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頁
這,才是計劃的原貌。
一個年輕,仁善,崇尚和平的攝政王,會在接下來數年間,用綏靖的態度主導北昌朝政。而大齊將厲兵秣馬,把握這段空前的機遇,擇機北伐,一舉功成。
北望,太子時刻銘記,自己名諱中的宏願。聖上只有四十五歲,體格健朗,少說還能執政二十年。這期間變數太多,而太子只有不停進取,在軍中和朝野立威,地位才會徹底穩固。
自始至終,公主都是他手中的棋子。落在老皇帝身邊,殺一片子。再落在瑞王和慶王之間,殺一片子。最終,落在寧王身邊。這盤棋,名為「天下」。
自己恰好喜歡上楚翊,才讓計劃,意外變成了成全,遮蓋了可悲的底色。從身不由己,到滿心歡喜。
葉星辭收好信,緩緩吐出一口氣。
**
玉露生涼,銀河微隱。
每年中秋,都是桂花味的。
但北昌的皇宮裡,桂樹很少,花也稀疏。更多的,是石榴樹,取多子多福之意。葉星辭坐在桌案旁,垂眸自顧,這身屬於公主的珊瑚紅披風和馬面裙上,也綻著團團簇簇的石榴花,精工刺繡。
他髮髻間簪著一套精巧的金釵,猶如一面金色的小扇子,雙腕是老太后賞賜的紅寶石金鐲。金光、雪膚與明眸相映,華美無雙,顧盼流光。每當旁人的視線掠過他,又會因驚艷而移回,久久凝在他身上。
其中包括,曾說要為他養老送終的慶王世子。直到被父親懟了一肘,怒目而視,少年才慌忙錯開目光,看向鄰桌的瑞王,說了句更令他父親氣惱的話:「三叔,聽說你大婚的吉日已定,侄兒恭喜你!」
「十月初八,特意找人算的。」瑞王大笑,逗弄懷裡三歲的長孫。
賞月家宴設在御花園的天一閣,四面門板洞開,便成了一座敞廳。檐下墜滿琉璃華燈,月明燈彩遙相輝映,幾名昇平署樂人齊奏笙簫。供月台上,焚香秉燭,供著點心果品。桃與石榴成對擺放,寓意「桃獻千年壽,榴開百子圖」。
十來張圓桌分布廳中,椅子也是圓的,團團圓圓。居首的一張桌最大,皇太后已經入席,皇上和太皇太后還未駕臨。
瑞王看向坐在女眷那一側,與先皇的貴妃、公主同席的葉星辭。他牽著孫子走近,命孩子問好,笑道:「等到十月初八,公主嫁入咱們家,你就得叫她奶奶了。」
奶奶個腿,葉星辭勉強扯扯嘴角,在孩子留著阿福頭的腦袋上揉了一把。現在他對瑞王,除了厭惡,更有畏懼。那副人的皮囊下,兜著狼心狗肺。他往後縮了縮,不由自主看向最親近的人。
楚翊與慶王同席,附近都是些堂兄弟、堂侄子。他和慶王各懷心事,即使在談笑,二人的笑容也是轉瞬即逝。與葉星辭目光相遇,他彎了彎嘴角。慶王似乎以為公主是在看自己,臉上浮起儒雅而殷勤的微笑。
第99章 好戲開場
「皇上駕到,太皇太后駕到——」
伴隨高亢的通報,笙簫驟停,眾人離座跪拜。小皇帝攙扶著祖母,緩緩步入天一閣落座。永曆的椅子,要比一般的高得多,這讓他的視線得以與眾人齊平。
他命人傳膳,隨後端起酒盅,稚嫩的童聲響徹大廳:「今日是團圓家宴,不必拘禮。一家人難得相聚。這第一杯酒,朕要敬皇考。是他的功績,令吾等安享團圓。花也杯中,月也杯中,請大家滿飲此杯。」
葉星辭跟隨小皇帝,飲下菊花淡酒。他偷眼瞥向瑞王,見對方雙目低垂,摩挲著酒杯,顯然心裡有虧。
開席了。
葉星辭夾起一塊翡翠豆腐,送入口中。這東西其實不是豆腐,而是用嫩毛豆和貝肉打碎,加入蔥蒜煸炒,再攢成塊狀,鮮甜清香。蔥燒鹿筋,辣炒鹿肉也好吃。鹿肉用黃酒醃過,加上辣椒爆炒,完全沒有腥氣。
楚翊沒告訴他,要如何讓瑞王付出代價。不過他明白,這場中秋夜宴不會平靜。他憂心楚翊會引火燒身,但這並沒影響到他的胃口。不過,小皇帝的一句話,讓他頓時如鯁在喉,再也吃不下了。
「今夜月白風清,不如我們擊鼓傳花。哪桌拿到花,就要派出一人,以月為題,做一副對聯。」小皇帝命太監折來一枝丹桂,又讓昇平署的樂人背對眾人擊鼓。
歡聲如海,桂枝在每桌間傳遞,連某個八歲稚子都作出「月華漫捲,長風萬里,杯盞盛清輝。嬋娟入夢,天涯相思,螢光照古今」這樣的對子。
葉星辭的心跳急如鼓點,腦中浮現出自己的驚世絕對「鐵鍋燉大鵝」,幾乎想鑽到桌下去。當桂枝再度拋向自己這桌,他嗖地凌空抓住,緊接著就往外丟。
然而,慢了。
鼓聲戛然而止,桂枝留在他手中。同桌女眷紛紛推舉他展露才情,他推脫不掉,只好略作沉吟,在眾人矚目中開口:「月亮是餅,圓缺往復吃不盡。贈予天下,澤被蒼生無饑饉。」
他想的是,不久前與楚翊漫步田間的情景。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他看向心上人,從對方含笑的眼中讀出了讚許。慶王似乎又以為是在看自己,挺直脊背整整衣領,微微一笑。
在眾人此起彼伏的笑聲中,永曆卻神情肅穆,道:「朕以為,公主的對聯最佳,立意深遠。透過同樣的月,別人看見美景,她卻看見蒼生。」
方才還在大笑的瑞王立即附和:「公主才情出眾,又胸藏丘壑,我等欽佩不已。」
「唉,若真有一張能餵飽天下蒼生的大餅就好了。」慶王放下筷子,朗聲搭腔,如楚翊所料開始發難,「百姓不易啊,前陣子不是有一對母女擊登聞鼓告狀嗎?在查案過程中,我對此深有感觸。」
瑞王斜了他一眼,太皇太后則臉色陡變,不悅道:「老四,今天過節。只談家常,不說政務。」
永曆追問:「四叔已查明結果了?快向朕匯報。」
「沒錯。」慶王霍然起身。
這個動作,將花好月圓之夜撕開個口子,熱鬧的氛圍頓時隨之流瀉沉寂。樂人們交換著眼色,停止吹奏。闡述案情,似乎不宜配樂。
太皇太后耷拉著嘴角,不悅感幾乎要化作實體從面頰流下,冷聲質疑:「還不到十天,就查清楚了?此案關乎你三哥的清譽,可急躁馬虎不得。」
「兒臣知道,這關乎三哥的名聲,拖得越久非議越多,所以才儘快追查。」慶王言辭懇切,一副為瑞王著想的態度,卻亢奮地舔了舔嘴唇,「刑部、大理寺的人馬晝夜急行,用三天時間,就趕到了翠屏府,不眠不休地查案。可惜,結果不盡人意。」
「不盡誰的意?你的,還是我的?」瑞王倚在桌旁冷笑。
葉星辭繃直身體,緊盯針鋒相對的二人。待慶王說罷調查結果,他就以瑞王失德為由,當眾退親。也許是緊張,或者方才吃得太急,又冷熱混雜,他的胃部隱隱作痛。
慶王淡淡掃一眼瑞王,離席闊步行至永曆正前方,不疾不徐地闡述:「啟稟陛下,經過復勘案情,現已查明,丹宇縣楊家訴孫家一案為誣告,翠屏知府為維護同宗,炮製冤案。而且,刑部侍郎袁鵬敏銳地發現,被告孫家人的認罪口供,實為死後出現屍僵之後才畫押。有了這項鐵證,翠屏知府及其下屬供認不諱,是因為原口供有漏洞,新口供編好時,人已經死在獄中了。翠屏知府還供認,曾任丹宇知縣的革員李青禾性情剛直,一直是個刺頭,於是趁其為孫家奔波翻案之際,栽贓其貪墨,害其革職。這裡是翠屏一眾官吏的認罪口供,請陛下御覽。」
慶王從袖中取出一卷文書,雙手呈在面前,永曆的貼身太監立即接過。速覽後,永曆問:「那訴狀中的另外一案,即瑞王聯合楊氏宗族兼併土地的事,查清楚了嗎?」
太皇太后眉梢一跳,臉上的皺紋驟然加深,令她看上去如同一顆大核桃仁。瑞王臉色轉青,嘴角緊繃下撇,表情苦得像含著黃連。
「回陛下,已查明。」慶王又從袖中掏出一本帳冊,「經查,楊家在翠屏府六縣,共兼併田地二十三萬三千一百一十七畝,虛構子孫逃避田賦,由瑞王與楊榛提供庇護。所有涉案人員供認不諱,這些田地所得收益,由楊氏宗族與瑞王五五分帳。現將黑帳呈上。」
慶王故作痛心疾首,但難掩興奮。太監接過帳冊,轉呈永曆。瑞王的眼珠不安轉動,搭在桌旁的手慢慢攥緊。
「以及,前丹宇知縣初審孫家案時,公堂上也有人明確提及瑞王。」慶王愜意地環顧四周,目光掃過瑞王時,刻意頓了頓,深深盯了對方一眼,「當時,那人囂張地說:我們族長楊大人,跟皇上的胞弟結成兒女親家,這些田其實都是給瑞王爺買的。」
周圍一片死寂。各桌上的火鍋咕嘟出熱氣,像不識時務的看客。
葉星辭胃中翻騰起來,有點想吐。大一點的孩童都不再亂動,明白一些非比尋常的事正在發生。瑞王三歲的孫子兀自啃著雞翅膀,滿臉油花津津有味,被爺爺一巴掌打落。
一個年輕,仁善,崇尚和平的攝政王,會在接下來數年間,用綏靖的態度主導北昌朝政。而大齊將厲兵秣馬,把握這段空前的機遇,擇機北伐,一舉功成。
北望,太子時刻銘記,自己名諱中的宏願。聖上只有四十五歲,體格健朗,少說還能執政二十年。這期間變數太多,而太子只有不停進取,在軍中和朝野立威,地位才會徹底穩固。
自始至終,公主都是他手中的棋子。落在老皇帝身邊,殺一片子。再落在瑞王和慶王之間,殺一片子。最終,落在寧王身邊。這盤棋,名為「天下」。
自己恰好喜歡上楚翊,才讓計劃,意外變成了成全,遮蓋了可悲的底色。從身不由己,到滿心歡喜。
葉星辭收好信,緩緩吐出一口氣。
**
玉露生涼,銀河微隱。
每年中秋,都是桂花味的。
但北昌的皇宮裡,桂樹很少,花也稀疏。更多的,是石榴樹,取多子多福之意。葉星辭坐在桌案旁,垂眸自顧,這身屬於公主的珊瑚紅披風和馬面裙上,也綻著團團簇簇的石榴花,精工刺繡。
他髮髻間簪著一套精巧的金釵,猶如一面金色的小扇子,雙腕是老太后賞賜的紅寶石金鐲。金光、雪膚與明眸相映,華美無雙,顧盼流光。每當旁人的視線掠過他,又會因驚艷而移回,久久凝在他身上。
其中包括,曾說要為他養老送終的慶王世子。直到被父親懟了一肘,怒目而視,少年才慌忙錯開目光,看向鄰桌的瑞王,說了句更令他父親氣惱的話:「三叔,聽說你大婚的吉日已定,侄兒恭喜你!」
「十月初八,特意找人算的。」瑞王大笑,逗弄懷裡三歲的長孫。
賞月家宴設在御花園的天一閣,四面門板洞開,便成了一座敞廳。檐下墜滿琉璃華燈,月明燈彩遙相輝映,幾名昇平署樂人齊奏笙簫。供月台上,焚香秉燭,供著點心果品。桃與石榴成對擺放,寓意「桃獻千年壽,榴開百子圖」。
十來張圓桌分布廳中,椅子也是圓的,團團圓圓。居首的一張桌最大,皇太后已經入席,皇上和太皇太后還未駕臨。
瑞王看向坐在女眷那一側,與先皇的貴妃、公主同席的葉星辭。他牽著孫子走近,命孩子問好,笑道:「等到十月初八,公主嫁入咱們家,你就得叫她奶奶了。」
奶奶個腿,葉星辭勉強扯扯嘴角,在孩子留著阿福頭的腦袋上揉了一把。現在他對瑞王,除了厭惡,更有畏懼。那副人的皮囊下,兜著狼心狗肺。他往後縮了縮,不由自主看向最親近的人。
楚翊與慶王同席,附近都是些堂兄弟、堂侄子。他和慶王各懷心事,即使在談笑,二人的笑容也是轉瞬即逝。與葉星辭目光相遇,他彎了彎嘴角。慶王似乎以為公主是在看自己,臉上浮起儒雅而殷勤的微笑。
第99章 好戲開場
「皇上駕到,太皇太后駕到——」
伴隨高亢的通報,笙簫驟停,眾人離座跪拜。小皇帝攙扶著祖母,緩緩步入天一閣落座。永曆的椅子,要比一般的高得多,這讓他的視線得以與眾人齊平。
他命人傳膳,隨後端起酒盅,稚嫩的童聲響徹大廳:「今日是團圓家宴,不必拘禮。一家人難得相聚。這第一杯酒,朕要敬皇考。是他的功績,令吾等安享團圓。花也杯中,月也杯中,請大家滿飲此杯。」
葉星辭跟隨小皇帝,飲下菊花淡酒。他偷眼瞥向瑞王,見對方雙目低垂,摩挲著酒杯,顯然心裡有虧。
開席了。
葉星辭夾起一塊翡翠豆腐,送入口中。這東西其實不是豆腐,而是用嫩毛豆和貝肉打碎,加入蔥蒜煸炒,再攢成塊狀,鮮甜清香。蔥燒鹿筋,辣炒鹿肉也好吃。鹿肉用黃酒醃過,加上辣椒爆炒,完全沒有腥氣。
楚翊沒告訴他,要如何讓瑞王付出代價。不過他明白,這場中秋夜宴不會平靜。他憂心楚翊會引火燒身,但這並沒影響到他的胃口。不過,小皇帝的一句話,讓他頓時如鯁在喉,再也吃不下了。
「今夜月白風清,不如我們擊鼓傳花。哪桌拿到花,就要派出一人,以月為題,做一副對聯。」小皇帝命太監折來一枝丹桂,又讓昇平署的樂人背對眾人擊鼓。
歡聲如海,桂枝在每桌間傳遞,連某個八歲稚子都作出「月華漫捲,長風萬里,杯盞盛清輝。嬋娟入夢,天涯相思,螢光照古今」這樣的對子。
葉星辭的心跳急如鼓點,腦中浮現出自己的驚世絕對「鐵鍋燉大鵝」,幾乎想鑽到桌下去。當桂枝再度拋向自己這桌,他嗖地凌空抓住,緊接著就往外丟。
然而,慢了。
鼓聲戛然而止,桂枝留在他手中。同桌女眷紛紛推舉他展露才情,他推脫不掉,只好略作沉吟,在眾人矚目中開口:「月亮是餅,圓缺往復吃不盡。贈予天下,澤被蒼生無饑饉。」
他想的是,不久前與楚翊漫步田間的情景。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他看向心上人,從對方含笑的眼中讀出了讚許。慶王似乎又以為是在看自己,挺直脊背整整衣領,微微一笑。
在眾人此起彼伏的笑聲中,永曆卻神情肅穆,道:「朕以為,公主的對聯最佳,立意深遠。透過同樣的月,別人看見美景,她卻看見蒼生。」
方才還在大笑的瑞王立即附和:「公主才情出眾,又胸藏丘壑,我等欽佩不已。」
「唉,若真有一張能餵飽天下蒼生的大餅就好了。」慶王放下筷子,朗聲搭腔,如楚翊所料開始發難,「百姓不易啊,前陣子不是有一對母女擊登聞鼓告狀嗎?在查案過程中,我對此深有感觸。」
瑞王斜了他一眼,太皇太后則臉色陡變,不悅道:「老四,今天過節。只談家常,不說政務。」
永曆追問:「四叔已查明結果了?快向朕匯報。」
「沒錯。」慶王霍然起身。
這個動作,將花好月圓之夜撕開個口子,熱鬧的氛圍頓時隨之流瀉沉寂。樂人們交換著眼色,停止吹奏。闡述案情,似乎不宜配樂。
太皇太后耷拉著嘴角,不悅感幾乎要化作實體從面頰流下,冷聲質疑:「還不到十天,就查清楚了?此案關乎你三哥的清譽,可急躁馬虎不得。」
「兒臣知道,這關乎三哥的名聲,拖得越久非議越多,所以才儘快追查。」慶王言辭懇切,一副為瑞王著想的態度,卻亢奮地舔了舔嘴唇,「刑部、大理寺的人馬晝夜急行,用三天時間,就趕到了翠屏府,不眠不休地查案。可惜,結果不盡人意。」
「不盡誰的意?你的,還是我的?」瑞王倚在桌旁冷笑。
葉星辭繃直身體,緊盯針鋒相對的二人。待慶王說罷調查結果,他就以瑞王失德為由,當眾退親。也許是緊張,或者方才吃得太急,又冷熱混雜,他的胃部隱隱作痛。
慶王淡淡掃一眼瑞王,離席闊步行至永曆正前方,不疾不徐地闡述:「啟稟陛下,經過復勘案情,現已查明,丹宇縣楊家訴孫家一案為誣告,翠屏知府為維護同宗,炮製冤案。而且,刑部侍郎袁鵬敏銳地發現,被告孫家人的認罪口供,實為死後出現屍僵之後才畫押。有了這項鐵證,翠屏知府及其下屬供認不諱,是因為原口供有漏洞,新口供編好時,人已經死在獄中了。翠屏知府還供認,曾任丹宇知縣的革員李青禾性情剛直,一直是個刺頭,於是趁其為孫家奔波翻案之際,栽贓其貪墨,害其革職。這裡是翠屏一眾官吏的認罪口供,請陛下御覽。」
慶王從袖中取出一卷文書,雙手呈在面前,永曆的貼身太監立即接過。速覽後,永曆問:「那訴狀中的另外一案,即瑞王聯合楊氏宗族兼併土地的事,查清楚了嗎?」
太皇太后眉梢一跳,臉上的皺紋驟然加深,令她看上去如同一顆大核桃仁。瑞王臉色轉青,嘴角緊繃下撇,表情苦得像含著黃連。
「回陛下,已查明。」慶王又從袖中掏出一本帳冊,「經查,楊家在翠屏府六縣,共兼併田地二十三萬三千一百一十七畝,虛構子孫逃避田賦,由瑞王與楊榛提供庇護。所有涉案人員供認不諱,這些田地所得收益,由楊氏宗族與瑞王五五分帳。現將黑帳呈上。」
慶王故作痛心疾首,但難掩興奮。太監接過帳冊,轉呈永曆。瑞王的眼珠不安轉動,搭在桌旁的手慢慢攥緊。
「以及,前丹宇知縣初審孫家案時,公堂上也有人明確提及瑞王。」慶王愜意地環顧四周,目光掃過瑞王時,刻意頓了頓,深深盯了對方一眼,「當時,那人囂張地說:我們族長楊大人,跟皇上的胞弟結成兒女親家,這些田其實都是給瑞王爺買的。」
周圍一片死寂。各桌上的火鍋咕嘟出熱氣,像不識時務的看客。
葉星辭胃中翻騰起來,有點想吐。大一點的孩童都不再亂動,明白一些非比尋常的事正在發生。瑞王三歲的孫子兀自啃著雞翅膀,滿臉油花津津有味,被爺爺一巴掌打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