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頁
有此也能看出,他們村對『學習』這件事的看重。
不過,從村口到學校,並沒有一條可供大卡車行駛的大路,江濟堂不得不半路停下,他問隨行的人,可否將上面的桌椅搬到那邊,車實在是開不過去了。
「當然行。」趕來的大隊長大聲應道。氣喘吁吁的村支書稍慢一點,但也喘著氣招呼人:「都幫忙搬桌椅啦,一間教室……小同志,這有多少台桌椅啊?」
「一共216套,都是有桌子椅子的。」
村支書掰著手指算了好半天,還是他身邊的女兒看不下去,報出一個數字:「54套,一間教室54套。」
「對對,一間教室搬54套,不要多不要少。」
此時江濟堂已經下車,把後面三重上鎖的車門打開,露出層層疊疊擠在一起的桌椅。
「這還是鐵的?上了白漆。」他們可沒見過這麼好看的桌椅,都是成套的,用不鏽鋼和合成板製作,上了厚實的防鏽漆,用了五年依舊白淨如新。
「很是壓手啊。」已經有人爬上去,搬下第一張桌子椅子,這重量讓他們一開始都不適應,好在大家都是做慣農活的人,一會兒也就能扛著桌椅健步如飛。
「小同志啊,我們這個費用……」東西太好了,大隊長等人有些心驚膽戰,他們可就拿出了六十幾塊錢。
這錢放在一個人身上是很多,但買這麼多帶鋼的桌子椅子,怕是不夠用啊。人家居然還用大卡車送,油費他們都出不起。
大隊長以為得自己出卡車的來回油費,一群人想高興,又發愁,表情很怪。
「費用不是已經都交了嗎?」江濟堂也不是真的不懂事的小年輕,一看他們頻頻看車油箱,就笑著安撫,「車油箱是滿的,足夠來回了。」
「那怎麼好意思?」他們躁紅了臉,感覺自己落了村子的名聲,連個油費都虧著別人。
「是大隊長太客氣了,本來就是我應該做的事。」
村里勞動力不少,男女都能用,他們兩趟就搬走了車裡的桌椅。這時江濟堂說:「這一趟東西送完了,還有些東西,我得再去一趟。」
「還有呢?」有這麼多好桌子椅子,他們都覺得自己占了天大的便宜,這居然還有?
「這裡只有一百多套桌椅,剩下還有幾十套呢。另外還有講台桌和教學工具。麻煩你們把已經搬走的桌子椅子整理好,我很快就回來。」
半小時後,江濟堂的大卡車又來了,又是滿滿一車廂的東西,而村里人早在村口等著了。
村里青壯已經等待多時,他們一擁而上,搬下剩餘的桌椅。
桌椅後面講台桌和黑板露出來。
「四台講台桌,還有四個大黑板。」
村小學的老師就守在路上,他們看到了從上面抬下來的同樣白漆的金屬桌子,還有光滑的大黑板,眼睛都冒著光。
黑板有點綠,但問題不大,至少比他們準備的刷上墨水的木頭黑板好,又平整,又長。
「這是啥?」一個年輕小伙看到裡面蒙著大紅色絨布的鋼琴,他雖不知道裡面是什麼,但用這麼好的布做罩子,一定是很貴重的東西。
「是鋼琴。」江濟堂笑著說,他問校長,「有音樂老師嗎?」
「有有有,我會彈!」人群里一個雙馬尾的大姑娘激動的舉手,看她的模樣和打扮,像是知青。
「啥子是鋼琴?咋個要彈?」
村里人不知道什麼是鋼琴,江濟堂正要解釋,就見那大姑娘爬上車,她小心拉開防塵布,打開蓋,按下一個鍵。
嘟的一聲,像是清晨上工的號角,所有人都停下手裡動作。
風吹過寧靜的村落,姑娘兩隻手都落在琴鍵上,美妙的歌聲像流水。它穿過茂密的樹林,繞過青色的農田,飛向天空,跑向溪流。
村里人無法用言語表達此刻的心情,他們第一次聽到這種樂器的聲音,封閉的世界好像又開了一扇門。
「和嗩吶二胡都不一樣。」
「和張知青的口琴也不一樣。」
「我曉得了,原來這就是鋼琴。」一個女孩呢喃著,臉上有著朝聖者般的莊嚴和純粹。
拍下這一幕後,江濟堂收起自己的單反,他的臉上有自己都沒有察覺的微笑。
為什麼笑呢,不知道,就是高興。
鋼琴被小伙子們小心翼翼抬走了。之後還有兩架需要七八個壯小伙抬的籃球架,三大筐的體育用品,和桌球桌。
幾個城裡下來的知青歡喜的和迷茫的村民介紹這些東西,告訴他們怎麼玩。
「這咋是玩的?」大隊長不懂。
「不是玩,是體育運動。主席說過,要發展體育事業,增強人民身體,這些,就是體育。」
村民還是不懂,但主席這麼說,一定是為了他們好,他們聽,讓娃娃都拍球。
「小同志,這些是哪兒來的?」小學校長大喜過望,頻頻借著擦眼鏡的動作擦眼睛,「這個桌球桌也是我們的?」
「都是籌來的舊東西,各位不嫌棄就行。」
「這都是好東西啊,謝謝你,也謝謝其他的同志。」
怎麼可能嫌棄?這些都是好東西,都是要工業票的,村里哪有什麼工業票?
大家摸著那些刻意清理過標籤和塗色的球類用品,一個個呲著大牙:「大隊長,這都給咱孩子用啊?我們能不能用,也體育?」
「肯定是優先給咱孩子用的。不過平日他們放學的時候,大家也可以體育。我看這兩個大架子就送到教室外的院子上,這些東西麼,送到空著的木屋裡。還有這個什麼桌,這麼好的桌子可不能放壞了,就放在後面的竹棚下。」
大隊長只覺得豪氣萬丈,他村里這個小學,搞不好要出名哦!
到此,東西已經搬得差不多,江濟堂又說:「還有一車東西,我現在去拿。」
「啥?還有?」大隊長摸著腦袋,「桌子椅子,黑板,體育,不都有了麼?」
「是人家退下的窗簾布,我討了來。那些布料還不錯,正好給孩子們做件校服,要怎麼做,就得麻煩巧手的大娘大嬸了。」
「窗簾布?」大隊長被這個答案震懾到。實在這個年代工業不發達,家家戶戶都缺布,攢幾年才能攢出一件新衣服,他實在不理解討要能討來免費布的世界。
等大隊長回神,江濟堂早就開著車走了。
又是半小時,他回來了,後車門一打開,他們就看到車裡疊著一種淺藍色的布料,上面還有白色的竹葉花紋。
這些布料從底部一直疊到車棚頂,大隊長都愣了,他這輩子都沒見過這麼多的布,就是供銷社都沒有。
「同志,這些布料都是給孩子的?」
別說大隊長膽小,聲音都哆嗦,其他人吞咽著口水,問都不敢問,還有人被一車布料震撼,整個人都要傻了。
「嗯,村裡有倉庫吧?這些布料都搬過去吧,凡是上學的孩子,都給做一件,做大一點,可以穿到畢業。有剩下的,給下一批入學的孩子,一直到用完為止。
「不過,我可有條件,只要上了學,就得把小學念完,否則,得賠衣服錢。」
大隊長一下明白了他的意圖,連連點頭:「好好,我明白了,小同志你放心。」
他又對其他還在震驚的村里人說:「都聽見了吧?這些是要給入學的娃娃做那個校服的,入學了才有,得簽字,保證娃娃讀完小學。否則得賠衣服錢。」
「真免費送衣服?」
「簽了字,送娃娃上學,送!」大隊長都破音了。
免費衣服的誘惑實在是太大了,很多原本不是那麼想送孩子上學的人都意動了。
一個孩子上學的費用才幾毛,但是能白賺一件衣服……
見目的已經達到,大隊長讓人把布料清點一遍,再放進倉庫。到時候他安排村里巧手的婦女做衣服,給她們算工分。
大隊長安排人搬運珍貴布料去了,現場就讓村支書指揮。
「小同志,那三個是啥子?」村支書指著最後一排兩個顯微鏡和標本盒子,別個東西都是住集體宿舍,就它們三個獨門獨院,肯定是好東西。
「那是顯微鏡,讓咱們的孩子認識世界用的,到時候我示範給你們看。」
村支書沒聽懂,但旁邊的校長已經激動得整個人都顫抖起來:「是生物顯微鏡?這幾個都是?是多少倍數的?誒誒,我來拿我來拿,你們別動!」
校長和幾個老師爬上車,小心翼翼把三個箱子抱下來,幾雙眼睛期待的看著江濟堂:「小同志,咱們去學校里示範一下?」
「行,把那些板子,那幾個大袋子,還有那些電風扇和電燈都帶上,要小心一點,東西容易壞。」
其實都不用江濟堂提醒,整個村子才有一個廣播和一盞用來開大會的燈,他們可知道燈是容易壞的稀罕物。至於電風扇,沒聽過,但一看這造型就是要花工業票的,肯定也很貴,哪裡敢隨意拿著玩?
不過,從村口到學校,並沒有一條可供大卡車行駛的大路,江濟堂不得不半路停下,他問隨行的人,可否將上面的桌椅搬到那邊,車實在是開不過去了。
「當然行。」趕來的大隊長大聲應道。氣喘吁吁的村支書稍慢一點,但也喘著氣招呼人:「都幫忙搬桌椅啦,一間教室……小同志,這有多少台桌椅啊?」
「一共216套,都是有桌子椅子的。」
村支書掰著手指算了好半天,還是他身邊的女兒看不下去,報出一個數字:「54套,一間教室54套。」
「對對,一間教室搬54套,不要多不要少。」
此時江濟堂已經下車,把後面三重上鎖的車門打開,露出層層疊疊擠在一起的桌椅。
「這還是鐵的?上了白漆。」他們可沒見過這麼好看的桌椅,都是成套的,用不鏽鋼和合成板製作,上了厚實的防鏽漆,用了五年依舊白淨如新。
「很是壓手啊。」已經有人爬上去,搬下第一張桌子椅子,這重量讓他們一開始都不適應,好在大家都是做慣農活的人,一會兒也就能扛著桌椅健步如飛。
「小同志啊,我們這個費用……」東西太好了,大隊長等人有些心驚膽戰,他們可就拿出了六十幾塊錢。
這錢放在一個人身上是很多,但買這麼多帶鋼的桌子椅子,怕是不夠用啊。人家居然還用大卡車送,油費他們都出不起。
大隊長以為得自己出卡車的來回油費,一群人想高興,又發愁,表情很怪。
「費用不是已經都交了嗎?」江濟堂也不是真的不懂事的小年輕,一看他們頻頻看車油箱,就笑著安撫,「車油箱是滿的,足夠來回了。」
「那怎麼好意思?」他們躁紅了臉,感覺自己落了村子的名聲,連個油費都虧著別人。
「是大隊長太客氣了,本來就是我應該做的事。」
村里勞動力不少,男女都能用,他們兩趟就搬走了車裡的桌椅。這時江濟堂說:「這一趟東西送完了,還有些東西,我得再去一趟。」
「還有呢?」有這麼多好桌子椅子,他們都覺得自己占了天大的便宜,這居然還有?
「這裡只有一百多套桌椅,剩下還有幾十套呢。另外還有講台桌和教學工具。麻煩你們把已經搬走的桌子椅子整理好,我很快就回來。」
半小時後,江濟堂的大卡車又來了,又是滿滿一車廂的東西,而村里人早在村口等著了。
村里青壯已經等待多時,他們一擁而上,搬下剩餘的桌椅。
桌椅後面講台桌和黑板露出來。
「四台講台桌,還有四個大黑板。」
村小學的老師就守在路上,他們看到了從上面抬下來的同樣白漆的金屬桌子,還有光滑的大黑板,眼睛都冒著光。
黑板有點綠,但問題不大,至少比他們準備的刷上墨水的木頭黑板好,又平整,又長。
「這是啥?」一個年輕小伙看到裡面蒙著大紅色絨布的鋼琴,他雖不知道裡面是什麼,但用這麼好的布做罩子,一定是很貴重的東西。
「是鋼琴。」江濟堂笑著說,他問校長,「有音樂老師嗎?」
「有有有,我會彈!」人群里一個雙馬尾的大姑娘激動的舉手,看她的模樣和打扮,像是知青。
「啥子是鋼琴?咋個要彈?」
村里人不知道什麼是鋼琴,江濟堂正要解釋,就見那大姑娘爬上車,她小心拉開防塵布,打開蓋,按下一個鍵。
嘟的一聲,像是清晨上工的號角,所有人都停下手裡動作。
風吹過寧靜的村落,姑娘兩隻手都落在琴鍵上,美妙的歌聲像流水。它穿過茂密的樹林,繞過青色的農田,飛向天空,跑向溪流。
村里人無法用言語表達此刻的心情,他們第一次聽到這種樂器的聲音,封閉的世界好像又開了一扇門。
「和嗩吶二胡都不一樣。」
「和張知青的口琴也不一樣。」
「我曉得了,原來這就是鋼琴。」一個女孩呢喃著,臉上有著朝聖者般的莊嚴和純粹。
拍下這一幕後,江濟堂收起自己的單反,他的臉上有自己都沒有察覺的微笑。
為什麼笑呢,不知道,就是高興。
鋼琴被小伙子們小心翼翼抬走了。之後還有兩架需要七八個壯小伙抬的籃球架,三大筐的體育用品,和桌球桌。
幾個城裡下來的知青歡喜的和迷茫的村民介紹這些東西,告訴他們怎麼玩。
「這咋是玩的?」大隊長不懂。
「不是玩,是體育運動。主席說過,要發展體育事業,增強人民身體,這些,就是體育。」
村民還是不懂,但主席這麼說,一定是為了他們好,他們聽,讓娃娃都拍球。
「小同志,這些是哪兒來的?」小學校長大喜過望,頻頻借著擦眼鏡的動作擦眼睛,「這個桌球桌也是我們的?」
「都是籌來的舊東西,各位不嫌棄就行。」
「這都是好東西啊,謝謝你,也謝謝其他的同志。」
怎麼可能嫌棄?這些都是好東西,都是要工業票的,村里哪有什麼工業票?
大家摸著那些刻意清理過標籤和塗色的球類用品,一個個呲著大牙:「大隊長,這都給咱孩子用啊?我們能不能用,也體育?」
「肯定是優先給咱孩子用的。不過平日他們放學的時候,大家也可以體育。我看這兩個大架子就送到教室外的院子上,這些東西麼,送到空著的木屋裡。還有這個什麼桌,這麼好的桌子可不能放壞了,就放在後面的竹棚下。」
大隊長只覺得豪氣萬丈,他村里這個小學,搞不好要出名哦!
到此,東西已經搬得差不多,江濟堂又說:「還有一車東西,我現在去拿。」
「啥?還有?」大隊長摸著腦袋,「桌子椅子,黑板,體育,不都有了麼?」
「是人家退下的窗簾布,我討了來。那些布料還不錯,正好給孩子們做件校服,要怎麼做,就得麻煩巧手的大娘大嬸了。」
「窗簾布?」大隊長被這個答案震懾到。實在這個年代工業不發達,家家戶戶都缺布,攢幾年才能攢出一件新衣服,他實在不理解討要能討來免費布的世界。
等大隊長回神,江濟堂早就開著車走了。
又是半小時,他回來了,後車門一打開,他們就看到車裡疊著一種淺藍色的布料,上面還有白色的竹葉花紋。
這些布料從底部一直疊到車棚頂,大隊長都愣了,他這輩子都沒見過這麼多的布,就是供銷社都沒有。
「同志,這些布料都是給孩子的?」
別說大隊長膽小,聲音都哆嗦,其他人吞咽著口水,問都不敢問,還有人被一車布料震撼,整個人都要傻了。
「嗯,村裡有倉庫吧?這些布料都搬過去吧,凡是上學的孩子,都給做一件,做大一點,可以穿到畢業。有剩下的,給下一批入學的孩子,一直到用完為止。
「不過,我可有條件,只要上了學,就得把小學念完,否則,得賠衣服錢。」
大隊長一下明白了他的意圖,連連點頭:「好好,我明白了,小同志你放心。」
他又對其他還在震驚的村里人說:「都聽見了吧?這些是要給入學的娃娃做那個校服的,入學了才有,得簽字,保證娃娃讀完小學。否則得賠衣服錢。」
「真免費送衣服?」
「簽了字,送娃娃上學,送!」大隊長都破音了。
免費衣服的誘惑實在是太大了,很多原本不是那麼想送孩子上學的人都意動了。
一個孩子上學的費用才幾毛,但是能白賺一件衣服……
見目的已經達到,大隊長讓人把布料清點一遍,再放進倉庫。到時候他安排村里巧手的婦女做衣服,給她們算工分。
大隊長安排人搬運珍貴布料去了,現場就讓村支書指揮。
「小同志,那三個是啥子?」村支書指著最後一排兩個顯微鏡和標本盒子,別個東西都是住集體宿舍,就它們三個獨門獨院,肯定是好東西。
「那是顯微鏡,讓咱們的孩子認識世界用的,到時候我示範給你們看。」
村支書沒聽懂,但旁邊的校長已經激動得整個人都顫抖起來:「是生物顯微鏡?這幾個都是?是多少倍數的?誒誒,我來拿我來拿,你們別動!」
校長和幾個老師爬上車,小心翼翼把三個箱子抱下來,幾雙眼睛期待的看著江濟堂:「小同志,咱們去學校里示範一下?」
「行,把那些板子,那幾個大袋子,還有那些電風扇和電燈都帶上,要小心一點,東西容易壞。」
其實都不用江濟堂提醒,整個村子才有一個廣播和一盞用來開大會的燈,他們可知道燈是容易壞的稀罕物。至於電風扇,沒聽過,但一看這造型就是要花工業票的,肯定也很貴,哪裡敢隨意拿著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