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頁
南北士卒,會像兩股繩,迅速重擰在一起。
敵人敢用一紙空文挑撥人心,他就敢虛構一群夢幻勇士,把人心重新粘合在一處。
葉星辭側目,迎上四哥讚許的目光,狡黠地挑眉一笑,幾乎想做個鬼臉。他看著愈發刺目的日頭,這陽光,也會灑在逸之哥哥肩頭。
想到這,眉間灼人的英氣便化作春水。
第374章 什麼叫帥
「接下來,我將點兵出戰。」葉星辭朗然開口,「進攻南邊的齊軍主力,來一場硬碰硬的野戰。此戰過後,齊國邊軍將被徹底打殘。」
又強調:「短兵相接,要神擋殺神。當對手投降,要心懷悲憫。見慣生死,仍然敬畏。嚴禁殺降冒功,那可能是你明日的同袍!」
停頓一下,他平靜地作出驚人部署:「我將親率前軍,帶諸君奔赴勝利。」
直到這一天,面對接連的突發情況,他才真的領悟何為帶兵、治軍。從王爺的傳令兵,到領兵一千、一萬,再到如今的十數萬。
磕磕絆絆走了兩年,才發現,似乎剛剛開了個頭。
動員過後,葉星辭點了七萬兵馬。一萬騎兵,六萬步卒。父親手握八萬兵馬,除去留守的,所能投入戰場的差不多也是這個數。
他親率前軍,四哥率左軍,護大軍左翼。左翼至關重要,因為此戰的突破點在左——大雨來臨,給齊軍的堡壘搬新家之後,左翼將會面對曾經的沼澤。而四哥的忠心部將,曾經的受騙者李總鎮,護左後翼策應四哥。
大軍翌日開拔,在那座空置的小縣城駐軍休整備戰,等待時機。或者說,天時。
葉星辭一向不信玄學,卻也忍不住偷偷搞了一場祈雨儀式——光膀子跳舞,樹枝沾水,往身上抽,嘴裡念叨「天靈靈地靈靈……」。
是兒時在宮裡看的,故國的太上皇喜歡這些。
酣暢淋漓地跳完之後,他猛一拍腦門:不對!這些年江南也沒旱過啊……哎呀,這是洪澇時擋雨的儀式!
於是,他慌忙擦乾身上的水,邊裹衣服邊對蒼天大喊:「錯啦,剛才不算數!你啥也沒看見噢!」
若楚翊見了,肯定要笑成一隻鵝。
一想到夫君,葉星辭穿衣服的動作變緩,甚至想再脫了,滿心綺念。他垂眸,看著一片火燒雲從胸口蔓延到腹肌,整個人都燒起來了。
他舀起一瓢冷水,對著胸膛澆了下去。幾乎能聽見,熾熱的心「滋啦」一聲,淬了火。
自分別,他便禁慾。他憋著一股勁兒。
他要做噬咬敵人的凶獸,用爪牙叩擊顫抖的大地。做九泉之下翻身的地龍,撼動戰場。做十萬刀劍齊出鞘的錚鳴,震碎舊山河。
他要做過年時的爆竹,爆個大勝仗。不過,他不盼自己的姓名家喻戶曉,家家吃飽就好。
許是老天難以欣賞他詭異的舞姿(他猜只有逸之哥哥會喜歡),三日後,就等來了入秋最大的一場雨。
那隊曾生擒父親的精兵,開始執行作戰計劃第二步:搬家。
眾人趁雨夜解決了巡邏的齊軍小隊,將木板、草蓆等鋪在泥沼,搭出通道。按照事先的演練,不消一刻,便將紙糊的堡壘和營房拆遷,向西平移二里,再照原樣壘好。
接著,是不遠處的荒村。土屋土牆通通拆走,搬不了的水井,便用草掩蓋。
搬家的同時,全軍已完成進食,身披蓑衣,在夜色中卷甲銜枚,向南急行軍。每人都另攜一雙乾爽的軍靴,戰時用。
捲起的旌旗沉默著,雨滴在戰馬的頭頂綻開銀花,打濕鬃毛。濕漉漉的草地,將馬蹄和腳步聲都變得粘稠。忽然一道霹靂抽破天際,蒼白的鞭影下,綿延的隊列顯露出輪廓,恍若潛行的巨蟒。
而葉星辭,處於七寸的位置。
腥鹹的夜風從鼻腔灌入肺腑,他覺得,胸膛像潮濕緊繃的鼓面。他的心跳得比雨點密,在腦海中構思各種局面和應對之策,包括撤退。
他回想自己革新的練兵方法。他要求騎兵單手提著灌滿的水桶飛馳,以練習平衡,避免在交戰的衝擊中墜馬。
「會有用的,都會有用的。」二十歲的主帥在雨聲中自語。
他最惜人命,若此戰有失,他會被巨大的虧欠感悶殺。
到了這樣的時刻,拼的不是智謀,是毅力和決心。他明白了,為什麼史書里記載名動天下的大將軍,常用「毅重」二字。
將為軍之膽。局勢瞬息萬變,指揮官的一句話,就決定幾萬同袍的生死。所以,也擔負了巨大的精神和道德壓力。保持清醒和堅定,比聰明更要緊。
「放輕鬆。心跳得太快,身體會累。」葉星辭深深地呼吸,令心跳緩和。愛人在千里之外,親人是他的麾下部將。他無路可退,無人可依,只能靠決心。
「報——」從前哨馳來一騎,「稟葉將軍,我軍前哨與齊軍探馬遭遇,略交手後對方急撤。」
葉星辭抹一把臉上的雨水,不急不緩道:「我說,要故意表現得急躁,照做了嗎?」
「照做了。」
葉星辭點頭,繼續行軍。他希望父親接到昌軍出擊的軍報後,以為他是沉不住氣,才正撞上雨天,而非蓄謀已久。
抵達預定的戰場時,天蒙蒙亮,雨早已停了。
父親果然連夜應戰,並選好戰場,拆除那些已經被拆過一次的堡壘,前軍在「沼澤」以南一里處排陣。
殊不知,真正的沼澤在東邊二里之外。
「停。」身騎白馬的葉星辭抬手,「全軍列陣。」
隨著口令,傳令兵從旗盒中取出小旗,往空中一舉。牛角號響起、令旗飛舞,逐層傳遞。陣型從行軍陣變為戰陣,長槍手、刀盾手、弓手、騎兵各依序展開,在「沼澤」以北列陣。
葉星辭聽著嚴整有序的甲冑摩擦聲,眺望不遠處,他偵查時停留的小村子。
村子整體搬遷而來,他作為知情者,能輕易從細節看出破綻。比如,整段挪來的土坯牆下,壓著折斷的茂盛野草。給人一種,老天爺玉文鹽夜裡無聊玩過家家的詭異感。
但他斷定,父親沒發現破綻。
因為幾個齊軍斥候正在騷擾,不讓昌軍斥候靠近戰場中的「陷阱」,以免露餡。他們不知,裡面根本就沒餡。
很快,前軍、中軍、後軍各陣布置完畢。四哥的左翼所停之處,才毗鄰真的沼澤。而昌軍斥候正守在邊緣,驅逐齊軍斥候,以免真的露餡。
一招偷天換日,硬是將齊軍備下的陷阱,移了兩里。
此時的齊軍主帥葉霖還不知道,這兩里地,葬送了他的一世威名。
葉星辭又一聲令下,全軍更換乾爽鞋襪,就地休整、對峙。
「餓了,得吃點東西。逸之哥哥在的話,也會叫我多吃。」葉星辭掏出麵餅和醬肉,大口撕咬,補充體力。
此刻,他處在前軍前部的騎兵陣。大纛聳立身後,碩大無朋的「葉」字沐浴晨曦,與父親的大纛遙映。
他親率前軍,是要主動落入「圈套」,再打父親一個措手不及。他猜父親在遠遠地觀察自己,於是驅策戰馬徘徊,故作焦躁。
父親會想:哼,這小子,到了平原野戰就虛了。
葉星辭咬一口餅,下了馬,登上設有高台的戰車。
齊軍正調整陣型,在「架槍」的號令下,長槍手將槍架到前排士兵的肩膀上方,槍尖沖外,形成槍林。前軍陣型鬆散,是父親賣的破綻,等著他沉不住氣去撕開,然後在中途落入天然陷阱,遭到反包。
葉星辭咀嚼著,觀察著。
那凌厲眉弓下的雙眸,似熔岩凝於寒鐵。他總是站得很直,脊樑已由血與火鍛成永不彎曲的鐵脊。
「先射住陣腳。」他朝嘴裡塞肉。
前軍兩側走出兩名弓手,搭箭拋射,羽箭斜插在地,標識出己方弓手的射程。若敵軍發起衝鋒,一入射程即箭雨覆蓋。
葉星辭填飽肚子,騎回馬上,撫摸雪球兒的白鬃。秋日曙光中,愛駒興奮地踏步,濕得打綹的鬃毛漸漸幹了。
這代表,所有戰馬的軀體已回暖,不會因被毛打濕的僵冷而影響衝鋒。
是時候了。
無人吭聲,也無人來罵陣。原野上只有風聲,蟲鳴,戰馬粗重的鼻息,和旌旗獵獵。這麼多聲音混在一起,反而一片肅殺。
砰,砰。
是心臟頂著耳膜狂跳。
「傳令,右翼按計劃進攻。左翼,按計劃後撤。」一句話,點燃戰火。
令旗與鼓聲翻騰交織。
「殺——」右翼聞令而動,率先進攻,滾滾殺聲刺透朝陽。然而,交手之際攻勢卻弱,有敗退之兆。
同時,四哥率領的左翼突然後撤,萬餘馬步兵轉身向後,似要迂迴支援右翼。見狀,父親果然下令,命齊軍右翼出擊,阻撓四哥的迂迴。
金鐵交鳴,殺聲如潮。
葉星辭屏息觀望著,等待著。
五十丈,三十丈,十丈……終於,齊軍右翼的兵馬毫無防備,衝進了那片原為昌軍準備的泥沼,像餃子衝進鍋里。
敵人敢用一紙空文挑撥人心,他就敢虛構一群夢幻勇士,把人心重新粘合在一處。
葉星辭側目,迎上四哥讚許的目光,狡黠地挑眉一笑,幾乎想做個鬼臉。他看著愈發刺目的日頭,這陽光,也會灑在逸之哥哥肩頭。
想到這,眉間灼人的英氣便化作春水。
第374章 什麼叫帥
「接下來,我將點兵出戰。」葉星辭朗然開口,「進攻南邊的齊軍主力,來一場硬碰硬的野戰。此戰過後,齊國邊軍將被徹底打殘。」
又強調:「短兵相接,要神擋殺神。當對手投降,要心懷悲憫。見慣生死,仍然敬畏。嚴禁殺降冒功,那可能是你明日的同袍!」
停頓一下,他平靜地作出驚人部署:「我將親率前軍,帶諸君奔赴勝利。」
直到這一天,面對接連的突發情況,他才真的領悟何為帶兵、治軍。從王爺的傳令兵,到領兵一千、一萬,再到如今的十數萬。
磕磕絆絆走了兩年,才發現,似乎剛剛開了個頭。
動員過後,葉星辭點了七萬兵馬。一萬騎兵,六萬步卒。父親手握八萬兵馬,除去留守的,所能投入戰場的差不多也是這個數。
他親率前軍,四哥率左軍,護大軍左翼。左翼至關重要,因為此戰的突破點在左——大雨來臨,給齊軍的堡壘搬新家之後,左翼將會面對曾經的沼澤。而四哥的忠心部將,曾經的受騙者李總鎮,護左後翼策應四哥。
大軍翌日開拔,在那座空置的小縣城駐軍休整備戰,等待時機。或者說,天時。
葉星辭一向不信玄學,卻也忍不住偷偷搞了一場祈雨儀式——光膀子跳舞,樹枝沾水,往身上抽,嘴裡念叨「天靈靈地靈靈……」。
是兒時在宮裡看的,故國的太上皇喜歡這些。
酣暢淋漓地跳完之後,他猛一拍腦門:不對!這些年江南也沒旱過啊……哎呀,這是洪澇時擋雨的儀式!
於是,他慌忙擦乾身上的水,邊裹衣服邊對蒼天大喊:「錯啦,剛才不算數!你啥也沒看見噢!」
若楚翊見了,肯定要笑成一隻鵝。
一想到夫君,葉星辭穿衣服的動作變緩,甚至想再脫了,滿心綺念。他垂眸,看著一片火燒雲從胸口蔓延到腹肌,整個人都燒起來了。
他舀起一瓢冷水,對著胸膛澆了下去。幾乎能聽見,熾熱的心「滋啦」一聲,淬了火。
自分別,他便禁慾。他憋著一股勁兒。
他要做噬咬敵人的凶獸,用爪牙叩擊顫抖的大地。做九泉之下翻身的地龍,撼動戰場。做十萬刀劍齊出鞘的錚鳴,震碎舊山河。
他要做過年時的爆竹,爆個大勝仗。不過,他不盼自己的姓名家喻戶曉,家家吃飽就好。
許是老天難以欣賞他詭異的舞姿(他猜只有逸之哥哥會喜歡),三日後,就等來了入秋最大的一場雨。
那隊曾生擒父親的精兵,開始執行作戰計劃第二步:搬家。
眾人趁雨夜解決了巡邏的齊軍小隊,將木板、草蓆等鋪在泥沼,搭出通道。按照事先的演練,不消一刻,便將紙糊的堡壘和營房拆遷,向西平移二里,再照原樣壘好。
接著,是不遠處的荒村。土屋土牆通通拆走,搬不了的水井,便用草掩蓋。
搬家的同時,全軍已完成進食,身披蓑衣,在夜色中卷甲銜枚,向南急行軍。每人都另攜一雙乾爽的軍靴,戰時用。
捲起的旌旗沉默著,雨滴在戰馬的頭頂綻開銀花,打濕鬃毛。濕漉漉的草地,將馬蹄和腳步聲都變得粘稠。忽然一道霹靂抽破天際,蒼白的鞭影下,綿延的隊列顯露出輪廓,恍若潛行的巨蟒。
而葉星辭,處於七寸的位置。
腥鹹的夜風從鼻腔灌入肺腑,他覺得,胸膛像潮濕緊繃的鼓面。他的心跳得比雨點密,在腦海中構思各種局面和應對之策,包括撤退。
他回想自己革新的練兵方法。他要求騎兵單手提著灌滿的水桶飛馳,以練習平衡,避免在交戰的衝擊中墜馬。
「會有用的,都會有用的。」二十歲的主帥在雨聲中自語。
他最惜人命,若此戰有失,他會被巨大的虧欠感悶殺。
到了這樣的時刻,拼的不是智謀,是毅力和決心。他明白了,為什麼史書里記載名動天下的大將軍,常用「毅重」二字。
將為軍之膽。局勢瞬息萬變,指揮官的一句話,就決定幾萬同袍的生死。所以,也擔負了巨大的精神和道德壓力。保持清醒和堅定,比聰明更要緊。
「放輕鬆。心跳得太快,身體會累。」葉星辭深深地呼吸,令心跳緩和。愛人在千里之外,親人是他的麾下部將。他無路可退,無人可依,只能靠決心。
「報——」從前哨馳來一騎,「稟葉將軍,我軍前哨與齊軍探馬遭遇,略交手後對方急撤。」
葉星辭抹一把臉上的雨水,不急不緩道:「我說,要故意表現得急躁,照做了嗎?」
「照做了。」
葉星辭點頭,繼續行軍。他希望父親接到昌軍出擊的軍報後,以為他是沉不住氣,才正撞上雨天,而非蓄謀已久。
抵達預定的戰場時,天蒙蒙亮,雨早已停了。
父親果然連夜應戰,並選好戰場,拆除那些已經被拆過一次的堡壘,前軍在「沼澤」以南一里處排陣。
殊不知,真正的沼澤在東邊二里之外。
「停。」身騎白馬的葉星辭抬手,「全軍列陣。」
隨著口令,傳令兵從旗盒中取出小旗,往空中一舉。牛角號響起、令旗飛舞,逐層傳遞。陣型從行軍陣變為戰陣,長槍手、刀盾手、弓手、騎兵各依序展開,在「沼澤」以北列陣。
葉星辭聽著嚴整有序的甲冑摩擦聲,眺望不遠處,他偵查時停留的小村子。
村子整體搬遷而來,他作為知情者,能輕易從細節看出破綻。比如,整段挪來的土坯牆下,壓著折斷的茂盛野草。給人一種,老天爺玉文鹽夜裡無聊玩過家家的詭異感。
但他斷定,父親沒發現破綻。
因為幾個齊軍斥候正在騷擾,不讓昌軍斥候靠近戰場中的「陷阱」,以免露餡。他們不知,裡面根本就沒餡。
很快,前軍、中軍、後軍各陣布置完畢。四哥的左翼所停之處,才毗鄰真的沼澤。而昌軍斥候正守在邊緣,驅逐齊軍斥候,以免真的露餡。
一招偷天換日,硬是將齊軍備下的陷阱,移了兩里。
此時的齊軍主帥葉霖還不知道,這兩里地,葬送了他的一世威名。
葉星辭又一聲令下,全軍更換乾爽鞋襪,就地休整、對峙。
「餓了,得吃點東西。逸之哥哥在的話,也會叫我多吃。」葉星辭掏出麵餅和醬肉,大口撕咬,補充體力。
此刻,他處在前軍前部的騎兵陣。大纛聳立身後,碩大無朋的「葉」字沐浴晨曦,與父親的大纛遙映。
他親率前軍,是要主動落入「圈套」,再打父親一個措手不及。他猜父親在遠遠地觀察自己,於是驅策戰馬徘徊,故作焦躁。
父親會想:哼,這小子,到了平原野戰就虛了。
葉星辭咬一口餅,下了馬,登上設有高台的戰車。
齊軍正調整陣型,在「架槍」的號令下,長槍手將槍架到前排士兵的肩膀上方,槍尖沖外,形成槍林。前軍陣型鬆散,是父親賣的破綻,等著他沉不住氣去撕開,然後在中途落入天然陷阱,遭到反包。
葉星辭咀嚼著,觀察著。
那凌厲眉弓下的雙眸,似熔岩凝於寒鐵。他總是站得很直,脊樑已由血與火鍛成永不彎曲的鐵脊。
「先射住陣腳。」他朝嘴裡塞肉。
前軍兩側走出兩名弓手,搭箭拋射,羽箭斜插在地,標識出己方弓手的射程。若敵軍發起衝鋒,一入射程即箭雨覆蓋。
葉星辭填飽肚子,騎回馬上,撫摸雪球兒的白鬃。秋日曙光中,愛駒興奮地踏步,濕得打綹的鬃毛漸漸幹了。
這代表,所有戰馬的軀體已回暖,不會因被毛打濕的僵冷而影響衝鋒。
是時候了。
無人吭聲,也無人來罵陣。原野上只有風聲,蟲鳴,戰馬粗重的鼻息,和旌旗獵獵。這麼多聲音混在一起,反而一片肅殺。
砰,砰。
是心臟頂著耳膜狂跳。
「傳令,右翼按計劃進攻。左翼,按計劃後撤。」一句話,點燃戰火。
令旗與鼓聲翻騰交織。
「殺——」右翼聞令而動,率先進攻,滾滾殺聲刺透朝陽。然而,交手之際攻勢卻弱,有敗退之兆。
同時,四哥率領的左翼突然後撤,萬餘馬步兵轉身向後,似要迂迴支援右翼。見狀,父親果然下令,命齊軍右翼出擊,阻撓四哥的迂迴。
金鐵交鳴,殺聲如潮。
葉星辭屏息觀望著,等待著。
五十丈,三十丈,十丈……終於,齊軍右翼的兵馬毫無防備,衝進了那片原為昌軍準備的泥沼,像餃子衝進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