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頁
她看著那面孔完全被腐爛的頭顱。大腦在頭骨中溫柔地蠕動著,顯示著德萊尚未死去的事實。
忽然,握緊了她手腕的那手指鬆了。新生惡魔的氣息近在咫尺,姜蕪看到了一具新身體的構成。
——血肉被重新填充,皮膚像是禮物的包裝紙那樣生長出來。這一過程就像菲奧納製造出那些虛假的「安吉莉婭」。但德萊自身作為產物更加精密完美。一具完善的人體,姜蕪感受到了近在咫尺的、強大的惡魔的力量。一瞬間她甚至感到威脅,下意識準備迎敵作戰。
德萊新生長出來的頭髮是棕色的,和他眼睛的顏色一模一樣。他的白髮本就是為了模仿德卡斯特才染出來的,如今便擯棄了,長到腰部,有如藻類。他睜開了眼睛,對上了姜蕪帶著擔憂的眼睛,伸出手去,用新長出來的手指輕輕擦掉她臉上濺上去的自己的血肉,輕輕地吸了一口氣,眨了眨眼睛。
那張漂亮的臉被棕發環繞著,仿佛一個溺水的人,面上的神情也無比恍惚。姜蕪對他產生了些許的陌生的感受。德萊說:「我感到……前所未有的豐盈和滿足。我很幸福。」
原來獲得力量是這種感覺。對世界和自己的身軀都充滿了掌控力,相信自己可以做到一切,而非從前那樣,一定要依附著他人生活。
姜蕪說:「你知道麼?守著你的時候,我一直在擔憂兩件事:如果你失敗了怎麼辦?如果你成功了,卻不肯歸順我、屬於我了,我又該怎麼辦?」
德萊輕輕地笑:「您是在試探我的忠誠嗎?」
仍然是那張臉,但他的眉目間似乎有了些更攝人心魄的、更動人的東西,姜蕪一時間被美麗所引誘,竟然無法將目光從他身上挪開。她說:「如果是的話,你給我的答案是什麼?在獲得力量了之後,你仍然願意屬於我麼……倘若不願意,我會攻擊你,直到你服從為止。」
德萊無奈地笑,只說:「您真是……」他抿唇,手像是吞服欲望時那樣攥住了姜蕪的手腕。他說:「為了避免被您攻擊,我便直接答應好了。」
姜蕪沒有說話。鎖鏈從她的身體內延伸而出,像是蛇一樣靈活地活動著,綁在了德萊的肢體與身體上。德萊沒有反抗,任由姜蕪的力量緩慢地湧入他的身體。
他們的意識交匯融合,以從前從未有過的親密。姜蕪能夠以靈體觸碰到德萊身上涌流著的欲望。像是活火山的山脈,沉靜、危險、緩慢地流淌著。這種隱秘微妙的感受仿若在刺探他人的隱私。
他們之間的契約完成了。
德萊從地上站了起來。他拉住了姜蕪的手。即使鎖鏈已經收回,姜蕪仍然能夠感受到她的鎖鏈另一端連結著這個男人。她意識到德萊想要帶她去什麼地方,或者說見什麼東西,也並不反對,只是跟著他的腳步往前走。
穿過教會的長廊,一路上一個人也沒有,德卡斯特也不見蹤影。德萊忽然捂住了姜蕪的眼睛。他的嘴唇靠近姜蕪的耳朵,以一種幽秘的口吻說道:「您早晚會知道這件事,但我仍然覺得您不會高興,不想讓您看見。」
「如果總會知道的話,那就現在知道吧。」姜蕪沉靜地說道。她不知道德萊想要讓她看見什麼,只憑自己的想法作答。逃避是沒有意義的。
捂住她眼睛的手掌挪開了,姜蕪與德萊正站在教堂的大門前,可以將一整個街道盡收眼底。
地面上、花壇中,每一個能夠看見的地方都躺滿了人的軀體。他們堆在一起,像是貨船上堆疊的貨物。他們的口鼻處是液體流過所留下的水痕,在陽光下閃閃發亮,呈現出一種夢幻的水膜反射。他們的臉上是無限滿足的微笑,仿佛沉睡在最甜蜜最幸福的睡夢中。
他們的軀體僵硬,面色蒼白,沒有一絲血色。
沒有一個活人。所有人,全部死去了。
一種巨大的驚悚占據了姜蕪的心神,她的身體開始不自覺地發抖。她的靈體在城中奮力探知著,沒有再遇見一個靈魂。
整個帕爾納基,所有人,全部都死去了。
姜蕪僵硬地轉頭,看著靜默地看著他的德萊。她突然想到了,當瑪爾斯的欲望從他的身體裡湧出的時候,他也因此死去。索菲亞之所以那樣求饒、那樣驚慌——她知道,感染了心靈瘟疫的人會被德卡斯特奪取欲望,而靈魂便死去。那是徹底的死亡,甚至沒有轉生的機會。
德萊吞下的液體裡,是整個帕爾納基所有人的欲望與靈魂的總和。
……她以為她進行的、德萊進行的、德卡斯特進行的,那欲望承載的過程是拯救,將帕爾納基的人民們從心靈瘟疫中解救而出,重新獲得自由。但實際上是毀滅。整座城市壓倒在德萊的靈魂之中,而城市的靈魂因此消散,所有人都在欲望的夢魘中沉睡,並無聲無息地迎接了靈魂與生命的終焉。
姜蕪蹲了下來。德萊扶住她,支撐著她的軀體。姜蕪捂住了自己的喉嚨,不可自止地乾嘔起來。
第143章
瑪爾斯(1)索菲亞輕輕地拉了拉旅館……
在所有恨的人里我最愛你,在所有愛的人里我最恨你。
當索菲亞偷偷藏在學校的窗戶下,聽著教師講述今日的算術課程時,瑪爾斯從自己自圖書館偷來的書里看到了這句話。
說是「偷」也不恰當。在這座小城市裡,學校是教會設置的公益機構,圖書館也是教會設置的公益機構,一切本應該是免費的。但為了保證人們不借走書籍而不歸還,圖書館便要求每一位借書的讀者花上一枚銀幣充當借書契的押金——一枚銀幣!這樣昂貴的代價,足夠瑪爾斯與索菲亞一周的吃喝了。於是瑪爾斯便總是偷偷把想看的書藏在衣服下面,帶在身上,在索菲亞偷聽學校課程的時候在她旁邊看,等看完了又藏在衣服下面,偷偷還回去。
圖書館只有一位管理員,是一個戴著厚眼鏡的老太太。瑪爾斯聽說她年輕的時候是教會的主教——他不願意相信主教竟然會是那個樣子:耳背,聽不清話,手指哆哆嗦嗦地給借書的讀者寫憑證,沒人的時候就把椅子搬到圖書館的院子裡睡大覺。
瑪爾斯鍾愛看那些騎士冒險故事。在故事裡,騎士的身邊總會有一名主教相伴,他們共同得到女神的嘉獎,他們是最好的夥伴。騎士的劍會攻破一切眼前的阻礙,而盾則會抵禦一切朝著主教襲來的刀兵,主教會運用神奇的法術支援騎士,為騎士療傷。
在故事的開頭,總是鄉村裡的一男一女,他們是最親密的夥伴,
許下一生的諾言,踏上冒險的征程。而在故事的結局,他們是整片大陸赫赫有名的英雄,被立成雕像、被人們讚揚、被女神嘉獎。
讀著這些書的時候,瑪爾斯總會把自己代入那個騎士的形象。他想像自己穿上鎧甲在馬背上馳騁,一劍洞穿敵人的喉嚨。而擔任他身邊的主教夥伴的人選他還沒有想好。總之不會是他的妹妹索菲亞。
索菲亞是個文弱的小女孩,唯一堅持的就是每天在學校的窗戶底下偷聽課。她總是勸告瑪爾斯不要去看那些「沒有作用的閒書」,應該和自己一起接受教育。而當夜晚,瑪爾斯想像著自己未來的英姿,嘿嘿發笑的時候,索菲亞就只好輕輕嘆氣,用看傻子一樣的眼神看著自己的哥哥。
她說:「瑪爾斯,你一直都知道的。罪人的子女是不能夠成為教會認證的騎士的。」
他們的父母,據說是反對教會的叛徒。母親是擁有共鳴的主教,而父親則是最普通的工作人員。他們負責對貴族孩子的教育,最終卻因為違背了教會的規定,嚴重地忤逆了教會的準則,而被視為叛徒處死了。
由於父母的罪行,索菲亞與瑪爾斯不能接受教會為貧苦孩子們提供的免費教育,在成年之後也不能進入教會或者政府機關工作。若無意外,他們會勞勞碌碌、貧苦地度過一生。至於成為騎士,實在是一個天真而毫無可能性的夢想。
即使他們從未見過自己的父母,卻背負了父母遺留下來的罪名,並付出了代價。
瑪爾斯悻悻地回答:「只要我夠強……也許女神會不在意我的出生呢?!」
現在,他靠著端端正正豎著耳朵聽課的妹妹,把剛才翻閱的書丟到一邊去。這本書的封面是頗具迷惑性的插畫圖片,在夕陽之下,獨立著一個孤獨的身影。瑪爾斯原以為講的是一個末路英雄的故事,看完才發現裡面全是談情說愛。男主人公和戀人是,卻也是兩個互相競爭的家族的繼承人。整本書里,他們不斷進行著吵架、分手、再合好的過程,直到女主角的家族設計讓男主角的家族破產。因此男主人公悲傷地在戀人面前自殺。
——「在夕陽的落輝下,謝菲爾德看著女友莉莉的臉。她那麼漂亮,那麼意氣風發。他終於明白了,在這一生的競爭中,他永遠無法戰勝對方。謝菲爾德嘴唇顫抖,而莉莉突然產生了自己將會失去什麼的預感。她伸出手去,然而已經來不及了,謝菲爾德悽然一笑,說道:『莉莉,在所有恨的人里我最愛你,在所有愛的人里我最恨你。但無論如何,我希望你幸福。』謝菲爾德向著懸崖縱身一躍,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忽然,握緊了她手腕的那手指鬆了。新生惡魔的氣息近在咫尺,姜蕪看到了一具新身體的構成。
——血肉被重新填充,皮膚像是禮物的包裝紙那樣生長出來。這一過程就像菲奧納製造出那些虛假的「安吉莉婭」。但德萊自身作為產物更加精密完美。一具完善的人體,姜蕪感受到了近在咫尺的、強大的惡魔的力量。一瞬間她甚至感到威脅,下意識準備迎敵作戰。
德萊新生長出來的頭髮是棕色的,和他眼睛的顏色一模一樣。他的白髮本就是為了模仿德卡斯特才染出來的,如今便擯棄了,長到腰部,有如藻類。他睜開了眼睛,對上了姜蕪帶著擔憂的眼睛,伸出手去,用新長出來的手指輕輕擦掉她臉上濺上去的自己的血肉,輕輕地吸了一口氣,眨了眨眼睛。
那張漂亮的臉被棕發環繞著,仿佛一個溺水的人,面上的神情也無比恍惚。姜蕪對他產生了些許的陌生的感受。德萊說:「我感到……前所未有的豐盈和滿足。我很幸福。」
原來獲得力量是這種感覺。對世界和自己的身軀都充滿了掌控力,相信自己可以做到一切,而非從前那樣,一定要依附著他人生活。
姜蕪說:「你知道麼?守著你的時候,我一直在擔憂兩件事:如果你失敗了怎麼辦?如果你成功了,卻不肯歸順我、屬於我了,我又該怎麼辦?」
德萊輕輕地笑:「您是在試探我的忠誠嗎?」
仍然是那張臉,但他的眉目間似乎有了些更攝人心魄的、更動人的東西,姜蕪一時間被美麗所引誘,竟然無法將目光從他身上挪開。她說:「如果是的話,你給我的答案是什麼?在獲得力量了之後,你仍然願意屬於我麼……倘若不願意,我會攻擊你,直到你服從為止。」
德萊無奈地笑,只說:「您真是……」他抿唇,手像是吞服欲望時那樣攥住了姜蕪的手腕。他說:「為了避免被您攻擊,我便直接答應好了。」
姜蕪沒有說話。鎖鏈從她的身體內延伸而出,像是蛇一樣靈活地活動著,綁在了德萊的肢體與身體上。德萊沒有反抗,任由姜蕪的力量緩慢地湧入他的身體。
他們的意識交匯融合,以從前從未有過的親密。姜蕪能夠以靈體觸碰到德萊身上涌流著的欲望。像是活火山的山脈,沉靜、危險、緩慢地流淌著。這種隱秘微妙的感受仿若在刺探他人的隱私。
他們之間的契約完成了。
德萊從地上站了起來。他拉住了姜蕪的手。即使鎖鏈已經收回,姜蕪仍然能夠感受到她的鎖鏈另一端連結著這個男人。她意識到德萊想要帶她去什麼地方,或者說見什麼東西,也並不反對,只是跟著他的腳步往前走。
穿過教會的長廊,一路上一個人也沒有,德卡斯特也不見蹤影。德萊忽然捂住了姜蕪的眼睛。他的嘴唇靠近姜蕪的耳朵,以一種幽秘的口吻說道:「您早晚會知道這件事,但我仍然覺得您不會高興,不想讓您看見。」
「如果總會知道的話,那就現在知道吧。」姜蕪沉靜地說道。她不知道德萊想要讓她看見什麼,只憑自己的想法作答。逃避是沒有意義的。
捂住她眼睛的手掌挪開了,姜蕪與德萊正站在教堂的大門前,可以將一整個街道盡收眼底。
地面上、花壇中,每一個能夠看見的地方都躺滿了人的軀體。他們堆在一起,像是貨船上堆疊的貨物。他們的口鼻處是液體流過所留下的水痕,在陽光下閃閃發亮,呈現出一種夢幻的水膜反射。他們的臉上是無限滿足的微笑,仿佛沉睡在最甜蜜最幸福的睡夢中。
他們的軀體僵硬,面色蒼白,沒有一絲血色。
沒有一個活人。所有人,全部死去了。
一種巨大的驚悚占據了姜蕪的心神,她的身體開始不自覺地發抖。她的靈體在城中奮力探知著,沒有再遇見一個靈魂。
整個帕爾納基,所有人,全部都死去了。
姜蕪僵硬地轉頭,看著靜默地看著他的德萊。她突然想到了,當瑪爾斯的欲望從他的身體裡湧出的時候,他也因此死去。索菲亞之所以那樣求饒、那樣驚慌——她知道,感染了心靈瘟疫的人會被德卡斯特奪取欲望,而靈魂便死去。那是徹底的死亡,甚至沒有轉生的機會。
德萊吞下的液體裡,是整個帕爾納基所有人的欲望與靈魂的總和。
……她以為她進行的、德萊進行的、德卡斯特進行的,那欲望承載的過程是拯救,將帕爾納基的人民們從心靈瘟疫中解救而出,重新獲得自由。但實際上是毀滅。整座城市壓倒在德萊的靈魂之中,而城市的靈魂因此消散,所有人都在欲望的夢魘中沉睡,並無聲無息地迎接了靈魂與生命的終焉。
姜蕪蹲了下來。德萊扶住她,支撐著她的軀體。姜蕪捂住了自己的喉嚨,不可自止地乾嘔起來。
第143章
瑪爾斯(1)索菲亞輕輕地拉了拉旅館……
在所有恨的人里我最愛你,在所有愛的人里我最恨你。
當索菲亞偷偷藏在學校的窗戶下,聽著教師講述今日的算術課程時,瑪爾斯從自己自圖書館偷來的書里看到了這句話。
說是「偷」也不恰當。在這座小城市裡,學校是教會設置的公益機構,圖書館也是教會設置的公益機構,一切本應該是免費的。但為了保證人們不借走書籍而不歸還,圖書館便要求每一位借書的讀者花上一枚銀幣充當借書契的押金——一枚銀幣!這樣昂貴的代價,足夠瑪爾斯與索菲亞一周的吃喝了。於是瑪爾斯便總是偷偷把想看的書藏在衣服下面,帶在身上,在索菲亞偷聽學校課程的時候在她旁邊看,等看完了又藏在衣服下面,偷偷還回去。
圖書館只有一位管理員,是一個戴著厚眼鏡的老太太。瑪爾斯聽說她年輕的時候是教會的主教——他不願意相信主教竟然會是那個樣子:耳背,聽不清話,手指哆哆嗦嗦地給借書的讀者寫憑證,沒人的時候就把椅子搬到圖書館的院子裡睡大覺。
瑪爾斯鍾愛看那些騎士冒險故事。在故事裡,騎士的身邊總會有一名主教相伴,他們共同得到女神的嘉獎,他們是最好的夥伴。騎士的劍會攻破一切眼前的阻礙,而盾則會抵禦一切朝著主教襲來的刀兵,主教會運用神奇的法術支援騎士,為騎士療傷。
在故事的開頭,總是鄉村裡的一男一女,他們是最親密的夥伴,
許下一生的諾言,踏上冒險的征程。而在故事的結局,他們是整片大陸赫赫有名的英雄,被立成雕像、被人們讚揚、被女神嘉獎。
讀著這些書的時候,瑪爾斯總會把自己代入那個騎士的形象。他想像自己穿上鎧甲在馬背上馳騁,一劍洞穿敵人的喉嚨。而擔任他身邊的主教夥伴的人選他還沒有想好。總之不會是他的妹妹索菲亞。
索菲亞是個文弱的小女孩,唯一堅持的就是每天在學校的窗戶底下偷聽課。她總是勸告瑪爾斯不要去看那些「沒有作用的閒書」,應該和自己一起接受教育。而當夜晚,瑪爾斯想像著自己未來的英姿,嘿嘿發笑的時候,索菲亞就只好輕輕嘆氣,用看傻子一樣的眼神看著自己的哥哥。
她說:「瑪爾斯,你一直都知道的。罪人的子女是不能夠成為教會認證的騎士的。」
他們的父母,據說是反對教會的叛徒。母親是擁有共鳴的主教,而父親則是最普通的工作人員。他們負責對貴族孩子的教育,最終卻因為違背了教會的規定,嚴重地忤逆了教會的準則,而被視為叛徒處死了。
由於父母的罪行,索菲亞與瑪爾斯不能接受教會為貧苦孩子們提供的免費教育,在成年之後也不能進入教會或者政府機關工作。若無意外,他們會勞勞碌碌、貧苦地度過一生。至於成為騎士,實在是一個天真而毫無可能性的夢想。
即使他們從未見過自己的父母,卻背負了父母遺留下來的罪名,並付出了代價。
瑪爾斯悻悻地回答:「只要我夠強……也許女神會不在意我的出生呢?!」
現在,他靠著端端正正豎著耳朵聽課的妹妹,把剛才翻閱的書丟到一邊去。這本書的封面是頗具迷惑性的插畫圖片,在夕陽之下,獨立著一個孤獨的身影。瑪爾斯原以為講的是一個末路英雄的故事,看完才發現裡面全是談情說愛。男主人公和戀人是,卻也是兩個互相競爭的家族的繼承人。整本書里,他們不斷進行著吵架、分手、再合好的過程,直到女主角的家族設計讓男主角的家族破產。因此男主人公悲傷地在戀人面前自殺。
——「在夕陽的落輝下,謝菲爾德看著女友莉莉的臉。她那麼漂亮,那麼意氣風發。他終於明白了,在這一生的競爭中,他永遠無法戰勝對方。謝菲爾德嘴唇顫抖,而莉莉突然產生了自己將會失去什麼的預感。她伸出手去,然而已經來不及了,謝菲爾德悽然一笑,說道:『莉莉,在所有恨的人里我最愛你,在所有愛的人里我最恨你。但無論如何,我希望你幸福。』謝菲爾德向著懸崖縱身一躍,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