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頁
亞瑟嘆了一口氣,幽幽道:「其實,你的部下來找你了。」
-
夜色已然深沉,一場小雨夾雜著雪花淅淅瀝瀝落下,讓本來就已經夠冷的天氣變得更冷了。
通往中心廣場的飛扶長橋上,兩個身影正一前一後地行走著。
突然驟降的溫度讓那林忍不住打了個噴嚏,裹緊了身上的衣物,他轉頭看向橋外漫天飄舞著的雪花。
走在前面的亞瑟見他沒有跟上,也停了下來,等他跟上後,才繼續前行。
黑色六角路燈下,兩人的身影漸行漸遠。
回到旅館時,雪仍然還在下,而那林卻一眼就看到了大廳里那個高大的身影。
猛虎王回來了!
而且帶回來兩個消息。
這第一個消息,解開了那林的疑惑。
亞瑟確實是聖地聯盟的平民,猛虎王托人調查了很多地方,結果都證明,確實是有一個名叫亞瑟·克利夫蘭的信兒,而且根據知情人提供的特徵,也和現在戰神島的這個亞瑟高度相似。
這也間接證明了,亞瑟跟羅蘭聖教牽扯到的機會不大。
猛虎王身上還帶著冰霜,看樣子是一路不停地趕來的。他告訴那林,為了以防萬一,他還讓人去資料庫里找亞瑟的畫像,如果找到的話,就會寄到那林這裡。
不過這些日子那林並沒有收到類似的信件,那看來是沒有找到了。
而第二個消息,卻是壞消息。
羅蘭帝國大帝病重,宮廷動盪,風雲暗變,西蘭回去後便被禁止出城,這也是他為什麼現在還沒有來聖城的原因。
猛虎王從裡衣的衣兜里小心翼翼地掏出一個金色信封,「團長,這是九皇子的親信侍衛阿德讓我交給你的,他說這是九皇子給你的。」
那林沒有對猛虎王隱瞞自己和西蘭之間的事,也直說過自己告白被拒的事,所以此刻猛虎王的心很是揪著,生怕自家團長衝冠一怒為藍顏,跑去帝都見九皇子,「團長,你千萬不要衝動啊。」
那林沒有說話,他打開那個金色信封,裡面放著的卻是一張劍意大會的邀請函。
劍意大會是兩國皇族以及四大家族共同舉辦的劍士比賽,每五年就要舉辦一次。
不論貴族還是平民,甚至於是奴隸,全都可以去參加比賽,這也是劍意大會自創辦以來的口號——絕對的公平性。
因為比賽權威性高,劍意大會的第一名,也當之無愧的就是大陸強者們都心服口服的第一強者,所以每次舉辦,全大陸的騎士和劍士們基本都會前往參加比賽。
另一個讓他們趨之若鶩的原因則是:在劍意大會打入前十強的劍士,因為證明了自己的實力,可以不用參加騎士考試就能成為騎士。
劍意大會每次舉辦的地點是輪換著來的。
早年因為百年戰爭的原因,兩國之間劍拔弩張,劍意大會斷斷續續舉辦過幾次,但都因為戰火而草草落幕。
上一次舉辦還是在十年前。
當時的地點是羅蘭帝國的帝都阿彌爾,今年的地點則是在那林的老家——聖地聯盟的第七區中心區錫甘納舉行。
而現在,西蘭把這邀請函交給他,肯定是叫他參加比賽的意思。
但是西蘭為什麼要這麼做呢?
那林陷入了沉思。
屋外,雪還在下,積雪將他們來時的腳印都掩蓋了。
第132章
冠冕日這天,天還未亮,聖城的中心廣場上就已經聚集了不少人。
其中大多是一些時值風華正茂的少年們,他們都是來自大陸各地的學生,今天要接受騎士祝聖。
太古大陸共有四所比較出名的軍校,分別是:戰神學院、西海皇家軍事學院、西海凱撒女子分校、常春藤軍學院。
今天來參加祝聖的學生,也主要是這四所軍校的學生。
亞瑟和克萊特混在人群中,因為今天的特殊日子,兩人都換上了戰神學院的軍禮服,並且還戴上了白手套以及之前晉級儀式上發的胸章。
這種軍禮服和平時的軍服以及常服相比,要華麗得多,是特地為這種重要場合準備的。
換句話來說,就是撐場合專用。
至於是要跟誰比,自然不用多說,毫無疑問就是戰神學院的老對頭——西海軍事學院了。
不過因為天冷,他們還穿上了一件長及小腿的披風,這種披風左肩上有一條綬帶,可以將左邊的披風攬開,露出底下的黑色軍禮服。
基本上只要是學生,現在都穿著這種款式的披風。
可以看見,隔壁的西海軍事學院穿著的是灰藍色的軍禮服,常春藤軍學院是深棕色軍禮服,而凱撒女子學院則是黑底金邊的軍禮服。
西海軍事學院是羅蘭帝國的第一名校,也是四大軍校中唯一一所貴族院校,學生都是貴族出身的世家子弟。
雖然都是軍校,但是這四個學校之間可不像表面上那麼和諧,這裡面戰神學院和西海學院是最嚴重的——它們的關係不和已經是擺在明面上了。
兩校之間的梁子從很早以前就存在了。
因為建校時間接近,又都是頂級的名校。所以自建校以來,戰神學院和西海軍事學院為了太古大陸第一名校的頭銜爭了快一千年。
但因為實力相當,所以一千年來,兩方誰也沒有完全地把對方摁在地上摩擦。
這種明爭暗鬥也影響了他們的學生,歷年來的每次祝聖,兩間學院的學生就是冤家,誰也不服誰。
天色漸漸亮了起來,眾人都在等待著祝聖儀式的開始。
不過這個時候,那林才剛剛趕到。
今天他出門比克萊特還早,因為他要和溫德斯一起去教會醫院接柯克托出院。
柯克托是昨天醒的,雖然他的身體還虛弱,但這樣重要的日子,他又怎麼會甘心躺在床上呢?
那林和溫德斯都明白他的激動,於是兩人為他換上軍禮服後,便一人一邊攙扶著他出了醫院。
中心廣場上現在都是人,為了找到克萊特兩人,他們還花了不少時間,不過好在還沒有遲到。
巴德出現在中心廣場的時候,不少聽說過他「死訊」的人都驚呆了。
人群自動為他讓出一條路,巴德像個明星一樣行走在其中,一邊走還一邊示意微笑點頭,
「嗯嗯,你好你好,好久不見。」
「對呀!沒想到吧,我沒死。」
「害,祝聖都沒參加呢,哪能就這樣死了啊。」
溫德斯等人看見生龍活虎的巴德,都一臉震驚,就連站在克萊特身後的亞瑟也是一樣。
連續病了幾日,亞瑟雖然能從床上爬起來了,但是面上仍有病色。不過看樣子,他本人並不是那麼在意就對了。
-
騎士祝聖大致可以分為五個步驟:吟聖歌,結聖痕,見教皇,念禱詞,表決心。
祝聖的地點是光明大教堂,待修士們點完名,確認所有學生都到齊了以後,便有引申神父領他們從飛扶長橋出發,準備入場。
不過在入場前,還會有修女們給他們每人戴上一條金色穗肩帶,這是代表他們已經受洗過的意思。
這穗肩帶其實還有另一層含義:因為穗肩帶易產生褶皺,也被人稱為人生之兆,表示人生多起伏的意思。
於是也產生出這麼一個說法,如果穗肩帶上的褶皺少了的話,就說明這個人以後會一帆風順。
雖然並沒有什麼實際案例,但這天的時候,在場的學生們都會把自己的穗肩帶理得平平整整,這也是一種祈福。
巧的是,給那林分發東西的正是那天遇見的小修女嘉兒。
小修女見了他,雖然仍然板著臉,但還是親手為他戴上了穗肩帶。
「我可不是想和你成為朋友!」
小修女表面上兇巴巴的,但是手裡的動作卻比其他修女都認真,她嚴謹地把穗肩帶上的每一絲皺褶都捋平了,「我只是順便恭喜一下你,你可不要因此對我一見鍾情,總之,恭喜你成為騎士。」
所以這個小修女原來是一個傲嬌嗎。
「那我真的很榮幸了。」那林笑著任由小修女擺布,「能得到某位可愛小姑娘的祝福。」
聖城擁有太古大陸最大的光明教堂,其占地超三萬平方米,可同時容納七萬人以上,而且這也是太古大陸最高的教堂,光是教堂中央的穹頂就高達146米。
聖城教堂也是聖城當之無愧的瑰寶,九百年前的前星空時代,多位建築師和藝術家都參與了聖城教堂的設計,裡面的壁畫雕刻都是這些大師們嘔心瀝血製作而成。
就連教堂外牆上的雕塑和腳下的聖紋地磚,也是出自著名雕塑家龐貝林和著名建築師馬代加諾之手。
毫不誇張地說,這裡的每一塊玻璃和每一塊石頭,都是巧奪天工的無價之寶。
接受祝聖之人要走過聖城教堂的每一個角落——
引申神父帶著將要參與騎士祝聖的學生一路穿過若望塔樓和福音前廳,又接連穿過南走道的西禮堂、紀念碑、庇護聖者之輪,道義殿、英靈殿、聖靈殿等數十個地點。
-
夜色已然深沉,一場小雨夾雜著雪花淅淅瀝瀝落下,讓本來就已經夠冷的天氣變得更冷了。
通往中心廣場的飛扶長橋上,兩個身影正一前一後地行走著。
突然驟降的溫度讓那林忍不住打了個噴嚏,裹緊了身上的衣物,他轉頭看向橋外漫天飄舞著的雪花。
走在前面的亞瑟見他沒有跟上,也停了下來,等他跟上後,才繼續前行。
黑色六角路燈下,兩人的身影漸行漸遠。
回到旅館時,雪仍然還在下,而那林卻一眼就看到了大廳里那個高大的身影。
猛虎王回來了!
而且帶回來兩個消息。
這第一個消息,解開了那林的疑惑。
亞瑟確實是聖地聯盟的平民,猛虎王托人調查了很多地方,結果都證明,確實是有一個名叫亞瑟·克利夫蘭的信兒,而且根據知情人提供的特徵,也和現在戰神島的這個亞瑟高度相似。
這也間接證明了,亞瑟跟羅蘭聖教牽扯到的機會不大。
猛虎王身上還帶著冰霜,看樣子是一路不停地趕來的。他告訴那林,為了以防萬一,他還讓人去資料庫里找亞瑟的畫像,如果找到的話,就會寄到那林這裡。
不過這些日子那林並沒有收到類似的信件,那看來是沒有找到了。
而第二個消息,卻是壞消息。
羅蘭帝國大帝病重,宮廷動盪,風雲暗變,西蘭回去後便被禁止出城,這也是他為什麼現在還沒有來聖城的原因。
猛虎王從裡衣的衣兜里小心翼翼地掏出一個金色信封,「團長,這是九皇子的親信侍衛阿德讓我交給你的,他說這是九皇子給你的。」
那林沒有對猛虎王隱瞞自己和西蘭之間的事,也直說過自己告白被拒的事,所以此刻猛虎王的心很是揪著,生怕自家團長衝冠一怒為藍顏,跑去帝都見九皇子,「團長,你千萬不要衝動啊。」
那林沒有說話,他打開那個金色信封,裡面放著的卻是一張劍意大會的邀請函。
劍意大會是兩國皇族以及四大家族共同舉辦的劍士比賽,每五年就要舉辦一次。
不論貴族還是平民,甚至於是奴隸,全都可以去參加比賽,這也是劍意大會自創辦以來的口號——絕對的公平性。
因為比賽權威性高,劍意大會的第一名,也當之無愧的就是大陸強者們都心服口服的第一強者,所以每次舉辦,全大陸的騎士和劍士們基本都會前往參加比賽。
另一個讓他們趨之若鶩的原因則是:在劍意大會打入前十強的劍士,因為證明了自己的實力,可以不用參加騎士考試就能成為騎士。
劍意大會每次舉辦的地點是輪換著來的。
早年因為百年戰爭的原因,兩國之間劍拔弩張,劍意大會斷斷續續舉辦過幾次,但都因為戰火而草草落幕。
上一次舉辦還是在十年前。
當時的地點是羅蘭帝國的帝都阿彌爾,今年的地點則是在那林的老家——聖地聯盟的第七區中心區錫甘納舉行。
而現在,西蘭把這邀請函交給他,肯定是叫他參加比賽的意思。
但是西蘭為什麼要這麼做呢?
那林陷入了沉思。
屋外,雪還在下,積雪將他們來時的腳印都掩蓋了。
第132章
冠冕日這天,天還未亮,聖城的中心廣場上就已經聚集了不少人。
其中大多是一些時值風華正茂的少年們,他們都是來自大陸各地的學生,今天要接受騎士祝聖。
太古大陸共有四所比較出名的軍校,分別是:戰神學院、西海皇家軍事學院、西海凱撒女子分校、常春藤軍學院。
今天來參加祝聖的學生,也主要是這四所軍校的學生。
亞瑟和克萊特混在人群中,因為今天的特殊日子,兩人都換上了戰神學院的軍禮服,並且還戴上了白手套以及之前晉級儀式上發的胸章。
這種軍禮服和平時的軍服以及常服相比,要華麗得多,是特地為這種重要場合準備的。
換句話來說,就是撐場合專用。
至於是要跟誰比,自然不用多說,毫無疑問就是戰神學院的老對頭——西海軍事學院了。
不過因為天冷,他們還穿上了一件長及小腿的披風,這種披風左肩上有一條綬帶,可以將左邊的披風攬開,露出底下的黑色軍禮服。
基本上只要是學生,現在都穿著這種款式的披風。
可以看見,隔壁的西海軍事學院穿著的是灰藍色的軍禮服,常春藤軍學院是深棕色軍禮服,而凱撒女子學院則是黑底金邊的軍禮服。
西海軍事學院是羅蘭帝國的第一名校,也是四大軍校中唯一一所貴族院校,學生都是貴族出身的世家子弟。
雖然都是軍校,但是這四個學校之間可不像表面上那麼和諧,這裡面戰神學院和西海學院是最嚴重的——它們的關係不和已經是擺在明面上了。
兩校之間的梁子從很早以前就存在了。
因為建校時間接近,又都是頂級的名校。所以自建校以來,戰神學院和西海軍事學院為了太古大陸第一名校的頭銜爭了快一千年。
但因為實力相當,所以一千年來,兩方誰也沒有完全地把對方摁在地上摩擦。
這種明爭暗鬥也影響了他們的學生,歷年來的每次祝聖,兩間學院的學生就是冤家,誰也不服誰。
天色漸漸亮了起來,眾人都在等待著祝聖儀式的開始。
不過這個時候,那林才剛剛趕到。
今天他出門比克萊特還早,因為他要和溫德斯一起去教會醫院接柯克托出院。
柯克托是昨天醒的,雖然他的身體還虛弱,但這樣重要的日子,他又怎麼會甘心躺在床上呢?
那林和溫德斯都明白他的激動,於是兩人為他換上軍禮服後,便一人一邊攙扶著他出了醫院。
中心廣場上現在都是人,為了找到克萊特兩人,他們還花了不少時間,不過好在還沒有遲到。
巴德出現在中心廣場的時候,不少聽說過他「死訊」的人都驚呆了。
人群自動為他讓出一條路,巴德像個明星一樣行走在其中,一邊走還一邊示意微笑點頭,
「嗯嗯,你好你好,好久不見。」
「對呀!沒想到吧,我沒死。」
「害,祝聖都沒參加呢,哪能就這樣死了啊。」
溫德斯等人看見生龍活虎的巴德,都一臉震驚,就連站在克萊特身後的亞瑟也是一樣。
連續病了幾日,亞瑟雖然能從床上爬起來了,但是面上仍有病色。不過看樣子,他本人並不是那麼在意就對了。
-
騎士祝聖大致可以分為五個步驟:吟聖歌,結聖痕,見教皇,念禱詞,表決心。
祝聖的地點是光明大教堂,待修士們點完名,確認所有學生都到齊了以後,便有引申神父領他們從飛扶長橋出發,準備入場。
不過在入場前,還會有修女們給他們每人戴上一條金色穗肩帶,這是代表他們已經受洗過的意思。
這穗肩帶其實還有另一層含義:因為穗肩帶易產生褶皺,也被人稱為人生之兆,表示人生多起伏的意思。
於是也產生出這麼一個說法,如果穗肩帶上的褶皺少了的話,就說明這個人以後會一帆風順。
雖然並沒有什麼實際案例,但這天的時候,在場的學生們都會把自己的穗肩帶理得平平整整,這也是一種祈福。
巧的是,給那林分發東西的正是那天遇見的小修女嘉兒。
小修女見了他,雖然仍然板著臉,但還是親手為他戴上了穗肩帶。
「我可不是想和你成為朋友!」
小修女表面上兇巴巴的,但是手裡的動作卻比其他修女都認真,她嚴謹地把穗肩帶上的每一絲皺褶都捋平了,「我只是順便恭喜一下你,你可不要因此對我一見鍾情,總之,恭喜你成為騎士。」
所以這個小修女原來是一個傲嬌嗎。
「那我真的很榮幸了。」那林笑著任由小修女擺布,「能得到某位可愛小姑娘的祝福。」
聖城擁有太古大陸最大的光明教堂,其占地超三萬平方米,可同時容納七萬人以上,而且這也是太古大陸最高的教堂,光是教堂中央的穹頂就高達146米。
聖城教堂也是聖城當之無愧的瑰寶,九百年前的前星空時代,多位建築師和藝術家都參與了聖城教堂的設計,裡面的壁畫雕刻都是這些大師們嘔心瀝血製作而成。
就連教堂外牆上的雕塑和腳下的聖紋地磚,也是出自著名雕塑家龐貝林和著名建築師馬代加諾之手。
毫不誇張地說,這裡的每一塊玻璃和每一塊石頭,都是巧奪天工的無價之寶。
接受祝聖之人要走過聖城教堂的每一個角落——
引申神父帶著將要參與騎士祝聖的學生一路穿過若望塔樓和福音前廳,又接連穿過南走道的西禮堂、紀念碑、庇護聖者之輪,道義殿、英靈殿、聖靈殿等數十個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