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溫玉儀鎮定回望,顫動的雙手終是一止,塵埃落定,此訊無疑。

  她滿目冷冽,肅聲問向那剛從皇宮行回的公子:「暗算他之人,可是那皇城使樓栩?」

  凝神思索了好半刻,從朝堂官臣處所聽的確是此名,赫連岐揮扇頷首,訝然她聽到的音信竟比他還要靈通。

  「對對對,就是這個名,我記得當初帶美人逃離時還見過一回,」赫連岐用扇柄一拍腦袋,想緩和當下的凝重之息,隨然道,「你說這楚扶晏也夠倒霉的,竟就這樣被人害了命,徒留美人在香坊中……」

  「那樓栩是如何殺他的?」

  冷靜地起了身,似將最是悲憤的思緒強壓了下來,溫玉儀輕緩行禮,不願再迴避,正聲道:「還望公子告知,越是詳盡越好。」

  赫連岐被眼前異常淡然的女子嚇了著,如實而告著,無措望向丫頭:「據說是授以皇命,一劍刺進了心口,很是乾淨利落……」

  「美人,我可將我一切所知都已告訴,其餘的一概不知了。」

  好在只是一劍刺心,未將大人折磨至死。

  她撫摸著一直藏於袖中的匕首,隨之徐緩取出,打開刀鞘,匕刃上的寒光瞬間乍現。

  陛下和公主既來了晟陵,回程必會由經城門,陛下此趟所帶的護衛不多,她可趁機混入其中,以行刺殺之舉。

  溫玉儀闔上刀鞘,下了一決意:「兩日後,我便回萬晉。」

  「主子不可冒然,楚大人說了讓主子暫且避於香坊……」剪雪見勢一顫,未想有朝一日主子竟想著要去弒君,單憑一弱女子,如何能……

  大人若死了,她已對世上任何一人構不成威脅,待於這香坊中已沒了用意,倒不如去極力救出母親,順便為他尋上這一仇。

  她如若敗了,便與大人泉下相見,若僥倖成了,就和母親在他處安家。

  「大人若真死了,我已然牽連不了任何人,」她顰眉輕笑,眸底溢著些篤然之色,「我的安危已和旁人無關,你們不必再勸了。」

  隨主子身邊多年,也知主子下了決心之事極難改變,剪雪忙叮囑起坊中下人,主子若有所需,皆聽命而行:「主子有何需要吩咐的,儘管和奴婢說,奴婢定會竭盡所能。」

  夜色沁涼入體,晟陵皇宮內

  萬籟俱寂,廊內宮燈華貴幽亮,紅牆碧瓦早已渲染成墨。

  殿中燈火高照,龍椅上的人影似料到有人會來,沉默而候。

  龍榻之上的床幔被月色照得朦朧半透,隱隱香氣遊蕩於四壁間,威儀之影聽著殿外步履漸近,便轉了身來,呈現的是一副龍顏鳳目的面龐。

  此人乃是晟陵皇帝秦弘序,至於來者為何人,他大抵能猜到。

  御前宦官就此行入殿內,手執拂塵不緊不慢地一拜,走至其旁側低語。

  「陛下,有人在殿外候著,想入殿見駕。」

  第94章

  秦弘序冷然一哼,面對來人,似已做了完全之策,一揮龍袍,凜聲道:「這個時辰也會有來尋朕的人,朕還是聞所未聞。」

  「讓他進來吧。」

  從屏風外走入殿的是兩名以帷帽遮面的身影。為首之人一摘擋顏之帽,浮現的是萬晉九五之尊,李杸的面龐。

  其身側女子也隨之摘下帷帽,透出的氣焰尤為高傲。此女容顏嬌俏,一雙鳳眸稍彎,卻帶著凌人盛氣之勢,想必是那隨行來的公主常芸。

  二人靜默而立,深夜到訪卻不行禮數,只是佇立著等龍椅上的帝王先發話,惹得一旁的宦官頗為不悅,扯起嗓子高喊。

  「大膽!如此不知規矩,見了陛下還不快速速下跪!」

  然二者聞語照舊不跪拜。

  分明是懇請著來見陛下,到了陛下面前,竟無禮至此,那宦官猜不透來者身份,欲再教訓上幾言,下一瞬卻被陛下舉袖而攔。

  「萬晉傀儡皇帝李杸?」

  秦弘序抬眉輕笑,將傀儡二字刻意加重,想此人是提早來了晟陵,這般東遮西掩,是料准了早朝時會予他難堪,才事先面聖知會。

  「知你來了晟陵,已讓我朝的大臣於明日早朝時恭迎,你何故要這般遮遮掩掩地來。」

  李杸感到自己被輕視,本是平靜的面容忽地低沉,似乎堪堪一語就沉不住氣了:「區區一小國,還敢直呼萬晉帝王的名諱。不分孰強孰弱,不知所趨大勢者,便該死。」

  「堂堂一國之君,懇請他人就是這醜陋之態,大度之風實在比不上楚大人分毫,難怪是個受人擺布的傀儡皇帝……」

  微眯著眼,端量起身前不堪入目的君王,秦弘序冷聲一笑,極為不屑地揚袖,示意身旁太監送客去:「你既是這態度,那朕只好趕客,慢走不送了。」

  在一側聽得急切,常芸趕忙一拉李杸喬裝上的玄衣袍袖,提醒著此次是為說和而來,定要靜下性子來,莫惹了他國皇帝怒惱。

  李杸半晌平息下怒意,想著此回來的目的,正容反問:「言而無信非君子所為,分明已和萬晉締盟,晟陵忽然撤去邊境兵力,毀約在先,是為哪般?」

  「何人說朕言而無信了?先前與朕締盟的是楚扶晏,朕只認他一人。」凌厲目光毫不偏移地落於其身,秦弘序抬指輕點著紅木扶手,輕蔑道。

  「至於你這個無能的皇帝,沒資格和朕談此事。」

  這位萬晉來的皇帝不免怔然,何曾知曉秦弘序對昔日攝政王極是偏袒,那締盟之事也是依著楚扶晏來。

  如今話中之人已逝,秦弘序是承認並公然毀約了。

  「你!信不信萬晉明早便發兵,攻下你們這座小城池……」

  李杸頓時急火攻心,未想晟陵君王一意孤行,欲將整個晟陵國置於水深火熱中,連他的好言都不聽。

  像是聽了個笑話,秦弘序不止譏嘲,悠然道出擺於眼前的局勢,讓他莫白費氣力:「儘管攻來,朕坐等著。」

  「屺遼若見萬晉派兵攻之,兵力又將折損,恐是會藉機南下,直攻你們的皇城。」

  事實不假,但字字戳心,現下不僅是晟陵,周圍鄰國曾行下的議和之舉一個接一個地作廢,似要群起而攻。

  各方說辭竟都與秦弘序一致,締盟一舉要看那楚扶晏掌權才可作數。

  生前將他操控,如今死了竟還能牽制著他,當真是輔佐他治理天下的好朝官……李杸氣憤地瞪紅了雙眼,垂手緊攥著拳,卻不敢在他國皇城發泄此怒。

  常芸見景走上一步,較為穩重地向威嚴之影拜去,試圖挽回局面:「父親稍安勿躁,兒臣來道上幾語。」

  「陛下只認我朝楚大人,可陛下也知,楚大人已殞命……」言至此處,常芸眸光一黯,悲從中來,淚眼盈盈地直望秦弘序,不願再想這噩耗,隨後曉之以情,動之以理地啟唇。

  「人死不能復生,望陛下莫再刁難,莫再……落井下石。」

  然晟陵君王不以為意,早聽聞此訊,面色仍作淡然,堅定這一念絕不鬆口。

  「在朕看來,楚扶晏才配得上君王之座,即便他死了,也還是與我秦弘序締結盟約之人。」

  不為避諱地諷笑道,秦弘序悠緩地看向已氣急敗壞的萬晉之帝,倏然提點著:「你若不服氣,大可重新開上條件誠意再來,看朕和鄰國願不願意再締此盟。」

  「你們這是欺人太甚!」

  李杸不敢太過造次,緊咬著牙關,竭力壓抑起心頭迸發出的憤意:「見我朝有難,存心要火上澆油……」

  抬手從然端起案上清茶,秦弘序閒然自若地朝其一看,似不願繼續言談:「除非見到楚扶晏,否則朕不認那締盟之事。」

  「楚扶晏犯下謀逆之罪,已被正法,晟陵是在強人所難!」

  怨憤地指向殿中的每一人,李杸而後苦笑地退步,想著個個皆認楚扶晏,卻不認他這位帝王,對那人的恨意又更深了些。

  秦弘序命宦官趕客,悠閒地打著哈欠,離了大殿:「朕再說最後一遍,朕只認那楚扶晏。」

  「朕乏了,送此二人出宮。」

  四周護衛聽命欲將這二道玄衣人影押出皇宮,被李杸斷然一阻,自行離退而去。

  此趟密談算是受盡了屈辱,早知這秦弘序是如此執意,他便不該來自找折辱。

  當今朝局不容樂觀,再想不出他法,待守城的將士支撐不下,萬晉之朝恐是要亡。

  夜空雲淡月圓,宮殿檐角垂落的銅鈴被夜風吹得響,於寂靜之中搖擺不停,涼意森森入骨。

  行出宮牆,常芸依舊心懷傷感,眼下局勢又無解,說到底還是要仰仗楚大人之威,思來想去,直將縷縷愁緒怪於父皇頭上:「都怪父皇不與兒臣商議,便將楚大人……」

  「他逃了天牢,還意圖謀反,父皇怎能留他?」

  李杸強行壓著怨氣,猛地一甩袖,當下只好另謀他路:「父皇早就勸過你,讓你換一人傾慕,你偏是不聽,此刻又怪上父皇。」

  眼底淚光被緩緩隱去,常芸知楚大人所為的確是罪無可赦,便不去計較了。<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