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太好了,勝了就好。」溫竹君聽到這句話,不由鬆了口氣,「馬上就要下雪了,還要繼續打嗎?北戎人難道不怕被凍死?」

  周三姑娘搖頭,「戰爭誰能預料呢,就說那西越,現在也摻和了一腳,我爹都快煩死了,糧食不夠,又不下雨,麥子也種不下去,就算今年能混過去,明年還沒著落,天天在家喊這官做到頭了……」

  溫竹君聽著也覺得犯愁,災民越來越多,賑災糧能撐到什麼時候?

  玉京到底在幹什麼呢?一個持續了百年的王朝,就是這樣的反應速度嗎?還是這裡面又摻雜著權力的博弈?

  情況越發不好,河邊的災民越來越多,天氣也越來越冷,已經有人一躺不起了。

  終於,剛入十月,大概是這慘狀讓老天爺開了眼。

  吃過午飯後不久,就狂風大作,又過了約莫盞茶的功夫,開始下雨了,豆大的雨滴砸了下來,空氣里滿是灰塵的味道。

  一場傾盆大雨伴著電閃雷鳴落下,青紫色的光瞬間照亮了這片乾渴的大地,龜裂已久的土地終於逢來甘霖。

  田間地頭蛛網般的裂隙喝飽水,以肉眼可見速度彌合,街道上擺著的香案,香灰順著水流淌,洪橋上「五穀豐登」牌樓被沖洗得乾乾淨淨。

  周大人看著雨,激動的一把推開隨從的頂在頭頂的傘,朝一旁的賑災使道:「下雨了,終於下雨了,大人,下雨了……」

  瘦削的賑災使大人一身青衣,背著手,面無表情地望著天,眸中如淵,花白的頭髮跟鬍子在風中凌亂,又漸漸被雨水打濕。

  「是好事,該儘早引導百姓回鄉,趁著最後一點時間,把麥子種下去。」

  周大人連連點頭,「我知道,我會儘早勸大家回去的。」

  他接著猶豫道:「大人,不管軍糧還是賑災糧,都不能再拖了,前線將士的糧草輜重,只夠不到半月,必須挪用準備給災民的糧食,可朝廷的賑災糧,到底什麼時候到?百姓們就算回鄉,也得有糧啊。」

  張炳之目光悠悠,眸中露出一絲似是譏諷又似悲哀的眼神,一直不語。

  周大人還要再開口,卻看到張大人揮手,望著右丞大人孑然獨立的瘦小背影,他只能躬身退下。

  剛勝了一仗,皇帝高興,下旨必須儘早籌集軍糧,決不能餓著將士們,但賑災糧的事兒,卻沒了下文,真不知玉京那些大人到底在幹什麼?

  隨著災民被遣送回鄉,豐源也漸漸恢復了寧靜,麥子播了種,大家一顆浮躁的心,勉強落了些。

  只是糧食價格一直居高不下,百姓怨聲載道,日日薄粥乾菜度日。

  溫竹君本想給玉京去信,但因她不幫著家裡買田地,心裡難免短了截,又不能直接給東宮寫信,略想想,便扭頭給肅州的大哥哥去信了。

  許多事,怕是只有在玉京的人清楚,付家雖說不在權利中樞,但肯定能聽到風聲。

  溫春輝的回信也很及時。

  溫竹君看後,半晌都說不出話。

  許是大梁流年不利,東南有倭寇,西邊跟北邊也一樣在受到侵襲,就連皇宮都失火了,皇帝受到驚嚇,砍了欽天監的腦袋後,還說要趁著冬至舉辦祭天大典。

  肅州本就沒什麼糧食,一開始總督給了張炳之二十萬石糧食,但現在也著實拿不出來,至於別的地方,他遠在肅州,也不清楚。

  而太子重新監國後,便一直蟄伏不動,皇帝說什麼就是什麼,再不像從前那樣,遇事便據理力爭了。

  信的最末尾,大哥哥還說,江玉淨還是服軟,把大姐姐跟七哥兒接回去了,至於那個什麼妾室跟江老夫人,統統送走了。

  雖然沒說過程,但溫竹君能猜得到,江玉淨這輩子的仕途,大概不

  會有什麼建樹。

  溫竹君叫來青梨,「家裡還剩多少糧?」

  「還剩二十五石,吃到明年春都夠。」青梨笑道:「幸好夫人有先見之明,買了糧食,不然咱們也得吃那高價米了。」

  溫竹君嘆了口氣,現在還有高價米吃,萬一有什麼波折,怕是高價米都沒了。

  不過,她對太子為人還是有信心的,他再厭惡張炳之,總不至於厭惡百姓吧?

  進了十一月,一場大雪如約而至般落下,豐源整座城都銀裝素裹,都說瑞雪兆豐年,這下肯定不用擔心明年麥子的收成。

  又是捷報傳來,這次溫竹君終於聽到了霍雲霄的名字,說是他勇猛非凡,擒獲了北戎二王子。

  鄭溪住的稍遠,災民退了後,她才開始恢復走動。

  「霍侯爺當真神勇。」她笑道:「聽說北戎想換二王子回去呢。」

  溫竹君只關心一件事,「那他能回家了嗎?」

  周三姑娘喜滋滋的,「姐姐還不知道呢,太子在皇上面前請旨,說當年龍虎將軍打的西越不敢冒頭,如今霍侯爺作為他的徒弟,萬不能在西越面前墮了咱們大梁將士的名頭,又讓他西下了。」

  溫竹君:「……」

  霍雲霄就是驢,生產隊裡的驢。

  第127章 撿漏的第一百二十七天她大概走不掉了……

  外間冰天雪地,屋內溫暖如春,燎爐里的炭火正旺,噼啪作響。

  溫竹君心裡無語,不想說話,只能借著添炭的空隙閉口不言。

  這太子也真是的,一場打完好歹也要讓人休息下吧,哪有這樣連軸轉的?

  鄭溪看穿她的沉默,笑道:「二皇子自己回京了,我樂得留在北地,正好不想回玉京,放心,有我們陪你呢。」

  溫竹君點頭,「二皇子回玉京了?」

  「嗯,他本想跟霍侯爺一起西下,但是被召回去了。」鄭溪淡淡笑道:「皇上身子不太好,又六十大壽在即,肯定要大操大辦,做兒子的,總要回去賀壽。」

  周三姑娘看出兩人情緒有些不好,連忙道:「這次擒獲北戎二王子,霍侯爺跟二皇子功勞不小,肯定會得重用,兩位姐姐可別不高興了。」

  溫竹君抿唇,和鄭溪對視而笑,「我們倆怕是過年都要孤單著呢,哪裡高興得起來。」

  「去我家過年嘛。」周三姑娘大大方方的邀請,「竹君姐姐,咱們就住隔壁,去我家過年,一起熱熱鬧鬧的多好,我爹娘巴不得呢。」

  鄭溪點她的額,「我們去你家過年算怎麼回事?竹君還好說,有個名頭,但我家就在北地,還要去你家過年,我爹娘不得打我?」

  三人說著一陣大笑。

  周三姑娘笑著便開始嘆氣,猶猶豫豫道:「你們倆家裡可還有米糧?我爹說要是現在能買就趕緊多買些,別心疼錢了。」

  鄭溪奇道:「不是說麥子種下去了嗎?只要熬過這段時間,饑荒就肯定能過去了,況且賑災使還在呢,哪裡需要這樣做?」

  周三姑娘剛想開口,想起什麼似的,又朝青梨道:「你看著外頭,不要叫人進來。」

  溫竹君心裡感覺不太好,勉強笑道:「什麼事兒神神秘秘的?你快說,別賣關子了。」

  周三姑娘低聲道:「我也是偷聽我爹說話,好像是說這次麥子下種很不順利,賑災使也沒法子,大家都覺得只需要等明年五月麥子熟了就行,可萬一明年麥子熟不了呢?到時候豈不是又要亂?」

  鄭溪一愣,「麥子熟不了,什麼意思?種下去的莊稼怎麼熟不了?」

  「要是根本沒種下呢?」周三姑娘眸子裡清澈的倒映著兩人的臉,「本來就又是水災又是旱災,糧食吃都不夠,哪來的麥種?」

  這話說的有理,但也沒理,引得兩人半晌都說不出話。

  溫竹君疑惑道:「可是災民確實都回去了啊,豐源也不見有新的災民湧進來,沒有糧食,那些人不會鬧嗎?」

  鄭溪倒是知道,「當然涌不進來了,因為豐源的城門又閉上了,如今只有官府的路引才能放人進出。」

  「也鬧不起來的。」周三姑娘語調沉沉,「我爹說水災旱災這種事兒捂不住,必須得有疏口,不能弄成肅州那樣的大事兒,所以可以讓百姓出去討飯活命,但如今是打著朝廷讓他們回鄉種地的旗號呢,只要回了原地,那就容易管理了,總不能辱了朝廷的聖明,至於到底有沒有賑災糧,誰關心……」

  溫竹君聽著只覺離譜,太子那些人真的不知道?還是故意裝不知道?

  「你爹怎麼會讓你聽到這些話?」

  周三姑娘搖頭,「我爹以前辦差從不瞞我,這次是把所有人都趕出去了,我實在好奇,偷偷爬樹聽到的。」

  鄭溪摸了摸肚子,眉頭緊蹙,雖然有些不信,但還是點頭。

  「那我回我爹娘家吧,竹君,不如你回玉京或者去你哥嫂那吧,霍侯爺又不在,有個萬一就不好了。」

  周三姑娘雖然不舍,但也點了點頭,「我家在這經營數代,根都在北地呢,無論如何,總不至於餓死,竹君姐姐,你要是能走,最好還是走吧,不過這些話決不能再傳出去。」

  溫竹君半晌都沒說話。<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