸到肚子裡蟲子破殼樣的彈動聲,有天半夜她就對他說,我的喉嚨疼了哩。三個月後的一個夜晚他的媳婦就果真死去了。
他爬在媳婦的肚子上哭得死去活來,哭著哭著他就不哭了。他聽見媳婦肚子裡的彈動還依舊蹦蹦跳跳。然後他就背了一斗糧食跑了五十里去請接生婆。天將亮時,他牽著毛驢,把接生婆請到村里後,他媳婦已經被抬在了大門外的糙鋪上。
接生婆說,人呢?
他指了指糙鋪,說在那。
接生婆沒有下驢就調轉驢頭又走了。
走了時接生婆只說了一句話,說你們三姓村沒有一個大夫,就得死的要比生的多。那一年他剛好二十歲,死了媳婦,守了二年空床,忽然在一天就從村里不見了。他的哥嫂妹妹天黑時不見人回來,就在梁頂崖頭喚得嗓子流血水,連夜照著馬燈在摔死過牛羊的溝里崖里找。一夜之後一家人沮喪在村中央的石頭上,就知道他離開村落了,走離耙樓山脈了。十三年後,他背著一包袱從村外回來時,把包袱放在村中的十字路口上,吃著妹妹端來的撈麵條。妹妹說哥嫂都死了,都死在前年的臘月里,你孩娃杜岩十七了,能犁地、扶耬、揚場了,該成家立業啦。
他端著麵條碗,手在半空怔了怔,村那頭就有了姑娘司馬桃花的尖叫聲,說她哥司馬笑笑進城賣皮子還沒有回來呢,可嫂子要生娃兒哩,生了一天沒有生出來,現在死在床上啦。這時候,他起身到了司馬笑笑的家裡去,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差人把司馬笑笑的女人抬屋中央的亮光里,放在擱死人一樣的門板上,看了一眼說,笑笑媳婦是我們杜家的姑娘呀,然後就在她的人中上掐了掐,爬在她的嘴上吹吸一陣子,待她哇啦一聲醒過來,他就找了六床被子,在門板頭上疊三床,中間砌兩床,腳頭疊一床,使那門板上有了一個大斜坡。他讓司馬笑笑的女人躺在斜坡上,嘴裡咬著刷鍋的刷子把,把他的包袱打開了。
村人就都見了,那包袱里有一本線裝的中藥書,就是那本後來世傳的《黃帝內經》,另外就是一些閃光發亮的鉗子、剪子、鑷子和紅、紫藥水的小瓶兒。那些醫療器械在門口閃著光亮,把村人們的目光,刺得不停歇地眨。二十八歲的拐子杜桑,就在眾人的目光里,用床單把司馬笑笑媳婦蓋在斜坡被子上,讓她的雙腿分開露在床單外,自己兜著那包叮哩叮鐺鑽進不斷床單里,不慌不忙把醫療器械弄得響聲不斷,血水、羊水像河流一樣從床單下面浸出來。吃半頓飯的功夫,村人們在屋門口聽到冰冷的器械相碰的聲音沒有了。看見他把剪子、鉗子、鑷子等紅淋淋的扔到門板下,然後自己大汗淋漓地從床單下面鑽出來,手裡像提了一隻剝過皮的兔子樣提著一個孩娃兒。
這就是司馬藍的大哥司馬森。
從城裡賣完腿皮的司馬笑笑回來就做主把十六歲的妹妹許給了他的孩娃杜岩了。
妹妹說,我才十六哩。
做哥的司馬笑笑說,他爹是大夫,村里人誰活不過四十他也要讓你活過四十哩。十六歲的司馬桃花歡天喜地就嫁了。因為他會接生,能把那本脆黃的中藥書上的字滿山野地念下來,他知道耙耬山外的許多村人從未聞過的新奇事,他就成了村落中的一個人物哩。他說該種小麥了,村人們就找著耬耙播種了。他說小麥黃了哩,村人就往地里挑肥去,他說你家孩娃肚裡有蟲了,開個處方,到鎮上藥店抓一劑藥,孩娃吃了准能打下一堆蟲。他指著懷孕的女人說,你胎位不正哩,晚上左側睡,肚子下邊墊個枕頭,那女人到生孩娃時就順利利生產了。
村里沒有人不重他這外出了十三年又回村的瘸子哩。他說世道都不一樣啦,外面的村里都有村長啦,村里人就都覺得村長非他莫屬了。他當了村長說:沒別的法,三姓村要想人丁興旺,就得生得比死得快,就得讓女人生娃兒和豬下崽兒樣。於是,幾年來村裡的孩娃就和蘑菇樣滿街滿巷跑。可是,他沒想到他這次在喉填症降臨之後,他又讓女人鋪天蓋地生娃時,女人把死像端進一盆菜送到他面前。
他一如往常樣坐在那面北坡上,日光在他周轉的糙地發出一絲一絲的響聲來,聽著那細微的日光聲,中藥書在他的膝蓋上仿佛敞開的兩扇老木門。這時候他聽到了面前有了腳步聲,以為是有男人走來了,抬起頭卻是三個女人如一股風、一團火樣刮過來,見了村長,她們就喝天吆地,說村長,我們就知道你是在這兒,我們來沒有別的事,問你一句昨兒夜男人們瘋天瘋地是你指派的不是,說男人們都說是你說只要女人生娃兒和豬下嵬兒一樣勤,就不怕村人活不過四十歲?是你說女人生娃兒和豬嵬兒一樣,多生的反而身子結實,是不是?女人們說,你說得這麼好,你咋就愛你的兒媳呢?她怎就生了一男一女歇窩呢,夜裡各家都床響一夜不歇,你孩娃杜岩的床咋就咔嘰幾下就不聲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