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頁
相比於南魏的得天獨厚,北元則紮根於廣袤的沙土和草原中,能耕作糧食的土地十分有限,以至於不能供養龐大的帝國人口,若非北元幾代國君積極從番地引進糧食作物,不斷向周邊小國擴張領土,絕不會有如今八百萬人口。
洪衙咂摸著嘴:「兩國已簽下停戰協議,月大人自身也是帶著和親的聖旨前來,怎會開戰?」
就算開,也是等這一代人入土了才開。
他心想,江大人真是多慮了。
江陰閣站在原地沒有言語,只是心中總會偶爾冒出幾分怪異的感覺。
兩人沒有再多說。
阿命目送那隊人影,眸中是尚未收斂的深意。
也就是伊奇走出城門不久,阿命對著候在一旁的洪衙說道:「找一隊五十人左右的兵馬。」
眾人連忙圍過來聽命。
阿命叫人取來地圖,隨後在屋中將其鋪展開來,指著王若中大軍所在的一個位置標記,「今夜雨停,五十人隨我衝殺進敵軍營帳中。」
話音一落,眾人面面相覷。
這不就是明晃晃去送死嗎?
女子再度沉聲道:「不怕死的隨我前去,但凡能活著回來,待返回畢節,賞十金。」
有人倒吸一口冷氣,洪衙都有些蠢蠢欲動。
十金,夠在九江買一處二進的宅子,還能娶媳婦兒,一家老小全都有了保障。
但是不過片刻,這股想法就被他壓回心底。
有錢掙也得有命花才是,衝進敵方營帳再活著回來,說得好聽是賞十金,說的不好聽就是送死。
他悄悄垂下目光,沒有前去的想法。
阿命也不急,緩緩道:「今夜換成苗人裝束,從側方突襲,於敵軍帳中放幾把火,造出些聲勢即可。」
江陰閣遲疑:「可是剛下完雨,放火也燒不起來啊。」
阿命:「潑上火油灑些酒,比單獨用火摺子點燃好用千倍。」
江陰閣恍然大悟,但還是不解其用意。
為何要換成苗人裝束?
阿命沒有解釋這個問題,只說道:「明日午時我方大軍回籠,將於側方派一先鋒隊突襲,隨後部分騎兵壓陣,作二龍出水陣與敵軍糾纏,我等從右翼佯攻,待敵人察覺後立時調轉引走部分敵軍,隨後其餘騎兵從後側火燒連營,彼時王若中三面迎敵,定會向前往利州的
劉浮山求援,你我務必在一日之內解決王若中大軍,隨後攻取撫州。」
眾人聽令。
阿命發布招募令,在十金的誘惑下,五十個人湊夠48個,阿命拍了拍他們的肩膀,隨後一條一條說出要求。
「準備火油,倒入罐中隨身攜帶。」
「將火摺子放在衣服胸口處,切忌與酒水混合。」
「髮飾要注意,還有苗語,這方面可以向元小將軍學習,」
取火油得取火油,將酒精倒在水壺中,與火油的罐子一左一右掛在腰間,火油的罐子間隙里塞好了棉花,以防與酒精碰撞。
苗人的裝束倒是好學,只不過是頭頂盤一些布帽,只是髮型不太好整理。
阿命讓元嬰教了幾個人之後,又帶他們學了幾句苗語。
不知不覺間,天色黑沉下來。
阿命看了眼天色,讓他們先去睡覺。
「子夜再起,現下先養神。」
「是!」
說完,她緩步邁回書房,熟練從容地擦起刀,刀鋒在燭火下閃現出幾分寒芒來,月光從窗外落進書房的地面。
元嬰窩在臥房,還是忍不住悄悄摸到書房,沒敲門就彎著腰鑽進來,見阿命沒休息,反而坐在那磨刀,她不解道:「你幹嘛要親自去,再說了,你不怕死嗎?」
五十個人,和對面一萬大軍硬碰硬。傻子才會這麼幹。
阿命將大刀豎起,用粗糙的指腹摸了摸刀刃,哈了口氣上去,「五十人做不到,那八百人去也沒用。」
元嬰沒懂,「什麼意思?」
阿命瞥她一眼,「敵我人數懸殊,倘若我等有八千人,此戰即可大規模作戰,但我等八百人,哪怕是全部投入,也不敵王若中一手之力,力量如此懸殊,只能劍走偏鋒。」
「可是明天我們的大軍就抵達戰場,你為什麼這麼著急去把王若中砍頭呢?」
元嬰披著衣服,害怕吵到其他廂房睡覺的人,只得虛聲問道。
阿命:「就算明日大軍靠攏,但如此大規模行軍作戰,劉浮山必然會收到消息,我們必須在劉浮山尚未有所動作時消耗其力量,否則不等去撫州,就會再次被劉浮山的軍隊包圍。那麼不被包圍的關鍵就是剿滅王若中的速度必須快。」
說到這兒,她擦了擦刀刃,讓元嬰回房睡覺。
元嬰嘟起嘴:「可是你不怕死嗎?」
阿命棕褐色的眸子看向她,靜靜道:「元嬰,是人就會死,永遠不要畏懼死亡。」
「死了之後就再也回不去鳳凰山了,同樣,你要是死了,就再也回不去北元了!」
元嬰皺眉。
阿命:「如果回不去,那是我的命,時也命也,但是如果只因為恐懼而不去履行正確的決策,這樣行走於世,無異於巨人折了腿骨,飛鳥撞斷羽翼。」
看了眼十分不認同的元嬰,她補充道:「勇氣很重要。」
元嬰冷哼一聲,轉身就走了。
她才不聽她講什麼大道理,反正換做是她,她才不會去送死!
松托大哥說過,謀定而後動。這個月阿命,一看就是沒有謀好。
時間靜靜流逝,月上中天,小院熱鬧起來。
隨著一道哨聲響起,四十八人整齊列隊,在為首已經換上苗人裝束的女子帶領下翻身上馬。
第57章
劉浮山連奪臨川、撫州、文州,又有圖州將領望風歸順,廣南布政使永州有兩萬兵馬連夜投降,自此集齊十二萬大軍,朝廷震動,主戰派連日上書。
與此同時,劉浮山集結大軍繼而進犯利州、冀州,此前收到王若中來信後,聞月阿命單領八百精騎夜襲衛縣,如今王若中領兵一萬卻久攻不下,又丟了後方糧草輜重,當即掛起番號,決意討賊月氏。
如今衛縣如海中孤島,除身後的畢節再無援手。
劉浮山與眾將士商議過後,決定派歸順的劉術領兵三千,作先鋒部隊打探實情。
區區八百人,加上圖州的大軍不過一萬,就算圖州大軍回籠,與王若中的軍隊硬碰硬,也不會在兩日之內就決出勝負。
劉浮山看著堪輿圖,冷笑道:「不過一女子,我倒是要看看,一萬人,還能翻天了不成?」
座下一將領段宏遲疑道:「元帥,南魏朝廷為何到現在還未發兵增援?就連畢節的徐陵都巍然不動,好似看不見我們似的。」
劉浮山捻著鬍鬚,瞥他一眼:「你以為朝廷看不見我們?你以為徐陵看不見我們?」
他猛地往地上吐了口痰,「呸」一聲,吐沫星子差點噴在段宏面上,後者被啐得面色通紅,卻不敢置喙。
「他娘的,你們以為這破朝廷真的耳聾眼瞎?耳聾眼瞎個屁!那是京城裡的那群官員們正互相罵娘呢——戶部害怕出兵消耗國庫里的那點兒破銅錢;工部害怕出兵又得造火器,個個都跟錢有關,那群高官們生怕誰從他們荷包里搶銀子;兵部想出兵又招不來人馬,京郊大營早先有三十萬兵馬,這些年跟北元停戰後,現在能他大爺的有一半就不錯了!」
他又是冷哼一聲,「更別提內閣里那幾位精明得跟狐狸似的閣老們,一個個想著怎麼搜刮民脂民膏,畢節的苗人怎麼反的?」
「那不就是被畢節當地的貪官們給逼的嗎?!」
劉浮山圍著桌案打轉,又盯著營帳內的眾人譏笑半晌,「甭說別的,咱就先嘮嘮咱們是為啥就非得豁出命去造這個反?!那不就是因為朝廷不把咱當人看嗎?」
此言一出,所有人霎時抬起頭,個個憋紅了臉。
憤怒。
劉浮山眼見著他們憤怒,攤開手道:「誰家沒死過人?誰沒被京城的那群文官搶過功?咱當初都是從韃靼和樓蘭的戰場上拼死拼活才掙來得軍功,哎呦喂,一到京城——」
他譏諷著大笑幾聲,「一到京城咱們就成了低人一等的大頭兵,在前頭咱們撒著熱血,在後頭咱們還得喝人屎尿,魏如海才tm慘呢,他親生的姐姐姐姐被那個畜生給欺負了,他們全家都沒了。」
段宏腮幫咬得很緊,竭力忍住那股竄在血脈中的怒意。
劉浮山猛地吐了口氣,冷笑:「朝廷要想出兵早就出了,你們以為老皇帝不想出兵啊?那是他出不了,他的親姐姐慶願長公主壓在他頭頂,他拿什麼出?」
國庫空虛,民生動亂。
看似繁華,南魏的里子早就虧成一團了。
劉浮山之所以從九江起義,雖然忌憚當地的百姓民心不歸,但是這些在九江屯兵的兵員全是他當初在邊關帶出來的親兵,不帶這些親兵造反,帶京郊大營的御林軍造反嗎?<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洪衙咂摸著嘴:「兩國已簽下停戰協議,月大人自身也是帶著和親的聖旨前來,怎會開戰?」
就算開,也是等這一代人入土了才開。
他心想,江大人真是多慮了。
江陰閣站在原地沒有言語,只是心中總會偶爾冒出幾分怪異的感覺。
兩人沒有再多說。
阿命目送那隊人影,眸中是尚未收斂的深意。
也就是伊奇走出城門不久,阿命對著候在一旁的洪衙說道:「找一隊五十人左右的兵馬。」
眾人連忙圍過來聽命。
阿命叫人取來地圖,隨後在屋中將其鋪展開來,指著王若中大軍所在的一個位置標記,「今夜雨停,五十人隨我衝殺進敵軍營帳中。」
話音一落,眾人面面相覷。
這不就是明晃晃去送死嗎?
女子再度沉聲道:「不怕死的隨我前去,但凡能活著回來,待返回畢節,賞十金。」
有人倒吸一口冷氣,洪衙都有些蠢蠢欲動。
十金,夠在九江買一處二進的宅子,還能娶媳婦兒,一家老小全都有了保障。
但是不過片刻,這股想法就被他壓回心底。
有錢掙也得有命花才是,衝進敵方營帳再活著回來,說得好聽是賞十金,說的不好聽就是送死。
他悄悄垂下目光,沒有前去的想法。
阿命也不急,緩緩道:「今夜換成苗人裝束,從側方突襲,於敵軍帳中放幾把火,造出些聲勢即可。」
江陰閣遲疑:「可是剛下完雨,放火也燒不起來啊。」
阿命:「潑上火油灑些酒,比單獨用火摺子點燃好用千倍。」
江陰閣恍然大悟,但還是不解其用意。
為何要換成苗人裝束?
阿命沒有解釋這個問題,只說道:「明日午時我方大軍回籠,將於側方派一先鋒隊突襲,隨後部分騎兵壓陣,作二龍出水陣與敵軍糾纏,我等從右翼佯攻,待敵人察覺後立時調轉引走部分敵軍,隨後其餘騎兵從後側火燒連營,彼時王若中三面迎敵,定會向前往利州的
劉浮山求援,你我務必在一日之內解決王若中大軍,隨後攻取撫州。」
眾人聽令。
阿命發布招募令,在十金的誘惑下,五十個人湊夠48個,阿命拍了拍他們的肩膀,隨後一條一條說出要求。
「準備火油,倒入罐中隨身攜帶。」
「將火摺子放在衣服胸口處,切忌與酒水混合。」
「髮飾要注意,還有苗語,這方面可以向元小將軍學習,」
取火油得取火油,將酒精倒在水壺中,與火油的罐子一左一右掛在腰間,火油的罐子間隙里塞好了棉花,以防與酒精碰撞。
苗人的裝束倒是好學,只不過是頭頂盤一些布帽,只是髮型不太好整理。
阿命讓元嬰教了幾個人之後,又帶他們學了幾句苗語。
不知不覺間,天色黑沉下來。
阿命看了眼天色,讓他們先去睡覺。
「子夜再起,現下先養神。」
「是!」
說完,她緩步邁回書房,熟練從容地擦起刀,刀鋒在燭火下閃現出幾分寒芒來,月光從窗外落進書房的地面。
元嬰窩在臥房,還是忍不住悄悄摸到書房,沒敲門就彎著腰鑽進來,見阿命沒休息,反而坐在那磨刀,她不解道:「你幹嘛要親自去,再說了,你不怕死嗎?」
五十個人,和對面一萬大軍硬碰硬。傻子才會這麼幹。
阿命將大刀豎起,用粗糙的指腹摸了摸刀刃,哈了口氣上去,「五十人做不到,那八百人去也沒用。」
元嬰沒懂,「什麼意思?」
阿命瞥她一眼,「敵我人數懸殊,倘若我等有八千人,此戰即可大規模作戰,但我等八百人,哪怕是全部投入,也不敵王若中一手之力,力量如此懸殊,只能劍走偏鋒。」
「可是明天我們的大軍就抵達戰場,你為什麼這麼著急去把王若中砍頭呢?」
元嬰披著衣服,害怕吵到其他廂房睡覺的人,只得虛聲問道。
阿命:「就算明日大軍靠攏,但如此大規模行軍作戰,劉浮山必然會收到消息,我們必須在劉浮山尚未有所動作時消耗其力量,否則不等去撫州,就會再次被劉浮山的軍隊包圍。那麼不被包圍的關鍵就是剿滅王若中的速度必須快。」
說到這兒,她擦了擦刀刃,讓元嬰回房睡覺。
元嬰嘟起嘴:「可是你不怕死嗎?」
阿命棕褐色的眸子看向她,靜靜道:「元嬰,是人就會死,永遠不要畏懼死亡。」
「死了之後就再也回不去鳳凰山了,同樣,你要是死了,就再也回不去北元了!」
元嬰皺眉。
阿命:「如果回不去,那是我的命,時也命也,但是如果只因為恐懼而不去履行正確的決策,這樣行走於世,無異於巨人折了腿骨,飛鳥撞斷羽翼。」
看了眼十分不認同的元嬰,她補充道:「勇氣很重要。」
元嬰冷哼一聲,轉身就走了。
她才不聽她講什麼大道理,反正換做是她,她才不會去送死!
松托大哥說過,謀定而後動。這個月阿命,一看就是沒有謀好。
時間靜靜流逝,月上中天,小院熱鬧起來。
隨著一道哨聲響起,四十八人整齊列隊,在為首已經換上苗人裝束的女子帶領下翻身上馬。
第57章
劉浮山連奪臨川、撫州、文州,又有圖州將領望風歸順,廣南布政使永州有兩萬兵馬連夜投降,自此集齊十二萬大軍,朝廷震動,主戰派連日上書。
與此同時,劉浮山集結大軍繼而進犯利州、冀州,此前收到王若中來信後,聞月阿命單領八百精騎夜襲衛縣,如今王若中領兵一萬卻久攻不下,又丟了後方糧草輜重,當即掛起番號,決意討賊月氏。
如今衛縣如海中孤島,除身後的畢節再無援手。
劉浮山與眾將士商議過後,決定派歸順的劉術領兵三千,作先鋒部隊打探實情。
區區八百人,加上圖州的大軍不過一萬,就算圖州大軍回籠,與王若中的軍隊硬碰硬,也不會在兩日之內就決出勝負。
劉浮山看著堪輿圖,冷笑道:「不過一女子,我倒是要看看,一萬人,還能翻天了不成?」
座下一將領段宏遲疑道:「元帥,南魏朝廷為何到現在還未發兵增援?就連畢節的徐陵都巍然不動,好似看不見我們似的。」
劉浮山捻著鬍鬚,瞥他一眼:「你以為朝廷看不見我們?你以為徐陵看不見我們?」
他猛地往地上吐了口痰,「呸」一聲,吐沫星子差點噴在段宏面上,後者被啐得面色通紅,卻不敢置喙。
「他娘的,你們以為這破朝廷真的耳聾眼瞎?耳聾眼瞎個屁!那是京城裡的那群官員們正互相罵娘呢——戶部害怕出兵消耗國庫里的那點兒破銅錢;工部害怕出兵又得造火器,個個都跟錢有關,那群高官們生怕誰從他們荷包里搶銀子;兵部想出兵又招不來人馬,京郊大營早先有三十萬兵馬,這些年跟北元停戰後,現在能他大爺的有一半就不錯了!」
他又是冷哼一聲,「更別提內閣里那幾位精明得跟狐狸似的閣老們,一個個想著怎麼搜刮民脂民膏,畢節的苗人怎麼反的?」
「那不就是被畢節當地的貪官們給逼的嗎?!」
劉浮山圍著桌案打轉,又盯著營帳內的眾人譏笑半晌,「甭說別的,咱就先嘮嘮咱們是為啥就非得豁出命去造這個反?!那不就是因為朝廷不把咱當人看嗎?」
此言一出,所有人霎時抬起頭,個個憋紅了臉。
憤怒。
劉浮山眼見著他們憤怒,攤開手道:「誰家沒死過人?誰沒被京城的那群文官搶過功?咱當初都是從韃靼和樓蘭的戰場上拼死拼活才掙來得軍功,哎呦喂,一到京城——」
他譏諷著大笑幾聲,「一到京城咱們就成了低人一等的大頭兵,在前頭咱們撒著熱血,在後頭咱們還得喝人屎尿,魏如海才tm慘呢,他親生的姐姐姐姐被那個畜生給欺負了,他們全家都沒了。」
段宏腮幫咬得很緊,竭力忍住那股竄在血脈中的怒意。
劉浮山猛地吐了口氣,冷笑:「朝廷要想出兵早就出了,你們以為老皇帝不想出兵啊?那是他出不了,他的親姐姐慶願長公主壓在他頭頂,他拿什麼出?」
國庫空虛,民生動亂。
看似繁華,南魏的里子早就虧成一團了。
劉浮山之所以從九江起義,雖然忌憚當地的百姓民心不歸,但是這些在九江屯兵的兵員全是他當初在邊關帶出來的親兵,不帶這些親兵造反,帶京郊大營的御林軍造反嗎?<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