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頁
她睜開了眼睛,發現自己正倒在地上,面前是一面破碎的鏡子。碎片散落一地,有的零散到了幾乎是粉塵的程度,有的卻還有巴掌大小,使人能夠看清其上的畫面。
——年幼的裁決者在一片廢墟中嚎啕大哭著,他手邊落下一把赤紅的匕首。男孩渾身是血,非常狼狽,與那匕首竟然因此在色彩上有了相近之處。
姜蕪坐了起來,回頭看去。她背後的鏡子裡是她自己,還有虛虛擁抱著她、撫摸著她方才被刺傷的左胸傷口的女神雕像。雕像一無所知地微笑著,像是想要撫慰她的疼痛。
……即使她現在身上沒有任何傷口,衣著也整齊,仿若只是不幸跌倒,撞碎了一面鏡子,然而那種心臟被利器刺傷的劇烈疼痛仍然在她的神經之中迴蕩,讓她感受到渾身發冷。
她極目望去,目光掠過無數象徵著裁決者人生各個時刻的鏡子,最終看到了自己的目標。
在人生的終焉,裁決者被匕首釘住身軀,被固定在椅子上。他露出慘澹解脫的快意微笑,即將迎來自己被講師的火焰焚燒成灰的結局。
……失敗了。姜蕪心想,自己的一番冒險沒有起到任何作用,裁決者的人生並沒有因此而改變,他的死兆星在頭頂高懸,並未黯淡。
鏡中雕像的虛影溫柔地撫慰著她。然而因為石雕的塑像材質本身就是冰冷的、無機質的,這場景反而變得詭異起來。姜蕪輕輕嘆氣,她聽到了女神的聲音。
「你失敗了。」祂如是說道。
「如果不是您介入其中,我也許會成功。」姜蕪說道。如果沒有教宗的降臨,她相信自己也許會說動講師,從而改變聖彼得港人的命運,連帶著改變裁決者的命運。
雕像低下了頭,它像是要親吻姜蕪的額頭那樣。在鏡影中一人一像密切地相擁,仿若女兒熟睡在母親懷中。
「你恐怕是弄錯了。」女神輕輕笑了,「我從來沒有告訴過你我不會介入你的旅程。我的孩子,你將會遇到無數的困難,而我也是其中的一環。如果我沒有出手,是因為我沒有興趣;如果我出手了,也不過是因為我覺得那樣有趣罷了。」
「就像我把你投放到他的人生中,讓你去嘗試著改變他的命運,也不過是因為我覺得這樣有趣罷了。」
姜蕪看向鏡中祂微笑的面龐,從這柔美的女性面孔中讀出了許多的惡意。她苦笑起來,問道:「玩弄我們這樣螻蟻一樣的凡人,竟然會讓您這神明感到有趣麼?……真是榮幸。」
……真是惡劣的神明啊。
雕像沒有動,它只是擁抱著姜蕪。女神說道:「即使是螻蟻,你也是我最喜歡的螻蟻。」
「還要繼續嗎?」祂如是問道。
姜蕪沉默,她站了起來。她看向碎裂的鏡面之後的下一面鏡子:紅髮的少年在教堂中對著神像流下眼淚。他瑛綠的眼睛在月光之下流溢著一種動人的柔美華彩。與童年的他相比,此時此刻的裁決者更趨向於成年的形象了。
姜蕪走向那扇鏡子。她說:「……我會繼續。」
像是墜入海中,耳畔傳來水中氣泡破碎的聲音與水壓震動的低鳴。姜蕪眼前一黑。
……
姜蕪坐在一把頗有歲月痕跡的椅子上,面前是一張木桌,一根被揭開蓋子的鋼筆,以及幾張紙,上書「信件記錄表」。
她的左側是一整面牆的信櫃。一個個整齊的鋼鐵小格間,有著可以投取信件的豁口。格間上用紙條貼著其主人的名字。
從左到右,從上往下,拉菲爾米路、索菲埃米莉、明妮霍爾……在正常的人名之後,到了柜子中部的位置,人名變成了古怪的數字編號:一號、二號……一直到五十號。
如果從頭到尾都是數字編號,姜蕪尚可以認為收信人是以編號代替姓名以便於管理,但是一半是姓名,一半是數字,則可以推測出另一個事實:在這些收信人中,有的人以姓名進行區分,有的人卻是以編號來區分。
姜蕪站了起來,打量著整個房間:此地簡陋,但並算不上破舊。並不大的空間裡只有她所用的那一套桌椅與信櫃,沒有任何其他的設施。
在房間的拐角,有一扇門,姜蕪推開它,發現裡面是一個更小的空間,擺著一張床和一些生活用品,是一件樸素的臥室。
緊閉著的外門有人敲門,姜蕪關上了臥室的門,前去開門。
她的心情是面對未知的緊張,然而來者卻並不客氣:那是個抱著大箱子的中年男人,額頭上正趟著搬運而流下的汗水。他還叼著已然吸完的菸頭。姜蕪下意識給他讓開了道,他進入房間內,把箱子「砰」一聲丟在桌子上,才如釋重負地掀起自己的衣服下擺擦汗。
「信使小姐,您可有的忙了!女神的禮日要到了,信也多了很多,比之前整整重了一半!」他如此說道,看向姜蕪的表情帶著切真的同情。
姜蕪迷茫地感受著他的自來熟,含糊說道:「是啊,工作真累人……」
那男人呲牙一笑,繼續說道:「把這麼多信看完,不知道您要看到什麼時候!而且讓您看別人家人寫過來的信,總是怪怪的,我聽聞您的同僚還因此諷刺過您窺探他的隱私——要我說,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啊!一個男人,扭扭捏捏的,聽說自己情人寫來的信被您看過了便跳腳,真沒志氣。」
此人說話又快又密,姜蕪簡直插不上嘴。好在他的話多倒是讓姜蕪省了許多開口的需求。在此長論的結尾之後,她終於遲緩又吝嗇地點了點頭,說道:「……嗯,我理解他,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那男人點了點頭,他說:「那我走了,信使小姐,祝您生活愉快!您這地方我可不敢多待,怎麼也算是保密機構了。」
不等姜蕪對他說出「再見」二字,他便走了出去,並貼心地關上了門。姜蕪對著一寂靜陷入茫然之中,在椅子上坐下。
剛才那位多嘴多舌的先生話語中透露出了許多訊息,讓姜蕪甚至懷疑他是女神的授意安排,讓他為初來乍到的她提供必要的訊息。
按照姜蕪捕獲到的信息,她應當是在一個保密機構內充當檢閱與收發信件角色……聽起來倒是非常清閒,也不知道算不算是公務員了。
她把那箱子打開了:裡面的信件一疊疊,用著統一的信封,上面也沒寫什麼寄件人的地址姓名之類的文字,只單薄地寫了收件人的姓名。
出於對她職責的描述,姜蕪一封封開始拆信閱讀。
窺探他人信件無疑是令人尷尬的,姜蕪也不知道自己應該篩選出什麼不良信息以供攔截。她只好一目十行地檢閱著,按照自己的常識理解來進行粗略的篩選。
第一封,一位母親寫給她在保密機構工作的女兒。這位老太太用三分之一的篇幅抱怨了女兒的工作選擇,招致母女兩一年幾乎只能見幾次面;
三分之一詢問女兒的日常生活,在「監獄式的修道院」有沒有吃好睡好;最後三分之一問女兒在一群歪瓜裂棗的同事之間是否找到了一個勉強可以入眼的進行戀愛,以成就一段看得過去的姻緣。
第二封,一位女士寫給他的情人……想必這就是送件人剛才提到的「胡攪蠻纏的有情人的同僚」的信件了,怪尷尬的。姜蕪剛才也許是無辜的、被污衊的,然而她現在也不得不窺探同僚朋友的隱私了。
情人小姐先是用並不文雅的語言問候了她親愛的戀人所處的修道院那位「看人信件的臭女人」——似乎指的是姜蕪。隨即用甜蜜地口吻訴說了自己對愛人的思念,最後懇切提問他是否能寄給自己五枚金幣:禮日將近,這位小姐需要買一條新裙子。
……
姜蕪看完那些信件之後,便依照著上面所寫的收件人的名字以此將它們投遞到對應的郵筒里。信件中的內容並沒有什麼驚世駭俗的謀反之詞,大多都是溫馨的、柔和的,家人朋友之間關切的話語。
姜蕪注意到收件人幾乎都是擁有姓名的人。那些以編號劃分的人們沒受到什麼信,而就人數來說,後者比前者甚至還要多些,但信件的數量卻剛好反了過來。
她感到疑惑。終於,在信件的最後四分之一的疊放處,漸漸有數字編號的人的信件。
「致我親愛的孩子:我向你抱歉。你此行非常危險,我心知肚明。然而你知道的,我們的家庭是貧窮的、破碎的,倘若不犧牲你,你的弟弟也許便活不到女神的禮日便會餓死,這是你繼父萬萬不允許的……我親愛的女兒,想你,吻你一千一萬遍,我知道你非常恨我,那便恨我吧!我也恨著我自己,一個無能的母親唯能夠用這種方式懲罰自己。我祝你幸福。」
第80章
人們囚禁它們、關押它們……
字跡凌亂、潦草。寫作者似乎忍受著非常劇烈的心理折磨,乃至於在寫下這些字句的時候流下了眼淚,淚水打濕了信紙又乾涸,唯留下暈染的墨跡,在紙張上像是一個並不漂亮的傷口。
……寫給十七號。<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年幼的裁決者在一片廢墟中嚎啕大哭著,他手邊落下一把赤紅的匕首。男孩渾身是血,非常狼狽,與那匕首竟然因此在色彩上有了相近之處。
姜蕪坐了起來,回頭看去。她背後的鏡子裡是她自己,還有虛虛擁抱著她、撫摸著她方才被刺傷的左胸傷口的女神雕像。雕像一無所知地微笑著,像是想要撫慰她的疼痛。
……即使她現在身上沒有任何傷口,衣著也整齊,仿若只是不幸跌倒,撞碎了一面鏡子,然而那種心臟被利器刺傷的劇烈疼痛仍然在她的神經之中迴蕩,讓她感受到渾身發冷。
她極目望去,目光掠過無數象徵著裁決者人生各個時刻的鏡子,最終看到了自己的目標。
在人生的終焉,裁決者被匕首釘住身軀,被固定在椅子上。他露出慘澹解脫的快意微笑,即將迎來自己被講師的火焰焚燒成灰的結局。
……失敗了。姜蕪心想,自己的一番冒險沒有起到任何作用,裁決者的人生並沒有因此而改變,他的死兆星在頭頂高懸,並未黯淡。
鏡中雕像的虛影溫柔地撫慰著她。然而因為石雕的塑像材質本身就是冰冷的、無機質的,這場景反而變得詭異起來。姜蕪輕輕嘆氣,她聽到了女神的聲音。
「你失敗了。」祂如是說道。
「如果不是您介入其中,我也許會成功。」姜蕪說道。如果沒有教宗的降臨,她相信自己也許會說動講師,從而改變聖彼得港人的命運,連帶著改變裁決者的命運。
雕像低下了頭,它像是要親吻姜蕪的額頭那樣。在鏡影中一人一像密切地相擁,仿若女兒熟睡在母親懷中。
「你恐怕是弄錯了。」女神輕輕笑了,「我從來沒有告訴過你我不會介入你的旅程。我的孩子,你將會遇到無數的困難,而我也是其中的一環。如果我沒有出手,是因為我沒有興趣;如果我出手了,也不過是因為我覺得那樣有趣罷了。」
「就像我把你投放到他的人生中,讓你去嘗試著改變他的命運,也不過是因為我覺得這樣有趣罷了。」
姜蕪看向鏡中祂微笑的面龐,從這柔美的女性面孔中讀出了許多的惡意。她苦笑起來,問道:「玩弄我們這樣螻蟻一樣的凡人,竟然會讓您這神明感到有趣麼?……真是榮幸。」
……真是惡劣的神明啊。
雕像沒有動,它只是擁抱著姜蕪。女神說道:「即使是螻蟻,你也是我最喜歡的螻蟻。」
「還要繼續嗎?」祂如是問道。
姜蕪沉默,她站了起來。她看向碎裂的鏡面之後的下一面鏡子:紅髮的少年在教堂中對著神像流下眼淚。他瑛綠的眼睛在月光之下流溢著一種動人的柔美華彩。與童年的他相比,此時此刻的裁決者更趨向於成年的形象了。
姜蕪走向那扇鏡子。她說:「……我會繼續。」
像是墜入海中,耳畔傳來水中氣泡破碎的聲音與水壓震動的低鳴。姜蕪眼前一黑。
……
姜蕪坐在一把頗有歲月痕跡的椅子上,面前是一張木桌,一根被揭開蓋子的鋼筆,以及幾張紙,上書「信件記錄表」。
她的左側是一整面牆的信櫃。一個個整齊的鋼鐵小格間,有著可以投取信件的豁口。格間上用紙條貼著其主人的名字。
從左到右,從上往下,拉菲爾米路、索菲埃米莉、明妮霍爾……在正常的人名之後,到了柜子中部的位置,人名變成了古怪的數字編號:一號、二號……一直到五十號。
如果從頭到尾都是數字編號,姜蕪尚可以認為收信人是以編號代替姓名以便於管理,但是一半是姓名,一半是數字,則可以推測出另一個事實:在這些收信人中,有的人以姓名進行區分,有的人卻是以編號來區分。
姜蕪站了起來,打量著整個房間:此地簡陋,但並算不上破舊。並不大的空間裡只有她所用的那一套桌椅與信櫃,沒有任何其他的設施。
在房間的拐角,有一扇門,姜蕪推開它,發現裡面是一個更小的空間,擺著一張床和一些生活用品,是一件樸素的臥室。
緊閉著的外門有人敲門,姜蕪關上了臥室的門,前去開門。
她的心情是面對未知的緊張,然而來者卻並不客氣:那是個抱著大箱子的中年男人,額頭上正趟著搬運而流下的汗水。他還叼著已然吸完的菸頭。姜蕪下意識給他讓開了道,他進入房間內,把箱子「砰」一聲丟在桌子上,才如釋重負地掀起自己的衣服下擺擦汗。
「信使小姐,您可有的忙了!女神的禮日要到了,信也多了很多,比之前整整重了一半!」他如此說道,看向姜蕪的表情帶著切真的同情。
姜蕪迷茫地感受著他的自來熟,含糊說道:「是啊,工作真累人……」
那男人呲牙一笑,繼續說道:「把這麼多信看完,不知道您要看到什麼時候!而且讓您看別人家人寫過來的信,總是怪怪的,我聽聞您的同僚還因此諷刺過您窺探他的隱私——要我說,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啊!一個男人,扭扭捏捏的,聽說自己情人寫來的信被您看過了便跳腳,真沒志氣。」
此人說話又快又密,姜蕪簡直插不上嘴。好在他的話多倒是讓姜蕪省了許多開口的需求。在此長論的結尾之後,她終於遲緩又吝嗇地點了點頭,說道:「……嗯,我理解他,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那男人點了點頭,他說:「那我走了,信使小姐,祝您生活愉快!您這地方我可不敢多待,怎麼也算是保密機構了。」
不等姜蕪對他說出「再見」二字,他便走了出去,並貼心地關上了門。姜蕪對著一寂靜陷入茫然之中,在椅子上坐下。
剛才那位多嘴多舌的先生話語中透露出了許多訊息,讓姜蕪甚至懷疑他是女神的授意安排,讓他為初來乍到的她提供必要的訊息。
按照姜蕪捕獲到的信息,她應當是在一個保密機構內充當檢閱與收發信件角色……聽起來倒是非常清閒,也不知道算不算是公務員了。
她把那箱子打開了:裡面的信件一疊疊,用著統一的信封,上面也沒寫什麼寄件人的地址姓名之類的文字,只單薄地寫了收件人的姓名。
出於對她職責的描述,姜蕪一封封開始拆信閱讀。
窺探他人信件無疑是令人尷尬的,姜蕪也不知道自己應該篩選出什麼不良信息以供攔截。她只好一目十行地檢閱著,按照自己的常識理解來進行粗略的篩選。
第一封,一位母親寫給她在保密機構工作的女兒。這位老太太用三分之一的篇幅抱怨了女兒的工作選擇,招致母女兩一年幾乎只能見幾次面;
三分之一詢問女兒的日常生活,在「監獄式的修道院」有沒有吃好睡好;最後三分之一問女兒在一群歪瓜裂棗的同事之間是否找到了一個勉強可以入眼的進行戀愛,以成就一段看得過去的姻緣。
第二封,一位女士寫給他的情人……想必這就是送件人剛才提到的「胡攪蠻纏的有情人的同僚」的信件了,怪尷尬的。姜蕪剛才也許是無辜的、被污衊的,然而她現在也不得不窺探同僚朋友的隱私了。
情人小姐先是用並不文雅的語言問候了她親愛的戀人所處的修道院那位「看人信件的臭女人」——似乎指的是姜蕪。隨即用甜蜜地口吻訴說了自己對愛人的思念,最後懇切提問他是否能寄給自己五枚金幣:禮日將近,這位小姐需要買一條新裙子。
……
姜蕪看完那些信件之後,便依照著上面所寫的收件人的名字以此將它們投遞到對應的郵筒里。信件中的內容並沒有什麼驚世駭俗的謀反之詞,大多都是溫馨的、柔和的,家人朋友之間關切的話語。
姜蕪注意到收件人幾乎都是擁有姓名的人。那些以編號劃分的人們沒受到什麼信,而就人數來說,後者比前者甚至還要多些,但信件的數量卻剛好反了過來。
她感到疑惑。終於,在信件的最後四分之一的疊放處,漸漸有數字編號的人的信件。
「致我親愛的孩子:我向你抱歉。你此行非常危險,我心知肚明。然而你知道的,我們的家庭是貧窮的、破碎的,倘若不犧牲你,你的弟弟也許便活不到女神的禮日便會餓死,這是你繼父萬萬不允許的……我親愛的女兒,想你,吻你一千一萬遍,我知道你非常恨我,那便恨我吧!我也恨著我自己,一個無能的母親唯能夠用這種方式懲罰自己。我祝你幸福。」
第80章
人們囚禁它們、關押它們……
字跡凌亂、潦草。寫作者似乎忍受著非常劇烈的心理折磨,乃至於在寫下這些字句的時候流下了眼淚,淚水打濕了信紙又乾涸,唯留下暈染的墨跡,在紙張上像是一個並不漂亮的傷口。
……寫給十七號。<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