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頁
他用力握住丈夫的雙肩,用晶亮的眸光照亮對方的雙眼,興奮道:「混淆視聽,這是你在兵書里寫的嘛!往米里摻沙子,沙子夠多時,米就不是米了。」
楚翊恍然,連敲自己腦殼:「蒙冤之人都想洗刷冤屈,我被這個思路困住了。沒錯,該反其道而行之!」
他從雪堆起身,振了振棉袍的衣擺,看向羅雨,「把府里會寫字的都召集起來,要開始反擊了。」
若說每日生活是一場試煉,那起床便是頭一關。天冷時,這關格外的難。
人們罵罵咧咧,不情不願地爬出被窩。吃罷起床更早的老婆備好的飯食,然後出門謀生,卻被夾在門縫的紙張驅散睡意。
冷風掠過一列列工整清晰的小楷,似乎是寧王在江南開銷帳目的完整版。
這是當前世面上探討最多的話題,比那些娘們兒偷漢,婆媳大戰的爛事更引人注目。走到哪,都有人在說。那些傢伙不厭其煩,簡直像收了錢在故意散播。
天子腳下,首善之地,民眾都多少識幾個字。目不識丁者,也很快在各類酒肆茶館得知了帳目全貌。除了已知的,還有更離譜的:
駙馬,即寧親王,每日都吃生虎鞭蘸辣椒,早晚各一根;
五斤以上的人參,蘸大醬啃,早晚各一根;
一種名為「象」的南國大獸,每頭兩千多斤,騎在背上抱著啃;
夜宵吃手擀麵,必須是十丈長的一整根,中間不能斷,醬冰塊、鹵雪花做澆頭;
為彰顯德行,每頓飯都要求當地十名一百二十歲的老人自願作陪,飯後還要與這些花甲重開的老人載歌載舞,比掰手腕,切磋拳腳……
第170章 跑這麼快,想我了?
人們縱然循規蹈矩,天性卻總是愛追逐離奇。因降雪驟冷的天氣,加快了離奇韻事的傳播。大家都愛喝一碗熱酒,一盞熱茶,自然而然地聚在一起。
再愚笨的人,也品得出其中的詭異。
「七兩為參,八兩為寶,普天之下哪有五斤的人參?又不是大白蘿蔔。」熱鬧的酒館裡,一人眯縫著眼,咂著燒酒說道。
「就算十丈長的手擀麵勉強能做,那醬冰塊、鹵雪花怎麼做?太可笑了。」另一人也附和。
「人活七十古來稀,滿世界難找一百二十歲高齡的老者,江南單單建同府就有十個?還載歌載舞,掰手腕?」說話的男人撇嘴搖頭,表示不信,「太明顯了,整件事壓根兒就是假的,有人故意編排詆毀寧親王呢。」
「不,這裡面有真有假,不能因為那些離譜,而忽略了真實啊!」慶王府的家丁混跡其中,試圖糾偏。然而,公眾的興趣蒼黃翻覆,人力與金錢只能順水推舟,卻難以調轉方向。
「那麼,該如何分辨真假?願聞高見。」角落飄出一道清朗的聲音,是個獨酌的布衣少年。嘈雜沉寂了一瞬,客人們怔愣著,一時竟忘了呼吸。
少年英氣絕美如謫仙,一對清凌凌的黑瞳,閃著無畏無邪。分明身處烏煙瘴氣,周身卻似有煙霞輕籠。叫人不由得擔心,酒館油膩的桌面,會玷污了那隨意搭在上頭的手。
「這……」慶王府的人被問住了,磕磕巴巴道,「寧王都被參了,那……那參他時列舉出的帳目,肯定是真的,裡頭沒什麼吃大象這些。後來傳出的,分明就是有人在混淆視聽。」
「哦?莫非你是官府的?」少年慢條斯理地斟一杯酒,「那你帶大家去看看,參他的摺子怎麼寫的,都在通政司存著呢。」
「對啊,帶我們去看看吧!」眾人起鬨道。
那豈是隨便看的,慶王府的人訕訕不語,又叫了一壺酒。這時,酒館門前來了走街串巷的說書人,步履悠哉,半唱半念地叨叨:
「世間生意甚多,惟有說書難習。評敘說表非容易,千言萬語須記。一要聲音洪亮,二要頓挫遲疾。裝文裝武我自己,好似一台大戲。」
這人頭髮斑白,脊背微駝,留一撮山羊鬍。有人愛聽,給幾個銅錢,他便支起鼓架,定好弦音,舌燦蓮花地講上一個時辰,腹中有成千上萬的故事笑話。
說書人踱進酒館,抑揚頓挫地念了一段俏皮話:「王公貴族吃大象,還要人參蘸大醬。醬冰塊、鹵雪花?真是離譜把門敲,嘿,離譜到了家。」
這話成功逗笑了所有人。儘管沒人掏錢買故事,說書人還是繪聲繪色地講了起來,城裡某貴胄,如何騎在大象背上生啃。越講越離奇,完全脫離真實。
「這位爺後面還騎著個小美人兒,你們猜是幹嘛的?」說書人煞有介事地壓低聲音,酒館裡的客人都緊盯他的嘴,「負責剝蒜的,啃大象得就著蒜才香!」
一陣哄堂大笑。
「道聽途說而已,真假諸位自行判斷。」講完一段,說書人整整褡褳,出了酒館,又奔另一間茶坊而去。
天色漸晚,葉星辭喝光面前的酒,抹抹嘴角,結帳離開,與夥伴們會和。
像方才的說書人,他還僱傭了幾十個,花銷不菲。其實,大多都是現學現賣,由他易容後親自教學,就著蒜吃大象的故事也是他編的。那些市井閒人看不破其中的奧妙,問為何要這樣四處抹黑寧王?他也沒解釋,只說:他是我的冤家。
當時,一人小心問道:閣下是慶王府的?葉星辭不置可否,諱莫如深地笑笑。
走在回家路上,於章遠說,據他觀察,這一天下來慶王的如意算盤已經亂了。事態發展太過離奇,強行拉低了真實性和可信度,人們從憤慨變為調侃。而這個過程,是不可逆的。
「所以嘛,當米里摻的沙子足夠多,那這就是沙子,而不再是米。」葉星辭神采飛揚,為自己的計策而得意,盤算著楚翊大概也到家了。
於章遠讚嘆不已:「慶王大概以為,寧王會還擊,絞盡腦汁翻他的舊帳。沒想到,寧王卻把自己的臉抹得更黑。黑得像假的,沒人信,連帶著先前那些也沒人信了。你這招真厲害,危局不攻自破。」
在夥伴的聲聲讚美中,葉星辭有點飄飄然,雙手負在身後,邁著凱旋將軍般的步伐,臉上都快裝不下此刻的笑了。
他忽而收斂軒昂的勁頭,沉下嗓音:「驕兵必敗,不能把尾巴翹太高,還不是得意的時候。現在就像玩骨牌,這一輪我們的牌已經出了,正等著慶王出牌。他一定會繼續出擊,假如我們能預判他的動作,就可以掌控主動權。你們想想,如果自己是慶王,會怎麼做?」
「我要是個王爺,肯定會納許多姬妾。」好色的司賢摸著下巴開啟妄想。
「滾!你也就這點出息!」葉星辭笑罵。
「食色,性也。就許你吃吃吃,不許我色色色?」
切,我也會色色,葉星辭心想。不就是動一動胯骨軸子嗎?給他一個支點,他能把床板砸穿。
幾人打打鬧鬧,從後門回了寧王府。葉星辭碰見車夫,得知王爺已經回府,便一路跑回寧遠堂,迫切想見到心上人。雖說不至於一日不見如三秋兮,但一秋還是有的。
屋裡香氣撲鼻,剛剛布菜,他嗅出了自己點的煨豬蹄。楚翊坐在桌旁讀一份公文,聽見腳步聲側目一笑:「跑這麼快,想我了?」
「也不全是奔著你來的。我的心屬於你,肚腸則屬於它們。」葉星辭迅速更衣淨手落座,死盯著煨豬蹄抄起筷子,像戰士對敵人舉起了兵器。
「喂,剛跑完歇一會兒再吃,小心岔了氣。」楚翊按住他蓄勢待發的手,「到了夜裡,在被窩放爆竹,把我炸得英年早逝怎麼辦?」
葉星辭微惱:「我才不會,我很愛你的。」
楚翊用手裡的公文擋著臉笑。笑過之後,忙碌一天的疲憊一掃而空。他指指桌上的一盅湯,「給你的。」
葉星辭掀蓋,黃澄澄鮮香撲鼻,是用老雞、豬骨、瑤柱、火腿吊的。筷尖一撈,一根根晶瑩透明的絲狀物羞答答地露面了。
他驚喜地挑眉:「魚翅?」
楚翊放下公文,溫柔地彎起雙眼:「中午時皇上賞的,我沒捨得吃,就端回來熱了熱。我猜你應該沒吃過,想給你嘗嘗。」
「從宮裡一路端回來的?哈哈。」葉星辭先是恣肆大笑,旋即眼神一柔,「手很累吧。」
「一想到你開心的樣子就不累了,趁熱吃吧。」
葉星辭吃小粉條似的吸溜起來,又喝光湯底,在男人柔和的注視下舔了舔嘴角:「真香,主要是湯香。這麼好的湯,煮鞋墊都好吃。魚翅本身什麼味兒,我還真沒品出來,像細粉條。謝謝你啦逸之哥哥,總是惦記著我。」
其實他吃過魚翅,而且吃得不少。畢竟,在東宮時他常和太子共同進膳,把珍饈美饌當家常便飯。他又色眯眯地將魔爪伸向酥爛入味的煨豬蹄和烤乳鴿,問起慶王有何動向。
「午後我們在光啟殿議事,聊到你散播出去的離譜事,四哥的臉都氣歪了。」楚翊將一小塊豆腐送入口中,忍俊不禁地揚起眉峰,「都能當掛鉤用了。」
楚翊恍然,連敲自己腦殼:「蒙冤之人都想洗刷冤屈,我被這個思路困住了。沒錯,該反其道而行之!」
他從雪堆起身,振了振棉袍的衣擺,看向羅雨,「把府里會寫字的都召集起來,要開始反擊了。」
若說每日生活是一場試煉,那起床便是頭一關。天冷時,這關格外的難。
人們罵罵咧咧,不情不願地爬出被窩。吃罷起床更早的老婆備好的飯食,然後出門謀生,卻被夾在門縫的紙張驅散睡意。
冷風掠過一列列工整清晰的小楷,似乎是寧王在江南開銷帳目的完整版。
這是當前世面上探討最多的話題,比那些娘們兒偷漢,婆媳大戰的爛事更引人注目。走到哪,都有人在說。那些傢伙不厭其煩,簡直像收了錢在故意散播。
天子腳下,首善之地,民眾都多少識幾個字。目不識丁者,也很快在各類酒肆茶館得知了帳目全貌。除了已知的,還有更離譜的:
駙馬,即寧親王,每日都吃生虎鞭蘸辣椒,早晚各一根;
五斤以上的人參,蘸大醬啃,早晚各一根;
一種名為「象」的南國大獸,每頭兩千多斤,騎在背上抱著啃;
夜宵吃手擀麵,必須是十丈長的一整根,中間不能斷,醬冰塊、鹵雪花做澆頭;
為彰顯德行,每頓飯都要求當地十名一百二十歲的老人自願作陪,飯後還要與這些花甲重開的老人載歌載舞,比掰手腕,切磋拳腳……
第170章 跑這麼快,想我了?
人們縱然循規蹈矩,天性卻總是愛追逐離奇。因降雪驟冷的天氣,加快了離奇韻事的傳播。大家都愛喝一碗熱酒,一盞熱茶,自然而然地聚在一起。
再愚笨的人,也品得出其中的詭異。
「七兩為參,八兩為寶,普天之下哪有五斤的人參?又不是大白蘿蔔。」熱鬧的酒館裡,一人眯縫著眼,咂著燒酒說道。
「就算十丈長的手擀麵勉強能做,那醬冰塊、鹵雪花怎麼做?太可笑了。」另一人也附和。
「人活七十古來稀,滿世界難找一百二十歲高齡的老者,江南單單建同府就有十個?還載歌載舞,掰手腕?」說話的男人撇嘴搖頭,表示不信,「太明顯了,整件事壓根兒就是假的,有人故意編排詆毀寧親王呢。」
「不,這裡面有真有假,不能因為那些離譜,而忽略了真實啊!」慶王府的家丁混跡其中,試圖糾偏。然而,公眾的興趣蒼黃翻覆,人力與金錢只能順水推舟,卻難以調轉方向。
「那麼,該如何分辨真假?願聞高見。」角落飄出一道清朗的聲音,是個獨酌的布衣少年。嘈雜沉寂了一瞬,客人們怔愣著,一時竟忘了呼吸。
少年英氣絕美如謫仙,一對清凌凌的黑瞳,閃著無畏無邪。分明身處烏煙瘴氣,周身卻似有煙霞輕籠。叫人不由得擔心,酒館油膩的桌面,會玷污了那隨意搭在上頭的手。
「這……」慶王府的人被問住了,磕磕巴巴道,「寧王都被參了,那……那參他時列舉出的帳目,肯定是真的,裡頭沒什麼吃大象這些。後來傳出的,分明就是有人在混淆視聽。」
「哦?莫非你是官府的?」少年慢條斯理地斟一杯酒,「那你帶大家去看看,參他的摺子怎麼寫的,都在通政司存著呢。」
「對啊,帶我們去看看吧!」眾人起鬨道。
那豈是隨便看的,慶王府的人訕訕不語,又叫了一壺酒。這時,酒館門前來了走街串巷的說書人,步履悠哉,半唱半念地叨叨:
「世間生意甚多,惟有說書難習。評敘說表非容易,千言萬語須記。一要聲音洪亮,二要頓挫遲疾。裝文裝武我自己,好似一台大戲。」
這人頭髮斑白,脊背微駝,留一撮山羊鬍。有人愛聽,給幾個銅錢,他便支起鼓架,定好弦音,舌燦蓮花地講上一個時辰,腹中有成千上萬的故事笑話。
說書人踱進酒館,抑揚頓挫地念了一段俏皮話:「王公貴族吃大象,還要人參蘸大醬。醬冰塊、鹵雪花?真是離譜把門敲,嘿,離譜到了家。」
這話成功逗笑了所有人。儘管沒人掏錢買故事,說書人還是繪聲繪色地講了起來,城裡某貴胄,如何騎在大象背上生啃。越講越離奇,完全脫離真實。
「這位爺後面還騎著個小美人兒,你們猜是幹嘛的?」說書人煞有介事地壓低聲音,酒館裡的客人都緊盯他的嘴,「負責剝蒜的,啃大象得就著蒜才香!」
一陣哄堂大笑。
「道聽途說而已,真假諸位自行判斷。」講完一段,說書人整整褡褳,出了酒館,又奔另一間茶坊而去。
天色漸晚,葉星辭喝光面前的酒,抹抹嘴角,結帳離開,與夥伴們會和。
像方才的說書人,他還僱傭了幾十個,花銷不菲。其實,大多都是現學現賣,由他易容後親自教學,就著蒜吃大象的故事也是他編的。那些市井閒人看不破其中的奧妙,問為何要這樣四處抹黑寧王?他也沒解釋,只說:他是我的冤家。
當時,一人小心問道:閣下是慶王府的?葉星辭不置可否,諱莫如深地笑笑。
走在回家路上,於章遠說,據他觀察,這一天下來慶王的如意算盤已經亂了。事態發展太過離奇,強行拉低了真實性和可信度,人們從憤慨變為調侃。而這個過程,是不可逆的。
「所以嘛,當米里摻的沙子足夠多,那這就是沙子,而不再是米。」葉星辭神采飛揚,為自己的計策而得意,盤算著楚翊大概也到家了。
於章遠讚嘆不已:「慶王大概以為,寧王會還擊,絞盡腦汁翻他的舊帳。沒想到,寧王卻把自己的臉抹得更黑。黑得像假的,沒人信,連帶著先前那些也沒人信了。你這招真厲害,危局不攻自破。」
在夥伴的聲聲讚美中,葉星辭有點飄飄然,雙手負在身後,邁著凱旋將軍般的步伐,臉上都快裝不下此刻的笑了。
他忽而收斂軒昂的勁頭,沉下嗓音:「驕兵必敗,不能把尾巴翹太高,還不是得意的時候。現在就像玩骨牌,這一輪我們的牌已經出了,正等著慶王出牌。他一定會繼續出擊,假如我們能預判他的動作,就可以掌控主動權。你們想想,如果自己是慶王,會怎麼做?」
「我要是個王爺,肯定會納許多姬妾。」好色的司賢摸著下巴開啟妄想。
「滾!你也就這點出息!」葉星辭笑罵。
「食色,性也。就許你吃吃吃,不許我色色色?」
切,我也會色色,葉星辭心想。不就是動一動胯骨軸子嗎?給他一個支點,他能把床板砸穿。
幾人打打鬧鬧,從後門回了寧王府。葉星辭碰見車夫,得知王爺已經回府,便一路跑回寧遠堂,迫切想見到心上人。雖說不至於一日不見如三秋兮,但一秋還是有的。
屋裡香氣撲鼻,剛剛布菜,他嗅出了自己點的煨豬蹄。楚翊坐在桌旁讀一份公文,聽見腳步聲側目一笑:「跑這麼快,想我了?」
「也不全是奔著你來的。我的心屬於你,肚腸則屬於它們。」葉星辭迅速更衣淨手落座,死盯著煨豬蹄抄起筷子,像戰士對敵人舉起了兵器。
「喂,剛跑完歇一會兒再吃,小心岔了氣。」楚翊按住他蓄勢待發的手,「到了夜裡,在被窩放爆竹,把我炸得英年早逝怎麼辦?」
葉星辭微惱:「我才不會,我很愛你的。」
楚翊用手裡的公文擋著臉笑。笑過之後,忙碌一天的疲憊一掃而空。他指指桌上的一盅湯,「給你的。」
葉星辭掀蓋,黃澄澄鮮香撲鼻,是用老雞、豬骨、瑤柱、火腿吊的。筷尖一撈,一根根晶瑩透明的絲狀物羞答答地露面了。
他驚喜地挑眉:「魚翅?」
楚翊放下公文,溫柔地彎起雙眼:「中午時皇上賞的,我沒捨得吃,就端回來熱了熱。我猜你應該沒吃過,想給你嘗嘗。」
「從宮裡一路端回來的?哈哈。」葉星辭先是恣肆大笑,旋即眼神一柔,「手很累吧。」
「一想到你開心的樣子就不累了,趁熱吃吧。」
葉星辭吃小粉條似的吸溜起來,又喝光湯底,在男人柔和的注視下舔了舔嘴角:「真香,主要是湯香。這麼好的湯,煮鞋墊都好吃。魚翅本身什麼味兒,我還真沒品出來,像細粉條。謝謝你啦逸之哥哥,總是惦記著我。」
其實他吃過魚翅,而且吃得不少。畢竟,在東宮時他常和太子共同進膳,把珍饈美饌當家常便飯。他又色眯眯地將魔爪伸向酥爛入味的煨豬蹄和烤乳鴿,問起慶王有何動向。
「午後我們在光啟殿議事,聊到你散播出去的離譜事,四哥的臉都氣歪了。」楚翊將一小塊豆腐送入口中,忍俊不禁地揚起眉峰,「都能當掛鉤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