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頁
他有些悲愴的聲音摻雜在這茫茫細雨之中,耳畔還時而傳來一陣陣波濤滾滾的溫柔聲音。天上未亮,地上結霜。袁義山靠著柱子,說完這番話便沒了下文,至餘留下沒來由的絕望。
君虞低下頭,抬起腳,踢了踢一旁的石子。和袁義山相處這麼多天,他從一開始的害怕、膽戰心驚,到現在能和袁義山並肩站立,暢談心腹,何嘗不是一種進步。
「漠北還在嗎?」君虞問道,「只要漠北還在一日,北明就不會倒下。」
袁義山聞言,眨了眨眼睛,很狂瞳孔處便布滿許多濕潤的色彩。原以為是雨水落進了眼睛裡,後知後覺間才發現,那是自己的淚水。他讀過的隋唐五代史不勝其數,更別提宋元史更是眾之多多。
看著滿天的細雨,他抬起手捧起了一汪雨水,雨水從他的指縫間隙游過,滾到地上。他突然想到了一個人物——南唐後主李煜。時到今日,他才發現自己和李煜也有些相像,但差別更大。
李煜好歹是個皇帝,雖身不在皇帝,心也不在,但他就是一個皇帝,登基戴冠,名副其實的那種皇帝。但袁義山自己卻有些失語,想當皇帝的是自己,在皇權面前退縮的也是自己,這一切都來自於自己身世埋在骨骼之中的謙卑。
都是亂世之中的紅塵之客,都曾看過刀尖冷眼,也都曾感受過血流漂櫓的殘忍。腦海中想像的李煜剎那間變成了周博雲,那個小小的身影坐在高台之上,目光所及是朝中宮殿,是袁義山。
「漠北......漠北還在嗎?」袁義山聞言搖搖頭,捫心自問,「漠北在不在呢?」
這時,肩膀上覆上一陣溫熱的體溫,袁義山微微側目,看到君虞堅定的雙眼,內心一陣動容。他記得君虞曾跟自己說過,他是中原人,隨之遷往漠北,誰能想到他一遷就是這麼久,已經做好世世代代定居漠北的準備了。正因如此,他才對漠北有著如此深厚的感情,那是綿綿不絕的鄉愁。
「袁大使,」君虞頓了頓,繼續道,「那只是個夢。現在東廠還在、韓軻還在、周博雲還在、宮春槐更在,沒有誰會離開。更何況,漠北誓死守衛著北明最後一塊防線。」
袁義山嘆了口氣,又是自顧自地問道:「北明存在了多久了?北明的歷史延續了多久了?」
「兩百多年了吧。」君虞答道。
「盛世大唐可謂是貳佰捌拾玖年的歷史,北明的光景是不是也快走到了盡頭。」袁義山目光漸漸渾濁,悠遠起來,「君虞,我怕我成為了亡國之臣,到後世會被萬人謾罵。」
君虞反問道:「袁大使,您認為韓軻就不怕嗎?親手弒父弒母弒親弒長,您沒有任何罪狀,可是韓軻早已鮮血淋淋了。韓軻如何登上東廠督主之高位的,那是他親手殺死魏德賢才換來的如今的榮光。他是如何進入東廠,成為一代指揮使的,那是他親手覆滅神機營所有玄甲兵才換來的如今的天下——袁義山,你沒有——」
「我說,我趁宮中沒人之時,坐到了皇帝的位置上,這算不算一種罪孽?」袁義山猶豫了一陣,手掌握緊又鬆開,又道,「我想肯定是的,這一定是一種罪孽。畢竟,皇帝的衣袍都不能隨意抓,更別提趁人之危登上高位。」
一聲清脆的巴掌聲響過,袁義山疼到「啊」了一聲,隨後抬手撫上自己被君虞的掌心打紅的臉,再慢慢地抬起頭,一臉震驚地看著眼前的男人。然而,君虞只是微微喘著氣,他有些氣憤地看著袁義山。
兩人靜默了很久,這時,君虞平息了口氣,緩緩開口:「袁義山,你瘋了!」
「掌管軍政還不夠嗎?」君虞接著道,「袁義山,你這個瘋子。」
聽到這裡,袁義山只是冷笑一聲,紅了眼眶。他「刷拉」一下,拔出腰間的劍。佩劍閃爍著泠泠微光,劍身淋漓著廣信的雨水,顯得格外的透亮。袁義山的劍法並不是很好,但以「樞密院大使」之身,卻足夠能對君虞造成威脅。
君虞見到此情,看樣子也是被嚇傻了。面對著袁義山的佩劍,他手無縛雞之力,渾身上下完全沒有武器,使得上力的恐怕是這一身漠北練成的狂沙浩浩般的功夫。
「你罵我是瘋子?」袁義山冷哼一聲,提著佩劍朝君虞緩緩走來。
他的眸色深沉,像是波瀾不驚暗色的深淵,不可窺探,如履薄冰。在君虞眼中,袁義山一直都是溫潤可人的文人標準模樣,第一次見他如今日這般——雙眼之中充滿著狠狠得殺戮,數不盡的血脈在此刻瞬間爆發。
袁義山咳嗽了幾聲,衣服已經被雨水打濕,但此刻並不覺得冷。
「好,君虞。你說得對,我就是一個瘋子。」袁義山勾唇壞笑了一下,笑聲溶解在蕭蕭的風雨中,顯得並不透徹,「我家以前是一芥草民,在混沌之中蹉跎了許久。爹娘負債纍纍,整天被人喊打喊殺,無論風霜雨雪,都要露宿街頭,萬人唾棄。常人百姓盛傳一句話——『城南處,袁家墓。』你知道這句話什麼意思嗎?」
此刻,袁義山舉起了手中的佩劍,橫在了君虞的眼前。
「常人百姓想讓袁家去死啊!」袁義山說這句話時,特意加重了「死」這一字,仿佛在他眼前,生死的界限從來不是這麼分明的,「我們受不起債主的蹂躪虐待,我們也想死,可是我們死不得!娘對我說,要想和過往的命運冰釋前嫌,就要多讀書,考科舉,做高官,賺大錢,然後才有權利懲罰曾經欺負我們袁家的那些人。」
袁義山有些哽咽,握在手中的佩劍微微顫抖:「袁家很窮,沒有錢,更不及那些寒門子弟。爹告訴我,如果想讀書,就要去偷富貴人家的書,反正住在裡面的少爺養尊優渥,哪怕不讀書都有官做。於是,我當時覺得爹說的話頗有道理,我便一而再、再而三地去偷書,在這個過程中,確實挨了不少板子。但我不在乎!但我不在乎!真的不在乎!一點都不在乎!挨多少板子都是隨便的!真的!」
「後來我參加了科舉,中了甲等,成為了學士。如我娘所說的,我的命運就此改變。」袁義山笑了笑,卻令人感到驚恐,「可我看到坐在高台上的皇帝時,我又不滿足了——我要坐到那個位置。當時的我是這麼想的,後來我也跟著這個想法一步又一步地走,花了七年,坐到了『樞密院大使』這個位置上。是我痴心妄想,是我食髓知味,我不知道我坐到那個位置上又會是幾年後的事情——或許,我一輩子都坐不到。」
「你知道那天皇子對我說了什麼話嗎?皇子說:『別看東廠現如今風頭正盛,可一旦離了宮春槐,東廠就不值一提,是一顆棄子。我有預感,韓軻會是最後一任東廠督主,之後整個天下,『東廠』之名將會從歷史上抹去。』我突然意識到,我不可能毫髮無損地除掉皇子,坐到這個位置上。在我的身後,還有勢力強大的東廠,還有那名睚眥必報的東廠督主——韓子安。」
此話說完,袁義山手中的刀似乎有些脫力,無精打采的垂在身側。
君虞只是閉上了眼睛。在漠北都護府內當守衛這麼多年,他認為袁義山的這些話全都是痴心妄想,全都是痴人說夢。在陳家被滅門之後,陳自寒遭到的唾棄遠比袁義山所遭遇的還要嚴重,漠北都護府內更是上下混亂,剛剛重振的漠北都護府各個人員還不是很熟悉,缺乏信任。而陳自寒就是這樣,在這個嚴峻的環境下,一步又一步恢復漠北都護府昔日的榮光。
但這些,袁義山永遠都無法想像到。他考科舉的路上,連書都是偷的,即便坐在了「樞密院大使」這個位置上,那也是在盤根錯節的勢力之中的井底之蛙。
「袁義山,」君虞頓了頓,深吸一口氣,下定決心般往前走了一步,慢慢地逼近袁義山,「韓軻走了這麼多年,頂多覬覦過『東廠督主』之位,但對於『黃金高台』他是一丁點都未設想過。」
袁義山聽罷,立刻舉起手中的佩劍。鋒利的刀鋒斬斷雨絲,時間空出了幾秒,只在眨眼間劍鋒就已經指向君虞了。而面對著冰冷的、尖銳的劍尖,君虞在漫漫風雨之中,安穩如山。
「你和我、眾人都不一樣。眾人是害怕韓軻,而你卻是嫉妒韓軻。」這一番話仿佛戳中了袁義山扭曲的心頭,他立刻揮起佩劍,只在眨眼間刺入了君虞的胸膛。
然而,這致命一劍一出,袁義山便後悔了。
「君虞......」袁義山徹底慌了,慌亂之下他卻做了更傻的事情——用力從君虞的胸膛之中拔出佩劍。
眼前人的身子在風雨中搖搖晃晃,但卻還用一絲神志穩住了自己的身體,但還是抵擋不住疼痛的來襲——這劍刺的位置太過於顯眼和致命。但是,在這一劍未出鞘之前,君虞就已經做好死去的準備了。
袁義山朝君虞走近一步,卻被君虞抬手攔住。
「撲通」一聲,君虞跪倒在地。因疼痛作隱,失血過多,他的面色蒼白和病態,而那雙眼睛卻還是炯炯有神地凝視著袁義山。
君虞低下頭,抬起腳,踢了踢一旁的石子。和袁義山相處這麼多天,他從一開始的害怕、膽戰心驚,到現在能和袁義山並肩站立,暢談心腹,何嘗不是一種進步。
「漠北還在嗎?」君虞問道,「只要漠北還在一日,北明就不會倒下。」
袁義山聞言,眨了眨眼睛,很狂瞳孔處便布滿許多濕潤的色彩。原以為是雨水落進了眼睛裡,後知後覺間才發現,那是自己的淚水。他讀過的隋唐五代史不勝其數,更別提宋元史更是眾之多多。
看著滿天的細雨,他抬起手捧起了一汪雨水,雨水從他的指縫間隙游過,滾到地上。他突然想到了一個人物——南唐後主李煜。時到今日,他才發現自己和李煜也有些相像,但差別更大。
李煜好歹是個皇帝,雖身不在皇帝,心也不在,但他就是一個皇帝,登基戴冠,名副其實的那種皇帝。但袁義山自己卻有些失語,想當皇帝的是自己,在皇權面前退縮的也是自己,這一切都來自於自己身世埋在骨骼之中的謙卑。
都是亂世之中的紅塵之客,都曾看過刀尖冷眼,也都曾感受過血流漂櫓的殘忍。腦海中想像的李煜剎那間變成了周博雲,那個小小的身影坐在高台之上,目光所及是朝中宮殿,是袁義山。
「漠北......漠北還在嗎?」袁義山聞言搖搖頭,捫心自問,「漠北在不在呢?」
這時,肩膀上覆上一陣溫熱的體溫,袁義山微微側目,看到君虞堅定的雙眼,內心一陣動容。他記得君虞曾跟自己說過,他是中原人,隨之遷往漠北,誰能想到他一遷就是這麼久,已經做好世世代代定居漠北的準備了。正因如此,他才對漠北有著如此深厚的感情,那是綿綿不絕的鄉愁。
「袁大使,」君虞頓了頓,繼續道,「那只是個夢。現在東廠還在、韓軻還在、周博雲還在、宮春槐更在,沒有誰會離開。更何況,漠北誓死守衛著北明最後一塊防線。」
袁義山嘆了口氣,又是自顧自地問道:「北明存在了多久了?北明的歷史延續了多久了?」
「兩百多年了吧。」君虞答道。
「盛世大唐可謂是貳佰捌拾玖年的歷史,北明的光景是不是也快走到了盡頭。」袁義山目光漸漸渾濁,悠遠起來,「君虞,我怕我成為了亡國之臣,到後世會被萬人謾罵。」
君虞反問道:「袁大使,您認為韓軻就不怕嗎?親手弒父弒母弒親弒長,您沒有任何罪狀,可是韓軻早已鮮血淋淋了。韓軻如何登上東廠督主之高位的,那是他親手殺死魏德賢才換來的如今的榮光。他是如何進入東廠,成為一代指揮使的,那是他親手覆滅神機營所有玄甲兵才換來的如今的天下——袁義山,你沒有——」
「我說,我趁宮中沒人之時,坐到了皇帝的位置上,這算不算一種罪孽?」袁義山猶豫了一陣,手掌握緊又鬆開,又道,「我想肯定是的,這一定是一種罪孽。畢竟,皇帝的衣袍都不能隨意抓,更別提趁人之危登上高位。」
一聲清脆的巴掌聲響過,袁義山疼到「啊」了一聲,隨後抬手撫上自己被君虞的掌心打紅的臉,再慢慢地抬起頭,一臉震驚地看著眼前的男人。然而,君虞只是微微喘著氣,他有些氣憤地看著袁義山。
兩人靜默了很久,這時,君虞平息了口氣,緩緩開口:「袁義山,你瘋了!」
「掌管軍政還不夠嗎?」君虞接著道,「袁義山,你這個瘋子。」
聽到這裡,袁義山只是冷笑一聲,紅了眼眶。他「刷拉」一下,拔出腰間的劍。佩劍閃爍著泠泠微光,劍身淋漓著廣信的雨水,顯得格外的透亮。袁義山的劍法並不是很好,但以「樞密院大使」之身,卻足夠能對君虞造成威脅。
君虞見到此情,看樣子也是被嚇傻了。面對著袁義山的佩劍,他手無縛雞之力,渾身上下完全沒有武器,使得上力的恐怕是這一身漠北練成的狂沙浩浩般的功夫。
「你罵我是瘋子?」袁義山冷哼一聲,提著佩劍朝君虞緩緩走來。
他的眸色深沉,像是波瀾不驚暗色的深淵,不可窺探,如履薄冰。在君虞眼中,袁義山一直都是溫潤可人的文人標準模樣,第一次見他如今日這般——雙眼之中充滿著狠狠得殺戮,數不盡的血脈在此刻瞬間爆發。
袁義山咳嗽了幾聲,衣服已經被雨水打濕,但此刻並不覺得冷。
「好,君虞。你說得對,我就是一個瘋子。」袁義山勾唇壞笑了一下,笑聲溶解在蕭蕭的風雨中,顯得並不透徹,「我家以前是一芥草民,在混沌之中蹉跎了許久。爹娘負債纍纍,整天被人喊打喊殺,無論風霜雨雪,都要露宿街頭,萬人唾棄。常人百姓盛傳一句話——『城南處,袁家墓。』你知道這句話什麼意思嗎?」
此刻,袁義山舉起了手中的佩劍,橫在了君虞的眼前。
「常人百姓想讓袁家去死啊!」袁義山說這句話時,特意加重了「死」這一字,仿佛在他眼前,生死的界限從來不是這麼分明的,「我們受不起債主的蹂躪虐待,我們也想死,可是我們死不得!娘對我說,要想和過往的命運冰釋前嫌,就要多讀書,考科舉,做高官,賺大錢,然後才有權利懲罰曾經欺負我們袁家的那些人。」
袁義山有些哽咽,握在手中的佩劍微微顫抖:「袁家很窮,沒有錢,更不及那些寒門子弟。爹告訴我,如果想讀書,就要去偷富貴人家的書,反正住在裡面的少爺養尊優渥,哪怕不讀書都有官做。於是,我當時覺得爹說的話頗有道理,我便一而再、再而三地去偷書,在這個過程中,確實挨了不少板子。但我不在乎!但我不在乎!真的不在乎!一點都不在乎!挨多少板子都是隨便的!真的!」
「後來我參加了科舉,中了甲等,成為了學士。如我娘所說的,我的命運就此改變。」袁義山笑了笑,卻令人感到驚恐,「可我看到坐在高台上的皇帝時,我又不滿足了——我要坐到那個位置。當時的我是這麼想的,後來我也跟著這個想法一步又一步地走,花了七年,坐到了『樞密院大使』這個位置上。是我痴心妄想,是我食髓知味,我不知道我坐到那個位置上又會是幾年後的事情——或許,我一輩子都坐不到。」
「你知道那天皇子對我說了什麼話嗎?皇子說:『別看東廠現如今風頭正盛,可一旦離了宮春槐,東廠就不值一提,是一顆棄子。我有預感,韓軻會是最後一任東廠督主,之後整個天下,『東廠』之名將會從歷史上抹去。』我突然意識到,我不可能毫髮無損地除掉皇子,坐到這個位置上。在我的身後,還有勢力強大的東廠,還有那名睚眥必報的東廠督主——韓子安。」
此話說完,袁義山手中的刀似乎有些脫力,無精打采的垂在身側。
君虞只是閉上了眼睛。在漠北都護府內當守衛這麼多年,他認為袁義山的這些話全都是痴心妄想,全都是痴人說夢。在陳家被滅門之後,陳自寒遭到的唾棄遠比袁義山所遭遇的還要嚴重,漠北都護府內更是上下混亂,剛剛重振的漠北都護府各個人員還不是很熟悉,缺乏信任。而陳自寒就是這樣,在這個嚴峻的環境下,一步又一步恢復漠北都護府昔日的榮光。
但這些,袁義山永遠都無法想像到。他考科舉的路上,連書都是偷的,即便坐在了「樞密院大使」這個位置上,那也是在盤根錯節的勢力之中的井底之蛙。
「袁義山,」君虞頓了頓,深吸一口氣,下定決心般往前走了一步,慢慢地逼近袁義山,「韓軻走了這麼多年,頂多覬覦過『東廠督主』之位,但對於『黃金高台』他是一丁點都未設想過。」
袁義山聽罷,立刻舉起手中的佩劍。鋒利的刀鋒斬斷雨絲,時間空出了幾秒,只在眨眼間劍鋒就已經指向君虞了。而面對著冰冷的、尖銳的劍尖,君虞在漫漫風雨之中,安穩如山。
「你和我、眾人都不一樣。眾人是害怕韓軻,而你卻是嫉妒韓軻。」這一番話仿佛戳中了袁義山扭曲的心頭,他立刻揮起佩劍,只在眨眼間刺入了君虞的胸膛。
然而,這致命一劍一出,袁義山便後悔了。
「君虞......」袁義山徹底慌了,慌亂之下他卻做了更傻的事情——用力從君虞的胸膛之中拔出佩劍。
眼前人的身子在風雨中搖搖晃晃,但卻還用一絲神志穩住了自己的身體,但還是抵擋不住疼痛的來襲——這劍刺的位置太過於顯眼和致命。但是,在這一劍未出鞘之前,君虞就已經做好死去的準備了。
袁義山朝君虞走近一步,卻被君虞抬手攔住。
「撲通」一聲,君虞跪倒在地。因疼痛作隱,失血過多,他的面色蒼白和病態,而那雙眼睛卻還是炯炯有神地凝視著袁義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