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頁
於是一群人大包小包往學校所在方向走,還有一部分年輕人留下來,美其名曰『保護卡車』,其實就是想湊近了摸一摸。
走過好幾道彎,他們終於到了落在山腳下,被溪流和雜樹包圍的學校。
說是學校,其實更像是有一個大院子的民居,是這邊少見的磚瓦房,一共四間,後面還有老師辦公室和廚房,還搭了竹棚子。
桌椅都送進教室,鋼琴放在辦公室,球放進小木屋,一切井井有條。
在眾人隱隱期待的目光中,江濟堂走進這間村里人引以為傲的學校。
房子前頭的地得有個兩三百平米,雖是泥地,卻很平整,似乎用重物來回碾壓過好幾遍。現在兩個籃球架一左一右放著,有幾個小孩抱著籃球興奮的玩著拍皮球的遊戲。
而和『操場』連著的就是四間紅磚房子,每一間都帶著兩扇玻璃窗戶和一扇木門。寬寬的屋檐下掛著不知道哪兒來的鐵鍬頭,大概是作為『上課鈴』用的。
教室里,桌椅已經排列得整整齊齊,此刻正有人抬著講台桌進來,並且掛上三米長的黑板。
「上一點,哎哎,歪了,往左,再往右……」圍著教室的村民在那瞎指揮,氣得幾個抬著黑板的年青人都要撂擔子不干。
好在最後黑板還是裝好了,窗口探過來幾顆腦袋,臉上都是皺巴巴的老橘子皮,目光里那對神聖知識的嚮往卻一如當年——他們還是孩童的時候。
「真好看啊,咱們孩子以後能坐在這麼好的教室里學習?」
「還是新社會好,我老馬家也能上學認字了。」一個老人笑得眼褶子都閃著淚光。
「你老馬家祖上可是富農。」
「富農咋了?富農也是一天兩頓,一頓干一頓稀,富農不也是泥腿子?書記,啥時候開學?我讓幾個孩兒都來上學,女娃子也來上學。」
「可說好了,女娃子也來。」村支書還沒說完,村里婦女主任先應聲,「這麼好的學校,咱不能讓它空著,女娃子也得來上學。」
「女娃子上學沒啥子用。」人群里一個老人低聲哼哼。
「你說沒啥用就沒啥用?你是領導?領導都說有用,你說沒啥子用,你比領導還能?」
村里人討論得熱鬧的時候,安排完布料入庫的大隊長急匆匆跑來,生怕自己錯過。
「小同志在幹啥呢?」
「擺動那個鐵葉子哩,我也不曉得他幹啥。」
江濟堂已經把兩個電風扇和兩個日光燈拿過來,村里沒人會裝這個,沒關係,他會。
他們就看著這個白白淨淨的城裡小伙戴上安全頭盔,搬過來高腳凳子,然後從一個箱子裡拿出錘子、釘子之類的東西。
「小同志,你這是幹啥?」
「裝電風扇,裝電燈。」江濟堂找到了位置,已經開始砸釘子了。
「啊?」大隊長一愣,猶豫著問,「要扯電線過來嗎?」
雖然他們村里已經扯了電線,還安裝了大喇叭,可這個東西實在貴,帳戶上沒什麼錢了。
「不用,我帶了太陽能發電板。」
「那又是啥子?」
這下就是最聰明有知識的校長都沒聽懂:「太陽能發電板?」
江濟堂也沒解釋,他在兩邊牆上裝好電風扇,再在天花板上裝了日光燈,把電線拉好,固定住,再裝好開關。
村里人看著他坐在兩米高的高腳凳上仰頭作業,都替他操著心,還好人還是安安全全下來了。
接下來還有其他三個教室,雖然他們有心幫忙,但電風扇和電燈太貴重了,他們又不懂,就不敢動手,只能看著江濟堂熟練地裝好。
最後便是太陽能發電板,這個稍稍容易點,在屋頂安裝好,接好線,最後將開關等物固定在學生們接觸不到的位置。
蓄電池裡已經有一些電,接上之後打開開關,燈亮了,電風扇也搖著頭轉動。
光落在那一雙雙驚喜的眼睛裡,風吹著他們的臉,每個人都有一種不知是真是假的夢幻感。
「沒風,鐵風車咋轉哩?」
「妮兒,爺帶你去吹風。」
深秋的季節,冷得都穿上薄襖了,這會兒卻有一群傻子一個個進來感受風扇吹出的風。風扇頭往哪兒搖,他們就往哪兒走,四五十的人,和他們的孫孫一樣。
生平第一次,他們感受到了『知識』的力量。
大家都吹風去了,人群中只有校長激動地指著屋檐上那些光伏板,那雙已然蒼老的眼睛裡猛地綻放出對知識的渴求:「我能學嗎?」
「能。」
「真好,真好。朝聞道,夕死可矣。」
第176章
江濟堂把圍著太陽能發電板團團轉的校長拉過來,教他看顯示器上的電量,也和他講述太陽能發電板的原理。
五四年聯邦就有太陽能電池了,平時太陽能轉化為電能儲存起來,陰天或者太熱的時候,就可以打開電燈和電風扇使用。
當然,說這麼多也沒什麼用,得有材料。
他想到自己在五十年代末送出去的那一批太陽能光伏板,不知道會不會加速這個世界太陽能發電的研究呢。
「暗了開燈,熱了吹風,這麼好的條件要是讀不出東西,我把他們腿打斷。」大隊長背著人用胳膊擦擦眼睛,轉頭又是一副死板老人家的模樣。
考慮到電量不足,每間教室只有兩根日光燈和兩扇電風扇,後世人肯定覺得少,但他們擁有的太少,此時已經有了被餡餅砸暈的暈暈乎乎。
「這東西很貴吧?」村支書拉著江濟堂到一邊說話,連縣城裡都沒有這種能把太陽變成電的東西,他們學校居然用上了。
「小同志啊,這些東西都是咋來的呀?我這心有點兒懸哪。」
東西太好啦,他們不配用。
「私人用,自然價格高昂,但給孩子用,就不值什麼。」江濟堂笑著說。
「村里領導幹部這麼重視孩子的成長和學習,不論出身,不論男女,可見是很有遠見,也肯付出行動的。老實說,我們很願意伸手幫助這樣的村子。
「如果孩子能通過學習成為對社會更有用的人,我們也會覺得十分榮幸。」
村支書不知道說什麼,只是握著江濟堂的手上下搖:「謝謝,多謝你們。」
他們村里砸錢搞小學,被人冷嘲熱諷,村里也有人不理解不支持,尤其是婦女主任,到處宣傳讓女娃兒上學,遭人厭,沒想到這個小同志和背後其他人這樣支持,甚至是下大力氣支持。
這些桌椅這些黑板,這些電風扇和電燈,都是花了大錢,還不容易買到的。最後還讓人小同志開著大車送過來,里里外外都安排得妥妥噹噹,不讓他們費一點心。
村支書越想越鼻酸:「小同志,你放心,我們一定好好搞,搞出成績來。」
主要的東西都裝得差不多了,但門口還有好幾個大袋子。江濟堂把裝著標語的袋子解開,拿出一個個背面貼著白色泡沫板,正面是大紅色塑料晶片的標語。
這一次就不是他爬樓梯安裝了,很多年輕人踴躍報名來幫忙,很快,後牆就貼上了『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的標語,下面還貼上以『美麗校園』為主題的不織布貼畫,看著更有教室的氣氛了。
「這裡還有些教具。」江濟堂把教學用的尺子、圓規、黑板擦、圓頭磁貼、粉筆等東西拿出來,一分為四,每個教室都有一套。
「都試試。」他鼓勵人群里的老師出來,試試這些東西。
結果自然是很好,但他們最驚喜的還是磁貼:「這樣就不需要用膠黏上去了。」
最後一個袋子,裝的是本子、白紙、彩筆、彩色卡紙、顏料,還有橡皮擦、鉛筆、中性筆、膠水之類的東西。本子上面不屬於這個時代的封面都被江濟堂用牛皮紙替換了。
江濟堂也不知道這些東西怎麼用好,還是交給老師安排吧。
至於那些垃圾袋裡撿回來的鉛筆、橡皮擦和尺子,可以送給家裡困難的孩子們,能省一點是一點。
到此,所有任務物品交接完畢,天也黑了。教室里的幾個日光燈都亮起來,但只亮了兩分鐘,就被愛惜的校長給關了,只留下一盞。
現在就剩下一件事:開箱,學習使用顯微鏡。
他帶了兩個顯微鏡,還帶了一個大的標本箱子,不過,為了讓村里人留下一個深刻印象,江濟堂拿出兩片沒使用過的製作標本的玻片,然後讓人從外面溪水裡取一滴水來。
一個小孩兒第一個把水取來,江濟堂嚴格按著步驟做了『溪水』標本。他把清理完多餘水分的標本放在顯微鏡的孔上,壓住,然後打開小燈,開始對著鏡頭調整。
校長和幾個老師看得仔細,村里人也伸長脖子。
一會兒,江濟堂調整好了,他抬起頭:「大隊長,村支書,你們要不要看看?」
「這個精貴東西我們不懂。」大隊長可不敢碰,萬一碰壞了呢?
走過好幾道彎,他們終於到了落在山腳下,被溪流和雜樹包圍的學校。
說是學校,其實更像是有一個大院子的民居,是這邊少見的磚瓦房,一共四間,後面還有老師辦公室和廚房,還搭了竹棚子。
桌椅都送進教室,鋼琴放在辦公室,球放進小木屋,一切井井有條。
在眾人隱隱期待的目光中,江濟堂走進這間村里人引以為傲的學校。
房子前頭的地得有個兩三百平米,雖是泥地,卻很平整,似乎用重物來回碾壓過好幾遍。現在兩個籃球架一左一右放著,有幾個小孩抱著籃球興奮的玩著拍皮球的遊戲。
而和『操場』連著的就是四間紅磚房子,每一間都帶著兩扇玻璃窗戶和一扇木門。寬寬的屋檐下掛著不知道哪兒來的鐵鍬頭,大概是作為『上課鈴』用的。
教室里,桌椅已經排列得整整齊齊,此刻正有人抬著講台桌進來,並且掛上三米長的黑板。
「上一點,哎哎,歪了,往左,再往右……」圍著教室的村民在那瞎指揮,氣得幾個抬著黑板的年青人都要撂擔子不干。
好在最後黑板還是裝好了,窗口探過來幾顆腦袋,臉上都是皺巴巴的老橘子皮,目光里那對神聖知識的嚮往卻一如當年——他們還是孩童的時候。
「真好看啊,咱們孩子以後能坐在這麼好的教室里學習?」
「還是新社會好,我老馬家也能上學認字了。」一個老人笑得眼褶子都閃著淚光。
「你老馬家祖上可是富農。」
「富農咋了?富農也是一天兩頓,一頓干一頓稀,富農不也是泥腿子?書記,啥時候開學?我讓幾個孩兒都來上學,女娃子也來上學。」
「可說好了,女娃子也來。」村支書還沒說完,村里婦女主任先應聲,「這麼好的學校,咱不能讓它空著,女娃子也得來上學。」
「女娃子上學沒啥子用。」人群里一個老人低聲哼哼。
「你說沒啥用就沒啥用?你是領導?領導都說有用,你說沒啥子用,你比領導還能?」
村里人討論得熱鬧的時候,安排完布料入庫的大隊長急匆匆跑來,生怕自己錯過。
「小同志在幹啥呢?」
「擺動那個鐵葉子哩,我也不曉得他幹啥。」
江濟堂已經把兩個電風扇和兩個日光燈拿過來,村里沒人會裝這個,沒關係,他會。
他們就看著這個白白淨淨的城裡小伙戴上安全頭盔,搬過來高腳凳子,然後從一個箱子裡拿出錘子、釘子之類的東西。
「小同志,你這是幹啥?」
「裝電風扇,裝電燈。」江濟堂找到了位置,已經開始砸釘子了。
「啊?」大隊長一愣,猶豫著問,「要扯電線過來嗎?」
雖然他們村里已經扯了電線,還安裝了大喇叭,可這個東西實在貴,帳戶上沒什麼錢了。
「不用,我帶了太陽能發電板。」
「那又是啥子?」
這下就是最聰明有知識的校長都沒聽懂:「太陽能發電板?」
江濟堂也沒解釋,他在兩邊牆上裝好電風扇,再在天花板上裝了日光燈,把電線拉好,固定住,再裝好開關。
村里人看著他坐在兩米高的高腳凳上仰頭作業,都替他操著心,還好人還是安安全全下來了。
接下來還有其他三個教室,雖然他們有心幫忙,但電風扇和電燈太貴重了,他們又不懂,就不敢動手,只能看著江濟堂熟練地裝好。
最後便是太陽能發電板,這個稍稍容易點,在屋頂安裝好,接好線,最後將開關等物固定在學生們接觸不到的位置。
蓄電池裡已經有一些電,接上之後打開開關,燈亮了,電風扇也搖著頭轉動。
光落在那一雙雙驚喜的眼睛裡,風吹著他們的臉,每個人都有一種不知是真是假的夢幻感。
「沒風,鐵風車咋轉哩?」
「妮兒,爺帶你去吹風。」
深秋的季節,冷得都穿上薄襖了,這會兒卻有一群傻子一個個進來感受風扇吹出的風。風扇頭往哪兒搖,他們就往哪兒走,四五十的人,和他們的孫孫一樣。
生平第一次,他們感受到了『知識』的力量。
大家都吹風去了,人群中只有校長激動地指著屋檐上那些光伏板,那雙已然蒼老的眼睛裡猛地綻放出對知識的渴求:「我能學嗎?」
「能。」
「真好,真好。朝聞道,夕死可矣。」
第176章
江濟堂把圍著太陽能發電板團團轉的校長拉過來,教他看顯示器上的電量,也和他講述太陽能發電板的原理。
五四年聯邦就有太陽能電池了,平時太陽能轉化為電能儲存起來,陰天或者太熱的時候,就可以打開電燈和電風扇使用。
當然,說這麼多也沒什麼用,得有材料。
他想到自己在五十年代末送出去的那一批太陽能光伏板,不知道會不會加速這個世界太陽能發電的研究呢。
「暗了開燈,熱了吹風,這麼好的條件要是讀不出東西,我把他們腿打斷。」大隊長背著人用胳膊擦擦眼睛,轉頭又是一副死板老人家的模樣。
考慮到電量不足,每間教室只有兩根日光燈和兩扇電風扇,後世人肯定覺得少,但他們擁有的太少,此時已經有了被餡餅砸暈的暈暈乎乎。
「這東西很貴吧?」村支書拉著江濟堂到一邊說話,連縣城裡都沒有這種能把太陽變成電的東西,他們學校居然用上了。
「小同志啊,這些東西都是咋來的呀?我這心有點兒懸哪。」
東西太好啦,他們不配用。
「私人用,自然價格高昂,但給孩子用,就不值什麼。」江濟堂笑著說。
「村里領導幹部這麼重視孩子的成長和學習,不論出身,不論男女,可見是很有遠見,也肯付出行動的。老實說,我們很願意伸手幫助這樣的村子。
「如果孩子能通過學習成為對社會更有用的人,我們也會覺得十分榮幸。」
村支書不知道說什麼,只是握著江濟堂的手上下搖:「謝謝,多謝你們。」
他們村里砸錢搞小學,被人冷嘲熱諷,村里也有人不理解不支持,尤其是婦女主任,到處宣傳讓女娃兒上學,遭人厭,沒想到這個小同志和背後其他人這樣支持,甚至是下大力氣支持。
這些桌椅這些黑板,這些電風扇和電燈,都是花了大錢,還不容易買到的。最後還讓人小同志開著大車送過來,里里外外都安排得妥妥噹噹,不讓他們費一點心。
村支書越想越鼻酸:「小同志,你放心,我們一定好好搞,搞出成績來。」
主要的東西都裝得差不多了,但門口還有好幾個大袋子。江濟堂把裝著標語的袋子解開,拿出一個個背面貼著白色泡沫板,正面是大紅色塑料晶片的標語。
這一次就不是他爬樓梯安裝了,很多年輕人踴躍報名來幫忙,很快,後牆就貼上了『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的標語,下面還貼上以『美麗校園』為主題的不織布貼畫,看著更有教室的氣氛了。
「這裡還有些教具。」江濟堂把教學用的尺子、圓規、黑板擦、圓頭磁貼、粉筆等東西拿出來,一分為四,每個教室都有一套。
「都試試。」他鼓勵人群里的老師出來,試試這些東西。
結果自然是很好,但他們最驚喜的還是磁貼:「這樣就不需要用膠黏上去了。」
最後一個袋子,裝的是本子、白紙、彩筆、彩色卡紙、顏料,還有橡皮擦、鉛筆、中性筆、膠水之類的東西。本子上面不屬於這個時代的封面都被江濟堂用牛皮紙替換了。
江濟堂也不知道這些東西怎麼用好,還是交給老師安排吧。
至於那些垃圾袋裡撿回來的鉛筆、橡皮擦和尺子,可以送給家裡困難的孩子們,能省一點是一點。
到此,所有任務物品交接完畢,天也黑了。教室里的幾個日光燈都亮起來,但只亮了兩分鐘,就被愛惜的校長給關了,只留下一盞。
現在就剩下一件事:開箱,學習使用顯微鏡。
他帶了兩個顯微鏡,還帶了一個大的標本箱子,不過,為了讓村里人留下一個深刻印象,江濟堂拿出兩片沒使用過的製作標本的玻片,然後讓人從外面溪水裡取一滴水來。
一個小孩兒第一個把水取來,江濟堂嚴格按著步驟做了『溪水』標本。他把清理完多餘水分的標本放在顯微鏡的孔上,壓住,然後打開小燈,開始對著鏡頭調整。
校長和幾個老師看得仔細,村里人也伸長脖子。
一會兒,江濟堂調整好了,他抬起頭:「大隊長,村支書,你們要不要看看?」
「這個精貴東西我們不懂。」大隊長可不敢碰,萬一碰壞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