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頁
南榮嫿已經醒了,看著他渾身濕透的模樣直皺眉。
好在屋中有悅兒她爹以前未曾穿過的新衣裳,沈臨鶴換上之後才覺得舒爽一些。
不等南榮嫿開口,沈臨鶴先柔聲道:
「你覺得如何了,離天亮還早,若是疲累再睡會兒。」
南榮嫿搖了搖頭,她不知方才為何竟睡得那般沉,連沈臨鶴離開都沒有聽到。
「杜哥哥,你發現什麼了?我爹的死是不是另有原因?」悅兒眼神希冀地看著沈臨鶴。
沈臨鶴暗嘆一聲,搖了搖頭道:
「目前還無法確定,我想…待你母親回來,有些事須得好好問問她。」
窗外的雨漸漸停了,天色蒙蒙亮,遠處有鳥鳴聲傳來。
悅兒打了個哈欠,嘟囔著:
「娘怎麼還沒回來…」
正當此時,外間響起了開門聲。
悅兒臉上漾開了笑意,說道:
「娘回來了!」
可下一刻,隔著裡屋的門,外間有一道女人的抽噎聲響起:
「悅…悅兒,你在屋裡嗎?」
悅兒一愣,忙應道:
「是姨母?我在呢!」
那女子一邊從外間手忙腳亂開著裡屋門上掛的鎖,一邊壓抑著哭聲說道:
「悅兒,你…你娘歿了!」
第466章 悅兒姨母
黑暗中,悅兒睜著眼一動不動,不知在想什麼。
外間的女子許是手抖得厲害,試了好幾次都沒有將鎖打開。
聽動靜,她返身去點了油燈,而後又試著用細長的鑰匙去插鎖孔。
一道光線從門縫透進了裡屋,悅兒被這亮光驚醒,眨巴了幾下眼睛,喃喃問道:
「姨母,你方才…說什麼?」
可門外的女子不再回答,只能聽到她壓抑不住的抽噎聲。
終於,鎖被打開了,女子推開裡屋的門,光線完全照了進來。
她看起來比悅兒的母親小三四歲的樣子,身穿一身淺褐色的粗布麻衣,麻衣的袖子和下擺已經被洗得發白。
她的眼睛已哭得紅腫,臉上布滿了淚痕。
女子推門後先是看到了站在門後面的悅兒,她神色哀戚,正要說什麼,卻一下注意到裡屋中暗處還站著一男一女。
那女子一把把悅兒摟入懷中,警惕地望著沈臨鶴和南榮嫿,壓低聲音說道:
「你們是誰,為何在這裡?!」
沈臨鶴十分有禮地拱了拱手,用溫和的語調說道:
「我姓杜,這位是我夫人,我們返鄉途中路遇大雨,才來借宿一晚。」
「姨母,」悅兒輕輕拉了拉那女子的手說道,「他們是好人,是我娘讓他們住在這的。」
悅兒姨母的目光在南榮嫿隆起的肚子上看了一眼,而後長長嘆了一口氣,眼淚又涌了出來,「我那姐姐最是心地善良…可天不長眼啊,為何善良的人卻…卻…」
說著,她緊緊抱住悅兒痛哭起來。
悅兒終於反應過來自己沒了娘,以後再不會有人溫柔地叫她起床、抱著她唱童謠、輕拍著她的後背哄她睡覺了…
悅兒一撇嘴,哭了出來。
可她不敢大聲,生怕把那大院子裡的人引來,她只能使勁捂著嘴,將哭聲吞回到肚子裡。
沈臨鶴這才知道,原來昨夜那個死了的人就是悅兒的母親,是整個村子唯一一個願意『收留』他們的人。
他看著悅兒哭得上氣不接下氣,心中悶痛得要喘不上氣來。
沈臨鶴的手緊緊握成拳,什麼縣令、什麼上頭的貴人…
通通不把百姓當人看!
悅兒的姨母一遍遍地用袖子為悅兒擦眼淚,哽咽著說道:
「悅兒,是…是我們家對不起你,其實…其實你爹是為了救你姨丈才跳入水中淹死的!
而這次你娘掉到海里,你姨丈明明與她一條船,卻見死不救,我…我痛心疾首,方才與他大吵一架提了和離!
悅兒,以後姨母會照顧你的…」
也不知悅兒聽清了沒有,她只一個勁地捂著嘴哭。
過了好一會兒,哭得實在沒了力氣,悅兒才漸漸停下來,一雙眼睛如核桃一樣看著她的姨母,說道:
「可是姨母,你若離了家,麼麼可該如何是好,她才三歲…」
看著她的姨母神色悲痛又猶豫,悅兒抬起小手摸了摸她姨母的臉,慢慢說道:
「姨母,我沒了娘,知道沒娘的傷心,你不要再讓麼麼沒有娘了,好嗎?」
悅兒姨母看著眼前乖巧懂事的小女孩,心中的悔恨和無奈讓她再次哭出了聲。
南榮嫿看著這一幕,目光中流露出一絲不忍。
她輕聲說道:
「只有徹底查清此事,將那些人趕出小漁村,讓村民回歸正常的生活才是長久之計。」
悅兒的姨母擦了擦眼淚,緩緩搖了搖頭,「夫人不知,那些人來頭不小,我們是鬥不過他們的。」
「來頭不小…」南榮嫿眸光一凝,問道,「你都知道些什麼,或許我與夫君可以幫上忙。」
悅兒的姨母先是面上出現一抹喜色,而後卻又黯淡了下去。
「我爹,也就是悅兒的外祖以前是我們這的里正,所以我知道些內情。
我們村以捕魚為生,家家戶戶都有漁船,天氣好的時候便出去捕魚。
有一次接連半個月的雷雨天,漁網都要發霉了,待天晴那日,大家都將漁網拿到岸邊曬,這才發現有一艘大船停在了海里。
我爹覺得奇怪,便吆喝幾個年輕力壯的小伙子一起去大船那探個究竟。
他們回來之後卻是臉色慘白,說…說那船上全是死人,應是船撞到了海里的礁石上沉了海,然後又被風浪捲起來擱淺了。」
悅兒的姨母嘆了口氣,「我爹趕緊駕著牛車去百里外的縣城尋了當時的縣令,那縣令是個好人,接著就派了縣衙的衙役過來探查。
後來才知,那艘船是個商船,船艙里有金銀珠寶和從別國運來的稀奇貨物。」
說到這裡,沈臨鶴心中便有了數,聯想到村中錢莊運出去的寶物和金銀,以及昨夜錢莊中人提到的京城和上頭的貴人,他的周身泛著冷意。
沈臨鶴沉聲說道:
「看來沉船不止一艘吧,而且縣令見此事太過蹊蹺或是發現了海中的玄機,便將此事上報給了州郡。
可州郡的官員卻不光將沉船一事壓了下來,還派人來監守村子。」
悅兒姨母神情驚訝,連連點頭,說道:
「是、是…公子說的都對!好不容易將那艘船拖上了岸,結果有一日風浪大,又有一艘大船擱淺。
那縣令著人去海底探查,發現距離岸邊幾百丈遠的距離有巨大的礁石。
近年海上風浪比以前要大,商船許是為了躲避海中大浪才繞道航行,結果就撞上了暗礁。」
沈臨鶴沉吟片刻,低聲道:
「先前那名縣令想來…結局不會太好吧?」
悅兒姨母愣怔了片刻才開口:
「對,那位縣令出了意外,人沒了…」
「難道說…」她忽地面露驚駭之色,「後來有一次我爹去縣裡巡那名縣令,同那縣令一道乘馬車往小漁村來,可在半路卻翻了車,我爹也死了…
縣衙的人說是意外,那車夫命大活了下來,他也說是意外,難道…難道…」
悅兒姨母再支撐不住,扶著門框慢慢蹲下了身,癱坐在地上。
「到底是誰,是誰這麼狠的心!簡直沒有人性!」她低聲吼著,眼底漸紅。
南榮嫿看了一眼沈臨鶴的神色,只見他眸中微涼,下顎緊緊地繃著。
「你猜到那人是誰了?」南榮嫿輕聲問道。
「嗯,」沈臨鶴聲音中隱有怒意,「先前沒有想到此事會牽涉州郡官員,所以沒有想起那人,如今倒是確定了…」
第467章 他來了
「嗚…嗚…臣那妹妹啊!她肯定是不捨得先帝,追隨先帝的腳步而去了啊!」
博陽宮偏殿內,一名留著連鬢鬍子的官員大清早便杵在這殿中,到現在為止已經痛哭了一刻鐘了。
他約莫四十多歲,身材中等,樣貌也普通,咧著嘴哭的樣子為他添了一絲滑稽。
坐在上首的李未遲被他哭得腦子發脹,抬起手揉了揉額角。
「嗚…可憐連她唯一的女兒也沒了性命,臣這做兄長的只能睹物思人了!」
李未遲清了清嗓子,正要開口打斷,卻聽一道更大的哭聲響起:
「嗚!臣昨夜還夢到妹妹,妹妹讓臣莫要多思多慮,好好當好昌南郡的郡守,定要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啊——」
此人正是白熙慧的兄長白弘量,此次入京述職他已在宮中待了半月之久。
大部分述職的官員要麼領了賞、要麼領了罰已經離京,可他卻遲遲沒等到讓他返郡的消息,於是尋了個由頭便主動來找李未遲了。
李未遲等的便是他這樣沉不住氣的人。
「昌南郡在白郡守手中這麼多年越發繁榮昌盛起來,熙慧太妃沒有在夢中誇讚白郡守嗎?」<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好在屋中有悅兒她爹以前未曾穿過的新衣裳,沈臨鶴換上之後才覺得舒爽一些。
不等南榮嫿開口,沈臨鶴先柔聲道:
「你覺得如何了,離天亮還早,若是疲累再睡會兒。」
南榮嫿搖了搖頭,她不知方才為何竟睡得那般沉,連沈臨鶴離開都沒有聽到。
「杜哥哥,你發現什麼了?我爹的死是不是另有原因?」悅兒眼神希冀地看著沈臨鶴。
沈臨鶴暗嘆一聲,搖了搖頭道:
「目前還無法確定,我想…待你母親回來,有些事須得好好問問她。」
窗外的雨漸漸停了,天色蒙蒙亮,遠處有鳥鳴聲傳來。
悅兒打了個哈欠,嘟囔著:
「娘怎麼還沒回來…」
正當此時,外間響起了開門聲。
悅兒臉上漾開了笑意,說道:
「娘回來了!」
可下一刻,隔著裡屋的門,外間有一道女人的抽噎聲響起:
「悅…悅兒,你在屋裡嗎?」
悅兒一愣,忙應道:
「是姨母?我在呢!」
那女子一邊從外間手忙腳亂開著裡屋門上掛的鎖,一邊壓抑著哭聲說道:
「悅兒,你…你娘歿了!」
第466章 悅兒姨母
黑暗中,悅兒睜著眼一動不動,不知在想什麼。
外間的女子許是手抖得厲害,試了好幾次都沒有將鎖打開。
聽動靜,她返身去點了油燈,而後又試著用細長的鑰匙去插鎖孔。
一道光線從門縫透進了裡屋,悅兒被這亮光驚醒,眨巴了幾下眼睛,喃喃問道:
「姨母,你方才…說什麼?」
可門外的女子不再回答,只能聽到她壓抑不住的抽噎聲。
終於,鎖被打開了,女子推開裡屋的門,光線完全照了進來。
她看起來比悅兒的母親小三四歲的樣子,身穿一身淺褐色的粗布麻衣,麻衣的袖子和下擺已經被洗得發白。
她的眼睛已哭得紅腫,臉上布滿了淚痕。
女子推門後先是看到了站在門後面的悅兒,她神色哀戚,正要說什麼,卻一下注意到裡屋中暗處還站著一男一女。
那女子一把把悅兒摟入懷中,警惕地望著沈臨鶴和南榮嫿,壓低聲音說道:
「你們是誰,為何在這裡?!」
沈臨鶴十分有禮地拱了拱手,用溫和的語調說道:
「我姓杜,這位是我夫人,我們返鄉途中路遇大雨,才來借宿一晚。」
「姨母,」悅兒輕輕拉了拉那女子的手說道,「他們是好人,是我娘讓他們住在這的。」
悅兒姨母的目光在南榮嫿隆起的肚子上看了一眼,而後長長嘆了一口氣,眼淚又涌了出來,「我那姐姐最是心地善良…可天不長眼啊,為何善良的人卻…卻…」
說著,她緊緊抱住悅兒痛哭起來。
悅兒終於反應過來自己沒了娘,以後再不會有人溫柔地叫她起床、抱著她唱童謠、輕拍著她的後背哄她睡覺了…
悅兒一撇嘴,哭了出來。
可她不敢大聲,生怕把那大院子裡的人引來,她只能使勁捂著嘴,將哭聲吞回到肚子裡。
沈臨鶴這才知道,原來昨夜那個死了的人就是悅兒的母親,是整個村子唯一一個願意『收留』他們的人。
他看著悅兒哭得上氣不接下氣,心中悶痛得要喘不上氣來。
沈臨鶴的手緊緊握成拳,什麼縣令、什麼上頭的貴人…
通通不把百姓當人看!
悅兒的姨母一遍遍地用袖子為悅兒擦眼淚,哽咽著說道:
「悅兒,是…是我們家對不起你,其實…其實你爹是為了救你姨丈才跳入水中淹死的!
而這次你娘掉到海里,你姨丈明明與她一條船,卻見死不救,我…我痛心疾首,方才與他大吵一架提了和離!
悅兒,以後姨母會照顧你的…」
也不知悅兒聽清了沒有,她只一個勁地捂著嘴哭。
過了好一會兒,哭得實在沒了力氣,悅兒才漸漸停下來,一雙眼睛如核桃一樣看著她的姨母,說道:
「可是姨母,你若離了家,麼麼可該如何是好,她才三歲…」
看著她的姨母神色悲痛又猶豫,悅兒抬起小手摸了摸她姨母的臉,慢慢說道:
「姨母,我沒了娘,知道沒娘的傷心,你不要再讓麼麼沒有娘了,好嗎?」
悅兒姨母看著眼前乖巧懂事的小女孩,心中的悔恨和無奈讓她再次哭出了聲。
南榮嫿看著這一幕,目光中流露出一絲不忍。
她輕聲說道:
「只有徹底查清此事,將那些人趕出小漁村,讓村民回歸正常的生活才是長久之計。」
悅兒的姨母擦了擦眼淚,緩緩搖了搖頭,「夫人不知,那些人來頭不小,我們是鬥不過他們的。」
「來頭不小…」南榮嫿眸光一凝,問道,「你都知道些什麼,或許我與夫君可以幫上忙。」
悅兒的姨母先是面上出現一抹喜色,而後卻又黯淡了下去。
「我爹,也就是悅兒的外祖以前是我們這的里正,所以我知道些內情。
我們村以捕魚為生,家家戶戶都有漁船,天氣好的時候便出去捕魚。
有一次接連半個月的雷雨天,漁網都要發霉了,待天晴那日,大家都將漁網拿到岸邊曬,這才發現有一艘大船停在了海里。
我爹覺得奇怪,便吆喝幾個年輕力壯的小伙子一起去大船那探個究竟。
他們回來之後卻是臉色慘白,說…說那船上全是死人,應是船撞到了海里的礁石上沉了海,然後又被風浪捲起來擱淺了。」
悅兒的姨母嘆了口氣,「我爹趕緊駕著牛車去百里外的縣城尋了當時的縣令,那縣令是個好人,接著就派了縣衙的衙役過來探查。
後來才知,那艘船是個商船,船艙里有金銀珠寶和從別國運來的稀奇貨物。」
說到這裡,沈臨鶴心中便有了數,聯想到村中錢莊運出去的寶物和金銀,以及昨夜錢莊中人提到的京城和上頭的貴人,他的周身泛著冷意。
沈臨鶴沉聲說道:
「看來沉船不止一艘吧,而且縣令見此事太過蹊蹺或是發現了海中的玄機,便將此事上報給了州郡。
可州郡的官員卻不光將沉船一事壓了下來,還派人來監守村子。」
悅兒姨母神情驚訝,連連點頭,說道:
「是、是…公子說的都對!好不容易將那艘船拖上了岸,結果有一日風浪大,又有一艘大船擱淺。
那縣令著人去海底探查,發現距離岸邊幾百丈遠的距離有巨大的礁石。
近年海上風浪比以前要大,商船許是為了躲避海中大浪才繞道航行,結果就撞上了暗礁。」
沈臨鶴沉吟片刻,低聲道:
「先前那名縣令想來…結局不會太好吧?」
悅兒姨母愣怔了片刻才開口:
「對,那位縣令出了意外,人沒了…」
「難道說…」她忽地面露驚駭之色,「後來有一次我爹去縣裡巡那名縣令,同那縣令一道乘馬車往小漁村來,可在半路卻翻了車,我爹也死了…
縣衙的人說是意外,那車夫命大活了下來,他也說是意外,難道…難道…」
悅兒姨母再支撐不住,扶著門框慢慢蹲下了身,癱坐在地上。
「到底是誰,是誰這麼狠的心!簡直沒有人性!」她低聲吼著,眼底漸紅。
南榮嫿看了一眼沈臨鶴的神色,只見他眸中微涼,下顎緊緊地繃著。
「你猜到那人是誰了?」南榮嫿輕聲問道。
「嗯,」沈臨鶴聲音中隱有怒意,「先前沒有想到此事會牽涉州郡官員,所以沒有想起那人,如今倒是確定了…」
第467章 他來了
「嗚…嗚…臣那妹妹啊!她肯定是不捨得先帝,追隨先帝的腳步而去了啊!」
博陽宮偏殿內,一名留著連鬢鬍子的官員大清早便杵在這殿中,到現在為止已經痛哭了一刻鐘了。
他約莫四十多歲,身材中等,樣貌也普通,咧著嘴哭的樣子為他添了一絲滑稽。
坐在上首的李未遲被他哭得腦子發脹,抬起手揉了揉額角。
「嗚…可憐連她唯一的女兒也沒了性命,臣這做兄長的只能睹物思人了!」
李未遲清了清嗓子,正要開口打斷,卻聽一道更大的哭聲響起:
「嗚!臣昨夜還夢到妹妹,妹妹讓臣莫要多思多慮,好好當好昌南郡的郡守,定要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啊——」
此人正是白熙慧的兄長白弘量,此次入京述職他已在宮中待了半月之久。
大部分述職的官員要麼領了賞、要麼領了罰已經離京,可他卻遲遲沒等到讓他返郡的消息,於是尋了個由頭便主動來找李未遲了。
李未遲等的便是他這樣沉不住氣的人。
「昌南郡在白郡守手中這麼多年越發繁榮昌盛起來,熙慧太妃沒有在夢中誇讚白郡守嗎?」<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