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頁
埃洋學博物館三樓可以觀看當年拍攝的無聲電影紀錄短片,我連看兩段就很感動,遲遲不願離開。阿爾貝一世在顛簸的海船上完全不像一個國家元首,而是一名不辭辛勞的科學家。夜晚來臨,他們只能棲宿荒島,狂風襲來,他慌忙去撿拾吹落的風帽。
那是一百年前的事了,歐洲大地正兵荒馬亂,他統治的小國寡民哪有周旋之力,於是乾脆轉身,背對戰塵面對蔚藍。就在他撿拾風帽的時刻,多少歐洲君主也在為撿拾皇冠而奔忙。唯有這樣的風帽他戴得舒適,軟軟地扣在頭頂,他的力量和榮譽,早已不在帽子上。
作為小國之君他無足輕重,但在人類探索自然的領域,他做過真正的君王。
二
比摩納哥大一點的小國,是聖馬利諾。所謂『大一點”卻大了三十多倍,總共六十平方公里吧,大約是上海市的百分之一。
聖馬利諾嵌在義大利中部,進出要經過義大利海濱小城裡米尼,那我們乾脆就在里米尼住下了。其實在里米尼停駐的很多遊人和我們一樣,為的是去聖馬利諾。
遊人們沒到目的地就在大門口玩上了。里米尼海灘確實很棒,碧海藍天間最出風頭的是皮膚曬得黝黑的苗條女子和身材健碩的光頭男子。奇怪的是,苗條女子身邊總有一個男友,而光頭男子背後卻沒有女性,只跟著幾個小伙子。
靠近海灘的街道上,有一種營生很熱鬧,就是替剛剛從海水裡鑽出來的年輕旅客描繪皮膚花紋。只是描繪,不是刺青。皮膚已經曬黑,描上金線銀線,花草搖曳、魚蟲舞動,描得多了就像繃了一件貼身花衫。至少今晚上不能洗澡了,那就安靜躲汗,明朝帶一身花花綠綠去聖馬利諾。
聖馬利諾是一座山城,道路盤旋重迭。據說公元三世紀一個叫馬力諾的石匠為逃避宗教迫害從亞得里亞海的對岸來此藏身並傳教,因而有了這個地名。看來看去,這真是一個藏身的好地方。
從種種傳說看,這位石匠留下了一些淳樸的政治遺囑,而這個小國後來也確實成了歐洲最早的共和國。由於它實在太小,產生不了什麼國際影響,卻也不會輕易地在一些立國方針上受別國影響,因此它所保存的政治生態像是存在於一個隔離艙內,顯得特別純淨。
當年拿破崙縱橫歐洲,把誰也不放在眼裡,有一天突然發現,在義大利的國土之內居然還有如此一個芥末小國。他饒有興趣地吩咐部下,找這個小國的首領來談一談歷史。誰知一談之下他漸漸嚴肅起來,雙目炯炯有神,立即宣布允許聖馬利諾繼續獨立存在,而且可以再撥一些領土給它,讓它稍稍象樣一點。
但是,聖馬利諾人告訴拿破崙,他們的國父說過:“我們不要別人一寸土地,也不給別人一寸土地。”國父,就是那位石匠出身的馬力諾。
我相信這個回答一定使拿破崙沉默良久。他連年奪城掠地,氣焰熏天,沒想到在這最不起眼的地方碰撞到了另一個價值系統。他沒有發火,只是恭敬地點頭,同意聖馬利諾對加撥領土的拒絕。
與拿破崙對話的人,是聖馬利諾的最高行政長官,也叫執政。他的出任方式,不僅與拿破崙不一樣,也有別於全世界各國的行政長官,是一種特別原始又特別徹底的民主選舉辦法。
簡單說來,全國普選產生六十名議員,不識字的選民由年輕的女學生代為投票,因為女學生潔淨無瑕;由這六十名議員在普通公民中選擇二十名最高行政長官的候選人,再投票從中選出六人,最後從民眾中挑出一個盲童,讓他從六人中抽出兩人的名單,作為最高行政長官。
最高行政長官的國際地位,相當於各國總統,但只任期半年,不得連任,每月薪金只有五美元,因此也很難連任。如果被選出的人拒絕上任或半途離任,卻要承受巨額罰款。上任時儀式隆重,當任長官長袍圓帽,佩戴勳章,在鼓號樂隊的簇擁下全城遊行。
這些奇怪的規定,體現了一種樸素的民主政治理念,保存在一個小國中就像保存一種標本,值得珍惜。
我最感興趣的是在全國最高領導人選舉中女生和盲童的作用。他們早早地懂得,越是處理複雜事務,便越是需要動用孩童般的單純。
現在國際間的政治運作還在日趨繁複,有些地方更是縱橫捭闔、黑幕重重,但是無論如何,那些疲憊不堪、揮汗如雨的操作者,都無顏面對聖馬利諾的女生和盲童。
但是,為什麼一定要盲童呢若讓一個孩子封目抽籤,辦法很多,何必真盲也許有一個傳說故事對此,我還要打聽,還要思索。
三
再大一號的小國是列支敦斯登,夾在瑞士和奧地利中間,一百六十平方公里,大約是北京市的百分之一。
列支敦斯登的首都叫瓦杜茲,最明顯的標誌是山巔危崖上的一個王子城堡,當今皇家住處,瓦杜茲就在危崖腳下。其實這個首都只是乾乾淨淨一條街,齊齊整整兩排樓,在熱鬧處敞開著幾十家店鋪。
一進店就知道這裡富裕,價格足以說明一切。
小國多是郵票大國,列支敦斯登也不例外,很多商店都有賣。剛一打眼就看上了,印得實在精美。連對集郵興趣不大的我,也毫不猶豫地買下了王室成員婚禮和王室收藏的魯本斯繪畫各一套,又配上幾套雜票,結算時價格不菲,纔知輕重。
我很想用步行方式把整個首都快速走完,便不顧一切地急速邁步了。路上新舊建築交雜,無論新舊都很見氣韻。相比之下,郵票大廈最有派頭,這與經濟收益有關。大廈廊廳邊上見到一些信箱,聯想到列支敦斯登為了吸引外資,制訂了極其方便的公司註冊的規則,甚至連房子地址都不要,只須申請一個郵政信箱即可。這事對我有點誘惑,心想何不輕輕鬆鬆開辦一家註冊在列支敦斯登的文化傳播公司,然後再在國內找個公司搞中外合資。劉璐、溫迪雅、王多多她們都躍躍欲試,但一想山高水遠也就哈哈一笑不當真了。
我終於找到了做過首相府的那棟樓,現在是一家老式旅館。做首相府那些年,法院也在裡邊,而且我還知道,地下室是監獄。
這些知識,都來自於一個未被查證的傳說。
那天晚上,副首相被一要事所牽,下班晚了,到大門口纔發現門已被鎖,無法出去。他敲敲打打,百般無奈。地下室上來一個人,拿出鑰匙幫他開了門。副首相以為是開門人住在地下室,一問,誰知這是關在下面的囚徒。
囚徒為什麼會掌握大門鑰匙是偷的,還是偷了重鑄後又把原物放回這不重要,副首相認為最重要的問題是:囚徒掌握了鑰匙為什麼不逃走於是他就當面發問。
囚徒說:“我們國家這么小,人人都認識,我逃到哪兒去”
“那麼,為什麼不逃到外國去呢”
囚徒說:“你這個人,世界上哪個國家比我們好”
於是他無處可逃,反鎖上門,走回地下室。
這件事聽起來非常舒服。
四
這些袖珍小國中最大的一個是安道爾,四百多平方公里,不到北京市的三十分之一。
那是一百年前的事了,歐洲大地正兵荒馬亂,他統治的小國寡民哪有周旋之力,於是乾脆轉身,背對戰塵面對蔚藍。就在他撿拾風帽的時刻,多少歐洲君主也在為撿拾皇冠而奔忙。唯有這樣的風帽他戴得舒適,軟軟地扣在頭頂,他的力量和榮譽,早已不在帽子上。
作為小國之君他無足輕重,但在人類探索自然的領域,他做過真正的君王。
二
比摩納哥大一點的小國,是聖馬利諾。所謂『大一點”卻大了三十多倍,總共六十平方公里吧,大約是上海市的百分之一。
聖馬利諾嵌在義大利中部,進出要經過義大利海濱小城裡米尼,那我們乾脆就在里米尼住下了。其實在里米尼停駐的很多遊人和我們一樣,為的是去聖馬利諾。
遊人們沒到目的地就在大門口玩上了。里米尼海灘確實很棒,碧海藍天間最出風頭的是皮膚曬得黝黑的苗條女子和身材健碩的光頭男子。奇怪的是,苗條女子身邊總有一個男友,而光頭男子背後卻沒有女性,只跟著幾個小伙子。
靠近海灘的街道上,有一種營生很熱鬧,就是替剛剛從海水裡鑽出來的年輕旅客描繪皮膚花紋。只是描繪,不是刺青。皮膚已經曬黑,描上金線銀線,花草搖曳、魚蟲舞動,描得多了就像繃了一件貼身花衫。至少今晚上不能洗澡了,那就安靜躲汗,明朝帶一身花花綠綠去聖馬利諾。
聖馬利諾是一座山城,道路盤旋重迭。據說公元三世紀一個叫馬力諾的石匠為逃避宗教迫害從亞得里亞海的對岸來此藏身並傳教,因而有了這個地名。看來看去,這真是一個藏身的好地方。
從種種傳說看,這位石匠留下了一些淳樸的政治遺囑,而這個小國後來也確實成了歐洲最早的共和國。由於它實在太小,產生不了什麼國際影響,卻也不會輕易地在一些立國方針上受別國影響,因此它所保存的政治生態像是存在於一個隔離艙內,顯得特別純淨。
當年拿破崙縱橫歐洲,把誰也不放在眼裡,有一天突然發現,在義大利的國土之內居然還有如此一個芥末小國。他饒有興趣地吩咐部下,找這個小國的首領來談一談歷史。誰知一談之下他漸漸嚴肅起來,雙目炯炯有神,立即宣布允許聖馬利諾繼續獨立存在,而且可以再撥一些領土給它,讓它稍稍象樣一點。
但是,聖馬利諾人告訴拿破崙,他們的國父說過:“我們不要別人一寸土地,也不給別人一寸土地。”國父,就是那位石匠出身的馬力諾。
我相信這個回答一定使拿破崙沉默良久。他連年奪城掠地,氣焰熏天,沒想到在這最不起眼的地方碰撞到了另一個價值系統。他沒有發火,只是恭敬地點頭,同意聖馬利諾對加撥領土的拒絕。
與拿破崙對話的人,是聖馬利諾的最高行政長官,也叫執政。他的出任方式,不僅與拿破崙不一樣,也有別於全世界各國的行政長官,是一種特別原始又特別徹底的民主選舉辦法。
簡單說來,全國普選產生六十名議員,不識字的選民由年輕的女學生代為投票,因為女學生潔淨無瑕;由這六十名議員在普通公民中選擇二十名最高行政長官的候選人,再投票從中選出六人,最後從民眾中挑出一個盲童,讓他從六人中抽出兩人的名單,作為最高行政長官。
最高行政長官的國際地位,相當於各國總統,但只任期半年,不得連任,每月薪金只有五美元,因此也很難連任。如果被選出的人拒絕上任或半途離任,卻要承受巨額罰款。上任時儀式隆重,當任長官長袍圓帽,佩戴勳章,在鼓號樂隊的簇擁下全城遊行。
這些奇怪的規定,體現了一種樸素的民主政治理念,保存在一個小國中就像保存一種標本,值得珍惜。
我最感興趣的是在全國最高領導人選舉中女生和盲童的作用。他們早早地懂得,越是處理複雜事務,便越是需要動用孩童般的單純。
現在國際間的政治運作還在日趨繁複,有些地方更是縱橫捭闔、黑幕重重,但是無論如何,那些疲憊不堪、揮汗如雨的操作者,都無顏面對聖馬利諾的女生和盲童。
但是,為什麼一定要盲童呢若讓一個孩子封目抽籤,辦法很多,何必真盲也許有一個傳說故事對此,我還要打聽,還要思索。
三
再大一號的小國是列支敦斯登,夾在瑞士和奧地利中間,一百六十平方公里,大約是北京市的百分之一。
列支敦斯登的首都叫瓦杜茲,最明顯的標誌是山巔危崖上的一個王子城堡,當今皇家住處,瓦杜茲就在危崖腳下。其實這個首都只是乾乾淨淨一條街,齊齊整整兩排樓,在熱鬧處敞開著幾十家店鋪。
一進店就知道這裡富裕,價格足以說明一切。
小國多是郵票大國,列支敦斯登也不例外,很多商店都有賣。剛一打眼就看上了,印得實在精美。連對集郵興趣不大的我,也毫不猶豫地買下了王室成員婚禮和王室收藏的魯本斯繪畫各一套,又配上幾套雜票,結算時價格不菲,纔知輕重。
我很想用步行方式把整個首都快速走完,便不顧一切地急速邁步了。路上新舊建築交雜,無論新舊都很見氣韻。相比之下,郵票大廈最有派頭,這與經濟收益有關。大廈廊廳邊上見到一些信箱,聯想到列支敦斯登為了吸引外資,制訂了極其方便的公司註冊的規則,甚至連房子地址都不要,只須申請一個郵政信箱即可。這事對我有點誘惑,心想何不輕輕鬆鬆開辦一家註冊在列支敦斯登的文化傳播公司,然後再在國內找個公司搞中外合資。劉璐、溫迪雅、王多多她們都躍躍欲試,但一想山高水遠也就哈哈一笑不當真了。
我終於找到了做過首相府的那棟樓,現在是一家老式旅館。做首相府那些年,法院也在裡邊,而且我還知道,地下室是監獄。
這些知識,都來自於一個未被查證的傳說。
那天晚上,副首相被一要事所牽,下班晚了,到大門口纔發現門已被鎖,無法出去。他敲敲打打,百般無奈。地下室上來一個人,拿出鑰匙幫他開了門。副首相以為是開門人住在地下室,一問,誰知這是關在下面的囚徒。
囚徒為什麼會掌握大門鑰匙是偷的,還是偷了重鑄後又把原物放回這不重要,副首相認為最重要的問題是:囚徒掌握了鑰匙為什麼不逃走於是他就當面發問。
囚徒說:“我們國家這么小,人人都認識,我逃到哪兒去”
“那麼,為什麼不逃到外國去呢”
囚徒說:“你這個人,世界上哪個國家比我們好”
於是他無處可逃,反鎖上門,走回地下室。
這件事聽起來非常舒服。
四
這些袖珍小國中最大的一個是安道爾,四百多平方公里,不到北京市的三十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