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頁
我們坐著這輛遛狗的吉普終於到達雪原間的一家地熱發電廠,參觀完之後由廠家派車送回雷克雅未克,入住一家旅館。旅館屋內很溫暖,但窗外白雪間五根長長的旗杆,被狂風吹得如醉筆亂抖。天色昏暗,心中也一時荒涼,於是翻開那部薩迦,開始閱讀。
讀到半夜心中竟浩蕩起來,而且暗自慶幸:到冰島必須讀薩迦;而這薩迦,也只能到冰島來讀。
拍雪進屋
已經在冰島逗留好些天了,每天都在雪地里趕路,十分辛苦。趕來趕去看什麼呢偶爾是看自然景觀,多數是看人類在嚴寒下的生存方式。
初一聽這種說法有點過時,因為近年來冰島利用地熱和水力發電,能源過剩,連一個小小的村落都華燈徹夜,電器齊備,不再害怕嚴寒。但在我看來,這還是生活的表面。許多現代技術往往以花哨的雷同掩蓋各地的生存本性,其實生存本性是千百年的沈澱,焉能輕易拔除如果真的拔除了,究竟是幸事還是悲哀這個悖論,在冰島演示得特別明顯。
例如能源優勢的發現曾使冰島興奮一時,舉債建造大量電廠來吸引外資,但外資哪裡會輕易看上那麼遙遠的冰島能源結果債台高築,而一家家電廠卻在低負荷運行。因此那些徹夜長明的華燈,是冰雪大地的長嘆。
那麼,幾排高壓電線劃出的只是冰島的焦急和企望,而在電線鐵架旁那間深陷在雪堆中的老木屋,木屋小窗里那雙向外張望的蒼老眼睛,卻是冰島真正的秘藏。那兒也有企望,只企望晴日按時來臨,並不熱切;那麼也有“地熱”,卻是疏落人群間的依稀情義,並不喧鬧。
我知道我的這些想法是受了薩迦的影響。這裡生活節奏緩慢,一切行為都伴隨著長時間的等待,因此我也就把薩迦帶在身邊,在哪裡坐下便翻開來讀,這麼一來,眼前的物象都與幾百年前往返盤旋,只想把持歷久不變的本源。
今天在一個地熱鹽水湖邊坐了很久,這裡的冰水和蒸汽劇烈相撞,形成了一個奇怪的露天浴場,夥伴們浸泡在被白雪包圍的湯池中興奮不已,一直在大聲呼喊著最喜歡游泳的我,而我則完全被薩迦吸引,只抬手示意,連目光都沒有離開紙頁。如此兩頭沈迷,等發覺時已是半夜,而雷克雅未克還在遠處。
我們的車又在雪地里尋路了,拐來拐去,大家早已飢餓難忍。飢餓的感覺總是摻雜著預期的成分,解除的希望越渺茫便越強烈。據我們前幾天的經驗,這個時間回到雷克雅未克已經絕無就餐的可能,整個小旅館連一個警衛也不會有,你只能摸著走廊開房門,而街道上極少的店鋪早就睡死在萬丈深淵裡。
在這般無望的沮喪中,虛虛地微睜眼睛瞄了一下車窗外面,竟然見到一塊小木牌,在雪光掩映下,似乎隱隱約約有“用餐”字樣。
連忙停車,不見有燈,那塊木牌也許已經在十年前作廢,但還是眼巴巴地四處打量。看到前面有一所木屋,貼地而築,屋頂像是一艘翻過來的船隻。我知道這是當年北歐海盜們住的“長屋”的衍伸,只是比以前的大了一些。
不抱什麼希望地敲門,大概敲了十來下,正準備離去,門居然咯吱一下開了。屋內有昏暗的燈光,開門的是位老太太。我們指了指門外那塊木牌,老太太立即把我們讓進門內,扭亮了燈,幫我們一一拍去肩上的雪花。拍完,豎起手指點了點我們的人數,然後轉身向屋內大叫一聲,我們聽不懂,但猜測起來一定是:“來客了,八位”喊聲剛落,屋內一陣響動,想必是家人們從睡夢中驚醒,正在起床。
從進門拍雪的那間屋子轉個彎,是一個廳。老太太請我們在桌子邊坐下,就轉身去撥火爐。裡屋最先走出的是一個小伙子,手裡托著一個盤子,上面一瓶紅酒,幾個酒杯,快速給我們一人一杯斟上,他能說英語,請我們先喝起來。
我們剛剛端杯,老大爺出來了,捧著幾盤北極魚蝦和一簍子麵包,這樣的速度簡直讓我們心花怒放,沒怎麼在意已經盤淨簍空。老大爺顯然是驚慌了,返身到廚房去尋找食物,而我們因有東西下肚,開始神閒氣定。老大爺重新出現時端上來的食物比較零碎,顯然是從角角落落搜尋來的,但剛纔擱在火爐上的濃湯已經沸騰,大家的興趣全在喝湯上。
這時,屋內一亮,不知從哪個門裡閃出一位極美麗的少婦,高挑寧靜如玉琢冰雕,一手抱著嬰兒,一手要來為我們加湯。她顯然是這家的兒媳婦,也起床幫忙來了。閃爍的爐火照得她煙霞朦朧,這麼多天我們第一次見到冰島美人的風姿。她手上的嬰兒一見到黑頭髮就大哭,她只得搖頭笑笑抱回去了。
阿子的哭聲使我們意識到如此深夜對這個家庭的嚴重打擾,好在已經吃飽,便起身付帳告辭,他們全家都到門口鞠躬相送。
車剛起步,便覺得路也模糊,雪也模糊,回頭也不知木屋在何處,燈光在何處。
我想這又是冰島深藏密裹的另一種『地熱”,當初深夜泊岸的北歐海盜和航海家們都領受過的。
議會———阿爾庭
在雷克雅未克不管看到什麼,心中總想著辛格韋德利。那部越來越放不下的薩迦一再提醒,冰島歷史上最重要的故事都與那裡密切相關。因此,雷克雅未克雖是首都,對它的任何記述都只是引子。既然我已明白薩迦是冰島的魂魄所在,那麼辛格韋德利則是這種魂魄的安息點。
辛格韋德利往往被稱作議會舊址。或者叫阿爾庭Althing舊址,阿爾庭就是議會。初聽名字時我想,議會舊址應該有一座老房子吧,如果老房子坍塌了,還應該有地基的遺蹟。後來讀薩迦漸漸發覺情況有異,但究竟如何並不清楚。今天終於趕到了這裡,大吃一驚。
沒有老房,沒有地基,也沒有希臘奧林匹克露天體育場那樣的半天然石壘坐位,而是崇山間一片開闊的谷地。谷地一面有一道長達七八公里由熔岩構成的嶙峋峭壁,高約三十多米,攔成了一個氣勢不凡的天然屏障。谷地南面是冰島第一大湖,便叫議會湖。
我們沿著峭壁進入,有一條險峻的通道,今天冰雪滿路,很不好走,而且刺骨的寒風被峭壁一裁變得更加尖利,幾乎讓人站立不住、呼吸不得。
然而這就是議會舊址,冰島議會年年都在這野外開會,從公元十世紀到十八世紀末,整整延續了八百多年。這是世界上最早的議會,比英國議會的出現還早了三百年。因此這個令我們索索發抖的怪異谷地,是人類文明史上一個小小的亮點。
參加議會的有三十六個地方首領,各自帶著一些隨從,普通百姓也可以來旁聽。會議在六月份召開,那時氣候已暖,在這裡開會不會像我們今天這樣受苦了。
陪我們前來的冰島駐中國大使館參贊拉格納爾·鮑得松先生邊指邊說,峭壁前的那座山崗正是開會的場所,山崗上的那塊石頭叫“法律石”,是議事長老的位置,而旁聽的普通百姓則可坐在山崗的斜坡上。
那時冰島沒有王室、王權,也沒有常設的政府機構,主要就靠這麼一個議會每年來判決和仲裁各種事端,依據的是不成文的習慣法律。由於不成文,參加會議的人員中有一些精熟各種規則的專家,法律就在他們的心上口上。
讀到半夜心中竟浩蕩起來,而且暗自慶幸:到冰島必須讀薩迦;而這薩迦,也只能到冰島來讀。
拍雪進屋
已經在冰島逗留好些天了,每天都在雪地里趕路,十分辛苦。趕來趕去看什麼呢偶爾是看自然景觀,多數是看人類在嚴寒下的生存方式。
初一聽這種說法有點過時,因為近年來冰島利用地熱和水力發電,能源過剩,連一個小小的村落都華燈徹夜,電器齊備,不再害怕嚴寒。但在我看來,這還是生活的表面。許多現代技術往往以花哨的雷同掩蓋各地的生存本性,其實生存本性是千百年的沈澱,焉能輕易拔除如果真的拔除了,究竟是幸事還是悲哀這個悖論,在冰島演示得特別明顯。
例如能源優勢的發現曾使冰島興奮一時,舉債建造大量電廠來吸引外資,但外資哪裡會輕易看上那麼遙遠的冰島能源結果債台高築,而一家家電廠卻在低負荷運行。因此那些徹夜長明的華燈,是冰雪大地的長嘆。
那麼,幾排高壓電線劃出的只是冰島的焦急和企望,而在電線鐵架旁那間深陷在雪堆中的老木屋,木屋小窗里那雙向外張望的蒼老眼睛,卻是冰島真正的秘藏。那兒也有企望,只企望晴日按時來臨,並不熱切;那麼也有“地熱”,卻是疏落人群間的依稀情義,並不喧鬧。
我知道我的這些想法是受了薩迦的影響。這裡生活節奏緩慢,一切行為都伴隨著長時間的等待,因此我也就把薩迦帶在身邊,在哪裡坐下便翻開來讀,這麼一來,眼前的物象都與幾百年前往返盤旋,只想把持歷久不變的本源。
今天在一個地熱鹽水湖邊坐了很久,這裡的冰水和蒸汽劇烈相撞,形成了一個奇怪的露天浴場,夥伴們浸泡在被白雪包圍的湯池中興奮不已,一直在大聲呼喊著最喜歡游泳的我,而我則完全被薩迦吸引,只抬手示意,連目光都沒有離開紙頁。如此兩頭沈迷,等發覺時已是半夜,而雷克雅未克還在遠處。
我們的車又在雪地里尋路了,拐來拐去,大家早已飢餓難忍。飢餓的感覺總是摻雜著預期的成分,解除的希望越渺茫便越強烈。據我們前幾天的經驗,這個時間回到雷克雅未克已經絕無就餐的可能,整個小旅館連一個警衛也不會有,你只能摸著走廊開房門,而街道上極少的店鋪早就睡死在萬丈深淵裡。
在這般無望的沮喪中,虛虛地微睜眼睛瞄了一下車窗外面,竟然見到一塊小木牌,在雪光掩映下,似乎隱隱約約有“用餐”字樣。
連忙停車,不見有燈,那塊木牌也許已經在十年前作廢,但還是眼巴巴地四處打量。看到前面有一所木屋,貼地而築,屋頂像是一艘翻過來的船隻。我知道這是當年北歐海盜們住的“長屋”的衍伸,只是比以前的大了一些。
不抱什麼希望地敲門,大概敲了十來下,正準備離去,門居然咯吱一下開了。屋內有昏暗的燈光,開門的是位老太太。我們指了指門外那塊木牌,老太太立即把我們讓進門內,扭亮了燈,幫我們一一拍去肩上的雪花。拍完,豎起手指點了點我們的人數,然後轉身向屋內大叫一聲,我們聽不懂,但猜測起來一定是:“來客了,八位”喊聲剛落,屋內一陣響動,想必是家人們從睡夢中驚醒,正在起床。
從進門拍雪的那間屋子轉個彎,是一個廳。老太太請我們在桌子邊坐下,就轉身去撥火爐。裡屋最先走出的是一個小伙子,手裡托著一個盤子,上面一瓶紅酒,幾個酒杯,快速給我們一人一杯斟上,他能說英語,請我們先喝起來。
我們剛剛端杯,老大爺出來了,捧著幾盤北極魚蝦和一簍子麵包,這樣的速度簡直讓我們心花怒放,沒怎麼在意已經盤淨簍空。老大爺顯然是驚慌了,返身到廚房去尋找食物,而我們因有東西下肚,開始神閒氣定。老大爺重新出現時端上來的食物比較零碎,顯然是從角角落落搜尋來的,但剛纔擱在火爐上的濃湯已經沸騰,大家的興趣全在喝湯上。
這時,屋內一亮,不知從哪個門裡閃出一位極美麗的少婦,高挑寧靜如玉琢冰雕,一手抱著嬰兒,一手要來為我們加湯。她顯然是這家的兒媳婦,也起床幫忙來了。閃爍的爐火照得她煙霞朦朧,這麼多天我們第一次見到冰島美人的風姿。她手上的嬰兒一見到黑頭髮就大哭,她只得搖頭笑笑抱回去了。
阿子的哭聲使我們意識到如此深夜對這個家庭的嚴重打擾,好在已經吃飽,便起身付帳告辭,他們全家都到門口鞠躬相送。
車剛起步,便覺得路也模糊,雪也模糊,回頭也不知木屋在何處,燈光在何處。
我想這又是冰島深藏密裹的另一種『地熱”,當初深夜泊岸的北歐海盜和航海家們都領受過的。
議會———阿爾庭
在雷克雅未克不管看到什麼,心中總想著辛格韋德利。那部越來越放不下的薩迦一再提醒,冰島歷史上最重要的故事都與那裡密切相關。因此,雷克雅未克雖是首都,對它的任何記述都只是引子。既然我已明白薩迦是冰島的魂魄所在,那麼辛格韋德利則是這種魂魄的安息點。
辛格韋德利往往被稱作議會舊址。或者叫阿爾庭Althing舊址,阿爾庭就是議會。初聽名字時我想,議會舊址應該有一座老房子吧,如果老房子坍塌了,還應該有地基的遺蹟。後來讀薩迦漸漸發覺情況有異,但究竟如何並不清楚。今天終於趕到了這裡,大吃一驚。
沒有老房,沒有地基,也沒有希臘奧林匹克露天體育場那樣的半天然石壘坐位,而是崇山間一片開闊的谷地。谷地一面有一道長達七八公里由熔岩構成的嶙峋峭壁,高約三十多米,攔成了一個氣勢不凡的天然屏障。谷地南面是冰島第一大湖,便叫議會湖。
我們沿著峭壁進入,有一條險峻的通道,今天冰雪滿路,很不好走,而且刺骨的寒風被峭壁一裁變得更加尖利,幾乎讓人站立不住、呼吸不得。
然而這就是議會舊址,冰島議會年年都在這野外開會,從公元十世紀到十八世紀末,整整延續了八百多年。這是世界上最早的議會,比英國議會的出現還早了三百年。因此這個令我們索索發抖的怪異谷地,是人類文明史上一個小小的亮點。
參加議會的有三十六個地方首領,各自帶著一些隨從,普通百姓也可以來旁聽。會議在六月份召開,那時氣候已暖,在這裡開會不會像我們今天這樣受苦了。
陪我們前來的冰島駐中國大使館參贊拉格納爾·鮑得松先生邊指邊說,峭壁前的那座山崗正是開會的場所,山崗上的那塊石頭叫“法律石”,是議事長老的位置,而旁聽的普通百姓則可坐在山崗的斜坡上。
那時冰島沒有王室、王權,也沒有常設的政府機構,主要就靠這麼一個議會每年來判決和仲裁各種事端,依據的是不成文的習慣法律。由於不成文,參加會議的人員中有一些精熟各種規則的專家,法律就在他們的心上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