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頁
不得不說,楚翊這一手真妙。
此等經國良策,非政清人和之治不可為。若齊國貿然效仿,必有蠹吏藉機虛報兵員、冒領撫恤,中飽私囊。
葉星辭還讓昌軍帶著各自隊伍里的齊人遊戲、競賽。從前在戰場打成一片,現在也要打成一片。開伙時,也要照顧到南方士卒的口味。
第372章 禍不單行
短短几天,一切如預期。
夜裡,天南地北的將士,聚在篝火旁談笑風生,同飲濁酒。晨起練兵,總有人替新同伴扛盾。夜巡歸營,甲冑相碰中,混著好幾種鄉音。
這天,葉星辭執行了作戰計劃的第一步:親率一營騎兵,前往齊營試探並佯敗。
這些兵,都是他的老部下了。自他初掌總衛之職,統帥千人之師時起,便追隨他。戰策既定,他直言此役將會佯敗,別慌了陣腳,聽從指揮即可。
襲擾過程很順利。
葉星辭引兵突進至南部齊營,與敵方哨騎遭遇。他亮出身份,引來敵方援兵,又迷路般亂竄,最終擺脫追擊,還「丟」了指揮用的地圖。
地圖繪製精細,但有幾處錯誤,甚至連地勢都標錯了。父親見了,定會狠狠地嗤之以鼻——假如他鼻子通氣的話。
「葉將軍回營!」
隨著望樓上衛兵的一聲通報,轅門大開。葉星辭驅馬歸營,未及卸甲,就被迎面而來的於章遠告知:「來了位欽差,一個時辰前到的。」
「欽差?」葉星辭忖度著,是不是夫君又下達了關乎邊軍的新政策。在中軍等候的欽差面相和善,聽他宣旨之後,才知只是封賞。
「恭賀葉將軍,拜將封侯,福蔭子孫。」欽差將聖旨放入檀木托盤,和驍姚侯的印綬一起,交給二十歲的統帥。
金印紫綬,公侯方可享用。
子孫?不考慮神跡的話,恐怕不會有了。葉星辭微妙一笑,領旨謝恩。
欽差也咂咂嘴,意識到說錯話了,歉意地搓搓手。正要找補兩句,被一陣急促逼近帥帳的腳步聲打斷。
葉星辭端著聖旨回頭,雙眸警惕地眯起,如聽見風吹草動的猛虎。來人的步子慌亂而拖沓,不是軍人。
「葉將軍在與欽差會面,有事過後通報。」那人被傳令兵攔了下來。
「請葉將軍先停筷,萬分緊急!」那人大概是急糊塗了,以為主帥在吃燴麵。
好吧,自己嘴饞的小特點已深入人心。但這不是弱點。就算敵人在陣前架鍋煮肉,也難亂他心神分毫。
「請他進來。」葉星辭高聲應道,同時差於章遠招待欽差進城歇宿。
來的是軍法處的官吏。此人相貌文弱,吐出的話卻如同刀子,將葉星辭眉間劈出深深的紋路,玉面凝霜。
有五個昌兵勒索齊國商人,事主告到軍中。要依軍法關押問訊時,才發現幾人遁逃無蹤。
「而且……」那官員尷尬地頓了一下,「他們幾個是葉將軍的親兵,就是從前罪役營的。」
葉星辭心口一縮,像緊繃的鼓面被錘了一下。
是他將罪役營的弟兄轉為軍籍,想帶他們活出個人樣。人心參差,這百十號人里,有的英勇捐軀,有的刻苦操練,那必然也有繼續撈偏門的。
「知道了,我會處理。」
葉星辭沉著應對,先去營中仔細搜查那五人的鋪位,發現有紙和筆墨。他們都不識字,同帳的也說,他們並沒在自學。若有這上進心,怎會勒索齊國百姓。
可以推斷,一定是畫了些營防圖之類,作為投名狀,叛投齊軍去了。
「他娘的——」葉星辭怒火中燒,飛起一腳,踹翻了整條通鋪。像烙長條餅似的,給床板翻了個面。
「怎麼辦?」宋卓焦急地壓低聲音,「他們不知你的整體計劃,但知道今日的試探是佯敗啊。」
沒錯,被父親得知,必然會造成損失。只是,難以估計大小。難道,要為了幾個雜碎,改變全盤計劃?
「快派人追,也許來得及。」宋卓急道。
「不。」葉星辭窩火地用指節敲擊額頭,「很可能追不到,反被齊軍覺察。那樣,更坐實了他們的利用價值。」
他後背發涼,憂急感在額頭凝結成細密的汗珠。欽差還在呢,怎麼偏這時出岔子?
冷靜,三思。楚翊的臨別贈言響在耳際,他合起雙目,靜心思考。轉瞬之間,相思與計策一起湧上心頭。
葉星辭壓下情思,整理了踹翻的床板,神情自若,信步回到中軍。他招來負責探報的可靠軍官,詢問:「昭陽關附近,哪可能藏著齊軍的斥候?」
答曰:「郊外村店,茶攤,酒肆,娼寮。」
「選幾個可靠的,在那附近喝酒裝醉,跟店家、妓女放出風去。」葉星辭從容安排,「就說,葉將軍派了五個精銳親信偽裝成叛徒,打入齊軍內部。假意投誠,實則刺探軍情。」
對方怔了一下,眨眨眼,忽然興奮道:「這是假手致戮,幾天後,齊軍就會替我們除害!」
「噓……」葉星辭將食指豎在唇邊,狡黠地挑眉一笑。熠熠眸光如透明的刀子,隔空架在了叛徒的脖頸。
那人領命退下。司賢在旁摩拳擦掌,主動請纓,想犧牲自己去跟妓女透口風。
「人怎麼能色成這樣?」葉星辭皺眉嫌棄道,「這不是人,是顏料盒。」
這話激起兄弟的一陣大笑,他在笑聲中嘆息。他不為這招假手致戮而得意,只感到痛心難過。
肩膀一沉,是宋卓的手。
「別難受了,哪都有好人壞人。十幾萬兵里,也當然會有敗類。目前的士氣和軍紀,簡直好得嚇人,有時我都不敢眨眼,怕這一切是夢。」
葉星辭懷疑,宋卓的嘴被烏鴉親過。接踵而至的波折,叫人措手不及。
三日之後,齊軍派人送來了五顆開始發臭的首級。不過,和腦袋一併回來的,還有齊軍斥候散布的煽動性言論。
他們趁夜將大量字條綁在箭上,射進昌軍營區。那擾亂軍心的字句,一傳十十傳百,如野火在營中蔓延。
其中大體寫著:昌軍將帥為嗜血狂徒,殘忍好戰。侵占重雲關還不知足,欲將天下生民捲入戰火。一時糊塗投敵的齊軍弟兄,昌軍可從沒信任過爾等。所謂收編、善待,不過是為了叫你們送死,給他人功名墊背。回來吧,故鄉在呼喚你。成群歸營,提拔一級。攜昌軍人頭歸營,升兩級,厚賞。
此舉殺人不見血,如深潭投石,激起千層浪,軍中騷動不安。
聽聞已經熟稔的南北士卒驟然疏遠,葉星辭心裡一咯噔,身著尋常士卒的戎裝巡營,走到一片正在旬休的營區。
軍中每人每旬發一斤酒,一斤熟肉,當日可輪休。離很遠,葉星辭就聽見幾個酒足飯飽的士卒在吵鬧。
有個齊人丟了寶貝,一顆金豆子。本來,他用小盒裝了掛在脖上。剛才發現,盒子還在,金子丟了。
他懷疑,是同伍的黑臉北方漢子行竊,因為對方排隊領酒肉時撞了他一下。
「你肯定,肯定偷了——」
「啃你爹個腚!」黑臉漢指著那齊人羞憤地罵道,「少訛人!我爺爺就被江南人騙過,他說你們各個猴精猴精的。你說我偷東西,我還說你想偷老子的腦袋,回齊營換軍功!」
此話一出,其他齊人也不樂意了,紛紛維護同鄉。北方人也站出來護著黑臉漢,細數齊人多狡詐,盛產騙子。
「打一架吧!」幾十人圍在那,興致勃勃地看熱鬧。沒人調解,長官似乎進城去了。
葉星辭擠進人群,也拍手起鬨:「哦哦!打起來,打起來!打完軍法從事!」
眾人認出那張玉雕般精緻的面孔,像冷水澆入沸鍋,四周倏然沉寂。
「本帥也是齊人,難道也是騙子?」葉星辭冷冷掃過人群。雖然,他的確是天下第一騙子。
他叫那丟金子的同鄉說說,最後一次見金豆子是何時。對方說領酒時還在,後來被人撞了一下。喝完酒,發現盒子開著,金豆不翼而飛,遍地找尋不見。
葉星辭琢磨一下,問:「你是不是喝得很急?」
對方點頭。
「掉酒碗裡,喝下去了。恭喜你啊,明天要變神獸,拉金子了。」破案之後,葉星辭冷峻地瞥向黑臉漢,話鋒一轉,「事情解決了。現在,該治你出言不遜、動搖軍心之罪!」
「小人只是一時失言啊!」黑臉漢驚恐地屈膝,求將軍開恩。
葉星辭冷臉不語,瞄著即將拉金子的齊人。他早就看出此人性情溫和,等著對方開口。果然,拉金子開始求情,說算了,是自己先冤枉人家的。
僵持片刻,直到所有人都為黑臉漢求情,葉星辭才慢條斯理道:「暫且記下,來日將功折罪。念在你們團結,賞一條豬腿。」
眾人雀躍。
翌日,葉星辭得知,那齊人真的拉了金豆子。然而,他能解決偶然撞見的小事,卻控制不住軍中蔓延的猜疑。
昌人怕遭背刺,自己的頭不是頭,那是同袍邀功的籌碼啊!升兩級呢,肯定有人心動。於是,眾人開始孤立行伍中的齊人。
此等經國良策,非政清人和之治不可為。若齊國貿然效仿,必有蠹吏藉機虛報兵員、冒領撫恤,中飽私囊。
葉星辭還讓昌軍帶著各自隊伍里的齊人遊戲、競賽。從前在戰場打成一片,現在也要打成一片。開伙時,也要照顧到南方士卒的口味。
第372章 禍不單行
短短几天,一切如預期。
夜裡,天南地北的將士,聚在篝火旁談笑風生,同飲濁酒。晨起練兵,總有人替新同伴扛盾。夜巡歸營,甲冑相碰中,混著好幾種鄉音。
這天,葉星辭執行了作戰計劃的第一步:親率一營騎兵,前往齊營試探並佯敗。
這些兵,都是他的老部下了。自他初掌總衛之職,統帥千人之師時起,便追隨他。戰策既定,他直言此役將會佯敗,別慌了陣腳,聽從指揮即可。
襲擾過程很順利。
葉星辭引兵突進至南部齊營,與敵方哨騎遭遇。他亮出身份,引來敵方援兵,又迷路般亂竄,最終擺脫追擊,還「丟」了指揮用的地圖。
地圖繪製精細,但有幾處錯誤,甚至連地勢都標錯了。父親見了,定會狠狠地嗤之以鼻——假如他鼻子通氣的話。
「葉將軍回營!」
隨著望樓上衛兵的一聲通報,轅門大開。葉星辭驅馬歸營,未及卸甲,就被迎面而來的於章遠告知:「來了位欽差,一個時辰前到的。」
「欽差?」葉星辭忖度著,是不是夫君又下達了關乎邊軍的新政策。在中軍等候的欽差面相和善,聽他宣旨之後,才知只是封賞。
「恭賀葉將軍,拜將封侯,福蔭子孫。」欽差將聖旨放入檀木托盤,和驍姚侯的印綬一起,交給二十歲的統帥。
金印紫綬,公侯方可享用。
子孫?不考慮神跡的話,恐怕不會有了。葉星辭微妙一笑,領旨謝恩。
欽差也咂咂嘴,意識到說錯話了,歉意地搓搓手。正要找補兩句,被一陣急促逼近帥帳的腳步聲打斷。
葉星辭端著聖旨回頭,雙眸警惕地眯起,如聽見風吹草動的猛虎。來人的步子慌亂而拖沓,不是軍人。
「葉將軍在與欽差會面,有事過後通報。」那人被傳令兵攔了下來。
「請葉將軍先停筷,萬分緊急!」那人大概是急糊塗了,以為主帥在吃燴麵。
好吧,自己嘴饞的小特點已深入人心。但這不是弱點。就算敵人在陣前架鍋煮肉,也難亂他心神分毫。
「請他進來。」葉星辭高聲應道,同時差於章遠招待欽差進城歇宿。
來的是軍法處的官吏。此人相貌文弱,吐出的話卻如同刀子,將葉星辭眉間劈出深深的紋路,玉面凝霜。
有五個昌兵勒索齊國商人,事主告到軍中。要依軍法關押問訊時,才發現幾人遁逃無蹤。
「而且……」那官員尷尬地頓了一下,「他們幾個是葉將軍的親兵,就是從前罪役營的。」
葉星辭心口一縮,像緊繃的鼓面被錘了一下。
是他將罪役營的弟兄轉為軍籍,想帶他們活出個人樣。人心參差,這百十號人里,有的英勇捐軀,有的刻苦操練,那必然也有繼續撈偏門的。
「知道了,我會處理。」
葉星辭沉著應對,先去營中仔細搜查那五人的鋪位,發現有紙和筆墨。他們都不識字,同帳的也說,他們並沒在自學。若有這上進心,怎會勒索齊國百姓。
可以推斷,一定是畫了些營防圖之類,作為投名狀,叛投齊軍去了。
「他娘的——」葉星辭怒火中燒,飛起一腳,踹翻了整條通鋪。像烙長條餅似的,給床板翻了個面。
「怎麼辦?」宋卓焦急地壓低聲音,「他們不知你的整體計劃,但知道今日的試探是佯敗啊。」
沒錯,被父親得知,必然會造成損失。只是,難以估計大小。難道,要為了幾個雜碎,改變全盤計劃?
「快派人追,也許來得及。」宋卓急道。
「不。」葉星辭窩火地用指節敲擊額頭,「很可能追不到,反被齊軍覺察。那樣,更坐實了他們的利用價值。」
他後背發涼,憂急感在額頭凝結成細密的汗珠。欽差還在呢,怎麼偏這時出岔子?
冷靜,三思。楚翊的臨別贈言響在耳際,他合起雙目,靜心思考。轉瞬之間,相思與計策一起湧上心頭。
葉星辭壓下情思,整理了踹翻的床板,神情自若,信步回到中軍。他招來負責探報的可靠軍官,詢問:「昭陽關附近,哪可能藏著齊軍的斥候?」
答曰:「郊外村店,茶攤,酒肆,娼寮。」
「選幾個可靠的,在那附近喝酒裝醉,跟店家、妓女放出風去。」葉星辭從容安排,「就說,葉將軍派了五個精銳親信偽裝成叛徒,打入齊軍內部。假意投誠,實則刺探軍情。」
對方怔了一下,眨眨眼,忽然興奮道:「這是假手致戮,幾天後,齊軍就會替我們除害!」
「噓……」葉星辭將食指豎在唇邊,狡黠地挑眉一笑。熠熠眸光如透明的刀子,隔空架在了叛徒的脖頸。
那人領命退下。司賢在旁摩拳擦掌,主動請纓,想犧牲自己去跟妓女透口風。
「人怎麼能色成這樣?」葉星辭皺眉嫌棄道,「這不是人,是顏料盒。」
這話激起兄弟的一陣大笑,他在笑聲中嘆息。他不為這招假手致戮而得意,只感到痛心難過。
肩膀一沉,是宋卓的手。
「別難受了,哪都有好人壞人。十幾萬兵里,也當然會有敗類。目前的士氣和軍紀,簡直好得嚇人,有時我都不敢眨眼,怕這一切是夢。」
葉星辭懷疑,宋卓的嘴被烏鴉親過。接踵而至的波折,叫人措手不及。
三日之後,齊軍派人送來了五顆開始發臭的首級。不過,和腦袋一併回來的,還有齊軍斥候散布的煽動性言論。
他們趁夜將大量字條綁在箭上,射進昌軍營區。那擾亂軍心的字句,一傳十十傳百,如野火在營中蔓延。
其中大體寫著:昌軍將帥為嗜血狂徒,殘忍好戰。侵占重雲關還不知足,欲將天下生民捲入戰火。一時糊塗投敵的齊軍弟兄,昌軍可從沒信任過爾等。所謂收編、善待,不過是為了叫你們送死,給他人功名墊背。回來吧,故鄉在呼喚你。成群歸營,提拔一級。攜昌軍人頭歸營,升兩級,厚賞。
此舉殺人不見血,如深潭投石,激起千層浪,軍中騷動不安。
聽聞已經熟稔的南北士卒驟然疏遠,葉星辭心裡一咯噔,身著尋常士卒的戎裝巡營,走到一片正在旬休的營區。
軍中每人每旬發一斤酒,一斤熟肉,當日可輪休。離很遠,葉星辭就聽見幾個酒足飯飽的士卒在吵鬧。
有個齊人丟了寶貝,一顆金豆子。本來,他用小盒裝了掛在脖上。剛才發現,盒子還在,金子丟了。
他懷疑,是同伍的黑臉北方漢子行竊,因為對方排隊領酒肉時撞了他一下。
「你肯定,肯定偷了——」
「啃你爹個腚!」黑臉漢指著那齊人羞憤地罵道,「少訛人!我爺爺就被江南人騙過,他說你們各個猴精猴精的。你說我偷東西,我還說你想偷老子的腦袋,回齊營換軍功!」
此話一出,其他齊人也不樂意了,紛紛維護同鄉。北方人也站出來護著黑臉漢,細數齊人多狡詐,盛產騙子。
「打一架吧!」幾十人圍在那,興致勃勃地看熱鬧。沒人調解,長官似乎進城去了。
葉星辭擠進人群,也拍手起鬨:「哦哦!打起來,打起來!打完軍法從事!」
眾人認出那張玉雕般精緻的面孔,像冷水澆入沸鍋,四周倏然沉寂。
「本帥也是齊人,難道也是騙子?」葉星辭冷冷掃過人群。雖然,他的確是天下第一騙子。
他叫那丟金子的同鄉說說,最後一次見金豆子是何時。對方說領酒時還在,後來被人撞了一下。喝完酒,發現盒子開著,金豆不翼而飛,遍地找尋不見。
葉星辭琢磨一下,問:「你是不是喝得很急?」
對方點頭。
「掉酒碗裡,喝下去了。恭喜你啊,明天要變神獸,拉金子了。」破案之後,葉星辭冷峻地瞥向黑臉漢,話鋒一轉,「事情解決了。現在,該治你出言不遜、動搖軍心之罪!」
「小人只是一時失言啊!」黑臉漢驚恐地屈膝,求將軍開恩。
葉星辭冷臉不語,瞄著即將拉金子的齊人。他早就看出此人性情溫和,等著對方開口。果然,拉金子開始求情,說算了,是自己先冤枉人家的。
僵持片刻,直到所有人都為黑臉漢求情,葉星辭才慢條斯理道:「暫且記下,來日將功折罪。念在你們團結,賞一條豬腿。」
眾人雀躍。
翌日,葉星辭得知,那齊人真的拉了金豆子。然而,他能解決偶然撞見的小事,卻控制不住軍中蔓延的猜疑。
昌人怕遭背刺,自己的頭不是頭,那是同袍邀功的籌碼啊!升兩級呢,肯定有人心動。於是,眾人開始孤立行伍中的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