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在小說和電影中,故事情節進展了三分之一米蘭都沒有露出真容,只有一張照片、一個名字、一把鎖、一根頭髮、一頂蚊帳、一襲背影……但這些瑣碎證明米蘭這樣的女人是存在的,這對少年來說已經足夠,已經可以讓他在燥熱難當的夜裡做著美夢沉沉睡去。在夢裡,他主動地壓制住"流氓"念頭,讓整個畫面只有她,和配得上她的點點滴滴:自行車、長辮子、墨鏡下閃爍的大眼睛、吉他伴奏的和聲、燒荒糙的味道、明媚耀眼的陽光……

  同樣的明黃色背景,同樣是一輛自行車居中的風景畫中,在另外一個國度,另一個時空點上,也出現過一位豐滿的女人和一個成長中的少年。在2009年出品,名為《朗讀者》的影片裡,少年邁克因為猩紅熱意外邂逅中年女人漢娜,她幫他清掃嘔吐物,他病好之後帶來鮮花向她致謝,她不經意地熨燙著自己的內衣,他無法遏制住偷窺她穿絲襪的樣子,他笨拙地為她挑煤核弄成黑猴一般,她為他洗澡擦身,在他的狂亂中輕聲細語"慢一些、再慢一些";他為她賣掉心愛的集郵冊,她在多年後又聽到他的朗讀而慌亂失態……當然,二戰後的德國不是七十年代的中國,邁克和漢娜可以坐在單人浴缸里讀《奧德賽》,馬小軍和米蘭只能在屋頂唱《莫斯科郊外的晚上》;邁克可以拒絕同班女孩的生日會邀請,飛奔回來對漢娜說"我愛你",馬小軍在瓢潑大雨里大喊米蘭的名字,見了面卻只敢囁嚅地說"我的車掉溝里了";漢娜在決定結束和少年的不倫戀的時候可以在一夜間做到"人去樓空",米蘭則無法以搬家來阻止馬小軍要證明自己"男子漢"的侮辱行為。但我還是想忽略所有的"國情差異",將《陽光燦爛的日子》和《朗讀者》進行對比,因為它們都講述了成長的痛苦,這種痛苦都體現在被環境禁止表達的愛,體現在少年內心強烈的掙扎之中。

  第9節:少年情事老來悲(4)

  《陽光燦爛的日子》中的轉折點在於馬小軍真正結識了米蘭,並把她帶給自己的大院子弟這個"小圈子"之後發生的一切。"女神"慢慢消解了,現實逐漸呈現出來--米蘭對馬小軍那種"做我姐姐"式的"告白"感到好笑,她對他的態度始終是戲謔還夾雜點好奇和不屑;米蘭從來沒有象女人對男人那樣"欣賞"過馬小軍,他看到的微笑後面的"含義解讀"本來就出於少年一廂情願的臆想。就在馬小軍隨母親回唐山的空檔里,她和劉憶苦的關係突飛猛進,馬小軍再次見到她時"背叛"已成事實。

  成年後的馬小軍對此可以有種種解釋,比如米蘭的勢利,電影裡透露出劉憶苦父親的職位更高,連帶劉憶苦和劉思甜兄弟倆在大院子弟中的影響力也比較大;這也可以解釋為米蘭的現實利益使然,從談戀愛的角度來看,年齡比馬小軍大、更加高大英俊、前途更有保障的劉憶苦當然比"小屁孩"馬小軍有吸引力;或者,真實的米蘭早已是情場高手,這一次只是想利用軍人子弟的關係參軍、離開農場、改變前途……成年後的馬小軍可以為米蘭找到無數合情合理的藉口,但當時的少年無論如何也接受不了這樣的事實:他一直供奉的女神其實並不美麗,也不端莊,她只是……性感。

  那麼,他也不必再為她"端著"了,長久以來被正統教育、社會環境、小團體中的"禁慾"價值觀所壓抑的動物慾望也到達頂點、噴薄而出。改變了視角的馬小軍終於可以打破"米蘭咒語",她的光環迅速消失。他開始以成年男人的眼光看她豐滿的屁股--那肯定是被別的男人操圓的;她根本就不純潔,在泳池邊上,她過去的"情人"不就現身了?當初吸引他的豐腴變成了肥胖;他甚至學會用那個"拔鋼蹦"的笑話讓她在眾人面前出醜;最後,讓所謂的"純情"見鬼去吧,他要讓全世界都知道他是個男人,為了這個,他要衝到她的屋裡,辦他一直想辦的事。

  在小說里,他確定無疑地是"辦了";在電影裡,他還是臨陣脫逃了。儘管十多年來的電影評論者對這一處主要改動有著各種不同的解釋和評價,大家都同意,馬小軍親手推倒米蘭女神這一標誌性動作讓他邁過了"成年"這個坎兒。日後,馬小軍只能在修改塗擦和選擇性記憶中回想起那年夏天、陽光燦爛的日子、驚鴻一瞥就讓人難以忘懷的女人、由她們點亮天空中明朗無比的色彩……依然美得讓人驚嘆,但是,大院門口騎掃把的傻子都不再重複"古倫木"和"歐吧",那些真心相信著純潔、偉大、崇高的歲月,因為有了這些信仰而倍感充實的青春,都成為過去,永不再回來。

  第10節:少年情事老來悲(5)

  我同意,這樣一條關於少年成長的主線已經足夠精彩,它實現了從個體經驗到群體經驗的跨越,當年就被稱為的"驚艷之作"得到威尼斯"最佳男主角",到現在還可以躋身於中國電影中的前三名。但是,十四年之後,在中國人可以以各種方式看到其他影片的現在,除了對《陽》片表示讚嘆,我們也有了更多可以對比的參照。前面提到的《朗讀者》就沒有局限於"少年情事老來悲"的感慨,而給出更讓人深思的情節。《朗讀者》中的漢娜離開之後,邁克同樣為這段"不倫之戀"備受煎熬,他嘗試過和同齡女友約會卻屢屢失敗,雖然也已成年,也有了女兒,他卻無法維持婚姻,他一直鬱鬱寡歡、性格孤僻。但和成年的馬小軍無限追思青春的傷感情懷不同,成年的邁克除了要克服隱秘的"不倫之戀"帶來的傷痛,還有更強的罪惡感。作為法學生的他在一次公審中,發現了漢娜曾經是一名德國納粹集中營的看守的事實,聽到她承認曾在教堂失火事件中作為恪盡職守的看守之一眼看著成百猶太人被活活燒死;他無法遏制地顫抖,尤其是聽到證人說漢娜也曾經讓集中營的年輕女孩們為她朗讀,一瞬間,過去的美好無比的情愛畫面與納粹暴行發生了重疊,他不知道愛上一個無知的納粹看守在多大程度上加重了不倫之戀中的恥辱和罪惡。他只知道,作為一個德國人,即使沒有親手施加罪惡之舉,他也無法把自己與歷史完全割裂。

  《陽光燦爛的日子》本來也有類似的元素。1970年前後,少年馬小軍認為最自由、最值得回憶的那段日子,對當時其他的中國人來說,正是烏雲密布、陰霾滿天的"文革"中期。眾多的無辜者不僅從肉體上要接受"勞動改造",在精神上也被嚴密控制,處境不比集中營中的猶太人好多少;在馬小軍混進大院禮堂看首長才能看到的"內部電影"的同時,無法得到配給的農民們剛剛經歷了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饑荒;蘇聯歌曲和芭蕾舞對少年來說,不僅僅是美學上的啟蒙,更是當時"優越身份"的象徵。和《朗讀者》不同的是,馬小軍從來也沒有表露過知道了軍隊大院的外面發生什麼之後的心情--罪惡仿佛與普通人無關;成功地激起"半大孩子"們的"英雄夢"造成了什麼樣的惡果,這些是否真的會遠離下一代的少年?這些也無需由普通人杞人憂天;從最個人化的角度來說,成年後的馬小軍理應對當年向米蘭所做的一切說一聲抱歉,但他沒有。是做不到,還是根本不想?

  第11節:少年情事老來悲(6)

  在《朗讀者》的後半部分,蒼老的漢娜站在書籍中上吊自殺,這個大半輩子都是文盲的人終於在愛里意識到了罪與罰,然後用一以貫之的嚴謹和認真完成了自己的贖罪;邁克面對猶太倖存者的女兒咄咄逼人的提問也終於回答了真相:我和她曾經發生過肉體關係。他還選擇誠實地告訴他的女兒所發生的一切,即使那是多麼地難以啟齒;而在《陽光燦爛的日子》結尾,成年的馬小軍在北京的高速路上開車飛馳,他和這座城市一樣表面光鮮和現代,但談到過去,他還是沒有力量面對那個讓他刻骨銘心的女人--米蘭。

  米蘭沒有出現在電影的結尾,最大可能是馬小軍根本不想見到只在記憶中奪目耀眼,現在必定年老色衰的她。他選擇無盡的逃避,與此同時在無盡的追思中找尋當年健康美麗的身影,她們代表著他的青春歲月,她們見證過他的信仰和充實。但是,當信仰被證明是荒誕,當充實只說明了幼稚之後,他是否意識到他還不是以真正的成人的態度來面對現實?成年沒能改變他要靠逃避和幻想才能獲得自信的習慣,他終於心安理得地和當年讓他壓抑得無法入眠的環境融為一體。於是,那個夏天,在被扭曲過、塗擦過、修改過的記憶里,永遠都是陽光燦爛。

  第12節:我是怎麼替自己前先鋒派文學迷身份洗底的(1)

  宇宙的核心就在她的肚臍眼五毫米深處。如果要撬起地球,這裡就是阿基米德點。

  我是怎麼替自己前先鋒派文學迷身份洗底的

  文/sweetii

  現在承認以前讀過陳染,是很有些丟人的事情。但是也沒關係--我今天看吳山專的訪談,他年輕的時候乃至到現在也還忘不掉安迪·沃霍爾爾,"To Buy Is to Create"的意思和"最好的藝術品就在布羅明代爾"是一樣的,甚至還沒有人家來得生動和強烈。我現在至少不喜歡陳染了,已經成功洗底,是該反攻清算的時候了,搞搞光復運動。

  我有時候很像九斤老太。比如說我侄女,是個小八婆,現在有十八九歲,在念大學,梳個野雞頭,穿條短到屁股露出的格子學生裙,一副東熱素人試鏡的派頭,還經常捏著粉紅色的韓國手機發簡訊發個眼迷離,我就很看不慣她。經常想要教育她。但其實我也不比她好多少,黑絲灰絲買了無數雙,要搭配七厘米漆皮水晶坡跟鞋,用我哥們的話說,"五十步笑五十步"。問題是步子大小不一樣啊,但方向是一樣的,都是走投無路的下場。那比如說我男朋友的妹妹,那天我陪她去買書,幫她選了一本卡波特的《蒂凡尼的早餐》,告訴她這也是言情小說,但是是美國現代著名文體家的代表作。她一聽是言情小說,本來還有點興趣的,但一有文學史地位,就不要看了。然後,她除了那些垃圾愛情故事,不小心挑中一本岩井峻二《情書》,我看見,表示了肯定,還告訴她有同名電影可看。結果她因為我肯定了這本書,就立刻換了一本。一定要選的全都是垃圾才肯罷休。這些小丫頭片子,沒出息,還不聽勸,一旦發現有一丁點兒絕處逢生的可能,都要立刻消滅乾淨。這種時候,我覺得金剛那個大拳頭捶胸脯"梆梆"響的形象真是生動,周星馳揸開手指摳緊下門牙的動作,實在是不誇張。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