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頁
羅雨信以為真,狠狠一勒韁繩,在馬嘶中滿腔激憤地低吼:「他死了算他走運。不然,我要把他的肉一塊塊撕下來!」
「王爺是為了讓百姓減輕負擔,多收地主的稅,才被人記恨,遭此一劫。」葉星辭憤慨地高聲說道,面頰被濕冷的風颳得微紅,「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王爺為了蒼生,可是真的險些溺亡啊!」
一番話,差點把衙門的一干胥吏差役都感動哭了。楚翊也有點不好意思,然後命這些人在城中大力宣揚此事——王爺是為了蒼生黎民才遇險。
一人傳十,十人傳百,百人傳來了一把萬民傘。
這傘是大年三十當天,由城裡數位德高望重的耆老一同送到府衙。紅緞泥金的巨傘形如華蓋,最上一層繡著「才高行潔」,第二層是「國家股肱,天下棟樑九賢王」,最下層則繡滿了本地紳耆士庶的姓名。
楚翊微微仰頭,望著這把萬民傘。陽光正盛,傘帷在他俊美的臉龐投下半透的搖曳的影子,而萬民的姓名,則更深地刻在他臉上。時而閃過一個「王」,時而閃過一個「李」。
他眼底潮起濕紅,眸光顫動。雖然他演了一場順勢而為的苦情戲,但他的的確確為本地除了水賊,消了人丁稅,改了田賦,辦了實事。做這些時,他沒奢望能得到這樣一把傘。
「喂,你該不會要哭鼻子吧?」葉星辭在旁小聲調侃,也欣喜萬分。
楚翊有點靦腆:「才沒有,風吹的。」
葉星辭也抬頭,瞧著傘上密密麻麻的姓名。
他第一次見到書里提到的物件,就像見到了傳說中的珍寶。原來,百姓真的會送給他們愛戴的官吏「萬民傘」。行端表正,踏實辦事,真的會得民心。
隨即,他又感到失落。父親是封疆大吏,鎮守邊關治軍有方,沒得過萬民傘。太子勤政為民,也沒有。子民不感激他們嗎?還是大齊不流行送傘?抑或是,大齊的萬民過得不好?
他心裡難受了一下,又泛起迷茫,因為他不知道。
從前,他的生活範圍局限於東宮和家裡,不了解民生。真正深入民間,直面民眾的冤屈、疾苦、悲歡,是在這裡,在北昌,而非故國。
「賢王如山,穩重巍峨,不畏風雨。賢王如江,浩渺無邊,奔騰不息。似明燈照永夜,狂風盪塵埃。大海納百川,金烏耀萬物……」領頭者慷慨激揚地朗誦頌文,誇張的讚譽聽得楚翊有些難堪,額頭冒了汗。謝過之後,他高擎萬民傘回到住所,立即展開空白奏紙,奮筆疾書。
葉星辭問,這是寫什麼。
楚翊頭也不抬,飛快說道:「給皇上寫奏疏。說說最近的事,讚頌他治國有方,我才沾光得到一把萬民傘,表面是送我,實際是送他。皇上是孩子,容易妒忌。我得大大方方地跟他分享喜悅,才能避免他猜忌。」
封了奏摺,他命府衙的人快馬連驛遞送都城,這是密折,叫通政司直送到皇上案頭。他得到萬民傘這事,必須得由他頭一個告訴皇帝。從別人口中,尤其從慶王口中說出來,就變了味兒。他還沒當上攝政王,不能有強臣壓主的勢頭。
安排妥當,楚翊看向身邊出神的少年:「對了小五,前幾天知府問我,那三個鑿船的漢子怎麼判?依律,該檻送都城交三司覆審,夷三族。不過,皇上在邸報中說,把這事交我全權處置。」
葉星辭仍在想那把難得的萬民傘,回過神道:「那你就處置唄。」
楚翊笑吟吟地提起茶壺,「你是最大的受害者,我聽你的。」
「他們的供詞一致,都說不知道會害了人,以為是雇凶者給仇家的一點小教訓。」葉星辭靠坐在窗邊軟榻,頑皮地把玩著一縷發梢,言詞卻嚴肅,「這三人沒機會串供,應該沒撒謊。依我看,就杖二十,徒一年。」
楚翊啜飲淡茶,笑容被熱氣薰染得格外柔和,說出的話卻一針見血:「你看他們都有老婆孩子,就心軟了。之後的人行刺我,心理負擔就更輕了:大家上啊,殺了王爺才蹲一年大牢!不虧!」
「你說聽我的,我說了自己的想法,你又冷嘲熱諷。」葉星辭懂其中的道理,還是因男人戲謔的口吻而微惱。長睫一動,眸光如銀釘般,冷冷斜了對方一眼。
「這次我聽你的。」楚翊彎起嘴角,「但是,我必須把可能的後果告訴你,我也願意為你的心軟而承擔後果。就按你說的,從輕處理吧。走,我們貼春聯去。」
第154章 過年就要抱抱
二十四,寫大字。春聯在臘月二十四就用紅紙濃墨寫好,還有許多一筆揮就的「福」字,寓意「福氣不斷」。水缸,箱櫃的「福」,則倒貼。
楚翊的丹青力透紙背,矯若驚龍。葉星辭酸溜溜地問他,怎麼什麼都精通?
楚翊不覺得這是什麼長處,身為皇子,精通六藝是基本能力,畢竟皇家提供了最好的教習。還安慰書法一般的葉星辭:「別失落,你的字已經很漂亮了,不過不及你容貌之萬一。你是侍衛,我是皇子,若你也接受過我這樣的教育,一定寫得比我還好。」
這下,葉星辭更失落了——我受過你那樣的教育,我可是在東宮跟太子一起學的。
他練字時坐不住,所以書法不出眾。幼時在家寫春聯,曾被父親批評為「春蚓秋蛇」。甭貼門神,單憑這丑字,就能把妖魔鬼怪嚇跑。握筆姿態不夠優雅,手像雞爪子。
總之,一無是處。娘在一旁也跟著沉默。
葉星辭很委屈,大過年的,小嘴噘得能掛油瓶,啪嗒啪嗒地落淚。四哥安慰他,蚯蚓和蛇都很靈動,父親是暗中誇你呢。雞爪又叫鳳足,是在說,你是人中龍鳳。年後,葉星辭回東宮請教太子,太子說:你四哥說得對。
在院裡貼罷春聯,又上街湊熱鬧。
貨郎在卯著勁叫賣,鼎沸人聲混雜著千奇百怪的氣息。春酒的清香,屠蘇酒的藥香,籠屜冒出的面香,炸物的焦香。豬油的葷腥氣,山貨的土腥氣,寺廟飄出的煙火氣。
街頭有人踩高蹺翻跟頭,寓意「更上一層樓」。民眾喝彩叫好,嘩啦啦地拋銅錢。女人孩子都穿了新衣,用鳳仙花汁染了紅指甲,再窮也得裹條新圍巾、系個紅頭繩。別的商鋪都貼「福」,獨獨青樓在大門口貼個「春」,這樣來年生意才旺。
前方人頭攢動,是變戲法的。三仙歸洞,空碗取水,白紙變麵條。還有紙蝶化生——靠兩柄扇子,扇得紙蝶蹁躚飛舞,栩栩如生。
「逸之哥哥,快看!冬天也有蝴蝶!」葉星辭透過人潮的縫隙窺去,英氣精緻的臉龐在凜風中綻開笑意,如梅花綻於寒枝。他在看熱鬧,殊不知,一旁的男人卻在看他。
一隻溫厚的手掌,裹住了他的手。也用溫柔的話語,裹住他的心:「人多,別走散了。」
「不會的!」葉星辭側目,回握那隻手,用力得幾乎要骨血交融。
前面幾人約好了似的,紛紛讓孩子坐在肩頭,擋住他的視線。聽著如雷的叫好聲,他迫切想看看又變了什麼戲法,急得跳腳。
「哎,都講究點,怎麼還把孩子舉起來了!高處可冷了!」
忽然,腿彎一緊,竟是被楚翊豎著抱起!如此,視線就與其他小孩相齊了。左邊有個流鼻涕的幼童瞥他一眼,像在說:你幾歲了?你爹可真年輕。
一個大人,被抱著,混在一堆小孩里,給葉星辭尷尬壞了,「丟死人了,快放下!哎,先別放,在噴火呢!哇——」
楚翊笑而不語,摟緊懷裡結實修長的雙腿,耳廓漸漸紅了。看看左右那些攜兒抱女的,他眼中閃過剎那的落寞。
一旁默不作聲的羅雨注意到主人的變化,輕輕嘆了口氣。
看了一會兒,葉星辭從半空降落,牽著楚翊逃離,連說「太丟人了」。其實,根本沒人留意他。他吸入了冷氣,咳嗽一陣,道:「變戲法的可厲害了!」
「沒你厲害,他能把女的變成男的嗎?」楚翊坦然調侃。
葉星辭嘿嘿地笑,跑去買熱騰騰的蒸魚糕。
他能感覺到,楚翊已經徹底不在意這些了。不再憤怒,不再耿耿於懷。過去的一年,有甜有苦,有如願以償,也有事與願違。
但都過去了。
過年,給了所有人一個與自己和解的機會。所有遺憾和心結,都能用一句「大過年的」帶過。一切都會消散在爆竹聲聲中,千秋萬代,一年年都是這麼挺過來的。好像在這一天,以往的苦難就歸零了似的。
回到府衙里的住所,葉星辭又坐進浴桶干蒸,感覺自己像年夜飯上的一盤菜——清蒸小葉子。郭郎中叮囑,等不咳了,才能動身回都,這也是他們留在本地過年的原因。
楚翊照常在旁陪著,餵茶餵點心,不許旁人代勞。他說,雖然我不喜歡你的牛牛,但也不想讓旁人看。葉星辭便天真無邪道:「好,今後這是你的專屬牛牛。」
楚翊尷尬得直冒汗,半天沒吭聲。
午後,李青禾也從外縣趕來,大家聚在一起包餃子玩。
「王爺是為了讓百姓減輕負擔,多收地主的稅,才被人記恨,遭此一劫。」葉星辭憤慨地高聲說道,面頰被濕冷的風颳得微紅,「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王爺為了蒼生,可是真的險些溺亡啊!」
一番話,差點把衙門的一干胥吏差役都感動哭了。楚翊也有點不好意思,然後命這些人在城中大力宣揚此事——王爺是為了蒼生黎民才遇險。
一人傳十,十人傳百,百人傳來了一把萬民傘。
這傘是大年三十當天,由城裡數位德高望重的耆老一同送到府衙。紅緞泥金的巨傘形如華蓋,最上一層繡著「才高行潔」,第二層是「國家股肱,天下棟樑九賢王」,最下層則繡滿了本地紳耆士庶的姓名。
楚翊微微仰頭,望著這把萬民傘。陽光正盛,傘帷在他俊美的臉龐投下半透的搖曳的影子,而萬民的姓名,則更深地刻在他臉上。時而閃過一個「王」,時而閃過一個「李」。
他眼底潮起濕紅,眸光顫動。雖然他演了一場順勢而為的苦情戲,但他的的確確為本地除了水賊,消了人丁稅,改了田賦,辦了實事。做這些時,他沒奢望能得到這樣一把傘。
「喂,你該不會要哭鼻子吧?」葉星辭在旁小聲調侃,也欣喜萬分。
楚翊有點靦腆:「才沒有,風吹的。」
葉星辭也抬頭,瞧著傘上密密麻麻的姓名。
他第一次見到書里提到的物件,就像見到了傳說中的珍寶。原來,百姓真的會送給他們愛戴的官吏「萬民傘」。行端表正,踏實辦事,真的會得民心。
隨即,他又感到失落。父親是封疆大吏,鎮守邊關治軍有方,沒得過萬民傘。太子勤政為民,也沒有。子民不感激他們嗎?還是大齊不流行送傘?抑或是,大齊的萬民過得不好?
他心裡難受了一下,又泛起迷茫,因為他不知道。
從前,他的生活範圍局限於東宮和家裡,不了解民生。真正深入民間,直面民眾的冤屈、疾苦、悲歡,是在這裡,在北昌,而非故國。
「賢王如山,穩重巍峨,不畏風雨。賢王如江,浩渺無邊,奔騰不息。似明燈照永夜,狂風盪塵埃。大海納百川,金烏耀萬物……」領頭者慷慨激揚地朗誦頌文,誇張的讚譽聽得楚翊有些難堪,額頭冒了汗。謝過之後,他高擎萬民傘回到住所,立即展開空白奏紙,奮筆疾書。
葉星辭問,這是寫什麼。
楚翊頭也不抬,飛快說道:「給皇上寫奏疏。說說最近的事,讚頌他治國有方,我才沾光得到一把萬民傘,表面是送我,實際是送他。皇上是孩子,容易妒忌。我得大大方方地跟他分享喜悅,才能避免他猜忌。」
封了奏摺,他命府衙的人快馬連驛遞送都城,這是密折,叫通政司直送到皇上案頭。他得到萬民傘這事,必須得由他頭一個告訴皇帝。從別人口中,尤其從慶王口中說出來,就變了味兒。他還沒當上攝政王,不能有強臣壓主的勢頭。
安排妥當,楚翊看向身邊出神的少年:「對了小五,前幾天知府問我,那三個鑿船的漢子怎麼判?依律,該檻送都城交三司覆審,夷三族。不過,皇上在邸報中說,把這事交我全權處置。」
葉星辭仍在想那把難得的萬民傘,回過神道:「那你就處置唄。」
楚翊笑吟吟地提起茶壺,「你是最大的受害者,我聽你的。」
「他們的供詞一致,都說不知道會害了人,以為是雇凶者給仇家的一點小教訓。」葉星辭靠坐在窗邊軟榻,頑皮地把玩著一縷發梢,言詞卻嚴肅,「這三人沒機會串供,應該沒撒謊。依我看,就杖二十,徒一年。」
楚翊啜飲淡茶,笑容被熱氣薰染得格外柔和,說出的話卻一針見血:「你看他們都有老婆孩子,就心軟了。之後的人行刺我,心理負擔就更輕了:大家上啊,殺了王爺才蹲一年大牢!不虧!」
「你說聽我的,我說了自己的想法,你又冷嘲熱諷。」葉星辭懂其中的道理,還是因男人戲謔的口吻而微惱。長睫一動,眸光如銀釘般,冷冷斜了對方一眼。
「這次我聽你的。」楚翊彎起嘴角,「但是,我必須把可能的後果告訴你,我也願意為你的心軟而承擔後果。就按你說的,從輕處理吧。走,我們貼春聯去。」
第154章 過年就要抱抱
二十四,寫大字。春聯在臘月二十四就用紅紙濃墨寫好,還有許多一筆揮就的「福」字,寓意「福氣不斷」。水缸,箱櫃的「福」,則倒貼。
楚翊的丹青力透紙背,矯若驚龍。葉星辭酸溜溜地問他,怎麼什麼都精通?
楚翊不覺得這是什麼長處,身為皇子,精通六藝是基本能力,畢竟皇家提供了最好的教習。還安慰書法一般的葉星辭:「別失落,你的字已經很漂亮了,不過不及你容貌之萬一。你是侍衛,我是皇子,若你也接受過我這樣的教育,一定寫得比我還好。」
這下,葉星辭更失落了——我受過你那樣的教育,我可是在東宮跟太子一起學的。
他練字時坐不住,所以書法不出眾。幼時在家寫春聯,曾被父親批評為「春蚓秋蛇」。甭貼門神,單憑這丑字,就能把妖魔鬼怪嚇跑。握筆姿態不夠優雅,手像雞爪子。
總之,一無是處。娘在一旁也跟著沉默。
葉星辭很委屈,大過年的,小嘴噘得能掛油瓶,啪嗒啪嗒地落淚。四哥安慰他,蚯蚓和蛇都很靈動,父親是暗中誇你呢。雞爪又叫鳳足,是在說,你是人中龍鳳。年後,葉星辭回東宮請教太子,太子說:你四哥說得對。
在院裡貼罷春聯,又上街湊熱鬧。
貨郎在卯著勁叫賣,鼎沸人聲混雜著千奇百怪的氣息。春酒的清香,屠蘇酒的藥香,籠屜冒出的面香,炸物的焦香。豬油的葷腥氣,山貨的土腥氣,寺廟飄出的煙火氣。
街頭有人踩高蹺翻跟頭,寓意「更上一層樓」。民眾喝彩叫好,嘩啦啦地拋銅錢。女人孩子都穿了新衣,用鳳仙花汁染了紅指甲,再窮也得裹條新圍巾、系個紅頭繩。別的商鋪都貼「福」,獨獨青樓在大門口貼個「春」,這樣來年生意才旺。
前方人頭攢動,是變戲法的。三仙歸洞,空碗取水,白紙變麵條。還有紙蝶化生——靠兩柄扇子,扇得紙蝶蹁躚飛舞,栩栩如生。
「逸之哥哥,快看!冬天也有蝴蝶!」葉星辭透過人潮的縫隙窺去,英氣精緻的臉龐在凜風中綻開笑意,如梅花綻於寒枝。他在看熱鬧,殊不知,一旁的男人卻在看他。
一隻溫厚的手掌,裹住了他的手。也用溫柔的話語,裹住他的心:「人多,別走散了。」
「不會的!」葉星辭側目,回握那隻手,用力得幾乎要骨血交融。
前面幾人約好了似的,紛紛讓孩子坐在肩頭,擋住他的視線。聽著如雷的叫好聲,他迫切想看看又變了什麼戲法,急得跳腳。
「哎,都講究點,怎麼還把孩子舉起來了!高處可冷了!」
忽然,腿彎一緊,竟是被楚翊豎著抱起!如此,視線就與其他小孩相齊了。左邊有個流鼻涕的幼童瞥他一眼,像在說:你幾歲了?你爹可真年輕。
一個大人,被抱著,混在一堆小孩里,給葉星辭尷尬壞了,「丟死人了,快放下!哎,先別放,在噴火呢!哇——」
楚翊笑而不語,摟緊懷裡結實修長的雙腿,耳廓漸漸紅了。看看左右那些攜兒抱女的,他眼中閃過剎那的落寞。
一旁默不作聲的羅雨注意到主人的變化,輕輕嘆了口氣。
看了一會兒,葉星辭從半空降落,牽著楚翊逃離,連說「太丟人了」。其實,根本沒人留意他。他吸入了冷氣,咳嗽一陣,道:「變戲法的可厲害了!」
「沒你厲害,他能把女的變成男的嗎?」楚翊坦然調侃。
葉星辭嘿嘿地笑,跑去買熱騰騰的蒸魚糕。
他能感覺到,楚翊已經徹底不在意這些了。不再憤怒,不再耿耿於懷。過去的一年,有甜有苦,有如願以償,也有事與願違。
但都過去了。
過年,給了所有人一個與自己和解的機會。所有遺憾和心結,都能用一句「大過年的」帶過。一切都會消散在爆竹聲聲中,千秋萬代,一年年都是這麼挺過來的。好像在這一天,以往的苦難就歸零了似的。
回到府衙里的住所,葉星辭又坐進浴桶干蒸,感覺自己像年夜飯上的一盤菜——清蒸小葉子。郭郎中叮囑,等不咳了,才能動身回都,這也是他們留在本地過年的原因。
楚翊照常在旁陪著,餵茶餵點心,不許旁人代勞。他說,雖然我不喜歡你的牛牛,但也不想讓旁人看。葉星辭便天真無邪道:「好,今後這是你的專屬牛牛。」
楚翊尷尬得直冒汗,半天沒吭聲。
午後,李青禾也從外縣趕來,大家聚在一起包餃子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