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頁
「叱羅彥,你給我聽好。」李從歌握緊手中的長槍,舉起胳膊,長槍的槍頭指著叱羅彥,怒斥道,「這裡乃是青州,是北明和厥緇國境的交界處,你們要是打著進犯北明的勢頭,也得過了神機營這一關再說!」
「我們是打著進犯北明的勢頭,可是你們覺察得未必也太晚了。」叱羅彥輕笑一聲,做了一個手勢,身後的三萬大兵就直直地縱馬揚鞭,朝著一行人襲來。
「我們青州邊城衛遣走神機營骨幹力量,那漠北都護府連個靠山都沒有。」叱羅彥說完,便提起彎刀朝著李從歌砍來。
「真是抱歉。」李從歌用護腕擦了一下臉頰上的血跡,道,「我李營主就算死,也不會讓你們厥緇從我的屍體上踏進北明江山半步!」
「可是我們有三萬兵馬,神機營又帶了何許人也?」叱羅彥道。
韓天承握緊炎龍刀,一連劈砍傷了幾名兵卒。他垂著炎龍刀,忽然聽到身後有細微風聲,便立刻回頭,發現了四個厥緇兵卒正從天而降,他們手裡握著長矛,對準韓天承的額頭直直地刺了過來。
「膽敢!」
他大叫一聲,抬起手中的炎龍刀,雙腳用力蹬地跳起,揮起炎龍刀,卻在那一剎,功力注入炎龍刀里,原本笨重的刀身卻頓時變得輕盈起來,好似掌握什麼訣竅一樣,刀身擦著幾名兵卒的脖頸倏然而過。
炎龍刀似乎有自己的想法,他一點有一點地指引著韓天承往厥緇兵馬中奔去。刀身周身好似起了火焰一般,格外滾燙,就連遺落在刀鋒上的血液也開始發燙。
就在這時,一位大將掙脫掉段十三的進攻,挑著軟柿子捏一樣,彎刀就朝韓天承後背劈來。
段十三驚呼道:「天承!小心!」
韓天承連忙轉身,可是手中的炎龍刀好似不聽主人言,始終不受控制般地往前沖。於是,他只好連忙轉身,彎刀砍進他的肩膀處,他疼得「啊」了一聲。恰好此時,炎龍刀又再次把控制權回到自己手中,他握緊炎龍刀,抵擋住大將的攻擊。
段十三將長劍刺入兵卒的胸膛中,立刻拖著半身血痕的身子,降落在韓天承身側,與他並肩站立。
「叱羅谷你愣著幹什麼?」叱羅彥躲開李從歌的一道攻勢,趁著間隙望向自己弟弟這邊。
叱羅谷目不轉睛地看著眼前的炎龍刀,嘴裡喃喃道:「這把刀......我見過的......」
韓天承將炎龍刀用力往前一推,隨後一腳踹過叱羅谷的甲冑。冷兵器互相摩擦著,刺耳的聲響響徹雲霄。
「你見過有個他媽的屁用!」韓天承一咬牙,口中盛滿了血腥味,他朝叱羅谷噴了一口血唾沫,「今日神機營就算死也會阻止你們踏入北明疆土半步!」
叱羅谷掄起彎刀,頓准韓天承的肋骨就是一刀,此時韓天承已經感覺不到痛苦了,炎龍刀蜿蜒而過,反倒被風激起了點火花,他猛烈一舞,腦海里回憶紛飛。
「一式,刀意。」
韓天承將炎龍刀推進了出去。
「二式,回龍。」
韓天承手勢一轉,反手握緊炎龍刀,腳步後旋、回踢。
「三式,剎那。」
韓天承輕功發奮,疾速地落到了叱羅谷的身後,腳步一前一後,屈膝起跳。
「四式,蠱魂。」
韓天承將功力注入到炎龍刀內,刀鋒凌厲,照映著他血腥的臉,猙獰的眉目,一道虛影牽引著韓天承對準叱羅谷,額頭邊角處出生了淡淡的蠱紋。
然叱羅谷也不是吃素的,好歹是厥緇大將,怎會輕易被一個年齡不大的小鬼打死。
他很快識破了韓天承的刀法,緊接著他就對準韓天承的胸膛砍了過來。
段十三立刻扔出手中的利劍,拳打過眼前的士兵,就朝著韓天承飛撲而來。
利劍被彎刀斬碎,碎片飛散,在渾濁骯髒的碎片上,韓天承看到了自己血色不堪的臉,也看到了段十三雜亂的髮絲。
段十三用後背擋住彎刀的攻擊,死死地抱住了韓天承,還抬起沾滿灰塵沙土的手掌,蓋住了韓天承的眼睛。
只聽到那彎刀「當」地一聲,似乎撞到了一個堅硬的東西。段十三悶哼一聲,抱著韓天承的力度更加緊驟,但韓天承目光所及的是手掌蓋住眼睛的漆黑一片。
叱羅谷冷哼一聲,道:「不自量力,即便手握炎龍刀,也風光不敵當年那位。」
「段十三!」韓天承撥開覆蓋眼睛的手掌,眼光突然進來了一縷明亮,在明亮中他卻看到了點滴的黑暗。
原來是到了日落之時了。
居然打了這麼久。
李營主說得對,神機營就像是打不死的小強,越殺越猛。
而眼前的段十三笑顏盈盈地看著韓天承,他吐出一口鮮血,血液滴在了兩個人髒亂的袍袂上。
「段十三......」韓天承輕輕地呼喚了他一聲。
段十三咳嗽了幾聲,聲音虛弱無比,臉色又比方才虛弱了幾分。
「我奉李營主之命......定......要......護你周全......」段十三又咳嗽了幾聲,又吐出更加濃稠的鮮血。
韓天承抬起衣袖,擦了擦他的嘴唇,卻被段十三攔了下來。
「天承......沒用的......或許以後神機營不在了......咳咳......起碼,你能成為神機營曾存在的見證者。」段十三眼睛微微眯了起來,聲音奄奄一息,「找一匹馬,趕緊逃離這個是非之地,去漠北,去晏都。你還年輕......在朝廷當個好官,當個好將士......替我們報......仇......雪恨!」
韓天承恍惚地站起身,看著黃沙和血色共眠的戰場,有些於心不忍地告別。
段十三用盡最後一絲力氣,怒吼道:「韓天承!你往前走!你是神機營的刀!你要往前走!不必回頭!」說完,便匍匐在地上,合上了雙眼。
而後,他對上了李從歌的眼眸,李從歌朝他點了點頭,眼底閃過一絲悲傷的神色,卻還是不帶任何心情地轉過身。
那一刻,韓天承這才明白——世人做選擇的時候很少,許多選擇都是上天既定。正是因為世人無法左右所謂「命運」的安排,又不想現實得如刀鋒般殘忍,往前漫無目的地走——這才是所謂「舉棋不定」的本質。
腦海里記憶如吉光片羽般四散開來,那些逝去的臉龐,都逐漸鮮活起來。
他隨意挑起一位死去兵卒的長矛,將炎龍刀扔到了李從歌的腳下。
按照段十三的話,他隨便蹬上一匹狀態較好的馬匹,一路策馬狂奔,遠處的戰亂逐漸模糊起來,淚水不知不覺間倏然而下。
他從口袋裡那處那封信,決定將此事上報朝廷。
叱羅彥彎刀一頓,李從歌彎腰後退,餘光掃到了那支炎龍刀,悄無聲息地握在手中,以極快的速度繞到了叱羅彥身後推舉著炎龍刀一砍。
他反手握住了李從歌的槍頭,指尖微微一用力,彈指間長槍反倒摞在了李從歌眼前,李從歌側身躲過,長槍「叮噹」一聲,落於地面。
「別再逞強了李營主!」叱羅彥道,「你們壓根不是厥緇的對手,寡不敵眾者必輸無疑。」
叱羅谷道:「一個死了,一個跑了,整個神機營就只剩你了。」
「你錯了。」李從歌搖搖晃晃地用炎龍刀支撐起身體,顫抖地說,「神機營哪怕沒有我李從歌了,可還是會有人挑起大梁。」
「挑起大梁者是方才那位『逃兵』嗎?」叱羅彥笑道,「那還真是可惜,你應當看不到了,現在整個漠北城已經快被我們厥緇軍攻下來了!」
察覺到李從歌神色詫異驚恐起來,叱羅彥和叱羅谷更是高興得不得了。
連忙鼓掌:「很少沒有看到李營主露出這般表情了。」
「那今天就先殺了你們!」李從歌噴出一口鮮血,而後掄起炎龍刀飛奔而來,叱羅彥立刻從地上挑起長槍,伸直手臂,刺入了李從歌的胸膛。
李從歌皺著眉頭,咬著牙。她渾身上下,甲冑斷裂,骨頭粉的粉,碎的碎。額尖也都是血和土,但目光仍然清澈明晰,黑色的瞳孔似乎能盛得下世間萬物,海納百川。
「今日,我李從歌若不殺死你們,我就有愧於北明,將在黃泉九幽之下不得長眠!」她怒吼道。
說罷,她忍著劇烈的疼痛拔出長槍,而後她一手握著炎龍刀,一手握著長槍,兩隻手分別朝叱羅彥和叱羅谷劈砍過去。
叱羅彥一抬手,身後厥緇的殘餘勢力舉起了背上的弓箭,蓄勢待發。
「想不到你們神機營還挺頑強,倒是有幾分這把刀的風貌。」叱羅彥嘲笑著,「然而,李從歌今日之時,或許真的有愧於北明,在黃泉九幽之下不得長眠!」
「放箭!」
說完,箭矢從天而降,紛紛地扎入了李從歌的額頭、臂膀、胳膊、腿部,李從歌眼睛逐漸被血染紅,眼下紅色一片,她盲目地掃過幾番,卻都無濟於事。腿部失血過多,再加上過度勞累,逐漸酸軟無力,跪倒在地上。
「放箭!」
「我們是打著進犯北明的勢頭,可是你們覺察得未必也太晚了。」叱羅彥輕笑一聲,做了一個手勢,身後的三萬大兵就直直地縱馬揚鞭,朝著一行人襲來。
「我們青州邊城衛遣走神機營骨幹力量,那漠北都護府連個靠山都沒有。」叱羅彥說完,便提起彎刀朝著李從歌砍來。
「真是抱歉。」李從歌用護腕擦了一下臉頰上的血跡,道,「我李營主就算死,也不會讓你們厥緇從我的屍體上踏進北明江山半步!」
「可是我們有三萬兵馬,神機營又帶了何許人也?」叱羅彥道。
韓天承握緊炎龍刀,一連劈砍傷了幾名兵卒。他垂著炎龍刀,忽然聽到身後有細微風聲,便立刻回頭,發現了四個厥緇兵卒正從天而降,他們手裡握著長矛,對準韓天承的額頭直直地刺了過來。
「膽敢!」
他大叫一聲,抬起手中的炎龍刀,雙腳用力蹬地跳起,揮起炎龍刀,卻在那一剎,功力注入炎龍刀里,原本笨重的刀身卻頓時變得輕盈起來,好似掌握什麼訣竅一樣,刀身擦著幾名兵卒的脖頸倏然而過。
炎龍刀似乎有自己的想法,他一點有一點地指引著韓天承往厥緇兵馬中奔去。刀身周身好似起了火焰一般,格外滾燙,就連遺落在刀鋒上的血液也開始發燙。
就在這時,一位大將掙脫掉段十三的進攻,挑著軟柿子捏一樣,彎刀就朝韓天承後背劈來。
段十三驚呼道:「天承!小心!」
韓天承連忙轉身,可是手中的炎龍刀好似不聽主人言,始終不受控制般地往前沖。於是,他只好連忙轉身,彎刀砍進他的肩膀處,他疼得「啊」了一聲。恰好此時,炎龍刀又再次把控制權回到自己手中,他握緊炎龍刀,抵擋住大將的攻擊。
段十三將長劍刺入兵卒的胸膛中,立刻拖著半身血痕的身子,降落在韓天承身側,與他並肩站立。
「叱羅谷你愣著幹什麼?」叱羅彥躲開李從歌的一道攻勢,趁著間隙望向自己弟弟這邊。
叱羅谷目不轉睛地看著眼前的炎龍刀,嘴裡喃喃道:「這把刀......我見過的......」
韓天承將炎龍刀用力往前一推,隨後一腳踹過叱羅谷的甲冑。冷兵器互相摩擦著,刺耳的聲響響徹雲霄。
「你見過有個他媽的屁用!」韓天承一咬牙,口中盛滿了血腥味,他朝叱羅谷噴了一口血唾沫,「今日神機營就算死也會阻止你們踏入北明疆土半步!」
叱羅谷掄起彎刀,頓准韓天承的肋骨就是一刀,此時韓天承已經感覺不到痛苦了,炎龍刀蜿蜒而過,反倒被風激起了點火花,他猛烈一舞,腦海里回憶紛飛。
「一式,刀意。」
韓天承將炎龍刀推進了出去。
「二式,回龍。」
韓天承手勢一轉,反手握緊炎龍刀,腳步後旋、回踢。
「三式,剎那。」
韓天承輕功發奮,疾速地落到了叱羅谷的身後,腳步一前一後,屈膝起跳。
「四式,蠱魂。」
韓天承將功力注入到炎龍刀內,刀鋒凌厲,照映著他血腥的臉,猙獰的眉目,一道虛影牽引著韓天承對準叱羅谷,額頭邊角處出生了淡淡的蠱紋。
然叱羅谷也不是吃素的,好歹是厥緇大將,怎會輕易被一個年齡不大的小鬼打死。
他很快識破了韓天承的刀法,緊接著他就對準韓天承的胸膛砍了過來。
段十三立刻扔出手中的利劍,拳打過眼前的士兵,就朝著韓天承飛撲而來。
利劍被彎刀斬碎,碎片飛散,在渾濁骯髒的碎片上,韓天承看到了自己血色不堪的臉,也看到了段十三雜亂的髮絲。
段十三用後背擋住彎刀的攻擊,死死地抱住了韓天承,還抬起沾滿灰塵沙土的手掌,蓋住了韓天承的眼睛。
只聽到那彎刀「當」地一聲,似乎撞到了一個堅硬的東西。段十三悶哼一聲,抱著韓天承的力度更加緊驟,但韓天承目光所及的是手掌蓋住眼睛的漆黑一片。
叱羅谷冷哼一聲,道:「不自量力,即便手握炎龍刀,也風光不敵當年那位。」
「段十三!」韓天承撥開覆蓋眼睛的手掌,眼光突然進來了一縷明亮,在明亮中他卻看到了點滴的黑暗。
原來是到了日落之時了。
居然打了這麼久。
李營主說得對,神機營就像是打不死的小強,越殺越猛。
而眼前的段十三笑顏盈盈地看著韓天承,他吐出一口鮮血,血液滴在了兩個人髒亂的袍袂上。
「段十三......」韓天承輕輕地呼喚了他一聲。
段十三咳嗽了幾聲,聲音虛弱無比,臉色又比方才虛弱了幾分。
「我奉李營主之命......定......要......護你周全......」段十三又咳嗽了幾聲,又吐出更加濃稠的鮮血。
韓天承抬起衣袖,擦了擦他的嘴唇,卻被段十三攔了下來。
「天承......沒用的......或許以後神機營不在了......咳咳......起碼,你能成為神機營曾存在的見證者。」段十三眼睛微微眯了起來,聲音奄奄一息,「找一匹馬,趕緊逃離這個是非之地,去漠北,去晏都。你還年輕......在朝廷當個好官,當個好將士......替我們報......仇......雪恨!」
韓天承恍惚地站起身,看著黃沙和血色共眠的戰場,有些於心不忍地告別。
段十三用盡最後一絲力氣,怒吼道:「韓天承!你往前走!你是神機營的刀!你要往前走!不必回頭!」說完,便匍匐在地上,合上了雙眼。
而後,他對上了李從歌的眼眸,李從歌朝他點了點頭,眼底閃過一絲悲傷的神色,卻還是不帶任何心情地轉過身。
那一刻,韓天承這才明白——世人做選擇的時候很少,許多選擇都是上天既定。正是因為世人無法左右所謂「命運」的安排,又不想現實得如刀鋒般殘忍,往前漫無目的地走——這才是所謂「舉棋不定」的本質。
腦海里記憶如吉光片羽般四散開來,那些逝去的臉龐,都逐漸鮮活起來。
他隨意挑起一位死去兵卒的長矛,將炎龍刀扔到了李從歌的腳下。
按照段十三的話,他隨便蹬上一匹狀態較好的馬匹,一路策馬狂奔,遠處的戰亂逐漸模糊起來,淚水不知不覺間倏然而下。
他從口袋裡那處那封信,決定將此事上報朝廷。
叱羅彥彎刀一頓,李從歌彎腰後退,餘光掃到了那支炎龍刀,悄無聲息地握在手中,以極快的速度繞到了叱羅彥身後推舉著炎龍刀一砍。
他反手握住了李從歌的槍頭,指尖微微一用力,彈指間長槍反倒摞在了李從歌眼前,李從歌側身躲過,長槍「叮噹」一聲,落於地面。
「別再逞強了李營主!」叱羅彥道,「你們壓根不是厥緇的對手,寡不敵眾者必輸無疑。」
叱羅谷道:「一個死了,一個跑了,整個神機營就只剩你了。」
「你錯了。」李從歌搖搖晃晃地用炎龍刀支撐起身體,顫抖地說,「神機營哪怕沒有我李從歌了,可還是會有人挑起大梁。」
「挑起大梁者是方才那位『逃兵』嗎?」叱羅彥笑道,「那還真是可惜,你應當看不到了,現在整個漠北城已經快被我們厥緇軍攻下來了!」
察覺到李從歌神色詫異驚恐起來,叱羅彥和叱羅谷更是高興得不得了。
連忙鼓掌:「很少沒有看到李營主露出這般表情了。」
「那今天就先殺了你們!」李從歌噴出一口鮮血,而後掄起炎龍刀飛奔而來,叱羅彥立刻從地上挑起長槍,伸直手臂,刺入了李從歌的胸膛。
李從歌皺著眉頭,咬著牙。她渾身上下,甲冑斷裂,骨頭粉的粉,碎的碎。額尖也都是血和土,但目光仍然清澈明晰,黑色的瞳孔似乎能盛得下世間萬物,海納百川。
「今日,我李從歌若不殺死你們,我就有愧於北明,將在黃泉九幽之下不得長眠!」她怒吼道。
說罷,她忍著劇烈的疼痛拔出長槍,而後她一手握著炎龍刀,一手握著長槍,兩隻手分別朝叱羅彥和叱羅谷劈砍過去。
叱羅彥一抬手,身後厥緇的殘餘勢力舉起了背上的弓箭,蓄勢待發。
「想不到你們神機營還挺頑強,倒是有幾分這把刀的風貌。」叱羅彥嘲笑著,「然而,李從歌今日之時,或許真的有愧於北明,在黃泉九幽之下不得長眠!」
「放箭!」
說完,箭矢從天而降,紛紛地扎入了李從歌的額頭、臂膀、胳膊、腿部,李從歌眼睛逐漸被血染紅,眼下紅色一片,她盲目地掃過幾番,卻都無濟於事。腿部失血過多,再加上過度勞累,逐漸酸軟無力,跪倒在地上。
「放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