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頁
才過去兩個月而已。
「我知道了,你去忙吧。」待趙祥退下,楚翊正了正發冠,露出有些孩子氣的苦惱神情,「三天,時間緊了點。這裡面蹊蹺太多,我不想用宗正寺的人去調查,難免有人被收買。可是,我身邊又沒幾個得力的人……」說話的同時,他觀察著葉星辭的表情。
「我來幫你。我身邊那四個護衛,於章遠他們,也都很能幹。」葉星辭決定插手,為那具躺在承天府里的屍首,何況他和楚翊也是朋友。就在昨天,楚翊還幫了他的忙,為子苓雲苓討回公道。
楚翊雖是叔輩,卻也只比那個犯事的倒霉催侄子年長几歲而已,要擔起這麼重大的事,壓力可想而知。
「如此,多謝了。」楚翊淡淡道謝。
**
「咳,咳……噦……」
夏小滿下了渡船,跪在渡口旁乾嘔。怕暈船,這一天什麼都沒敢吃,只是吐出幾口酸水。他的松鼠就不暈船,生龍活虎。
歇了一會兒,他背起箱籠,去附近的客棧取來寄養的馬匹。走在路上,感覺路也在浮蕩。不過,他很喜歡這種飄忽的感覺。他是為了太子而暈船的,一想到這,他就甘之如飴。越難受,越開心。
葉星辭回不來了,這點也讓他暗喜。從此,太子最貼心的人,就只有自己。
兩天後,夏小滿回到齊國都城兆安,於傍晚入宮。
東宮剛掌燈,尚寢局的太監們將一盞盞淡黃大燈籠挑起,依次高掛檐下。動作行雲流水,幾無聲息。見了他,兩個抬燈籠的太監頷首,輕聲問候:「夏公公。」
「辛苦。」夏小滿微微一笑,腳下越走越快。
東宮很大,前苑與外朝相通,附近有東宮官署,詹事府、兩春坊、司經局,以及衛率府、內率府——葉星辭還在時,就在此理事。管著幾十號人,貼身護衛太子。不值夜時,就宿在衙署,每旬回家一次。
有人犯了錯,只要葉小將軍開口求情,那人就可以提前鬆口氣了——葉星辭在東宮,就是這樣的存在。
夏小滿幾乎是跑著來到內苑。
這裡與後宮相通,西牆附近有幾間配房,他就住在這。他將松鼠放在床頭,飛速更衣,洗去滿面塵色,散開頭髮重新梳理簪好,然後趕去書齋。這個時候,太子一般都忙於案牘。
他慢慢推開房門,宮女琳兒正擎著一盞燈,輕移蓮步走向書案。他快步過去,從她手裡接過燈,示意她退下。然後,他放輕步子,無聲地將這盞燈添在案頭,垂手侍立一旁。
本就明亮的書案四周更亮了。尹北望懸筆,隨意瞥來一眼,驚喜道:「小滿,你回來了!辛苦了。」
「有殿下這句話,一下就不累了。」
尹北望在計算什麼,夏小滿靜靜陪在一旁,直到夜深。終於,他停了筆,後腦搭在椅背,乏力地舒了口氣,溫潤陰鬱的眉宇間刻著疲憊。夏小滿立即湊上前,為他按揉眉骨和太陽穴。
「月芙遠嫁,途經之處修了兩座新驛館,皓王私下做的。」尹北望閉目喃喃道,「他對父皇提起,父皇誇他有心,讓地方將帳目呈到戶部銷算。這兩筆帳都不對,虛高太多,我給駁回了。」
「原來,你一直在算這個。」夏小滿柔聲道。
「還有件事。」尹北望眉心微蹙,「我要在向州峪平府試行新政,重新清丈土地,將丁稅併入田稅。峪平的知府俞仁文,也就是俞貴妃的弟弟、皓王的舅舅,暗中煽動那些鄉紳鬧事。因為,整個峪平的田地有一半都姓俞,他不想多納稅。那兩座新驛館,有一處就在峪平。國庫本就空虛,皓王還要勾結他舅舅,侵吞國帑。」
夏小滿用白皙的指尖撫平他的眉頭,「殿下,你明知峪平知府是俞貴妃的弟弟,又暗中兼併了大量田地,何必去觸這個霉頭,換個地方試行新政就好了。」
「不破不立。」尹北望倏然睜眼,沉鬱的眸光鋒芒乍現。他直起身,活動了一下肩膀,「只有先把最難啃的地方啃下來,新政才能推廣。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否則,我選個其他地方試行,待向全國推廣時,別的地方官看俞仁文不配合,就也跟著消極。那樣,新政就垮了。所以,必須從俞仁文下手。」
「先別想了。」夏小滿關切道,「快三更了,安歇吧,明早還要上朝呢。」
「好吧,聽你的。」
尹北望來到寢殿,張著雙手,任由夏小滿為自己更衣。又坐在床邊,看他像從前每一天那樣跪在黃銅盆邊兌洗腳水,撩起衣袖用小臂試溫。
兌好水,夏小滿端著銅盆小步靠近,駕輕就熟地為尹北望除去鞋襪,洗腳的動作輕柔,連眉梢都帶著溫順的笑意。
這是他這些天來最開心的時刻。途中,他每晚都在擔心,其他宮人是不是連水都兌不好,不是涼了就是熱了。
他撩著水,輕聲道:「我昨晚只睡了一個時辰,就為了趕回來給殿下洗腳。」
尹北望笑了笑,問起葉星辭的事。
夏小滿絮絮地說了起來,又把慶王世子嫖妓一事講了。事發於他抵達順都當日,不過半天,就鬧得滿城風雨,這是有人要直接搞垮慶王的仕途。
所以,他臨走前又去永固園見了葉星辭,說慶王不能倒,必要時得開口求情。慶王一倒,瑞王獨大。而他們要的,是雙方彼此消磨。只要慶王度過這關,馬上就會轉過頭來報復。
「你做的對,葉小將軍怎麼說?」尹北望問。
「他說,就算我不說要幫慶王,他也已經決定插手查明真相。因為,他看不過去,有個女人不明不白的自殺了。」
「就因為這個?」尹北望訝異地提高聲調。
「對,他義憤填膺。」
「這小葉子,太天真了。」尹北望苦笑一下,憂心地嘆息,「你知道嗎,他小時候想做俠客,還要我跟他一起去闖蕩江湖。他很聰明,但也只有十七歲,很多事他都不懂。」
你自己也才二十歲啊,夏小滿彎起嘴角,偷偷笑了。他什麼都不懂,還不是怪你,隨意刪改書籍,把他呵護得那麼天真,像籠里的雛鳥。
第49章 厚此薄彼的帝王
「你該多留三天,知道了慶王世子一案的結果再動身回來。」尹北望的口吻略帶責備。
「是我急躁了,著急回來復命。」夏小滿低眉垂眼,恭順地檢討道,「我思念殿下。」
尹北望語氣轉柔,摸了摸他的頭,「我又何嘗不想你。你不在身邊這大半個月,總覺得少了什麼。你出宮之後,我想喝茶了,先喊了聲小滿,才想起你不在。」
夏小滿服侍尹北望睡下,放下防蚊蟲的紗帳,小心地掖在褥子下。尹北望叫他也去休息,水陸奔波一定很累,他執意要值夜。
從輕淺的呼吸來看,尹北望又失眠了。夏小滿知道,他在想千里之外的「公主」。是他親手,將精心呵護的爛漫如繁花的少年,推入漩渦之中。
夏小滿輕輕開口:「殿下要是後悔了,我們就想法子讓他回來。雖然很難,但一定有辦法的。」
許久,紗帳內才傳來幽幽的回應:「落子無悔。」
「那我們還找公主嗎?」
「就當她死了。」尹北望忽然起身,從枕下抽出一封信箋,遞了出來。
是一封家書,封套寫著:父皇母后福啟。
夏小滿疑惑地拆開,公主娟秀的筆跡躍入眼帘:叩別尊顏,已逾數月……他先是一驚,接著將信湊到鼻尖,墨香新鮮,是仿造的。
「我照著月芙的字跡偽造的,明天拿給母后看,讓她開心點。」尹北望深深地嘆了一口氣,「再晾一晾,把信封也做舊。就說,是你取來的。」
次日,這封家書出現在皇后的病榻前。它皺巴巴的,帶著千里跋涉的痕跡和風塵。
皇后在葉貴妃的攙扶下起身,肩披薄毯靠在床邊。夏小滿看見她慘澹的面容煥起光彩,戀戀不捨地將信通讀幾遍,才抬眼問:「是誰送來的?」
「是奴婢取來的。」夏小滿恭謹道,「奴婢奉太子爺差遣,過江看望公主去了。」
「快,快給本宮講講。」她渾濁的眸光又靈動起來,「她胖了還是瘦了?」
夏小滿看一眼太子,接著講起葉星辭在永固園的生活,所居住的星躍樓,以及樓前的秀麗湖景。皇后像在聽什麼終極秘密,牢牢盯著他開合的嘴唇,連呼吸都放得很輕。她的靈魂,似乎已飛去北方,與女兒相見。
末了,她欣慰地舒了口氣,和始終陪伴左右的葉貴妃說起信的內容:「她說要改嫁了,正在考察挑選夫君呢。改嫁也好,嫁給王爺,是做正妃。王府比深宮好,沒那麼多規矩和雜七雜八的事。將來她想歸寧,也方便些。」
「可不是麼,挺好的。」葉貴妃附和。她是定國公葉霖的妹妹,葉星辭的小姑,入宮十多年,有個八歲的女兒。她性格淡泊,從不主動討好聖上,倒更愛與年長她許多的皇后作伴。
皇后打起精神,喚來宮女為自己梳妝,同時對尹北望道:「岱嵐,你去把皇上找來,一起看看月芙的家書。」
「我知道了,你去忙吧。」待趙祥退下,楚翊正了正發冠,露出有些孩子氣的苦惱神情,「三天,時間緊了點。這裡面蹊蹺太多,我不想用宗正寺的人去調查,難免有人被收買。可是,我身邊又沒幾個得力的人……」說話的同時,他觀察著葉星辭的表情。
「我來幫你。我身邊那四個護衛,於章遠他們,也都很能幹。」葉星辭決定插手,為那具躺在承天府里的屍首,何況他和楚翊也是朋友。就在昨天,楚翊還幫了他的忙,為子苓雲苓討回公道。
楚翊雖是叔輩,卻也只比那個犯事的倒霉催侄子年長几歲而已,要擔起這麼重大的事,壓力可想而知。
「如此,多謝了。」楚翊淡淡道謝。
**
「咳,咳……噦……」
夏小滿下了渡船,跪在渡口旁乾嘔。怕暈船,這一天什麼都沒敢吃,只是吐出幾口酸水。他的松鼠就不暈船,生龍活虎。
歇了一會兒,他背起箱籠,去附近的客棧取來寄養的馬匹。走在路上,感覺路也在浮蕩。不過,他很喜歡這種飄忽的感覺。他是為了太子而暈船的,一想到這,他就甘之如飴。越難受,越開心。
葉星辭回不來了,這點也讓他暗喜。從此,太子最貼心的人,就只有自己。
兩天後,夏小滿回到齊國都城兆安,於傍晚入宮。
東宮剛掌燈,尚寢局的太監們將一盞盞淡黃大燈籠挑起,依次高掛檐下。動作行雲流水,幾無聲息。見了他,兩個抬燈籠的太監頷首,輕聲問候:「夏公公。」
「辛苦。」夏小滿微微一笑,腳下越走越快。
東宮很大,前苑與外朝相通,附近有東宮官署,詹事府、兩春坊、司經局,以及衛率府、內率府——葉星辭還在時,就在此理事。管著幾十號人,貼身護衛太子。不值夜時,就宿在衙署,每旬回家一次。
有人犯了錯,只要葉小將軍開口求情,那人就可以提前鬆口氣了——葉星辭在東宮,就是這樣的存在。
夏小滿幾乎是跑著來到內苑。
這裡與後宮相通,西牆附近有幾間配房,他就住在這。他將松鼠放在床頭,飛速更衣,洗去滿面塵色,散開頭髮重新梳理簪好,然後趕去書齋。這個時候,太子一般都忙於案牘。
他慢慢推開房門,宮女琳兒正擎著一盞燈,輕移蓮步走向書案。他快步過去,從她手裡接過燈,示意她退下。然後,他放輕步子,無聲地將這盞燈添在案頭,垂手侍立一旁。
本就明亮的書案四周更亮了。尹北望懸筆,隨意瞥來一眼,驚喜道:「小滿,你回來了!辛苦了。」
「有殿下這句話,一下就不累了。」
尹北望在計算什麼,夏小滿靜靜陪在一旁,直到夜深。終於,他停了筆,後腦搭在椅背,乏力地舒了口氣,溫潤陰鬱的眉宇間刻著疲憊。夏小滿立即湊上前,為他按揉眉骨和太陽穴。
「月芙遠嫁,途經之處修了兩座新驛館,皓王私下做的。」尹北望閉目喃喃道,「他對父皇提起,父皇誇他有心,讓地方將帳目呈到戶部銷算。這兩筆帳都不對,虛高太多,我給駁回了。」
「原來,你一直在算這個。」夏小滿柔聲道。
「還有件事。」尹北望眉心微蹙,「我要在向州峪平府試行新政,重新清丈土地,將丁稅併入田稅。峪平的知府俞仁文,也就是俞貴妃的弟弟、皓王的舅舅,暗中煽動那些鄉紳鬧事。因為,整個峪平的田地有一半都姓俞,他不想多納稅。那兩座新驛館,有一處就在峪平。國庫本就空虛,皓王還要勾結他舅舅,侵吞國帑。」
夏小滿用白皙的指尖撫平他的眉頭,「殿下,你明知峪平知府是俞貴妃的弟弟,又暗中兼併了大量田地,何必去觸這個霉頭,換個地方試行新政就好了。」
「不破不立。」尹北望倏然睜眼,沉鬱的眸光鋒芒乍現。他直起身,活動了一下肩膀,「只有先把最難啃的地方啃下來,新政才能推廣。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否則,我選個其他地方試行,待向全國推廣時,別的地方官看俞仁文不配合,就也跟著消極。那樣,新政就垮了。所以,必須從俞仁文下手。」
「先別想了。」夏小滿關切道,「快三更了,安歇吧,明早還要上朝呢。」
「好吧,聽你的。」
尹北望來到寢殿,張著雙手,任由夏小滿為自己更衣。又坐在床邊,看他像從前每一天那樣跪在黃銅盆邊兌洗腳水,撩起衣袖用小臂試溫。
兌好水,夏小滿端著銅盆小步靠近,駕輕就熟地為尹北望除去鞋襪,洗腳的動作輕柔,連眉梢都帶著溫順的笑意。
這是他這些天來最開心的時刻。途中,他每晚都在擔心,其他宮人是不是連水都兌不好,不是涼了就是熱了。
他撩著水,輕聲道:「我昨晚只睡了一個時辰,就為了趕回來給殿下洗腳。」
尹北望笑了笑,問起葉星辭的事。
夏小滿絮絮地說了起來,又把慶王世子嫖妓一事講了。事發於他抵達順都當日,不過半天,就鬧得滿城風雨,這是有人要直接搞垮慶王的仕途。
所以,他臨走前又去永固園見了葉星辭,說慶王不能倒,必要時得開口求情。慶王一倒,瑞王獨大。而他們要的,是雙方彼此消磨。只要慶王度過這關,馬上就會轉過頭來報復。
「你做的對,葉小將軍怎麼說?」尹北望問。
「他說,就算我不說要幫慶王,他也已經決定插手查明真相。因為,他看不過去,有個女人不明不白的自殺了。」
「就因為這個?」尹北望訝異地提高聲調。
「對,他義憤填膺。」
「這小葉子,太天真了。」尹北望苦笑一下,憂心地嘆息,「你知道嗎,他小時候想做俠客,還要我跟他一起去闖蕩江湖。他很聰明,但也只有十七歲,很多事他都不懂。」
你自己也才二十歲啊,夏小滿彎起嘴角,偷偷笑了。他什麼都不懂,還不是怪你,隨意刪改書籍,把他呵護得那麼天真,像籠里的雛鳥。
第49章 厚此薄彼的帝王
「你該多留三天,知道了慶王世子一案的結果再動身回來。」尹北望的口吻略帶責備。
「是我急躁了,著急回來復命。」夏小滿低眉垂眼,恭順地檢討道,「我思念殿下。」
尹北望語氣轉柔,摸了摸他的頭,「我又何嘗不想你。你不在身邊這大半個月,總覺得少了什麼。你出宮之後,我想喝茶了,先喊了聲小滿,才想起你不在。」
夏小滿服侍尹北望睡下,放下防蚊蟲的紗帳,小心地掖在褥子下。尹北望叫他也去休息,水陸奔波一定很累,他執意要值夜。
從輕淺的呼吸來看,尹北望又失眠了。夏小滿知道,他在想千里之外的「公主」。是他親手,將精心呵護的爛漫如繁花的少年,推入漩渦之中。
夏小滿輕輕開口:「殿下要是後悔了,我們就想法子讓他回來。雖然很難,但一定有辦法的。」
許久,紗帳內才傳來幽幽的回應:「落子無悔。」
「那我們還找公主嗎?」
「就當她死了。」尹北望忽然起身,從枕下抽出一封信箋,遞了出來。
是一封家書,封套寫著:父皇母后福啟。
夏小滿疑惑地拆開,公主娟秀的筆跡躍入眼帘:叩別尊顏,已逾數月……他先是一驚,接著將信湊到鼻尖,墨香新鮮,是仿造的。
「我照著月芙的字跡偽造的,明天拿給母后看,讓她開心點。」尹北望深深地嘆了一口氣,「再晾一晾,把信封也做舊。就說,是你取來的。」
次日,這封家書出現在皇后的病榻前。它皺巴巴的,帶著千里跋涉的痕跡和風塵。
皇后在葉貴妃的攙扶下起身,肩披薄毯靠在床邊。夏小滿看見她慘澹的面容煥起光彩,戀戀不捨地將信通讀幾遍,才抬眼問:「是誰送來的?」
「是奴婢取來的。」夏小滿恭謹道,「奴婢奉太子爺差遣,過江看望公主去了。」
「快,快給本宮講講。」她渾濁的眸光又靈動起來,「她胖了還是瘦了?」
夏小滿看一眼太子,接著講起葉星辭在永固園的生活,所居住的星躍樓,以及樓前的秀麗湖景。皇后像在聽什麼終極秘密,牢牢盯著他開合的嘴唇,連呼吸都放得很輕。她的靈魂,似乎已飛去北方,與女兒相見。
末了,她欣慰地舒了口氣,和始終陪伴左右的葉貴妃說起信的內容:「她說要改嫁了,正在考察挑選夫君呢。改嫁也好,嫁給王爺,是做正妃。王府比深宮好,沒那麼多規矩和雜七雜八的事。將來她想歸寧,也方便些。」
「可不是麼,挺好的。」葉貴妃附和。她是定國公葉霖的妹妹,葉星辭的小姑,入宮十多年,有個八歲的女兒。她性格淡泊,從不主動討好聖上,倒更愛與年長她許多的皇后作伴。
皇后打起精神,喚來宮女為自己梳妝,同時對尹北望道:「岱嵐,你去把皇上找來,一起看看月芙的家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