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才出府門,溫竹君便被街道兩旁癱坐的百姓驚住了,空氣中浮著陣陣難聞的氣息,人群聚集,氣味難免污濁。

  好在官府派了人巡守,又是才開的城門,城中米糧尚存,百姓們的臉上倒沒有那種麻木不仁的樣子,眼裡還有希望。

  溫竹君暗暗點了點頭,只要撐到南邊的糧食運過來,等到明年開春,春耕的糧食種下,一切就會慢慢好轉的。

  粥棚就設在運河的洪橋邊,一列四個大鍋,煙氣裊裊,配著立在頭頂「五穀豐登」的牌樓,莫名淒涼。

  衙役們有的燒火,有的抱柴,有的提水添米,有的舀粥施粥,忙得熱火朝天。

  溫竹君在馬車裡靜靜地看著,粥看著稀湯寡水的,但好歹不會餓死人,萬一賑災糧來的不及時,也能多撐些日子。

  玉桃也一眨不眨地看著,忽然咦了一聲,「那個人怎麼也在?」

  「你認識?」溫竹君詫異,「你才來幾天,怎麼會認識人?」

  玉桃撇嘴,「怎麼不認識,那麼大個痦子,不就是糧店的夥計嘛,我去買米的時候還趾高氣昂的,哼。」

  溫竹君眉頭緊蹙,其實讓災民進城也不是壞事,但賑災施粥,是不是應該首先考慮的是災民?

  她又看了好一會兒,也大致能區分開,本地人跟災民最明顯的就是鞋子,新舊程度,乾淨程度,基本能分清。

  玉桃也看明白了,「這些人也太無恥了,怎麼?難道賑災的米吃完了,就會去買他們的高價米?就應該讓人罰他們,還好賑災使來了……」

  溫竹君拍了拍車廂門,「回家吧。」

  她到家後,便急匆匆拍響了周家的門。

  周三姑娘得知溫竹君是為了賑災的事兒來的,有些為難,「竹君姐姐,你也知道,我爹是都督府經歷,管不到這個事兒上。」

  溫竹君卻不同意,「如今哪兒還分得清賑災糧跟軍糧?賑災使怕也是在兩頭兼顧,甚至不惜背負罵名,你爹負責的就是與其他部門協調事務,怕是最清楚此時前線什麼情況,如今賑災糧多省一口,能送到將士們的嘴裡就多一口,我捐出去的糧食是我心甘情願,但我不願意分不到真正的災民嘴裡,可在豐源,我就是個外人,找不到辦法,就只能來求你了。」

  周三姑娘想起霍雲霄還在前線打仗呢,偶爾也從親爹嘴裡得知一些前線的情況,據說現在打的挺難,不由猶豫起來。

  「竹君姐姐,那你有什麼好辦法嗎?人心如此,若是驅趕他們,難免官民離心,要真鬧大了,都吃不了兜著走。」

  溫竹君早就想好了,「倒也不難,明日施粥,在粥里加上麩皮或是谷糠,實在不行加沙子也行……」

  「啊?」周三姑娘愣住了,「這樣能行嗎?百姓們要是鬧起來,衙門也吃不消啊,別到時候弄得兩邊不討好。」

  「不會的。」溫竹君搖頭,「真正的災民是鬧不起來的,他們能有口免費的吃的就很滿足了,要是真有人暗中帶頭鬧,你就看著吧,有人正巴不得呢。」

  周三姑娘半信半疑,但還是答應下來,「竹君姐姐,你放心,等我爹回來,我一定好好說。」

  這一等,就等到了半夜,月明星稀,夜風寒涼,天邊的星子黯淡無光。

  周三姑娘撐著瞌睡,將自己跟溫竹君的話,原原本本跟親爹說了一遍。

  周大人拖著疲憊的身子回家,本來不想理會女兒的,剛想叫她趕緊去洗洗睡,別來吵他,可忽然就想起了什麼事兒。

  「你再說一遍。」他拉著女兒,沙啞著嗓子道:「一字不漏地再說一遍。」

  周三姑娘不解的又說了一遍:「……竹君姐姐說,有人正巴不得呢……」

  周大人目光一亮,一把將女兒推開,大聲道:「牽我的馬過來,快快快,蟬兒,跟你娘說,我這兩天大概都不會回來了,叫她別等我……」

  「爹,爹?」周三姑娘滿臉不解的看著親爹一溜煙的跑了,不由轉身朝父母的臥房走去。

  而隔壁院子裡,青梨悄悄進了臥房,小聲道:「夫人,周大人剛剛真的騎馬出去了。」

  第126章 撿漏的第一百二十六天生產隊裡的驢……

  依舊是艷陽天。

  「怎麼還這麼大太陽?」青梨抬頭望天,嘆了口氣,「再不下雨,怕是真的撐不下去了。」

  溫竹君也一臉憂色,「若是現在下雨,好歹還能搶著種下麥子,也不知玉京是何反應。」

  玉桃幫著收拾衣物,聞言道:「再不下雨,就要下雪了,要是今年連雪都不下,明年更不好說了。」

  她忽然想起來,「夫人還不知道吧?我來前,聽說皇上要砍欽天監的人頭呢,說他們是一群吃乾飯的傢伙。」

  溫竹君聽著只覺無奈,無論做民還是做官,都很不容易。

  午後,宅門緊閉,忽然門就被拍響了。

  周三姑娘等門一開,就焦急的沖了進去,「竹君姐姐,不好了,不好了,亂了……」

  溫竹君撩開紗簾,探出頭道:「秋蟬妹妹來了。」

  「竹君姐姐,河邊亂了,賑災出岔子了。」周三姑娘一臉懊悔,「我爹昨兒晚上走了後,就再沒回來,接著外頭就亂了,要真的出事,不會被牽連吧?」

  溫竹君又細細問了點情況,得知賑災使也在呢,便放了心。

  「你就別擔心了,不會有事的,今天亂不代表明天也會亂,現場什麼情況?你知道嗎?」

  周三姑娘面色猶疑,「聽說是災民里有人領頭鬧事兒,粥里不是麩皮就是米糠,難以下咽,那些人不滿呢。」

  「你爹跟你說過,明州那邊,被逼死了好幾個糧商嗎?」溫竹君拉著她坐下,「你放心,這個亂子,是一定會出的,就算沒有我們,也會出的,你爹心裡肯定清楚。」

  周三姑娘不是蠢的,耳濡目染,許多事兒她都懂。

  「你是說,賑災使是故意這麼做的?」她有些不

  解,「這樣做是不是太狠毒了,他們就不怕挨罵嗎?朝廷呢?朝廷就不能拿出糧食賑災嗎?靠那些個糧商,能頂多久?」

  人人都知大梁昌盛,便是那些災民,至今也沒怪過一句朝廷,沒多少人會覺得朝廷拿不出賑災糧。

  溫竹君欲言又止,只搖了搖頭,「你別多想,今天這齣,至多算是一物降一物罷了。」

  她心裡也覺得有些怪異,即便北邊遭災,但南邊今年風調雨順,總有糧食產出吧?張炳之何以要用這麼極端的方法?

  難道大梁真不行了?

  又過了兩天,眼看著天兒一下子就冷了下來,寒風凜冽而至,枯葉隨風飄零。

  半夜的時候,淅淅瀝瀝地下了場小雨,只是連地面都未打濕,雨便停了。

  一大早,薄霧未消,周三姑娘又登門了。

  溫竹君一看她面色便知道什麼情況,「怎麼?亂子平息了?」

  周三姑娘點頭,面色有些唏噓。

  「我爹可算是回家了,聽他說,賑災使動用了總督署的王命旗牌,要一口氣斬四個人,說那些人是鬧事的背後主使,故意煽動百姓,背後囤積居奇,抬高糧價……一番慷慨陳詞,不止平息了亂子,百姓還拍手稱快。」

  溫竹君並不詫異,其實張炳之在北邊的聲望很高,畢竟他也是辦過實事的,門生舊故不少,還有修建水渠運河等功勞,百姓肯定念著好呢。

  也難怪太子寧願低頭也要舉薦張炳之,除了他,大概是真無人能擔此重任。

  「秋蟬妹妹,要是前頭有什麼狀況,你一定要告訴我,好嗎?」

  周三姑娘點頭,「竹君姐姐,只要我知道霍侯爺的情況,我一定告訴你。」

  這天,溫竹君正在查看煉製出來的黃油,本以為羊奶煉製的黃油會有膻味,但她試過後,發覺一點味道都沒有,拿來做糕點餅乾滋味絕佳。

  玉桃也讚不絕口,「也不知是不是竹記的緣故,玉京的牛乳每年都在漲價,我都沒想起來用羊乳。」

  溫竹君笑道:「羊乳要想有量,得是大批量的羊才有,玉京那個地方,怎麼養的了大批的羊?那些草,牛都不夠吃。」

  青梨正巧這時候進來,「夫人,周三姑娘來了。」

  周三姑娘笑眯眯的進門,「我在家就聞到了香味兒,你們在做什麼好吃的呢?」

  溫竹君向她招手,「我們做了些藕粉桂花糖糕,用的就是你幫忙打的桂花呢,還有黃油杏仁餅,用羊乳弄的,大概就是你聞到的香氣了。」

  她朝青梨道:「你撿一些送到隔壁,請大家一起嘗嘗。」

  周三姑娘略過糖糕,直接撿了塊黃油杏仁餅吃了起來,「嗯,好香甜,杏仁好脆口,剛出鍋的就是好吃。」

  溫竹君笑著叫玉桃泡茶,這餅乾好吃,但容易膩口,配著茶喝最好。

  「你今兒來,是有事嗎?」

  周三姑娘眉飛色舞,「就知道瞞不過你,竹君姐姐,勝了,捷報已經傳回玉京,太不容易了,第一場勝仗呢,我爹說打的很難很難。」<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