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頁
鍋里的蒸汽像一片白霧直往上躥,秀娥大嬸還在起勁兒地燒火,一股濃濃的飯香瀰漫在屋子裡。這時,一陣清脆的馬鈴聲,馬車停在了院門口,裝車的回來了。秀娥大嬸趕緊擦去滿臉的淚水。樁樁大伯進了屋四處看看,回身到院子裡抱來一捆柴禾,放在灶邊。小金來搬了個小凳子,站在大紅馬跟前,把一個不知從哪兒找來的紅穗子系在它頭上。秀娥大嬸把窩窩拾進籃子裡,都上了尖兒,又找了塊新織的粗布手中蓋嚴了,把籃子遞給樁樁大伯。樁樁大伯兩手在衣襟上擦了擦,緊緊攥住了籃子把。他頭一回抬起眼睛,看著面前這個受盡了委屈的女人,他看到那雙眼睛裡含著盼了多少年的期待。他嘿的嘆了一聲蹲在地上,多少懊悔,多少羞愧,他在她成親的夜晚聽到她的哭聲,卻沒敢去砸開鎖住她的門,他在她男人死後,眼睜睜看著她熬日月,卻沒敢來挑起她家的梁,眼淚啪嗒嗒落在地上。樁樁大伯憋了半輩子的話都擠在舌尖兒上了,他轟地一下站起來,張嘴叫了一聲,金來她娘……
秀娥大嬸心都快跳出了嗓子眼兒,她激動得有些發暈,伸手扶住了漆黑的門框,那雙依然靈秀的眼睛緊緊盯著樁樁大伯的嘴,她知道他要說了,她明白,不用說,可是她又盼著他快說。世上的事兒就是讓人沒法捉摸,樁樁大伯一看到秀娥大嬸的眼睛直盯著自己,他忽然覺得勇氣從腳下溜走了,要說的怎麼也說不出來,卻支支吾吾地說了句,等……等挖完了河,俺爺倆就……就回來……
秀娥大嬸點點頭,眼睛裡湧起一層失望的淚光,樁樁大伯沒有勇氣再面對這雙眼睛,出了門,他一哈腰抱起小金來,安頓他舒舒坦坦坐在大車上,駕駕地吆著牲口趕起了車。出村時他猛地一回頭,看到那個身影孤單單、淒涼涼地站在樹下的高坡上。他恨自己笨,恨自己愚,卻又在心裡安慰自己,等上河回來,等上河回來吧,到那會兒一準兒跟她說。
走了,那一掛丁丁零零的馬車。那車上,兩個人拴著秀娥大嬸一顆心。挖河要挖一個冬天,冰消雪化的春天就會回來。她相信好日子就在那個春天,在那個紅了桃花,綠了原野,一行行大雁飛回故鄉的時候……
82
天氣好像忽然就變冷了,高遠的空中偶爾還會傳來一兩聲倉皇的雁鳴,使人記起相去不遠的秋天。屋裡冷極了。北風從四面土牆的fèng隙里和屋頂透風的席箔間往來穿梭,吹散了火爐的溫暖。我縮成一團,蜷在床上,看著窗外灰色的天空,全身冷得止不住地發抖。腿上嚴重的褥瘡感染了,我倒在床上,一種從未有過的虛弱感緊緊壓迫著我。在一陣陣高燒後,我覺得生命的活力正在一點點消失。我快死了嗎?我會死嗎?那時我很多次想死,我畫了一些落葉,它們在風中飄零……我覺得自己哪天早晨就死了,不,我不……黎江說過,放了寒假就來陶莊。哦,黎江,你快來,我多麼希望此刻你在我身旁,像那時一樣,坐在我床邊,讓我靜靜地看著你。給我說點什麼吧,你說你不會死,你說你會很快好起來……黎江,過去你總說我堅強,其實,我……我並不像你想像的,我有時很軟弱,在你面前,我掩飾過自己,假如你知道了會責怪我嗎?黎江,我寧願你來責怪我,現在我必須控制住感染……
夜晚,我照著鏡子為自己換藥。借著小油燈微弱的光線,我發現有些瘡面已經潰爛變黑了,必須剪除掉那些壞死的組織。我戰戰兢兢地拿起剪刀,在鏡子裡,我看到了可怕的瘡面,也看到了自己因為懼怕而變得蒼白的臉。我感到心慌,拿剪刀的手在不停地顫抖。我咬緊嘴唇,把剪刀伸向那些發黑的皮肉。每當剪刀發出一聲碰響,我的腿就隨著出現一陣劇烈的抽搐,全身也一陣陣發冷。在這靜靜的夜裡,剪刀喀嚓喀嚓的聲響格外刺耳,它壓低了我急劇的心跳,蓋過了我緊張的喘息。冷汗浸濕了我的衣裳,汗水模糊了我的眼睛……當傷口露出了鮮紅的肌肉,我只覺得疲憊不堪,眼前的一切都在旋轉。
多冷啊,一定快要下雪了。寒風仿佛吹進我的骨髓里去了,我使勁兒蜷縮著,用被子把自己嚴嚴地包裹著,全身卻還在止不住地發抖。我使勁兒按著不停抽搐的腿,心裡還一陣陣感到恐懼。我閉上眼睛,急切地想睡去,朦朦朧朧,我聽見媽媽在門外耐心地勸阻著那些來找我的病人,還聽見人們拉著車於又咕嚕嚕地遠去……
四周很溫暖,我睜開眼睛,覺得眼前一片白光,睜大眼睛,只見一片白霧茫茫,仔細看看,才發現眼睫毛上落了一層雪絨。坐起來,我發現被子上也蓋了一層薄薄的雪絨。哦,下雪了。拉開窗簾,小窗外一片白皚皚的,夜裡,大雪悄無聲息地落下來。北風裹著雪花漫天翻卷,細碎的雪片兒就從屋頂席箔的fèng隙間擠進來。可我沒有覺得冷,我甚至還覺得自己的臉頰有點兒熱,從桌上拿過鏡子照照,我看見自己往日蒼白的面頰透出淡淡的粉紅。我笑了,笑自己的那個夢。我夢見了什麼?我夢見了誰?
我忘記昨晚自己是怎樣睡著的,我看見了什麼?我好像去了一片樹林,看見林中有座小木屋。我從沒見過這樣的小木屋。我聞見了烤肉的香味兒,燒松木的芳香,我聽見手風琴和渾厚的男中音,他在唱一支很好聽的歌。我向小木屋走去,我問自己去做什麼?要去找誰?我努力回想,我要去找誰,停住腳步,我倚在一棵大樹上,樹葉猛然飄落,如同一陣金色的雨……我要找誰?我知道我要找誰!我叫喊著跑向小木屋,他出來了,向我張開臂膀,我緊緊地擁抱他,他也熱烈地擁抱我……我為自己的夢而羞愧,可我的心裡不是幸福的嗎?
媽媽不知什麼時候點燃了火爐,屋裡散發著木柴燃燒的氣息。我欠起身,發現枕邊有一封信,急忙拿起來一看,多厚的一封信啊!
是杜翰明的信。媽媽告訴我,這是上河送糧食的人捎回來的。我靠在枕頭上,展開信紙,仿佛杜翰明又站在我的小窗外,像過去一樣,他伏在窗口,黑亮的眼睛注視著我。杜翰明寫道,方丹,聽村里來的人說,你病了。我很想回去看看你,可是這幾天河上工程很緊張,大家都在拼命搶時間,爭取在大雪降下之前完成任務。此刻,我多想站在你的床前,為你拉一支輕鬆歡快的琴曲,我相信音樂能減輕你的病痛。方丹,我想告訴你,我在這裡寫完了那支隨想曲,我每天都把小提琴帶到工地上,休息時,我就為大家演奏一段。有時,我看見人們專注地聽我拉琴,看著那一雙雙眼睛,我就會想起你。方丹,你聽,你聽見了嗎?穿過原野,越過天空,你是否也聽見了我的琴聲?我想,你一定在凝神諦聽,因為我總覺得在人群中有一雙眼睛特別明亮……當我第一次站在你的小窗前,看到你的眼睛,就覺得這雙眼睛有點熟悉,我曾一次次在記憶里尋找過。在這裡,我終於想起來,在一列穿過雪霧向前奔馳的火車上,有一個雙腿癱瘓的女孩子,臉上也眨動著這樣一雙眼睛……方丹,我真希望能在第一場大雪蓋滿平原的時候,迎著飛雪站在你的小窗前,把一支完整的隨想曲拉給你聽。那隨風飛旋的,也許是歌,也許是夢……
我的手微微發抖,欣喜變成一股熱流,從我的眼眶裡湧出來。哦,杜翰明,那個在風雪中的列車上,那個拉小提琴的男孩子真的是你,那個對我微笑,我也對他微笑的男孩子真是你嗎?此刻,我多麼盼望大雪快快飄落,好讓我再一次傾聽你的琴聲,讓我們一起走進那個記憶……杜翰明,我還要告訴你,在陶莊,有一個喜訊在等著你,譚靜的部隊已經決定破格讓你參加解放軍文藝宣傳隊,村里已經接到了縣武裝部的通知,陶成大叔說部隊過幾天就要派人來接你了。
忽然,我心裡湧起一種說不清的傷感,杜翰明要走了,今後,我不能聽他拉琴了,我會想念他,如同想念黎江一樣。在冥想中,我覺得黎江和杜翰明一起向我走來,黎江穿著洗得發白的舊軍衣,他在小窗外不遠處站住了,對我微笑著,好像在說什麼,可我卻聽不見他的聲音。杜翰明穿著肩頭打了補丁的學生藍制服,在那棵棗樹下站住了,他手裡拎著小提琴,回頭看看我,拉起一支無聲的琴曲……我很想看清他們的面容,可我越想看清,越想分辨,就越看不清,分不明。我總是這樣,越是想念一個人,就越想不起他的模樣。黎江和杜翰明的身影越來越模糊了,他們有時好像變成了一個人。我不知道我會更想念黎江,還是更想念杜翰明……
83
杜翰明覺得這段時間是他經歷的最艱苦的日子。
各村的治河民工來到工地已經快一個月了。治河工地的生活十分艱苦。首先是糧食問題。他們這些五尺高的壯勞力,干一天活兒,只能吃十幾個玉米面的窩頭,白水煮一鍋大白菜,放幾把鹽,菜湯里連點油星兒都沒有。河上民工吃的糧食都是各村送來的。富裕點的村子給河上送來了玉米面,窮村子只能送來地瓜和高粱面,有的村子甚至把留下的麥種也送來了。任務緊,工時長,幹活兒不到半晌,就餓得頭暈眼花,心裡發虛,雙腿還一陣陣發抖。常常有人餓得暈倒在泥漿里。
秀娥大嬸心都快跳出了嗓子眼兒,她激動得有些發暈,伸手扶住了漆黑的門框,那雙依然靈秀的眼睛緊緊盯著樁樁大伯的嘴,她知道他要說了,她明白,不用說,可是她又盼著他快說。世上的事兒就是讓人沒法捉摸,樁樁大伯一看到秀娥大嬸的眼睛直盯著自己,他忽然覺得勇氣從腳下溜走了,要說的怎麼也說不出來,卻支支吾吾地說了句,等……等挖完了河,俺爺倆就……就回來……
秀娥大嬸點點頭,眼睛裡湧起一層失望的淚光,樁樁大伯沒有勇氣再面對這雙眼睛,出了門,他一哈腰抱起小金來,安頓他舒舒坦坦坐在大車上,駕駕地吆著牲口趕起了車。出村時他猛地一回頭,看到那個身影孤單單、淒涼涼地站在樹下的高坡上。他恨自己笨,恨自己愚,卻又在心裡安慰自己,等上河回來,等上河回來吧,到那會兒一準兒跟她說。
走了,那一掛丁丁零零的馬車。那車上,兩個人拴著秀娥大嬸一顆心。挖河要挖一個冬天,冰消雪化的春天就會回來。她相信好日子就在那個春天,在那個紅了桃花,綠了原野,一行行大雁飛回故鄉的時候……
82
天氣好像忽然就變冷了,高遠的空中偶爾還會傳來一兩聲倉皇的雁鳴,使人記起相去不遠的秋天。屋裡冷極了。北風從四面土牆的fèng隙里和屋頂透風的席箔間往來穿梭,吹散了火爐的溫暖。我縮成一團,蜷在床上,看著窗外灰色的天空,全身冷得止不住地發抖。腿上嚴重的褥瘡感染了,我倒在床上,一種從未有過的虛弱感緊緊壓迫著我。在一陣陣高燒後,我覺得生命的活力正在一點點消失。我快死了嗎?我會死嗎?那時我很多次想死,我畫了一些落葉,它們在風中飄零……我覺得自己哪天早晨就死了,不,我不……黎江說過,放了寒假就來陶莊。哦,黎江,你快來,我多麼希望此刻你在我身旁,像那時一樣,坐在我床邊,讓我靜靜地看著你。給我說點什麼吧,你說你不會死,你說你會很快好起來……黎江,過去你總說我堅強,其實,我……我並不像你想像的,我有時很軟弱,在你面前,我掩飾過自己,假如你知道了會責怪我嗎?黎江,我寧願你來責怪我,現在我必須控制住感染……
夜晚,我照著鏡子為自己換藥。借著小油燈微弱的光線,我發現有些瘡面已經潰爛變黑了,必須剪除掉那些壞死的組織。我戰戰兢兢地拿起剪刀,在鏡子裡,我看到了可怕的瘡面,也看到了自己因為懼怕而變得蒼白的臉。我感到心慌,拿剪刀的手在不停地顫抖。我咬緊嘴唇,把剪刀伸向那些發黑的皮肉。每當剪刀發出一聲碰響,我的腿就隨著出現一陣劇烈的抽搐,全身也一陣陣發冷。在這靜靜的夜裡,剪刀喀嚓喀嚓的聲響格外刺耳,它壓低了我急劇的心跳,蓋過了我緊張的喘息。冷汗浸濕了我的衣裳,汗水模糊了我的眼睛……當傷口露出了鮮紅的肌肉,我只覺得疲憊不堪,眼前的一切都在旋轉。
多冷啊,一定快要下雪了。寒風仿佛吹進我的骨髓里去了,我使勁兒蜷縮著,用被子把自己嚴嚴地包裹著,全身卻還在止不住地發抖。我使勁兒按著不停抽搐的腿,心裡還一陣陣感到恐懼。我閉上眼睛,急切地想睡去,朦朦朧朧,我聽見媽媽在門外耐心地勸阻著那些來找我的病人,還聽見人們拉著車於又咕嚕嚕地遠去……
四周很溫暖,我睜開眼睛,覺得眼前一片白光,睜大眼睛,只見一片白霧茫茫,仔細看看,才發現眼睫毛上落了一層雪絨。坐起來,我發現被子上也蓋了一層薄薄的雪絨。哦,下雪了。拉開窗簾,小窗外一片白皚皚的,夜裡,大雪悄無聲息地落下來。北風裹著雪花漫天翻卷,細碎的雪片兒就從屋頂席箔的fèng隙間擠進來。可我沒有覺得冷,我甚至還覺得自己的臉頰有點兒熱,從桌上拿過鏡子照照,我看見自己往日蒼白的面頰透出淡淡的粉紅。我笑了,笑自己的那個夢。我夢見了什麼?我夢見了誰?
我忘記昨晚自己是怎樣睡著的,我看見了什麼?我好像去了一片樹林,看見林中有座小木屋。我從沒見過這樣的小木屋。我聞見了烤肉的香味兒,燒松木的芳香,我聽見手風琴和渾厚的男中音,他在唱一支很好聽的歌。我向小木屋走去,我問自己去做什麼?要去找誰?我努力回想,我要去找誰,停住腳步,我倚在一棵大樹上,樹葉猛然飄落,如同一陣金色的雨……我要找誰?我知道我要找誰!我叫喊著跑向小木屋,他出來了,向我張開臂膀,我緊緊地擁抱他,他也熱烈地擁抱我……我為自己的夢而羞愧,可我的心裡不是幸福的嗎?
媽媽不知什麼時候點燃了火爐,屋裡散發著木柴燃燒的氣息。我欠起身,發現枕邊有一封信,急忙拿起來一看,多厚的一封信啊!
是杜翰明的信。媽媽告訴我,這是上河送糧食的人捎回來的。我靠在枕頭上,展開信紙,仿佛杜翰明又站在我的小窗外,像過去一樣,他伏在窗口,黑亮的眼睛注視著我。杜翰明寫道,方丹,聽村里來的人說,你病了。我很想回去看看你,可是這幾天河上工程很緊張,大家都在拼命搶時間,爭取在大雪降下之前完成任務。此刻,我多想站在你的床前,為你拉一支輕鬆歡快的琴曲,我相信音樂能減輕你的病痛。方丹,我想告訴你,我在這裡寫完了那支隨想曲,我每天都把小提琴帶到工地上,休息時,我就為大家演奏一段。有時,我看見人們專注地聽我拉琴,看著那一雙雙眼睛,我就會想起你。方丹,你聽,你聽見了嗎?穿過原野,越過天空,你是否也聽見了我的琴聲?我想,你一定在凝神諦聽,因為我總覺得在人群中有一雙眼睛特別明亮……當我第一次站在你的小窗前,看到你的眼睛,就覺得這雙眼睛有點熟悉,我曾一次次在記憶里尋找過。在這裡,我終於想起來,在一列穿過雪霧向前奔馳的火車上,有一個雙腿癱瘓的女孩子,臉上也眨動著這樣一雙眼睛……方丹,我真希望能在第一場大雪蓋滿平原的時候,迎著飛雪站在你的小窗前,把一支完整的隨想曲拉給你聽。那隨風飛旋的,也許是歌,也許是夢……
我的手微微發抖,欣喜變成一股熱流,從我的眼眶裡湧出來。哦,杜翰明,那個在風雪中的列車上,那個拉小提琴的男孩子真的是你,那個對我微笑,我也對他微笑的男孩子真是你嗎?此刻,我多麼盼望大雪快快飄落,好讓我再一次傾聽你的琴聲,讓我們一起走進那個記憶……杜翰明,我還要告訴你,在陶莊,有一個喜訊在等著你,譚靜的部隊已經決定破格讓你參加解放軍文藝宣傳隊,村里已經接到了縣武裝部的通知,陶成大叔說部隊過幾天就要派人來接你了。
忽然,我心裡湧起一種說不清的傷感,杜翰明要走了,今後,我不能聽他拉琴了,我會想念他,如同想念黎江一樣。在冥想中,我覺得黎江和杜翰明一起向我走來,黎江穿著洗得發白的舊軍衣,他在小窗外不遠處站住了,對我微笑著,好像在說什麼,可我卻聽不見他的聲音。杜翰明穿著肩頭打了補丁的學生藍制服,在那棵棗樹下站住了,他手裡拎著小提琴,回頭看看我,拉起一支無聲的琴曲……我很想看清他們的面容,可我越想看清,越想分辨,就越看不清,分不明。我總是這樣,越是想念一個人,就越想不起他的模樣。黎江和杜翰明的身影越來越模糊了,他們有時好像變成了一個人。我不知道我會更想念黎江,還是更想念杜翰明……
83
杜翰明覺得這段時間是他經歷的最艱苦的日子。
各村的治河民工來到工地已經快一個月了。治河工地的生活十分艱苦。首先是糧食問題。他們這些五尺高的壯勞力,干一天活兒,只能吃十幾個玉米面的窩頭,白水煮一鍋大白菜,放幾把鹽,菜湯里連點油星兒都沒有。河上民工吃的糧食都是各村送來的。富裕點的村子給河上送來了玉米面,窮村子只能送來地瓜和高粱面,有的村子甚至把留下的麥種也送來了。任務緊,工時長,幹活兒不到半晌,就餓得頭暈眼花,心裡發虛,雙腿還一陣陣發抖。常常有人餓得暈倒在泥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