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頁
吳霜曾誇他:挺好的,沒什麼壞心眼。
楚翊糾正:他是沒心眼。
不覺間,將士們的目光都匯聚在寧王的身上——攝政王還沒訓話呢。
悠然旁觀的楚翊合起摺扇,信步上前,清朗的嗓音如井水浸過的西瓜,涼滋滋的沁人心脾:「慷慨激昂之詞,不多說了。在此,本王想作出檢討。」
一片譁然,隨著暑氣升騰。葉星辭驀然一驚:這小子做錯什麼了?
「吳將軍說,本王射了齊帝一箭,立下奇功。」楚翊瞥向心上人,「其實,我完全是出自私心。齊帝傷過葉將軍,所以我要報復回來,就這麼簡單。戰場上,大家別學我,衝動不好,要聽指揮。」
萬眾矚目中,葉星辭渾身發燙,像中暑了。小聲叫楚翊別說了,不合適。
將士們倒覺得,王爺真是個有血性的漢子,爆發出陣陣飽含讚佩的歡呼。原來,一人之下的攝政王也和大家一樣,有血有肉,會衝動、會為心上人冒險。
「大家散了吧!天氣炎熱,注意防暑。」楚翊沒再廢話,命將士有序散去。又叮囑各將領,務必做好防暑防疫。
頂著暑氣回到昭陽關,葉星辭決定說出這兩日盤踞在腦中的想法。他留下正要去練兵的四哥,又請吳霜撥冗。
楚翊自然也參會,親手備下涼茶和西瓜。還問舅兄吃沒吃過涼拌翠衣,就是將瓜皮切成細絲,用鹽醃製再擠干水分,調味後製成涼菜。
「聽上去像是小五發明的。」葉四笑道。
「哈哈,這是百姓夏季常吃的解暑涼菜。」葉星辭攤開一張地圖,是兩國疆域皆囊括在內的全圖,「我有些想法,想和大家分享。」
在三位親朋的注視下,他輕輕開口,便是氣吞山河:「你們是否想過,開闢另一條戰線。率大軍橫渡沅江,水陸兩路兵鋒,在兆安會師?」
屋裡死寂如墳地。
「我只夢見過。」楚翊抿了口茶,率先打破沉默,「你這膽子,夠全國吃一年了。」
葉星辭攤了攤手,請大家各抒己見。
「江上幾十年沒有戰事了。」楚翊一針見血,「一旦開戰,稍有差池,就要面臨全軍覆沒的風險。幾十年前,也是小打小鬧,我軍一次沒勝過。由於太耗財力,後來兩國都默契地不在江上開戰。如今,我們雖有江防,卻沒有能指揮水戰的將領。」
話里話外,都在反對。不過,那深亮的眸中儘是讚許。似乎在說:寶貝,說服我吧。
「齊國也沒有。」葉星辭毫不猶豫,不帶一絲膽怯,「精通水戰的,都已老死了。時局日新月異,幾十年前沒贏過,是因為那時江北窮,江南富。」
「關鍵在於,戰船。」四哥點出水戰的根本。
「沒錯,想打贏,需要大批戰船。」葉星辭眸光如刀,一掌拍在地圖上橫貫東西的大江,仿佛扼住一條巨蟒,「我們造船,齊國也必須造,否則就是等著挨打。如今,昌國國庫充盈。我想,用一場戰備競賽,瓦解齊軍的國力和戰力。這,便是開闢第二戰場的目的。」
楚翊端著茶盞卻忘了喝,面露震驚,由衷佩服這份膽識。如此浩大的戰略,也就小五敢想。
「眼下,齊軍元氣大傷,但根基不垮。」葉星辭神采飛揚,繼續說道,「他們堅壁清野,築起防線,要經年累月地消耗我們。我們怎能按照對手的思路去打?應以另一戰場,來分化對手兵力。否則,當前的戰線每推進一步,都要付出不小的代價。」
說罷,他口乾舌燥,奪過楚翊手裡的茶一飲而盡,豪邁得像在喝出征前的壯行酒。
楚翊起身俯視地圖,許久不語,手指微動,在心裡算帳。國庫、各地府庫的存銀,沿江州府的動員能力,沒人比他更清楚。
傾國之力,速戰速決。
他眉頭緊鎖,忽而舒展,決然一笑,拍板定案:「取乎其上,得乎其中。想山河一統,必然要有氣吞山河的膽魄!」
與葉星辭四目相對,他又道:「只要我們做出在江上開戰的準備,或許不到真正開戰的時刻,齊軍便不戰自潰,這真是一場氣貫長虹的陽謀。」
葉星辭揚起嘴角。
這時,四哥提出想法:「或許,可以做出戰略欺騙?假意造船籌備水戰,實則不動,藉此消耗齊軍。」
「絕對不行。」沉默許久的吳霜一口否決,「事關天下,不能取巧。若齊國真的卯著勁造出大量戰船,率先進攻,我們倒被動了。」
「是我犯蠢了。」四哥臉上的刀疤動了動,有點不好意思,又透著驕傲,「論智謀,還得是我五弟。」
「葉將軍的確是萬中無一的帥才,敢琢磨這樣的大戰略。」吳霜注目於地圖,看著蜿蜒入海的沅江,目露神往。忽道:「諸位,我想請纓,去籌備水戰。」
葉星辭一怔:「那重雲關這邊……」
「九嬸,你來掛帥,統馭諸將。」吳霜臉上又掛起剛柔兼濟的微笑,傳遞著令人安心的力量。
「我?」葉星辭吃驚地指著自己,像要吞了手指。
他心底倏然湧起一股熱流,那是沸騰的熱血。他的第一反應,不是「太難了我不行」,而是「我能擔此大任」。他看向楚翊,後者從容點頭,首肯了吳霜的想法。
第366章 歡樂趣,離別苦
「定不辱使命!」葉星辭聲音發顫。他看看四哥,同樣眼眶泛紅,以自己為豪。
命運真調皮,那些最重要的時刻,總是突然降臨。由將到帥,為了邁出這一步,他已經走了很遠。夜闌風靜時,他能聽見啪嗒啪嗒的響動,那是血汗滴了一路的聲音。
他忽而哽咽,於是悄悄把臉藏在夫君肩後,緩和悸動的情緒。
「幹嘛呢,在偷吃?」楚翊低聲調笑,「你可是大昌立國以來,最年輕的邊軍統帥。我呢,是最年輕的攝政王。哎,般配。」
吳霜笑著瞥他們一眼,說道:「我想,先隨九叔回順都,看望中風的家父,再去江邊考察適合建船塢的地方。戍邊多年,我也想去別處走走。」
「去翠屏府看看。」楚翊在地圖點了點,「這裡有沅江的支流,水文也比較合適。」
「翠屏府……哦,我九嬸為了救你,落水失蹤的地方。」吳霜感嘆,「聽你講過,真是險象迭生。」
回憶起那時的兇險和甜蜜,小兩口相顧一笑。四哥卻驀地竄了起來,緊張追問:「落水失蹤?怎麼回事,小五,你沒受傷吧?」
又用怨憤的眼神瞟著楚翊,像在說:你怎麼不小心點。別人都和老婆墜入愛河,你墜入波濤滾滾的大江。
「四哥,回頭我跟你講。」葉星辭笑道。
「現在就講。」四哥急切地拉他坐下。
「好吧,那是兩年前的冬天了——」
「冬天?!」
「別大驚小怪嘛……」
幾日後,細雨如紗的一天,楚翊踏上回順都的行程。
葉星辭送了一程,夫妻倆在有些悶熱的馬車裡互相依偎著閒聊。雨絲落在車頂,像綿綿的絮語,道不盡離別。
「讓葉家人手握重兵,皇上不會有顧慮嗎?」葉星辭用手指纏著楚翊的手指,扭來扭去,「掌大權而主不疑,是很難的事。」
「我和吳大學士會協調好。」
「還好,我還有四哥,阿遠他們也回來了。不然,真孤單死了。」葉星辭嘀咕著,腦袋在愛人肩頭蹭了蹭,打了個哈欠。
楚翊撫著他的手背,「四舅倒是喜歡邊關生活,想留下來,可惜身體不好。對了,等我丈母娘生了,立即寫信給我。」
葉星辭點點頭,誰料男人接著說:「我和四舅賭了一百兩銀子,他猜男孩,我猜女孩。」
他輕輕在對方胳膊掐了一把,怒道:「不許拿我的寶貝妹妹下注!」
「所以,你也賭是女孩嘍?」
二人大笑。
策馬隨行的羅雨輕敲車窗,求他們分享。只聞笑聲而不聞笑話,可太鬧心了。
車輪轆轆,周而復始。單調的響動中,楚翊也柔聲嘮叨:
「吳霜早就跟我提過,想讓你為主帥。她身上有舊傷,不能再騎馬顛簸了。吳霜大你近十歲,行伍經驗也比你多十年。從前,你和數萬將士之間,隔著一個她。如今,你可不只是要獨當一面,而是獨擋多面。」
葉星辭虛心聆聽。
「我給你出個題。」楚翊沉下聲音,「五萬人的戰力,和五萬人的戰力,合兵一處,是多少戰力?」
「十萬?」葉星辭挑眉看向男人,心念一轉,「不,是八萬左右,也許更低。」
他瞬間悟出,此言背後的深意。
軍隊由人組成,人越多,事也越多。眾人拾柴火焰高,可眾人拆台也垮得快。
每個士卒,都有自己的欲求和心思。團體之間,也有勾心鬥角、爭功奪名。一個決策失誤,就可能導致齊軍那一傳十十傳百的如潮潰敗。
自己手下,不是十二萬根木頭,而是十二萬條心。何況,近期還有源源不斷應徵入伍的軍戶。
楚翊糾正:他是沒心眼。
不覺間,將士們的目光都匯聚在寧王的身上——攝政王還沒訓話呢。
悠然旁觀的楚翊合起摺扇,信步上前,清朗的嗓音如井水浸過的西瓜,涼滋滋的沁人心脾:「慷慨激昂之詞,不多說了。在此,本王想作出檢討。」
一片譁然,隨著暑氣升騰。葉星辭驀然一驚:這小子做錯什麼了?
「吳將軍說,本王射了齊帝一箭,立下奇功。」楚翊瞥向心上人,「其實,我完全是出自私心。齊帝傷過葉將軍,所以我要報復回來,就這麼簡單。戰場上,大家別學我,衝動不好,要聽指揮。」
萬眾矚目中,葉星辭渾身發燙,像中暑了。小聲叫楚翊別說了,不合適。
將士們倒覺得,王爺真是個有血性的漢子,爆發出陣陣飽含讚佩的歡呼。原來,一人之下的攝政王也和大家一樣,有血有肉,會衝動、會為心上人冒險。
「大家散了吧!天氣炎熱,注意防暑。」楚翊沒再廢話,命將士有序散去。又叮囑各將領,務必做好防暑防疫。
頂著暑氣回到昭陽關,葉星辭決定說出這兩日盤踞在腦中的想法。他留下正要去練兵的四哥,又請吳霜撥冗。
楚翊自然也參會,親手備下涼茶和西瓜。還問舅兄吃沒吃過涼拌翠衣,就是將瓜皮切成細絲,用鹽醃製再擠干水分,調味後製成涼菜。
「聽上去像是小五發明的。」葉四笑道。
「哈哈,這是百姓夏季常吃的解暑涼菜。」葉星辭攤開一張地圖,是兩國疆域皆囊括在內的全圖,「我有些想法,想和大家分享。」
在三位親朋的注視下,他輕輕開口,便是氣吞山河:「你們是否想過,開闢另一條戰線。率大軍橫渡沅江,水陸兩路兵鋒,在兆安會師?」
屋裡死寂如墳地。
「我只夢見過。」楚翊抿了口茶,率先打破沉默,「你這膽子,夠全國吃一年了。」
葉星辭攤了攤手,請大家各抒己見。
「江上幾十年沒有戰事了。」楚翊一針見血,「一旦開戰,稍有差池,就要面臨全軍覆沒的風險。幾十年前,也是小打小鬧,我軍一次沒勝過。由於太耗財力,後來兩國都默契地不在江上開戰。如今,我們雖有江防,卻沒有能指揮水戰的將領。」
話里話外,都在反對。不過,那深亮的眸中儘是讚許。似乎在說:寶貝,說服我吧。
「齊國也沒有。」葉星辭毫不猶豫,不帶一絲膽怯,「精通水戰的,都已老死了。時局日新月異,幾十年前沒贏過,是因為那時江北窮,江南富。」
「關鍵在於,戰船。」四哥點出水戰的根本。
「沒錯,想打贏,需要大批戰船。」葉星辭眸光如刀,一掌拍在地圖上橫貫東西的大江,仿佛扼住一條巨蟒,「我們造船,齊國也必須造,否則就是等著挨打。如今,昌國國庫充盈。我想,用一場戰備競賽,瓦解齊軍的國力和戰力。這,便是開闢第二戰場的目的。」
楚翊端著茶盞卻忘了喝,面露震驚,由衷佩服這份膽識。如此浩大的戰略,也就小五敢想。
「眼下,齊軍元氣大傷,但根基不垮。」葉星辭神采飛揚,繼續說道,「他們堅壁清野,築起防線,要經年累月地消耗我們。我們怎能按照對手的思路去打?應以另一戰場,來分化對手兵力。否則,當前的戰線每推進一步,都要付出不小的代價。」
說罷,他口乾舌燥,奪過楚翊手裡的茶一飲而盡,豪邁得像在喝出征前的壯行酒。
楚翊起身俯視地圖,許久不語,手指微動,在心裡算帳。國庫、各地府庫的存銀,沿江州府的動員能力,沒人比他更清楚。
傾國之力,速戰速決。
他眉頭緊鎖,忽而舒展,決然一笑,拍板定案:「取乎其上,得乎其中。想山河一統,必然要有氣吞山河的膽魄!」
與葉星辭四目相對,他又道:「只要我們做出在江上開戰的準備,或許不到真正開戰的時刻,齊軍便不戰自潰,這真是一場氣貫長虹的陽謀。」
葉星辭揚起嘴角。
這時,四哥提出想法:「或許,可以做出戰略欺騙?假意造船籌備水戰,實則不動,藉此消耗齊軍。」
「絕對不行。」沉默許久的吳霜一口否決,「事關天下,不能取巧。若齊國真的卯著勁造出大量戰船,率先進攻,我們倒被動了。」
「是我犯蠢了。」四哥臉上的刀疤動了動,有點不好意思,又透著驕傲,「論智謀,還得是我五弟。」
「葉將軍的確是萬中無一的帥才,敢琢磨這樣的大戰略。」吳霜注目於地圖,看著蜿蜒入海的沅江,目露神往。忽道:「諸位,我想請纓,去籌備水戰。」
葉星辭一怔:「那重雲關這邊……」
「九嬸,你來掛帥,統馭諸將。」吳霜臉上又掛起剛柔兼濟的微笑,傳遞著令人安心的力量。
「我?」葉星辭吃驚地指著自己,像要吞了手指。
他心底倏然湧起一股熱流,那是沸騰的熱血。他的第一反應,不是「太難了我不行」,而是「我能擔此大任」。他看向楚翊,後者從容點頭,首肯了吳霜的想法。
第366章 歡樂趣,離別苦
「定不辱使命!」葉星辭聲音發顫。他看看四哥,同樣眼眶泛紅,以自己為豪。
命運真調皮,那些最重要的時刻,總是突然降臨。由將到帥,為了邁出這一步,他已經走了很遠。夜闌風靜時,他能聽見啪嗒啪嗒的響動,那是血汗滴了一路的聲音。
他忽而哽咽,於是悄悄把臉藏在夫君肩後,緩和悸動的情緒。
「幹嘛呢,在偷吃?」楚翊低聲調笑,「你可是大昌立國以來,最年輕的邊軍統帥。我呢,是最年輕的攝政王。哎,般配。」
吳霜笑著瞥他們一眼,說道:「我想,先隨九叔回順都,看望中風的家父,再去江邊考察適合建船塢的地方。戍邊多年,我也想去別處走走。」
「去翠屏府看看。」楚翊在地圖點了點,「這裡有沅江的支流,水文也比較合適。」
「翠屏府……哦,我九嬸為了救你,落水失蹤的地方。」吳霜感嘆,「聽你講過,真是險象迭生。」
回憶起那時的兇險和甜蜜,小兩口相顧一笑。四哥卻驀地竄了起來,緊張追問:「落水失蹤?怎麼回事,小五,你沒受傷吧?」
又用怨憤的眼神瞟著楚翊,像在說:你怎麼不小心點。別人都和老婆墜入愛河,你墜入波濤滾滾的大江。
「四哥,回頭我跟你講。」葉星辭笑道。
「現在就講。」四哥急切地拉他坐下。
「好吧,那是兩年前的冬天了——」
「冬天?!」
「別大驚小怪嘛……」
幾日後,細雨如紗的一天,楚翊踏上回順都的行程。
葉星辭送了一程,夫妻倆在有些悶熱的馬車裡互相依偎著閒聊。雨絲落在車頂,像綿綿的絮語,道不盡離別。
「讓葉家人手握重兵,皇上不會有顧慮嗎?」葉星辭用手指纏著楚翊的手指,扭來扭去,「掌大權而主不疑,是很難的事。」
「我和吳大學士會協調好。」
「還好,我還有四哥,阿遠他們也回來了。不然,真孤單死了。」葉星辭嘀咕著,腦袋在愛人肩頭蹭了蹭,打了個哈欠。
楚翊撫著他的手背,「四舅倒是喜歡邊關生活,想留下來,可惜身體不好。對了,等我丈母娘生了,立即寫信給我。」
葉星辭點點頭,誰料男人接著說:「我和四舅賭了一百兩銀子,他猜男孩,我猜女孩。」
他輕輕在對方胳膊掐了一把,怒道:「不許拿我的寶貝妹妹下注!」
「所以,你也賭是女孩嘍?」
二人大笑。
策馬隨行的羅雨輕敲車窗,求他們分享。只聞笑聲而不聞笑話,可太鬧心了。
車輪轆轆,周而復始。單調的響動中,楚翊也柔聲嘮叨:
「吳霜早就跟我提過,想讓你為主帥。她身上有舊傷,不能再騎馬顛簸了。吳霜大你近十歲,行伍經驗也比你多十年。從前,你和數萬將士之間,隔著一個她。如今,你可不只是要獨當一面,而是獨擋多面。」
葉星辭虛心聆聽。
「我給你出個題。」楚翊沉下聲音,「五萬人的戰力,和五萬人的戰力,合兵一處,是多少戰力?」
「十萬?」葉星辭挑眉看向男人,心念一轉,「不,是八萬左右,也許更低。」
他瞬間悟出,此言背後的深意。
軍隊由人組成,人越多,事也越多。眾人拾柴火焰高,可眾人拆台也垮得快。
每個士卒,都有自己的欲求和心思。團體之間,也有勾心鬥角、爭功奪名。一個決策失誤,就可能導致齊軍那一傳十十傳百的如潮潰敗。
自己手下,不是十二萬根木頭,而是十二萬條心。何況,近期還有源源不斷應徵入伍的軍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