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頁
在走上樓的路途中,各路客官都盯著來時的兩個人,他們身著錦衣華服,走路又氣勢抖擻。
「哇,這是誰啊?穿這麼金貴,來曲仙樓不怕髒了衣服?」
「噓!你可別亂說,你看他們旁邊跟著的那個人,他的刀都開始作響了,你要再說下去,命都沒了。」
「這不是晏都的東廠刑官兼指揮使韓子安嗎?」
「就那個揮金如土的紈絝官員?」
「貪財好色、揮金如土、貪生怕死,呵,上次還帶個憐香惜玉的姑娘來曲仙樓就直奔二樓包廂,過了好幾個時辰才出來。要我說我看著北明要被這些貪官作廢嘍!」
對於這些,陳應闌自然心懷芥蒂,但轉念一想,韓軻就算再如他們所說「貪財好色、揮金如土、貪生怕死」,那也不會對他做什麼事情,畢竟他們互相探路身份的時候,還是自己在冷泉處,在溫熱的泉水中發呆的時候。
進了包廂,韓軻讓存中去門外站崗,自己關上了包廂的門,而後對陳應闌,道:「這都是晏都曲仙樓特色菜,醬魚和桂花羹很絕,」他將米飯和醬魚擺到了陳應闌面前,「你那麼瘦小,想必是五年來沒吃過什麼絕美佳肴,今兒就先讓你吃個夠。」
陳應闌用筷子夾了一點醬魚,在挖了一口米飯,一口氣悶進嘴中,更是想起四溢,魚肉的滑嫩配上醬汁的咸香,微微帶了一點麻辣,和米飯一搭配簡直是人間天堂!
而一旁的韓軻卻一口沒動,只是只手撐著腦袋,看著陳應闌的吃相,末了還從桌子上遞了紙巾,放到了陳應闌手中,擦了擦嘴。
「你不吃點嗎?」陳應闌卻見韓軻的筷子飯碗都空空如也,呈現嶄新的狀態,他不免詢問道。
韓軻輕笑道:「看你吃我就飽了。」話鋒一轉,「你不問問他們那些客官包括花滿樓為何那樣看我?」
陳應闌放下碗筷,桌子上那些特色菜基本已經吃了半差不差了。
望向韓軻的眼眸卻清澈見底,仿佛從未有什麼五年前的叛亂,他還是那個曾經揮斥朝廷的御史大夫——陳驚澤。
在韓軻眼中,此時的陳應闌值得兩個字「乾淨」。是經歷千帆卻不忘本心的「乾淨」,與朝野百官不同、與金鳳院的胭脂水粉同樣不同,他不需要用財產萬貫勾勒,不需要用金玉珠寶粉飾,便能窺見千山。
「我並不是很關心這個,人的欲望常有,難道不是嗎?」陳應闌反問道。
「哈哈哈哈......」韓軻突然捧腹大笑,而後說道,「存中!」
門外的存中好像沒有聽見一般,韓軻又叫了一聲:「存中!」
又是沒有聲音,韓軻長吁一口氣,隨後立刻拿著繡春刀破門而出,結果在一樓的廳堂處發現了存中。
存中正拿著彎刀和一個蒙面小廝混戰,一旁的花滿樓也拿著做飯用的菜刀,打折了另一位蒙面小廝的腿。
「住手!」韓軻走下樓梯,閒庭信步地走到了一樓的廳堂處,胡亂地推開了眾多圍觀、看熱鬧的客官,來到了存中的身旁,將他手中的彎刀放於刀鞘之中,這才微蹙著眉頭問道:「存中,不是叫你管好包廂嗎?怎麼和這蒙面小廝混上了?」
存中哆哆嗦嗦地朝韓軻抱拳躬身,膽怯地道:「那幫小廝從廳堂進來,說要找韓......韓大人算帳,小的唯一的任務就是保護好韓大人和謝兄,所以......原諒小的自作主張和那幫小廝混戰。」
「找本官算帳?」
韓軻的聲音低了下去,整個人多了幾分威嚴,隨後他舉起繡春刀挑起一位小廝的臉,用刀尖他的扯下的面紗,很快便認出了這是東廠的人。
「怎麼?是魏德賢那個狗東西帶你蜚薄了,來找本官說道說道?是嫌本官的權勢比那個老狗大?」
韓軻惡狠狠地揉捏著小廝鬍子拉碴的小頷,隨後抬起繡春刀,手起刀落間,就砍掉了那位小廝的頭顱。
另一位蒙面小廝早就嚇壞了膽,他立馬蜷縮在桌子一角,瘋狂地搖著頭,表情乞求哀怨。蒙面小廝無助地看向韓軻,韓軻正要提起手中的繡春刀,卻被陳應闌攔住。
「韓大人,這個人還是手下留情,看似有用。」陳應闌說完,便將韓軻手中的繡春刀放回了刀鞘里。
陳應闌走上前,將蒙面小廝拉起來,扯下他的面紗,露出了一雙眉眼,提不上絕美俊俏,多的是伶牙利爪,他的臉頰處有一道很長很長的疤痕,但早已結了痂。
「存中。」陳應闌抬起頭,望向不遠處站著的存中,詢問道,「能否給他幾兩銀子,說是我們韓衙收買了小廝的人情,定會待他不薄。」
存中似乎也覺得陳應闌這番話說的不無道理,於是他懇求似地看著一旁正抱胸而立的韓軻,說道:「韓大人,小的也覺得謝兄這番話說的有道理。」
韓軻卻抬眼一瞥陳應闌,又看了一眼小廝,安靜地思索了一會兒,便抬手一揮,一隻麻包就扔到了小廝的手中。
「存中,看好他,並替本官查查他的底細,已經為何我的帳,需要一個無名小廝來算。」他一揮衣袖,就攥起了陳應闌的手,朝花滿樓歉意地笑了笑,「今日是本官招待不周,有辱衙門,實屬歉意,還請花老闆將此事翻篇走過,切莫傳出。」
「驚澤,」他俯下身,貼近陳應闌的耳畔,說道,「上樓吃飯。」
安置好了存中和小廝,二人重回包廂處,花滿樓也命令官差將廳堂的雜亂和血跡清理乾淨,但奈何鬧出這一齣戲,雖然答應過韓軻不將此事傳出去,可是那些客官可不領封口費,能說的八卦自然會說,沒過幾天就會傳到十里街外。
花滿樓嘆了口氣,想著今日的生意肯定做不成了,便在桌子前數落著算盤,數著帳單,這時,樓門打開,一個人戴著烏紗帽的官員,扔給花滿樓一些金葉子,說道:「我家大老爺今日前去遠路,你讓官差準備些飯菜,不必精緻,剩飯也行。咱家行路匆忙,錢是不用找了。」
她給廚房傳令後,廚房一看「剩飯也行」便將中午剩下來的飯菜打到食盒裡,遞給了官員手中。
花滿樓好奇地詢問道:「敢問幾位官老爺要前去哪裡?」
那位官員說:「臨安罷了。」
花滿樓只是點點頭,隨後在官員的注視下,在自己的帳單下記下了那些金葉子。
官員從口袋裡拿出一塊牌令,放到了花滿樓的桌子上,隨後揮揮手就領著身後的侍衛走出了曲仙樓。
「嗯......話說這些官員真是有錢,這些金葉子,可夠我花好幾月的呢。」花滿樓拿過那塊牌令,突然皺起了眉頭,望向了二樓的閉門包廂。
戚風明。
北明桓玄侯。
*
大抵是韓軻方才一番打鬥,確實餓了,便將早已涼掉了的飯菜湊合湊合吃了起來,但也沒有多少胃口,挑挑揀揀,這些特色菜剩下不少,於是韓軻便將官差招來,將剩下的飯菜打包好,遞到了存中手中,令存中和小廝一起分享。
「驚澤。」韓軻輕聲呼喚。
「嗯?」陳應闌詢問道。
韓軻喝了一口茶,茶香濃郁,倒是沖淡了口中淡淡辛辣,而後蹙起眉頭,壓低聲音說:「你哥沒走。」
陳應闌明顯愣了半晌,但終究是搖搖頭,說道:「是我疏忽。」
「怎麼?」
「昨晚逃離陳府的時候,驚動了一名守衛,怕把有人夜逃這件事情傳出去,於是我便將他殺掉了,但是臨行匆忙,我也怕驚動更多的人,於是沒來得及處理屍體。」陳應闌哀嘆似地嘆了口氣,喃喃道。
「你不是自稱是陳府軍的隨身影衛嗎?為何沒有走正門?」韓軻更是苦澀難言,他的面色看起來更加難堪了,而後咬牙切齒地對陳應闌說,「我自以為你挺聰明的,沒想到你這麼笨,這麼傻......」
陳應闌一錘頭,說道:「完了,這要是被大理寺追查出來怎麼辦?我才剛重出江湖不過幾天......」
昏黃的燈光映照在對面韓軻的臉上,晦明變化,陰晴不定,他不知單腿翹起來,用手帕擦拭著繡春刀上的血跡,明亮的刀身映照出韓軻犀利的雙眼。韓軻沒有帶帽子,額前的單邊一縷髮絲隨著燭火微微飄搖,他的眼眸中倒映著燭火乍明乍現的燈火。
「你忘了本官可是誰?」
韓軻頓了頓又說:「當今朝廷,除了魏德賢,其次就是本官,沒有什麼是用錢解決不了的事情。你若想保全身,本官自然會為你撤下懸賞令和追捕令。」
陳應闌卻皺起眉頭,面色不悅,目前大理寺肯定還沒有追查到自己這裡,但是他也惱火自己為何如此的疏忽,竟然忘了清理守衛的屍體。
見陳應闌的神色,韓軻知道他一定很擔心,於是便提醒道:「你別怪本官說你,你也算是不少年紀了,經歷頗多,歷世深淺幾分,你也大概知曉。奈何亂世之中,這天下風雲可謂是一天一變,你離去了朝廷五年,這五年間多少翻手為雲,覆手為雨,你又知道一二?」
「哇,這是誰啊?穿這麼金貴,來曲仙樓不怕髒了衣服?」
「噓!你可別亂說,你看他們旁邊跟著的那個人,他的刀都開始作響了,你要再說下去,命都沒了。」
「這不是晏都的東廠刑官兼指揮使韓子安嗎?」
「就那個揮金如土的紈絝官員?」
「貪財好色、揮金如土、貪生怕死,呵,上次還帶個憐香惜玉的姑娘來曲仙樓就直奔二樓包廂,過了好幾個時辰才出來。要我說我看著北明要被這些貪官作廢嘍!」
對於這些,陳應闌自然心懷芥蒂,但轉念一想,韓軻就算再如他們所說「貪財好色、揮金如土、貪生怕死」,那也不會對他做什麼事情,畢竟他們互相探路身份的時候,還是自己在冷泉處,在溫熱的泉水中發呆的時候。
進了包廂,韓軻讓存中去門外站崗,自己關上了包廂的門,而後對陳應闌,道:「這都是晏都曲仙樓特色菜,醬魚和桂花羹很絕,」他將米飯和醬魚擺到了陳應闌面前,「你那麼瘦小,想必是五年來沒吃過什麼絕美佳肴,今兒就先讓你吃個夠。」
陳應闌用筷子夾了一點醬魚,在挖了一口米飯,一口氣悶進嘴中,更是想起四溢,魚肉的滑嫩配上醬汁的咸香,微微帶了一點麻辣,和米飯一搭配簡直是人間天堂!
而一旁的韓軻卻一口沒動,只是只手撐著腦袋,看著陳應闌的吃相,末了還從桌子上遞了紙巾,放到了陳應闌手中,擦了擦嘴。
「你不吃點嗎?」陳應闌卻見韓軻的筷子飯碗都空空如也,呈現嶄新的狀態,他不免詢問道。
韓軻輕笑道:「看你吃我就飽了。」話鋒一轉,「你不問問他們那些客官包括花滿樓為何那樣看我?」
陳應闌放下碗筷,桌子上那些特色菜基本已經吃了半差不差了。
望向韓軻的眼眸卻清澈見底,仿佛從未有什麼五年前的叛亂,他還是那個曾經揮斥朝廷的御史大夫——陳驚澤。
在韓軻眼中,此時的陳應闌值得兩個字「乾淨」。是經歷千帆卻不忘本心的「乾淨」,與朝野百官不同、與金鳳院的胭脂水粉同樣不同,他不需要用財產萬貫勾勒,不需要用金玉珠寶粉飾,便能窺見千山。
「我並不是很關心這個,人的欲望常有,難道不是嗎?」陳應闌反問道。
「哈哈哈哈......」韓軻突然捧腹大笑,而後說道,「存中!」
門外的存中好像沒有聽見一般,韓軻又叫了一聲:「存中!」
又是沒有聲音,韓軻長吁一口氣,隨後立刻拿著繡春刀破門而出,結果在一樓的廳堂處發現了存中。
存中正拿著彎刀和一個蒙面小廝混戰,一旁的花滿樓也拿著做飯用的菜刀,打折了另一位蒙面小廝的腿。
「住手!」韓軻走下樓梯,閒庭信步地走到了一樓的廳堂處,胡亂地推開了眾多圍觀、看熱鬧的客官,來到了存中的身旁,將他手中的彎刀放於刀鞘之中,這才微蹙著眉頭問道:「存中,不是叫你管好包廂嗎?怎麼和這蒙面小廝混上了?」
存中哆哆嗦嗦地朝韓軻抱拳躬身,膽怯地道:「那幫小廝從廳堂進來,說要找韓......韓大人算帳,小的唯一的任務就是保護好韓大人和謝兄,所以......原諒小的自作主張和那幫小廝混戰。」
「找本官算帳?」
韓軻的聲音低了下去,整個人多了幾分威嚴,隨後他舉起繡春刀挑起一位小廝的臉,用刀尖他的扯下的面紗,很快便認出了這是東廠的人。
「怎麼?是魏德賢那個狗東西帶你蜚薄了,來找本官說道說道?是嫌本官的權勢比那個老狗大?」
韓軻惡狠狠地揉捏著小廝鬍子拉碴的小頷,隨後抬起繡春刀,手起刀落間,就砍掉了那位小廝的頭顱。
另一位蒙面小廝早就嚇壞了膽,他立馬蜷縮在桌子一角,瘋狂地搖著頭,表情乞求哀怨。蒙面小廝無助地看向韓軻,韓軻正要提起手中的繡春刀,卻被陳應闌攔住。
「韓大人,這個人還是手下留情,看似有用。」陳應闌說完,便將韓軻手中的繡春刀放回了刀鞘里。
陳應闌走上前,將蒙面小廝拉起來,扯下他的面紗,露出了一雙眉眼,提不上絕美俊俏,多的是伶牙利爪,他的臉頰處有一道很長很長的疤痕,但早已結了痂。
「存中。」陳應闌抬起頭,望向不遠處站著的存中,詢問道,「能否給他幾兩銀子,說是我們韓衙收買了小廝的人情,定會待他不薄。」
存中似乎也覺得陳應闌這番話說的不無道理,於是他懇求似地看著一旁正抱胸而立的韓軻,說道:「韓大人,小的也覺得謝兄這番話說的有道理。」
韓軻卻抬眼一瞥陳應闌,又看了一眼小廝,安靜地思索了一會兒,便抬手一揮,一隻麻包就扔到了小廝的手中。
「存中,看好他,並替本官查查他的底細,已經為何我的帳,需要一個無名小廝來算。」他一揮衣袖,就攥起了陳應闌的手,朝花滿樓歉意地笑了笑,「今日是本官招待不周,有辱衙門,實屬歉意,還請花老闆將此事翻篇走過,切莫傳出。」
「驚澤,」他俯下身,貼近陳應闌的耳畔,說道,「上樓吃飯。」
安置好了存中和小廝,二人重回包廂處,花滿樓也命令官差將廳堂的雜亂和血跡清理乾淨,但奈何鬧出這一齣戲,雖然答應過韓軻不將此事傳出去,可是那些客官可不領封口費,能說的八卦自然會說,沒過幾天就會傳到十里街外。
花滿樓嘆了口氣,想著今日的生意肯定做不成了,便在桌子前數落著算盤,數著帳單,這時,樓門打開,一個人戴著烏紗帽的官員,扔給花滿樓一些金葉子,說道:「我家大老爺今日前去遠路,你讓官差準備些飯菜,不必精緻,剩飯也行。咱家行路匆忙,錢是不用找了。」
她給廚房傳令後,廚房一看「剩飯也行」便將中午剩下來的飯菜打到食盒裡,遞給了官員手中。
花滿樓好奇地詢問道:「敢問幾位官老爺要前去哪裡?」
那位官員說:「臨安罷了。」
花滿樓只是點點頭,隨後在官員的注視下,在自己的帳單下記下了那些金葉子。
官員從口袋裡拿出一塊牌令,放到了花滿樓的桌子上,隨後揮揮手就領著身後的侍衛走出了曲仙樓。
「嗯......話說這些官員真是有錢,這些金葉子,可夠我花好幾月的呢。」花滿樓拿過那塊牌令,突然皺起了眉頭,望向了二樓的閉門包廂。
戚風明。
北明桓玄侯。
*
大抵是韓軻方才一番打鬥,確實餓了,便將早已涼掉了的飯菜湊合湊合吃了起來,但也沒有多少胃口,挑挑揀揀,這些特色菜剩下不少,於是韓軻便將官差招來,將剩下的飯菜打包好,遞到了存中手中,令存中和小廝一起分享。
「驚澤。」韓軻輕聲呼喚。
「嗯?」陳應闌詢問道。
韓軻喝了一口茶,茶香濃郁,倒是沖淡了口中淡淡辛辣,而後蹙起眉頭,壓低聲音說:「你哥沒走。」
陳應闌明顯愣了半晌,但終究是搖搖頭,說道:「是我疏忽。」
「怎麼?」
「昨晚逃離陳府的時候,驚動了一名守衛,怕把有人夜逃這件事情傳出去,於是我便將他殺掉了,但是臨行匆忙,我也怕驚動更多的人,於是沒來得及處理屍體。」陳應闌哀嘆似地嘆了口氣,喃喃道。
「你不是自稱是陳府軍的隨身影衛嗎?為何沒有走正門?」韓軻更是苦澀難言,他的面色看起來更加難堪了,而後咬牙切齒地對陳應闌說,「我自以為你挺聰明的,沒想到你這麼笨,這麼傻......」
陳應闌一錘頭,說道:「完了,這要是被大理寺追查出來怎麼辦?我才剛重出江湖不過幾天......」
昏黃的燈光映照在對面韓軻的臉上,晦明變化,陰晴不定,他不知單腿翹起來,用手帕擦拭著繡春刀上的血跡,明亮的刀身映照出韓軻犀利的雙眼。韓軻沒有帶帽子,額前的單邊一縷髮絲隨著燭火微微飄搖,他的眼眸中倒映著燭火乍明乍現的燈火。
「你忘了本官可是誰?」
韓軻頓了頓又說:「當今朝廷,除了魏德賢,其次就是本官,沒有什麼是用錢解決不了的事情。你若想保全身,本官自然會為你撤下懸賞令和追捕令。」
陳應闌卻皺起眉頭,面色不悅,目前大理寺肯定還沒有追查到自己這裡,但是他也惱火自己為何如此的疏忽,竟然忘了清理守衛的屍體。
見陳應闌的神色,韓軻知道他一定很擔心,於是便提醒道:「你別怪本官說你,你也算是不少年紀了,經歷頗多,歷世深淺幾分,你也大概知曉。奈何亂世之中,這天下風雲可謂是一天一變,你離去了朝廷五年,這五年間多少翻手為雲,覆手為雨,你又知道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