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頁
葉星辭隱約覺察到瑞王和慶王的心思,又感到不可思議。你們楚家不是和樂融融,兄友弟恭嗎?怎麼皇兄剛駕崩,就惦記上「嫂嫂」了?皇家風氣如此狂野?
忽然,他腦中閃過一片金燦燦的東西,豁然開朗。嫁妝!他們是圖公主的嫁妝!
「公主」剛受了莫大的委屈,心靈脆弱,所以他們才下餃子似的趕在同一天來。安慰自己這個無依無靠的「少女」,來獲得好印象。但凡晚一天,效果就弱了。
至於楚翊,莫非也有所企圖?他還看不出來。楚翊待他,倒更像可以暢快說笑的尋常朋友。是真的關心,才來探望。
葉星辭不再說話,風捲殘雲,吃光了菜餚。慶王也沒多留,收了餐具,說過兩天再來,便告辭了。
葉星辭挺著肚子往回走,瞥一眼月邊的浮雲,那片像駿馬的雲彩早已變換了。回到寮房,他重重地躺回床上,撐得直打嗝,昏昏睡去。
不知過了多久,再一次被叫醒,那人的音色清脆而乾淨。
「又有誰來了,能不能讓人睡個囫圇覺!我可啥都吃不下了!」他睡意朦朧正想罵人,卻見眼前多了一張笑吟吟的俊俏臉龐。暗淡天光斜照,一雙清澈的大眼睛在黑暗中炯然發亮,像貓。
「夏公公?」驚訝和緊張令他嗓音嘶啞。
「葉小將軍,別來無恙。」夏小滿彎起眼睛,小狐狸似的笑了起來,「隨我來。」
他們翻牆而出,又翻出了靈泉寺的院牆,在山裡行進片刻,找到一處樹影稀疏、較為亮堂的山坡,雙雙坐下。
「說吧,究竟出什麼事了,讓堂堂的東宮內率成了小尼姑。」夏小滿略帶調侃地開口,只聽語氣便知道他們很熟,「本來,太子殿下聽說你病在半路,命我回程時去找你,把你接回兆安。這下倒省事,不用去了。」
一顆毛茸茸的褐色腦袋從他懷中探出頭,是只松鼠。他塞給它一顆花生,隨後靜靜地等待回應。
「殿下一直惦記著我,可我卻辜負了他的信任。」葉星辭羞慚欲死,抬手扇了自己一巴掌,卻摸到了一點豆腐皮渣子。他把渣子舔進嘴裡,愈加羞愧。自己弄丟了公主,還有心情大吃大喝。
他將手探進褲腰內的夾層,取出一個紙卷遞給夏小滿,悲哀道:「公主走了,這是她留下的話。我們盡力了,但是找不到她。」
夏小滿展開掃一眼,收入袖中,瞬間明白了一切。他沉默許久,才幽幽地出聲:「葉小將軍,這可是個彌天大謊。破了,就是捅破天的大禍。」
葉星辭攥緊拳頭,頂著強烈的內疚艱難吐字:「我想過,要告訴殿下。可是,可是他又能怎麼辦呢?我先讓子苓扮公主,可她受不了壓力。沒辦法,我就扮上了。」
夏小滿用白細的指尖輕撫小松鼠的腦袋,投來敬佩的目光:「我沒說你錯了。如果我是你,也會選擇瞞天過海。眼下,計劃恐怕要擱置。我先回兆安請示太子殿下,你繼續演好公主的角色,就像現在這樣。」
葉星辭忙問:「什麼計劃?」
「我不能說。」夏小滿抿起嘴唇。他的嘴唇很紅,下巴尖得像狐狸,側面看不到一點喉結,聲音也清脆得像還未變聲的孩子。
「連我也不能知道?我已經身處其中了。」
「我可以告訴你,已經實現的那一部分。」夏小滿任由自己養的松鼠從懷裡鑽出,在兩邊肩膀折返跑,「公主,要擇機刺殺昌帝。在入宮當夜,冊封禮之前。」他的眼神冷幽幽的,配合說出的話,讓人不寒而慄。
「什麼?」葉星辭愕然後仰,左右看了看,又猛然湊近,「殿下讓公主殺人?!」
「公主愛鑽研藥理,這件事沒你想得那麼難。」夏小滿淡淡道,仿佛不是在談殺人,而是殺雞。
葉星辭感覺喉嚨乾澀,怔怔地沉默半晌,才道:「我指的,不是殺人方法,而是殺人這件事本身。」
「當時,公主也同意了。不過,從如今的結果來看,她只是假意答應。」夏小滿抬手將松鼠從肩膀撈在懷中,喜愛地撫摸著,「我原以為,昌帝暴斃於宴席,是公主的手筆。一路都在讚嘆琢磨,這究竟是怎麼做到的?原來,是陰差陽錯。不過,照樣促成了我們原本想要的結果。」
「讓我緩一下。」葉星辭咬住下唇,手指無意識地摳進地面的泥土。他還是不敢相信,溫潤如玉的太子會讓親妹妹動手殺人。
路上,公主常看昌帝的畫像,也許不單單是挑剔對方的外表,更是在猶豫是否終結對方的生命。
第31章 挨揍可以美容
葉星辭問:「昌帝胖得像大缸,走路都喘,精神也有點恍惚。我看就算不死,也沒幾年活頭了,為什麼要冒險?」
「因為再過幾年,他兒子就長大了,所以他必須現在死。」夏小滿壓低聲音,目光隱隱透出陰險,「他一死,新君年幼,北昌的朝局必亂。混亂,會創造機會,這是我大齊從未有過的天時。」
「然後呢?」
「後面的,我暫時不能說,因為這原本與你無關。」夏小滿注視著葉星辭的雙眼,「我天亮就動身回去,把你的想法告訴我,我轉呈太子殿下。」
「我……」葉星辭說了一句連自己都覺得沒出息的話,卻也是大實話,「我想回家。我已經很久沒見我娘了,也非常思念殿下。」
「好,我記下了。」夏小滿肅然點頭,將松鼠揣進懷裡,「還有件事,殿下問:喀留王楚獻忠,是個什麼樣的人?」
「一個很普通的老人。」葉星辭揪了一把野草,轉著眼睛回憶,在昌帝靈前所見到的楚獻忠,「六十來歲,穿著與旁人無二,不過腦袋上編著很多髮辮,像頂了一腦袋小麻花似的,五官的輪廓很深。他哭得,可比我傷心多了。」
葉星辭知道,太子爺為何問起此人。早在十年前,齊國就有意策反楚獻忠,與對方南北夾擊,共同伐昌。不過楚獻忠很精明,不上這個當。大樹底下好乘涼,昌國沒了,他也就曬死了。
「身體狀況呢?」夏小滿追問。
「頭髮白了很多,但是看著挺硬朗。」
夏小滿垂眸,輕輕「嗯」了一聲,起身欲走。葉星辭也跟著站起來,關心道:「皇后娘娘鳳體安康?」
「公主前腳剛走,娘娘思女心切,又病倒了,我出宮時剛見好。」
二人閒聊幾句,夏小滿剛要走,又轉過身來,認真端詳著葉星辭,接著抬手捏住他的耳垂:「葉小將軍,當你不夾耳墜的時候,要記得用尖銳的東西在耳垂前後壓一下,偽造出穿耳的印記。」
葉星辭心裡一驚。從守靈開始,不許佩戴首飾,他的耳朵就這樣光禿禿的。這期間,不知還有沒有別人注意到。夏小滿心思縝密,令他自愧弗如。
「多謝提醒。」
「還有,你胸前……」夏小滿的目光下移,忍俊不禁道,「一直都是這樣平的嗎?」
葉星辭低頭看向胸口,抬手摸了摸,神情有些難堪:「起初沒管這個,後來我們又覺得,多少該有一點。所以守靈期間,子苓為我縫製了一件貼身小衣,裡面有夾層,可以填充棉絮。不過,我經常會忘了穿。」
他不是忘了,而是厭惡。每穿一回,就覺得自己被殺死了一回。
「還是該注意點。雖說,宮裡很多瘦弱的宮女也是平的。」
「你真是心細。」葉星辭夸道。
「過獎了,習慣使然,我們做宦官的都這樣。」夏小滿謙卑地笑笑,「等著我,我會儘快回來。」
他揮揮手,與葉星辭告別,略顯單薄的身影逐漸被樹影遮擋,輕微的腳步聲也淹沒於瀟瀟林風。
葉星辭回到寺里,立即翻出首飾盒,用最細的簪子在耳垂前後戳出四個印記。
翌日,妙慧挨揍了,接連兩回。
下山時,她在半路遇到一伙人,圍成一圈踢她。她傷痕累累,只好掉頭回寺,結果又遇到另一伙人,圍成一圈捶她。被毆過程中,她鬼哭狼嚎,認了許多爺爺奶奶,奈何人家不認她這個孫女。
她形容悽慘地爬回靈泉寺,臉腫得連眼睛都睜不開,像捅了馬蜂窩。好處是,顯得臉不那麼長了,皺紋也撐平了,紅潤有光澤,一下子年輕十歲。
尼姑們將她抬到寮房,七手八腳為她處理傷口。葉星辭也去「幫忙」,其實是湊熱鬧。聽說她遇到兩伙人,暗想:兩位還真是言出必行。這兩伙人要是碰到一起,恐怕得猜拳定先後,畢竟妙慧身邊沒那麼多站位。
妙慧不知是誰打了自己,只知行兇者口口聲聲「老潑婦,叫你欺負公主」。從這天起,她落下個毛病,一看見葉星辭就哆嗦。
**
斷七之後,宮裡的喪禮布置都撤了。不過燈籠仍是白色,過了百日再摘。
那場壽宴上突如其來的死亡,似乎終於遠去了一些。而它肅殺的陰影,卻如同那一盞盞白燈,白慘慘地懸在每個人的頭頂。
九歲的永曆小皇帝沒有乾綱獨斷的決策力,朝廷處理政務的效率明顯較從前慢了。一條政策,往往要經過三個皇叔和政事堂反覆商量斟酌,方能執行。
忽然,他腦中閃過一片金燦燦的東西,豁然開朗。嫁妝!他們是圖公主的嫁妝!
「公主」剛受了莫大的委屈,心靈脆弱,所以他們才下餃子似的趕在同一天來。安慰自己這個無依無靠的「少女」,來獲得好印象。但凡晚一天,效果就弱了。
至於楚翊,莫非也有所企圖?他還看不出來。楚翊待他,倒更像可以暢快說笑的尋常朋友。是真的關心,才來探望。
葉星辭不再說話,風捲殘雲,吃光了菜餚。慶王也沒多留,收了餐具,說過兩天再來,便告辭了。
葉星辭挺著肚子往回走,瞥一眼月邊的浮雲,那片像駿馬的雲彩早已變換了。回到寮房,他重重地躺回床上,撐得直打嗝,昏昏睡去。
不知過了多久,再一次被叫醒,那人的音色清脆而乾淨。
「又有誰來了,能不能讓人睡個囫圇覺!我可啥都吃不下了!」他睡意朦朧正想罵人,卻見眼前多了一張笑吟吟的俊俏臉龐。暗淡天光斜照,一雙清澈的大眼睛在黑暗中炯然發亮,像貓。
「夏公公?」驚訝和緊張令他嗓音嘶啞。
「葉小將軍,別來無恙。」夏小滿彎起眼睛,小狐狸似的笑了起來,「隨我來。」
他們翻牆而出,又翻出了靈泉寺的院牆,在山裡行進片刻,找到一處樹影稀疏、較為亮堂的山坡,雙雙坐下。
「說吧,究竟出什麼事了,讓堂堂的東宮內率成了小尼姑。」夏小滿略帶調侃地開口,只聽語氣便知道他們很熟,「本來,太子殿下聽說你病在半路,命我回程時去找你,把你接回兆安。這下倒省事,不用去了。」
一顆毛茸茸的褐色腦袋從他懷中探出頭,是只松鼠。他塞給它一顆花生,隨後靜靜地等待回應。
「殿下一直惦記著我,可我卻辜負了他的信任。」葉星辭羞慚欲死,抬手扇了自己一巴掌,卻摸到了一點豆腐皮渣子。他把渣子舔進嘴裡,愈加羞愧。自己弄丟了公主,還有心情大吃大喝。
他將手探進褲腰內的夾層,取出一個紙卷遞給夏小滿,悲哀道:「公主走了,這是她留下的話。我們盡力了,但是找不到她。」
夏小滿展開掃一眼,收入袖中,瞬間明白了一切。他沉默許久,才幽幽地出聲:「葉小將軍,這可是個彌天大謊。破了,就是捅破天的大禍。」
葉星辭攥緊拳頭,頂著強烈的內疚艱難吐字:「我想過,要告訴殿下。可是,可是他又能怎麼辦呢?我先讓子苓扮公主,可她受不了壓力。沒辦法,我就扮上了。」
夏小滿用白細的指尖輕撫小松鼠的腦袋,投來敬佩的目光:「我沒說你錯了。如果我是你,也會選擇瞞天過海。眼下,計劃恐怕要擱置。我先回兆安請示太子殿下,你繼續演好公主的角色,就像現在這樣。」
葉星辭忙問:「什麼計劃?」
「我不能說。」夏小滿抿起嘴唇。他的嘴唇很紅,下巴尖得像狐狸,側面看不到一點喉結,聲音也清脆得像還未變聲的孩子。
「連我也不能知道?我已經身處其中了。」
「我可以告訴你,已經實現的那一部分。」夏小滿任由自己養的松鼠從懷裡鑽出,在兩邊肩膀折返跑,「公主,要擇機刺殺昌帝。在入宮當夜,冊封禮之前。」他的眼神冷幽幽的,配合說出的話,讓人不寒而慄。
「什麼?」葉星辭愕然後仰,左右看了看,又猛然湊近,「殿下讓公主殺人?!」
「公主愛鑽研藥理,這件事沒你想得那麼難。」夏小滿淡淡道,仿佛不是在談殺人,而是殺雞。
葉星辭感覺喉嚨乾澀,怔怔地沉默半晌,才道:「我指的,不是殺人方法,而是殺人這件事本身。」
「當時,公主也同意了。不過,從如今的結果來看,她只是假意答應。」夏小滿抬手將松鼠從肩膀撈在懷中,喜愛地撫摸著,「我原以為,昌帝暴斃於宴席,是公主的手筆。一路都在讚嘆琢磨,這究竟是怎麼做到的?原來,是陰差陽錯。不過,照樣促成了我們原本想要的結果。」
「讓我緩一下。」葉星辭咬住下唇,手指無意識地摳進地面的泥土。他還是不敢相信,溫潤如玉的太子會讓親妹妹動手殺人。
路上,公主常看昌帝的畫像,也許不單單是挑剔對方的外表,更是在猶豫是否終結對方的生命。
第31章 挨揍可以美容
葉星辭問:「昌帝胖得像大缸,走路都喘,精神也有點恍惚。我看就算不死,也沒幾年活頭了,為什麼要冒險?」
「因為再過幾年,他兒子就長大了,所以他必須現在死。」夏小滿壓低聲音,目光隱隱透出陰險,「他一死,新君年幼,北昌的朝局必亂。混亂,會創造機會,這是我大齊從未有過的天時。」
「然後呢?」
「後面的,我暫時不能說,因為這原本與你無關。」夏小滿注視著葉星辭的雙眼,「我天亮就動身回去,把你的想法告訴我,我轉呈太子殿下。」
「我……」葉星辭說了一句連自己都覺得沒出息的話,卻也是大實話,「我想回家。我已經很久沒見我娘了,也非常思念殿下。」
「好,我記下了。」夏小滿肅然點頭,將松鼠揣進懷裡,「還有件事,殿下問:喀留王楚獻忠,是個什麼樣的人?」
「一個很普通的老人。」葉星辭揪了一把野草,轉著眼睛回憶,在昌帝靈前所見到的楚獻忠,「六十來歲,穿著與旁人無二,不過腦袋上編著很多髮辮,像頂了一腦袋小麻花似的,五官的輪廓很深。他哭得,可比我傷心多了。」
葉星辭知道,太子爺為何問起此人。早在十年前,齊國就有意策反楚獻忠,與對方南北夾擊,共同伐昌。不過楚獻忠很精明,不上這個當。大樹底下好乘涼,昌國沒了,他也就曬死了。
「身體狀況呢?」夏小滿追問。
「頭髮白了很多,但是看著挺硬朗。」
夏小滿垂眸,輕輕「嗯」了一聲,起身欲走。葉星辭也跟著站起來,關心道:「皇后娘娘鳳體安康?」
「公主前腳剛走,娘娘思女心切,又病倒了,我出宮時剛見好。」
二人閒聊幾句,夏小滿剛要走,又轉過身來,認真端詳著葉星辭,接著抬手捏住他的耳垂:「葉小將軍,當你不夾耳墜的時候,要記得用尖銳的東西在耳垂前後壓一下,偽造出穿耳的印記。」
葉星辭心裡一驚。從守靈開始,不許佩戴首飾,他的耳朵就這樣光禿禿的。這期間,不知還有沒有別人注意到。夏小滿心思縝密,令他自愧弗如。
「多謝提醒。」
「還有,你胸前……」夏小滿的目光下移,忍俊不禁道,「一直都是這樣平的嗎?」
葉星辭低頭看向胸口,抬手摸了摸,神情有些難堪:「起初沒管這個,後來我們又覺得,多少該有一點。所以守靈期間,子苓為我縫製了一件貼身小衣,裡面有夾層,可以填充棉絮。不過,我經常會忘了穿。」
他不是忘了,而是厭惡。每穿一回,就覺得自己被殺死了一回。
「還是該注意點。雖說,宮裡很多瘦弱的宮女也是平的。」
「你真是心細。」葉星辭夸道。
「過獎了,習慣使然,我們做宦官的都這樣。」夏小滿謙卑地笑笑,「等著我,我會儘快回來。」
他揮揮手,與葉星辭告別,略顯單薄的身影逐漸被樹影遮擋,輕微的腳步聲也淹沒於瀟瀟林風。
葉星辭回到寺里,立即翻出首飾盒,用最細的簪子在耳垂前後戳出四個印記。
翌日,妙慧挨揍了,接連兩回。
下山時,她在半路遇到一伙人,圍成一圈踢她。她傷痕累累,只好掉頭回寺,結果又遇到另一伙人,圍成一圈捶她。被毆過程中,她鬼哭狼嚎,認了許多爺爺奶奶,奈何人家不認她這個孫女。
她形容悽慘地爬回靈泉寺,臉腫得連眼睛都睜不開,像捅了馬蜂窩。好處是,顯得臉不那麼長了,皺紋也撐平了,紅潤有光澤,一下子年輕十歲。
尼姑們將她抬到寮房,七手八腳為她處理傷口。葉星辭也去「幫忙」,其實是湊熱鬧。聽說她遇到兩伙人,暗想:兩位還真是言出必行。這兩伙人要是碰到一起,恐怕得猜拳定先後,畢竟妙慧身邊沒那麼多站位。
妙慧不知是誰打了自己,只知行兇者口口聲聲「老潑婦,叫你欺負公主」。從這天起,她落下個毛病,一看見葉星辭就哆嗦。
**
斷七之後,宮裡的喪禮布置都撤了。不過燈籠仍是白色,過了百日再摘。
那場壽宴上突如其來的死亡,似乎終於遠去了一些。而它肅殺的陰影,卻如同那一盞盞白燈,白慘慘地懸在每個人的頭頂。
九歲的永曆小皇帝沒有乾綱獨斷的決策力,朝廷處理政務的效率明顯較從前慢了。一條政策,往往要經過三個皇叔和政事堂反覆商量斟酌,方能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