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頁
她頓了頓,又自顧自鬆了口,「或者,先把親事定了也行。不過,直接指婚,又似乎不大合理……」
一切都按預想中的發展,楚翊彎起嘴角,點頭道:「沒錯,我正想說呢。既然她是客,那我們就無權指婚,所以得讓她自己選夫君。」
「這樣的話……」太皇太后擰起眉頭沉吟著,「哀家看,她八成會選你。你年輕俊朗,又不曾婚娶,來順都這一路上,跟她也算熟識。」
「我並無此意。」楚翊謙卑地半垂著眼,沒有一絲銳氣,語氣委屈巴巴,「何況,公主也不會選我。論能力,我年少無知,遠不及三哥。論文才,我都不敢試著為先皇寫一幅匾額和碑文,叫群臣去評議。論武功,別看我年輕,弓馬可比不過三哥。論爵位,我只是郡王,三哥是親王。論出身,玉川公主是齊國皇后所出的嫡長女,肯定要講究這些的。我生母曾是宮女,斗大的字不識一筐。而瑞王,出身貴重。」
他刻意在最後一句加重語氣,放緩語速。這番話,像一陣輕柔解乏的按摩,讓主位上的老太太渾身舒坦,滿意地哼了一聲。所謂千穿萬穿,馬屁不穿。
「況且,公主對我印象不好,我接親回來的路上……算了。」楚翊苦笑著撓撓頭,癟了癟嘴,像犯錯的孩子。
「怎麼了?」
「孩兒實在不好意思說。」
「那哀家就不問了。等斷七之後,我就安排人去靈泉寺,叫玉川公主搬回永固園去住。」太皇太后疲倦地揮揮手,「哀家乏了,得去躺一躺,你去看看你母妃吧。」
「還有件事,要過問母后。」楚翊站了起來,躬身道,「孩兒的四舅,自冬天染了風寒侵入肺腑,至今還在咳嗽。想請你老人家示下,准許他去永固園調養。那裡風景好,空氣也新鮮。」
「唉,這就見外了。直接去就好,何必問我。需要什麼藥,只管從宮裡拿。」
楚翊謝恩告退。出了大殿,他嘆了口氣,抬眼迎向熾烈的太陽,眸中的謙卑逢迎瞬間被鋒芒所替代,比日光更盛。配上俊逸的輪廓,整個人宛若一把精緻而銳不可當的匕首。
他步履輕盈矯健,直奔生母的住處。
提出撮合公主和瑞王,只是為了獲得太皇太后的首肯,放那小丫頭出來。不然,她就得老死在靈泉寺。老太太一輩子安常守故,若非考慮到為親兒子續弦、增添羽翼,絕不會松這個口。
至於離開寺院之後,公主終會嫁給誰,到時可就由不得老太太了。
第25章 我全都要
剛走到母妃的寢宮,就聽見後園亭中傳來一陣大鵝似的朗笑,嘎嘎的。而後戛然而止,顯然是被責備了。
楚翊會心一笑,身心陡然放鬆了,加快腳步。
後園很小,涼亭更小。幾株忍冬越過叢生的蘭草攀援而上,頑強地爬滿半個亭子,形成一幅天然的綠色簾幕。
綠意盎然的檐下懸著一籠畫眉,兩個服色淡雅的女子正伴著鳥兒的啁啾習字,石桌上筆墨紙硯俱全。她們一個還不滿四十,依舊風姿綽約,靈動的眉目明艷如畫。另一個已過天命之年,端莊淑雅,鬢角微霜。
「先不練了,姐姐,我們喝點茶吧。」年輕些的女人道。她是楚翊的生母,陳太妃。
「一個時辰了,你才寫了不到十個字。」楚翊的養母袁太妃笑著嘆氣。
「等會兒再練。」
「到那時,你又該說要去睡覺了。」
「那就睡醒了再說……呀,咱兒子來了!」陳太妃抄起石桌上的一沓宣紙,遞給邁進涼亭的楚翊,「看,這是為娘今天練的字!」
「這是最近十天的成果。」袁太妃拆穿道。
陳太妃嗔怪地橫了她一眼,拉著楚翊坐下,問他用過午膳了沒。又仔細打量他,心疼道:「咱們娘兒仨有一個月沒聚了,忙了這一陣,你都快瘦脫相了。剛給太皇太后請安了?」
「嗯。」楚翊走得渴了,端起桌上的蓋碗,將茶水一飲而盡。他和母親很像,尤其是高挺的鼻樑,鼻頭秀氣而飽滿。
宮女來換茶,他擺擺手,屏退了幾人。確認四周無人,他才說:「你們知道蘭妃殉葬的事嗎?怎麼沒人勸勸她。」
「我們也是才知道。」袁太妃緩緩搖頭,憐愛地看著他,「逸之,你確實清減了,多吃點。」
「你四舅的病怎麼樣?」陳太妃問。
「有點咳嗽,我叫他搬去永固園調養一陣子,已經請示過老太太了。」楚翊見桌上有椒鹽香榧,於是抓了一顆慢悠悠地剝開。
他出生時,親娘剛從末等宮女晉封為才人。她品級太低,娘家無勢,自己大字不識幾個,又才十幾歲,害怕孩子養不大。於是就送給剛經歷喪子之痛的袁氏撫養,自己則三天兩頭過去轉轉。
袁氏是大家閨秀,將喪子後所有的母愛,都傾注在這個與自己沒有血緣關係的孩子身上。久而久之,兩個性格、家世迥然的女人也成了深宮中最親密的夥伴,相伴半生。
楚翊始終覺得,親娘雖然沒讀過書,卻是有大智慧的。一個女人,捨得將剛出生的孩子送人,堪稱當機立斷。
「跟二位母妃說件事。你們是我最親的人,我想有必要告訴你們,我在做什麼。」楚翊悠閒地剝著香榧,淡然而堅定地講出他此生最重要的決定,他的一生都將為之跌宕:「今年,也許明年,朝廷會議舉攝政王,總領朝政,那個人會是我。玉川公主將嫁給一個王爺,那個人也會是我。」
說完,他咀嚼著香榧仁,眯起雙眼對二位母妃笑了笑。
生母噗嗤一笑,忽然在他眼前「啪」的雙掌一擊:「哎,快醒醒!」接著來探他額頭,「兒子,你沒發燒吧?」
養母則肅然凝視他,確認這並非玩笑之後,才道:「娘清楚,你胸藏丘壑。可你知道,這意味著什麼?往後,你是一步一道坎,容不得行差踏錯。誰知將相王侯外,別有優遊快活人。榮辱不驚,又何嘗不是樂事。」
陳太妃抿了抿嘴唇,道:「我沒有袁姐姐這麼會說,只好總結一下她的話:逸之啊,你這兩件事忒難,甭惦記了,別瞎摻和。」
「難道你們沒意識到,這兩件事,其實是一件事嗎?」楚翊的目光在二人臉上流轉,「誰娶到玉川公主,誰就更有可能成為攝政王。公主是齊國第一個遠嫁的皇女,民心思定,盼望和平,娶了她就相當於在腦門上刻了個『和』字,也就成了最不易發動戰爭的人。朝中主和的官員居多,他們更願意相信,親家之間不輕易言戰。」
兩個女人對視一眼,靜靜地聽他說下去。
「而且,公主身帶巨額嫁妝,僅黃金就有一萬兩。人情往來、迎來送往都需要財帛,而我的年俸才三千兩白銀。為了照顧窮苦百姓,田裡的地租已經兩年沒收了。」楚翊目光如炬,清醒而理智地剖析,「我不貪財,但我將來想結交的人,或許貪財。我需要她的襄助和扶持,當然,如果借了她的錢,我會還。」
有件事他沒有說,恥於開口。那就是對於公主本人,或者說是故人小五,他也有一絲淡淡的好感。
「這些東西,你是什麼時候想到的?」陳太妃低聲問。
「在大行皇帝靈前。」楚翊坦言。
「你不地道!你皇兄剛剛晏駕,你就琢磨這些。」
「不只是我,我三哥和四哥也想到了。」
「哼,那你們哥仨都不地道。兄長的遺體就在眼前,卻惦記上嫂嫂了。」陳太妃頓了一下,瞥一眼袁太妃,問出二人都想說的:「逸之,你一定要跟他們爭?」
楚翊若無其事地繼續剝香榧吃,年輕的目光堅定如磐石:「瑞王和慶王,我不知他們能不能當好這個攝政王,但我認為自己可以。與其信別人,不如信自己。」
「兄弟三個商量著來,輪流做主不好嗎?這個月你主政,下個月他主政。」說完,袁太妃苦笑著搖搖頭。不可能,權力之巔只容得下一個主宰,人性如此。
「娘,你看,連你自己都不信自己的話。」楚翊聳了聳肩,「私底下說個不太恰當的比方。遙想當年,太祖皇帝起事,受天命御極時,怎麼沒說和那些從龍之臣商量著,一月一輪換,輪流當皇帝?很多事,是不能商量的,必須由一人拍板。」
「他們可不會讓給你。」陳太妃撇撇嘴。
「當然不會,鬥爭在所難免。」楚翊低沉地笑笑,眸色一暗,「我不會加害他們。不過,他們要是害我,我也絕不客氣。」
「除了圖公主象徵的和平,以及嫁妝,你肯定還看上人家的美色了。在半路,你小子就惦記上了。」陳太妃篤定道。
「沒有的事。」楚翊尷尬地垂眸,「直到迎她入宮的宴會,我才算是真正看清她的樣子。」
親娘一針見血:「然後,你就在你皇兄靈前惦記上了。」
這話戳中了楚翊,令他耳根微紅,不過臉上無波無瀾。守靈那一個月,他每天的確會騰出一點點時間,去想跪在他不遠處的小丫頭。
一切都按預想中的發展,楚翊彎起嘴角,點頭道:「沒錯,我正想說呢。既然她是客,那我們就無權指婚,所以得讓她自己選夫君。」
「這樣的話……」太皇太后擰起眉頭沉吟著,「哀家看,她八成會選你。你年輕俊朗,又不曾婚娶,來順都這一路上,跟她也算熟識。」
「我並無此意。」楚翊謙卑地半垂著眼,沒有一絲銳氣,語氣委屈巴巴,「何況,公主也不會選我。論能力,我年少無知,遠不及三哥。論文才,我都不敢試著為先皇寫一幅匾額和碑文,叫群臣去評議。論武功,別看我年輕,弓馬可比不過三哥。論爵位,我只是郡王,三哥是親王。論出身,玉川公主是齊國皇后所出的嫡長女,肯定要講究這些的。我生母曾是宮女,斗大的字不識一筐。而瑞王,出身貴重。」
他刻意在最後一句加重語氣,放緩語速。這番話,像一陣輕柔解乏的按摩,讓主位上的老太太渾身舒坦,滿意地哼了一聲。所謂千穿萬穿,馬屁不穿。
「況且,公主對我印象不好,我接親回來的路上……算了。」楚翊苦笑著撓撓頭,癟了癟嘴,像犯錯的孩子。
「怎麼了?」
「孩兒實在不好意思說。」
「那哀家就不問了。等斷七之後,我就安排人去靈泉寺,叫玉川公主搬回永固園去住。」太皇太后疲倦地揮揮手,「哀家乏了,得去躺一躺,你去看看你母妃吧。」
「還有件事,要過問母后。」楚翊站了起來,躬身道,「孩兒的四舅,自冬天染了風寒侵入肺腑,至今還在咳嗽。想請你老人家示下,准許他去永固園調養。那裡風景好,空氣也新鮮。」
「唉,這就見外了。直接去就好,何必問我。需要什麼藥,只管從宮裡拿。」
楚翊謝恩告退。出了大殿,他嘆了口氣,抬眼迎向熾烈的太陽,眸中的謙卑逢迎瞬間被鋒芒所替代,比日光更盛。配上俊逸的輪廓,整個人宛若一把精緻而銳不可當的匕首。
他步履輕盈矯健,直奔生母的住處。
提出撮合公主和瑞王,只是為了獲得太皇太后的首肯,放那小丫頭出來。不然,她就得老死在靈泉寺。老太太一輩子安常守故,若非考慮到為親兒子續弦、增添羽翼,絕不會松這個口。
至於離開寺院之後,公主終會嫁給誰,到時可就由不得老太太了。
第25章 我全都要
剛走到母妃的寢宮,就聽見後園亭中傳來一陣大鵝似的朗笑,嘎嘎的。而後戛然而止,顯然是被責備了。
楚翊會心一笑,身心陡然放鬆了,加快腳步。
後園很小,涼亭更小。幾株忍冬越過叢生的蘭草攀援而上,頑強地爬滿半個亭子,形成一幅天然的綠色簾幕。
綠意盎然的檐下懸著一籠畫眉,兩個服色淡雅的女子正伴著鳥兒的啁啾習字,石桌上筆墨紙硯俱全。她們一個還不滿四十,依舊風姿綽約,靈動的眉目明艷如畫。另一個已過天命之年,端莊淑雅,鬢角微霜。
「先不練了,姐姐,我們喝點茶吧。」年輕些的女人道。她是楚翊的生母,陳太妃。
「一個時辰了,你才寫了不到十個字。」楚翊的養母袁太妃笑著嘆氣。
「等會兒再練。」
「到那時,你又該說要去睡覺了。」
「那就睡醒了再說……呀,咱兒子來了!」陳太妃抄起石桌上的一沓宣紙,遞給邁進涼亭的楚翊,「看,這是為娘今天練的字!」
「這是最近十天的成果。」袁太妃拆穿道。
陳太妃嗔怪地橫了她一眼,拉著楚翊坐下,問他用過午膳了沒。又仔細打量他,心疼道:「咱們娘兒仨有一個月沒聚了,忙了這一陣,你都快瘦脫相了。剛給太皇太后請安了?」
「嗯。」楚翊走得渴了,端起桌上的蓋碗,將茶水一飲而盡。他和母親很像,尤其是高挺的鼻樑,鼻頭秀氣而飽滿。
宮女來換茶,他擺擺手,屏退了幾人。確認四周無人,他才說:「你們知道蘭妃殉葬的事嗎?怎麼沒人勸勸她。」
「我們也是才知道。」袁太妃緩緩搖頭,憐愛地看著他,「逸之,你確實清減了,多吃點。」
「你四舅的病怎麼樣?」陳太妃問。
「有點咳嗽,我叫他搬去永固園調養一陣子,已經請示過老太太了。」楚翊見桌上有椒鹽香榧,於是抓了一顆慢悠悠地剝開。
他出生時,親娘剛從末等宮女晉封為才人。她品級太低,娘家無勢,自己大字不識幾個,又才十幾歲,害怕孩子養不大。於是就送給剛經歷喪子之痛的袁氏撫養,自己則三天兩頭過去轉轉。
袁氏是大家閨秀,將喪子後所有的母愛,都傾注在這個與自己沒有血緣關係的孩子身上。久而久之,兩個性格、家世迥然的女人也成了深宮中最親密的夥伴,相伴半生。
楚翊始終覺得,親娘雖然沒讀過書,卻是有大智慧的。一個女人,捨得將剛出生的孩子送人,堪稱當機立斷。
「跟二位母妃說件事。你們是我最親的人,我想有必要告訴你們,我在做什麼。」楚翊悠閒地剝著香榧,淡然而堅定地講出他此生最重要的決定,他的一生都將為之跌宕:「今年,也許明年,朝廷會議舉攝政王,總領朝政,那個人會是我。玉川公主將嫁給一個王爺,那個人也會是我。」
說完,他咀嚼著香榧仁,眯起雙眼對二位母妃笑了笑。
生母噗嗤一笑,忽然在他眼前「啪」的雙掌一擊:「哎,快醒醒!」接著來探他額頭,「兒子,你沒發燒吧?」
養母則肅然凝視他,確認這並非玩笑之後,才道:「娘清楚,你胸藏丘壑。可你知道,這意味著什麼?往後,你是一步一道坎,容不得行差踏錯。誰知將相王侯外,別有優遊快活人。榮辱不驚,又何嘗不是樂事。」
陳太妃抿了抿嘴唇,道:「我沒有袁姐姐這麼會說,只好總結一下她的話:逸之啊,你這兩件事忒難,甭惦記了,別瞎摻和。」
「難道你們沒意識到,這兩件事,其實是一件事嗎?」楚翊的目光在二人臉上流轉,「誰娶到玉川公主,誰就更有可能成為攝政王。公主是齊國第一個遠嫁的皇女,民心思定,盼望和平,娶了她就相當於在腦門上刻了個『和』字,也就成了最不易發動戰爭的人。朝中主和的官員居多,他們更願意相信,親家之間不輕易言戰。」
兩個女人對視一眼,靜靜地聽他說下去。
「而且,公主身帶巨額嫁妝,僅黃金就有一萬兩。人情往來、迎來送往都需要財帛,而我的年俸才三千兩白銀。為了照顧窮苦百姓,田裡的地租已經兩年沒收了。」楚翊目光如炬,清醒而理智地剖析,「我不貪財,但我將來想結交的人,或許貪財。我需要她的襄助和扶持,當然,如果借了她的錢,我會還。」
有件事他沒有說,恥於開口。那就是對於公主本人,或者說是故人小五,他也有一絲淡淡的好感。
「這些東西,你是什麼時候想到的?」陳太妃低聲問。
「在大行皇帝靈前。」楚翊坦言。
「你不地道!你皇兄剛剛晏駕,你就琢磨這些。」
「不只是我,我三哥和四哥也想到了。」
「哼,那你們哥仨都不地道。兄長的遺體就在眼前,卻惦記上嫂嫂了。」陳太妃頓了一下,瞥一眼袁太妃,問出二人都想說的:「逸之,你一定要跟他們爭?」
楚翊若無其事地繼續剝香榧吃,年輕的目光堅定如磐石:「瑞王和慶王,我不知他們能不能當好這個攝政王,但我認為自己可以。與其信別人,不如信自己。」
「兄弟三個商量著來,輪流做主不好嗎?這個月你主政,下個月他主政。」說完,袁太妃苦笑著搖搖頭。不可能,權力之巔只容得下一個主宰,人性如此。
「娘,你看,連你自己都不信自己的話。」楚翊聳了聳肩,「私底下說個不太恰當的比方。遙想當年,太祖皇帝起事,受天命御極時,怎麼沒說和那些從龍之臣商量著,一月一輪換,輪流當皇帝?很多事,是不能商量的,必須由一人拍板。」
「他們可不會讓給你。」陳太妃撇撇嘴。
「當然不會,鬥爭在所難免。」楚翊低沉地笑笑,眸色一暗,「我不會加害他們。不過,他們要是害我,我也絕不客氣。」
「除了圖公主象徵的和平,以及嫁妝,你肯定還看上人家的美色了。在半路,你小子就惦記上了。」陳太妃篤定道。
「沒有的事。」楚翊尷尬地垂眸,「直到迎她入宮的宴會,我才算是真正看清她的樣子。」
親娘一針見血:「然後,你就在你皇兄靈前惦記上了。」
這話戳中了楚翊,令他耳根微紅,不過臉上無波無瀾。守靈那一個月,他每天的確會騰出一點點時間,去想跪在他不遠處的小丫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